有沒有像我們一樣的,親屬太少,過年沒有地方去,一家三口在家過?

浮誇1225


像你這樣的情況現在太多,家庭成員少,過年顯得不熱鬧。現在獨生子女家庭較多,一家就這麼幾口人,一個圓桌坐不滿。一家三口過年怎麼過?現在過年的方式很多,如果不出遠門的話,三口之家願自己弄飯,可選擇少而精的辦法,買點貴重的食物來吃,一家三口,相互祝福,有說有笑,不一樣過得不亦樂乎。要是時間充足,就選擇到外地旅遊,到外地看看人家過年的風俗。總之,現在生活條件好了,選擇過年的途經多。


知秋144466680


好吧,不得不承認我家就是其中一個。其實現在也來越多的家庭都是一家三口或者一家四口過年了,有好幾種原因,要麼是家裡老人不在了,也有的是在外地打工為了省錢不願意回老家過年。

我家是因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過世了,而我父母的兄弟姐妹也都有自己的家庭,需要去他們的公公婆婆家過年,所以我家就只有我和我父母三個人在一起過年。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過世的都早,所以我們一家三口在一起過年已經有十多年了,我一個人在外打拼,父母在老家牽腸掛肚,父母都上年紀了,所以每年過年不管我有多忙,票有多難買,我都會趕回家陪他們過年,這是雷打不動的!

其實這樣過年很好,現在的親戚感覺跟以前的不一樣的了,坐在一起就喜歡攀比,你過得比他好,他嫉妒你,你過得沒他好,他又笑話你,真的是可笑。一家三口齊動手做年夜飯,喝點小酒,看春晚,看煙火,挺愜意的,這種年沒有壓力,沒有攀比,有的只是骨肉親情,多好!最主要的是我們長大成人了,需要有自己的事業,一年當中基本上都在外地工作,只有過年的時候可以陪陪父母,在這有限的時間裡,我只想多陪陪我上了年紀的父母,其他多餘的我一點都不想要,不是我不近人情,親戚間的拜年是必要的,但那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就是開開心心的陪在父母身邊,享受這份親情,且行且珍惜。

這種過年的方式,我覺得很好,很舒心,沒有那麼多的壓力與顧及。






朗朗上口的傻giao


今年也是我們一家三口在家過年,真是太太太爽啦!事出有因,往年都是帶著孩子跟老公回煙臺的公婆家過年,還得跟他們去走親戚拜年,總共幾天假期路上往返就得開兩天車,在公婆家生活不方便也罷了,主要是公公有躁鬱症,時時刻刻看他臉色,一家人提心吊膽,根本不是過年而是渡劫,老公過得也很難受。今年老公也算想開了,可能也是一直挺痛苦的吧,臘月裡自己座高鐵提前回去了一次,看望完他們,表了孝心(公公婆婆退休金很高,老公每年還額外孝順二十來萬)。然後年前就帶我們飛廣東玩兒了一圈兒,帶孩子去了嚮往已久的長隆,年三十兒凌晨才到家,白天簡單收拾一下,(出門之前就已經全都做完衛生了)。下午和老公一起準備年夜飯,三口人六菜一湯,全是硬菜,看春晚凌晨一點睡覺,初一自然醒,煮餃子,然後一家人癱在沙發看電視 看電影,別提多爽了!本來初二還想再去趟北京 。所以拜年全部電話完成了 ,我孃家這邊也說好了初六再回。結果一看北京人太多,懶的動彈了,就這樣在家窩了六天,天天吃飽了看電影,這是我自從結婚後過的最舒服的一個年了。


mih0002


我真是太有資格回答這道題了。

我們家也是一樣的,家裡親戚少,老家很多叔叔啊奶奶輩的我都基本不認識,我爺爺去世之前,我爸爸每年都開車帶我回家過年,於是,我爺爺,我奶奶,我爸爸媽媽還有我,五個人吃了年夜飯,再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

爺爺奶奶一輩子在農村,他們春晚看到九點多就去睡了,我們一家三口,確實是非常的沒有意思啊。

後來爺爺去世了,我爸爸把奶奶接到城裡來,每年過年的時候,就成了我們四個人一起。

奶奶照舊睡得很早,看會兒春晚,給我包一個大紅包,然後便去睡覺。

我跟爸媽呢,其實連春晚都不怎麼看,每個人手裡都拿著手機,做什麼呢,回覆好朋友的“新年快樂”的短信,微信。

以前我好羨慕我的朋友們。

不止一個閨蜜告訴我,她家過年的時候,大年三十吃年夜飯,一個大桌子都是坐不下的,而晚上,也基本上是不睡覺的,通宵打牌,家裡可熱鬧了。

每次翻到他們過年時拍的照片,我都能震驚到吃年夜飯竟然可以這麼熱鬧。

我們怎麼就過不了一個這麼熱鬧的年呢?

