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繪畫3年,大部分臨摹,但原創的畫作總給人簡單的感覺怎麼辦?

來自老母親的呼喚


自學繪畫3年,大部分臨摹,但原創的畫作總給人簡單的感覺

不論是自學,還是師承,繪畫藝術就是一個不斷臨摹模仿的過程,而且臨摹的時間越長越好,自古以來,那些有藝術造詣的畫家,是一輩子都在臨摹,一邊創作,一邊臨摹,要注意的是,臨摹的都是優秀經典的名家名作,不知不覺之中,集眾家之所長,獨成一家風格,


自學繪畫3年,大部分臨摹,但原創的畫作總給人簡單的感覺,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種:1,臨摹的作品不是名家的名作,這話很容易理解,不是經典名作,其構圖、線條、色彩、光影這些運用處理都是很一般的,甚至有些還顯得“混亂不堪”,構圖缺乏戲劇張力的作品,畫風也就簡單無比,沒有特色,


2,沒有形成屬於自己的“繪畫記憶”,因為繪畫是一門再現藝術,不論是國畫,還是油畫,都以大自然為師,國畫注重“寫意”,油畫注重“寫實”,如果對大自然的形態特徵或者社會現實場景不瞭解,也就是觀察之後,又沒清晰的印象記憶,在創作時是無法再現的,也就達不到“寫意”或“寫實”的效果,

3,創作時選材簡單,創作出來的原創畫作就給人簡單的感覺,這話就更好理解了,繪畫的題材有很多種,山水風景、人物靜物、宗教神話,我們就說人物題材吧,畫一幅人物油畫,得要有一真實的模特,如果挑選的模特形象氣質出眾的話,那畫出來的畫就更加吸引人了,就不會給人簡單的感覺;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天才藝術家拉斐爾就非常注重對模特的挑選,既然天才都那麼注重模特顏值,更何況我們還在學習階段,對吧。



詩夜城主


我的水彩也是自學的,學了差不多一年時間,畫了有200+張了,自學要有方法,不是一味的臨摹。我畫水彩,最初是買了本黃有維的水彩入門課,跟著一點一點的學習,後來買了永山裕子、阿部智幸、約瑟夫的水彩畫冊,一邊研究,一邊臨摹,臨摹最好臨摹大師的作品。

你說你自學了三年,不知道你的基礎怎樣?臨摹的國畫還是西洋畫?自學水彩,我本來就美術功底,素描彩鉛我都會,所有學起來可能更容易點。臨摹也是一種學習方法,可以借鑑別人的,慢慢的學會創作,只是時間長短問題,如果作為愛好,就一直堅持下去,自己覺得好就行了!






桃之妖妖9555962


我是繪畫專業的,我和你分享一下繪畫的體驗吧。

我從高中開始正式學的畫畫,也可以說沒有什麼繪畫基礎,那麼在學習了一些繪畫基礎知識之後,臨摹別人的好作品真的十分必要的,所以不要擔心“臨摹”。

我現在大學了,在一些畫作創作的時候,有時候畫的一些題材想運用某種技法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的時候,會回想起以前臨摹學習到的技法,這時候就可以運用得更加得心應手了。所以臨摹也是為今後的創作打下基礎的。

舉個例子,我想畫關於豬的題材,畫面上想把最近學習到的一個技法運用到畫面上,然後我找到圖片素材,想好構圖。

這幅畫的背景運用了幾種水彩的特殊技法,都是最近學習到的,水與彩的融合,貼上氣泡紙,保鮮膜的技法。這些技法在水彩書中學習,並臨摹,然後被我運用在這幅作品中。畫完它我覺得豬的頭沒到達到想要的效果。也是因為缺少了對這個豬的頭的一些思考,也就是沒有接觸到適合表現它的技法,還是需要繼續學習。

個人體會是,臨摹是一種學習,臨摹不夠多,腦子裡面的知識就少了,所以畫的作品的會給人一種簡單的感覺,是因為畫面的內容不夠豐富,簡而言之就是,繪畫知識積累不夠。

臨摹是一種學習,同時也要學會臨摹與創作共同進行,臨摹學習到的知識,可以立刻實踐在創作中,這樣會事半功倍。





我和水彩


自學繪畫,大部分是臨摹,能堅持三年至今,其精神令人讚許!但是,你認為自己的原創給人簡單的感覺。一方面你自學了三年,從中領悟了一些東西,而且朝著創作的道路上邁進了一步,這是可喜的,說明你走的方向是正確的,不容置疑的。另一方面,你在三年裡大部分是臨摹,不論你學的是什麼類型的畫,臨摹是繪畫的入門和起步階段,這是學習繪畫進入繪畫門檻最捷徑的一種方法,也沒有錯!

但是問題出在哪裡了呢?方向正確,路子沒錯,為何創作起來會給人感覺單薄呢?這就需要找準問題的根源,然後,有的放矢的改進,達到最終畫好畫的目的。我們試著探討一下,看看是否對症?

一是臨摹的方法是否正確?臨摹不得法,心思亂如麻。就是說臨摹的方法錯了,心亂手亂,紙上更亂。比如,以山水畫的臨摹為例來說明。

1、臨什麼樣的畫?這是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一旦選錯,累個半生沒有效果,而且學了一身毛病,到頭來改都不好改。山水畫史上,宋代的山水畫是發展的高峰,筆墨皴法已經發展的很成熟了。按照“取法乎上,僅得其中”的原理,臨摹就要選擇最經典的作品作為範畫。其實,前人已經總結了很多寶貴經驗,可以借鑑參考。又比如,選好作品,先學一家,就是專心致志把一家學好,然後再學其他的。本人以為可以選宋代畫家范寬的作品,作為臨摹作品的範畫。范寬師承李成、荊浩,又繼承了五代董巨的畫法,是一位集大成的畫家,臨摹他的畫,起點高。

2、選擇好範畫,下來要仔細要仔細研究。也就是學會讀畫。讀畫的目的在於消化和理解作品,比如,以臨摹《溪山行旅圖》為例,首先要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瞭解范寬到底是怎麼樣一位畫家;學習一點國畫史或者山水畫史。其次,學習一些作品的構圖知識;學習用筆用墨,特別要學習范寬畫樹的用筆,自己畫石山的皴法,從中體會范寬的精神內涵。從整體上體會作品的韻味、氣勢。從局部上觀察和理解疏密、陰陽、節奏等概念。

3、對臨。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局部臨,也可以整體臨。要求,一筆一筆的對照臨,開始只要求形似,按照原畫的筆墨使用筆墨,和原畫的筆墨越接近越好,力爭把原畫墨色的幹、溼、濃、淡表現出來。臨摹最好