後來我大學畢業,工作了。

我發現我們家這樣過年,其實也非常不錯啊。

我在一家國企工作,工作強度很大,尤其是年底的時候,都忙得四腳朝天了。

好不容易等到了過年,我真是哪兒都不想去,就想每天在家裡吃吃睡睡。

而這個時候,親戚少的好處,就體現出來了。

我基本上沒有走過幾家親戚,過年七天假,幾乎每天都能睡到自然醒,有很多時間去做自己的事。

我姥姥會做很多很多好吃的,睡醒以後去姥姥家,每逢佳節胖三斤是必須的。

而我的閨蜜,要跑各種親戚家拜年,以前上學的時候,有暑假,自然不會覺得累,現在她在外地上班,回家也就五天時間,每天都在走親戚,尤其是今年她結了婚,要去的親戚家可就更多了。

初七,我送她去車站那天,她一臉疲憊的告訴我,真的好想好想再休息兩天啊。

以前羨慕別人熱熱鬧鬧過年,現在卻被人羨慕了。

這種感覺還蠻好玩兒的。

不管怎麼說,像我們這種,過年冷冷清清,有好也有壞吧。

好的是,我們可以趁著小長假好好休息,沒人打擾,也可以做很多自己的事。

不好的地方嘛……大概就是沒有年味兒吧,過年,就是要熱熱鬧鬧的,不是麼?

最後,祝題主闔家歡樂。





是晚安君



一家三口過年挺好,輕鬆自在,是一種安靜溫馨的幸福。

說一說我一波三折的過年經歷。

一、遠在他鄉,一家三口過春節波瀾不驚,平淡溫暖

老公當兵服役在一個偏僻的小縣城,婚後不久,我隨軍過去。老公有值班任務,春節通常不離開駐地。那幾年春節都是一家三口過。

三口人過年簡單,準備很少的年貨。節日期間主要是看電視,初二以後領孩子逛逛公園、商場。偶爾老公朋友相約,三兩家小聚。

那時一家三口在外地過年,遠離骨肉至親,有時確實感到冷清。但現在回想起來,那時的冷清是一種幸福,自己當時閱歷淺,沒有體會到。

二、融入大家庭過春節,多種情感交織碰撞,喜慶的背後暗藏著複雜的心態

2010年老公轉業回到老家,一家三口回到久別的故土,從此過年便是另一番景象。

老公家兄弟姐妹5人,老公最小。上有三位哥哥,一個姐姐。每年除夕、初一兩天,一家十四口人(不含大姑姐一家)聚在一起,熱鬧,喜慶。

但熱鬧喜慶背後,也有疲憊和壓抑,慢慢地讓人產生一種過年如過關的感覺,每年春節都會多多少少讓我這個當兒媳婦的產生點兒內傷。

幾個令人不愉快的環節:

1、 磕頭

老公爺爺在世的時候,按祖輩傳下來的規矩,除夕夜孫輩要給爺爺磕頭。每當看到老公跪下磕頭的時候,我都會產生一種怪怪的感覺。他在我心中是身穿軍裝的男子漢,眼前的景象與我的審美不搭調。他倒是滿心歡喜,還令人費解地解釋說,磕頭讓他想起兒時的趣事兒,兒時的零花錢大部分都是磕頭掙來的壓歲錢。按照婆婆的建議孫媳婦本來不必磕,集中精力忙廚房的事。但性格外向的二嫂不同意,說給爺爺磕頭能積福,對子孫後代有益。她一張羅磕,婆婆也不好阻攔。害得其餘三個孫媳婦只好照著她的樣子積福。說實話,我很不情願,當著孩子的面,給大活人磕頭,同時還嘮叨著重複過無數遍的拜年話兒。每年回公婆家過春節,我都穿高領羊毛衫,穿寬鬆的長褲,目的是應對磕頭一關。爺爺前年去世了,公婆廢除了這一傳統習俗。我也去了塊心病。

2、 嫉妒

嫉妒從來不迴避親情,這種不良情緒從四臺私家車停在門口的那一刻就開始了,持續地影響過節的心情。我和老公經濟條件一般,都是普通的機關辦事員,有一臺不到10萬元的拉達車,與大哥、三哥近百萬的車明顯不在一個檔次上,孩子們口無遮攔的玩笑經常刺激我和老公的自尊心。

我兒子是個胖小子,長相一般,學習一般,甚至打遊戲的水平也一般,大夥嘮起孩子,我實在找不出一點炫耀之處,只能違心地稱讚別人的孩子。

至於穿著與佩戴的首飾,我也是中等偏下的水平。幾個兒媳婦談論起女裝的品牌及美容的項目,我只有聽的份兒,根本插不上嘴,我對此一無所知。

春節過後,因攀比、嫉妒產生的雜念會在心裡盤旋好久,有時會變成無名火發洩在老公和孩子身上。

3、 紅包

紅包的形式大於內容,對老人是安慰,對孩子是無所謂。

可能是因為我們工資水平相對較低,婆婆為照顧我和老公的自尊心,強行統一孩子的紅包標準,規定金額為200元。面上的理由是不讓孩子養成亂花錢的習慣。我拿出去600元,兒子收到600元。

體現關愛與祝福的紅包成了一種形式,無論如何強化儀式感也激不起孩子們的興趣,他們接到紅包回敬的感謝話明顯帶著鸚鵡學舌的空洞。

4、 勞累

坐幾小時的車已腰痠腿疼。下車還得忙活年夜飯,對婆婆的廚房較陌生,準備的菜品風格也與自己家差別較大。偶爾閒下來還需沒話找話地陪婆婆和妯娌嘮嗑。公婆面前,穿著要相對正式,與穿著睡衣在自己家為老公、兒子做飯感覺完全不同。公婆家是農村四合院的大瓦房。只有公婆的臥室裡有沐浴間,三十、初一不能洗澡,晚上睡在炕上也不習慣,兩天沒睡過一個安穩覺。

初二上午返回,倦意十足的老公,強打精神地把著方向盤,我在一旁強打精神地提心吊膽,強打精神地不斷提醒他別打瞌睡。遇到高速服務區我會強迫他停車抽支菸,強迫他休息一會兒再繼續駕駛。一家三口的安全在他手上,千萬不能大意。

一大家子聚在一起過年,是兒媳婦應該做的事,絕不是願意做的事!為了老人,為了老公,只能一如既往地象幹好領導安排的工作那樣,盡心盡力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我們小縣城的習慣是初三回孃家,過了這一關,還有一關。老公信誓旦旦地說,到我家他要好好表現,理由是我在他家三十、初一兩天表現不錯。


三、一家三口喜獲“再次單獨過春節”的機會,“久別重逢的喜悅”充斥著節日的分分秒秒

2019年春節前,我做闌尾炎手術。老公態度堅決地表示——今年一家三口單獨過春節!誰家也不去!

表面理由也是對外理由:心疼我,擔心我的術後恢復。真正原因我心知肚明,他早就厭倦了大家庭鬧哄哄的氛圍,渴望著一家三口安靜的溫馨。至於我那個小手術,很快就痊癒了,我本來就皮實,一聽說春節一家三口過,瞬間精神振奮,像沒事人一樣。

一家三口,開著那輛被人看不起的拉達車辦年貨,開開心心過大年。


1、 老公負責選春聯

他執意買市場旁邊王大個現場寫的那種。自己選的詞兒,聚精會神地看著王大個寫,耐心地等著墨跡幹,小心地卷好。還煞有其事地向我和兒子普及傳統文化,一本正經地說,親筆寫的對聯有人氣、真實,比電腦打得好。預示著新的一年,三口人會取得濃墨重彩的成績!

2、 兒子負責選福字

這個平時粗心懶散、橫草不拿豎草的小胖墩,細心地清點家中的窗戶、櫃子,並按自己的想法設計。在廳裡的落地窗貼透空的賀年豬,臥室的窗戶貼葫蘆……連他的學習桌也不放過,兩個側面貼上蘋果大小的福字。

3、 我負責年夜飯

炒了8個菜。對老公和兒子的口味,我爛熟於心。穿著睡衣,哼著小曲,在自己家的廚房輕車熟路地準備久違的一家三口專享的年夜飯。當三個盛著紅酒的高腳杯碰到一起時,我心裡樂開了花,眼裡喜出了淚。

看完春節晚會,衝個澡,躺在老公的臂彎裡香甜地睡去。做了一宿辭舊迎新的美夢——夢到了漫天飄落的福字;夢到了兒子濃墨重彩的學習成果;夢到了三口人再一次歡歡喜喜地碰著盛滿紅酒的高腳杯。第二天,老公說我昨晚睡得很沉,先是發出了均勻的鼾聲,翻個身又發出了咯咯地笑聲。問我是不是做夢撿錢了。

節後,我問兒子願意在哪過年?

兒子用手扶了扶眼鏡說:“和媽媽一樣。”

“我願意和你爺爺奶奶過。”出於教育兒子的目的,我違心地說道。

“媽,您的話比紅包還虛偽,您可別把我帶壞了!”兒子不客氣地揭穿了我。

“你……兔崽子,我……”咽得我沒接上話兒。於是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兒子知趣地過來摟著我脖子,哄著我說:“我願意一家三口過年。在咱家我是最棒的孩子,到爺爺家,我是湊數的,我幹嘛要去湊那個數啊?”

我推開兒子,嚴肅地說:“不能這麼說,孝順老人不是你願意不願意的事,是必須認真做的事,和你上學學知識一樣。明年我們一家三口好好陪爺爺奶奶過年。”

不如意事常八九,人長大的標誌就是面帶笑容幹好應該乾的事。

看了題主提出的問題,我真心地給您個建議——珍惜一家三口的春節,安靜溫馨是一種難得的美好。


止語編故事


每年過年,我和老公都有一個憧憬,年三十兒一家三口在自己的小家過。

我們憧憬的過年:備年貨,貼窗花,貼對聯,做年夜飯,看春晚,放鞭炮,看賀歲片,自己做草莓罐頭。

年夜飯做我們最想吃的,哪怕複雜也好,然後用準備好的年夜飯餐具來裝。



每逢佳節倍思親,不過我們回家了,聊天的時間都非常少,除了挨家挨戶拜年就是幹活。

自從結婚後,按照傳統習俗,都是回婆婆家過年,傳統習俗是正月初三回孃家。

婆婆家平時還好,過年時候最忙,沒有年夜飯,沒有煙花,也沒有春晚,從來不備年貨,我們都忙得腰痠背痛。

至於春晚,等不到那個點就睡著了。



今年正月初十,我和老公把春晚搜出來,買了一些零食,一起過個“年”。

大部分時候,年三十的中午,我們拉著一車年貨,開車到鄉下的爺爺奶奶家陪他們吃個年夜飯。

吃完飯挨家挨戶送禮物,不過因為時間問題,每家都像趕場一樣。

然後初一起大早,再挨家挨戶去拜個年。

老公家親戚,我們走動的是9家,我這頭需要走動的是6家。

走親戚,算上給小輩和老人的紅包,包括給雙方父母的禮物,一個春節消費在2萬左右。

其實越長大越發現,過年過的不是樂趣,過的是錢,至於開心和快樂,只有在小時候有。

長大了過的年,是疲憊,也有煩惱。

很難全家人安靜得一起過個“年”。

如果一家三口人沒有地方去,可以去旅遊,也可以在家過過傳統的中國年,好好做個年夜飯。


寫故事的小蘑菇


我覺得我是這個世界上最孤單的人啦,你信嗎?我沒有父母,沒有子女,沒有兄弟姐妹,血緣上,我沒有任何親人,真的是孤零零一個人。

我在不滿一歲時,父母離婚,將我送了人,是養父母將我養大的,這樣我沒了親生父母,也沒有兄弟姐妹。結婚後,這輩子就沒有生育,三十歲的時候,抱養了一個女兒,現在女兒也三十多了,我也是奔七的老人了,生活上挺好的,衣食無憂,就是沒啥親人,什麼親人也沒有,丈夫是軍隊轉業到我生活的城市,他的家人都在原籍,所以我們什麼親戚也沒有,看到別人節假日,星期天走親訪友,我真的好羨慕,雖然挺孤單,但是真的什麼麻煩也沒有。呵呵!


老娟子


看來您也是個喜歡熱鬧的人。其實這種情況因人而異。有喜歡清靜的,反而喜歡家裡人少;有喜歡熱鬧的,那就喜歡人多。

我的孃家親戚多,熱鬧。婆家親戚少,清淨。我說說我對兩種情況的感受吧。

我生在湖南,老爸七兄妹,老媽六姐弟。除外公六十多過世外,爺爺奶奶外婆都高壽。現在外婆92了,四世同堂。身體也健康,腿腳靈便,能自己買菜做飯洗衣,不讓人幫忙。

俗話說父母在,家就在。外婆健在,過年我孃家親戚都是回外婆家過年。六姐弟加上各自的另一半還有孩子孫輩,過年至少坐兩桌,好不熱鬧。

爺爺奶奶還在世時,我們都是在爺爺家過年,然後初二去外婆家。爺爺奶奶家也是七大姑,姑伯全家都來的話得至少開三桌。

我老家的習俗是過年頭幾天就要開始準備,一些菜可以先做成半成品凍在冰箱裡。到了過年那天,一大早大人們就忙上了,廚房裡從早到晚火都沒停過,咕嘟咕嘟的燉呀煮呀,絲絲霧氣帶著濃郁的香味,感覺這才是過年的氣氛。

所以我是從小習慣熱鬧的人,當然也就養成了愛熱鬧的生活方式。

我老公家親戚較少,他們大多在國外,留在國內的年紀也大了,加上北京地方大,平時也都忙,所以很少走動。過年就是我們一家三口加上公公婆婆五口人,對於我這樣的愛熱鬧的人來說覺得有點冷清。

但我老公很喜歡這種清淨的感覺。也許是他從小就習慣了這種安靜的人少的生活吧。

現在我們輪流去對方家過年。比如今年在我家過年,明年就在他家。一年一輪,也解決了過年回誰家的問題。


芝麻辰小七


每天都在走親戚,吃年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5e100087765ba5faf2a\

倆娃寶媽生活


看到這個問題很有認同感,就分享一下我自己身上的故事吧。

我的家庭原本是一個美滿幸福的四口人,每年過年都會姥姥家住一段時間,即使後來姥姥姥爺過世了,還是會去舅舅他們那裡住上一段時間。

那個時候一到過年,我一定可以看到家裡人和和氣氣的吃個玩笑,現在想想,真的感覺那個時候自己就是那個最幸福的人了。

天有不測風雲,就在2014年,我的父親意外離世,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父親的朋友大多成了過客,或是成了債主。

我從來沒有想過那兩年裡,我和媽媽都不能回家好好的過個年,甚至到家都不敢打開大門,看到他們上門討債說著囂張的話時,除了有些恐懼,更多的是委屈,是難過。

父親突然撒手人寰,把所有爛攤子扔給了母親,從那時開始,我再也沒有體驗過過年的那種開心,從心裡出來的那種開心。

那兩年,我們確實會到舅舅他們家裡入住,可是,春節這個闔家團圓的節日,看到別人一家人洋溢著幸福的笑臉時,我的心就疼,格外地疼,或許是因為母親在落淚。

那時候完全可以用“冷清”兩個字來形容過年,過年不再是美好的,愉悅的,而是恐懼的、難受的。

我很幸運,母親沒有因此一蹶不振,因為她知道她還有我們,為了我們她不能因此自暴自棄。

都說“女人能頂半邊天”,可我卻覺得,“女人能頂一片天”,母親讓這個家一步一步緩了過來,一步一步開始重建,一步一步的讓我們的生活步入正軌。

如今,我們是不完整的三口人,雖然現在過年已經不再去為了父親的離開而那麼悲痛,可是我們知道,這一切都和以前不一樣了。

即使還有舅舅家是過年的好去處,那也早就在幾年前從逗留到路過,拜完年匆匆回到家裡,絲毫不敢停留,不是不愛,而是更多的怕麻煩別人。

我體驗過大年夜晚不能回家而和母親、哥哥各在一處的日子,也體驗過那種失去親人的急劇悲痛。

而過了這麼久,我也明白了,家,只是那個固定的場所,它給了我們一個明確的座標。而家人才是核心,不管人是多是少,只要我們都還在一起,就會幸福,就不怕孤單。

我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依然會有一個大家庭,依然會在大年夜晚,有一個清澈而爽朗的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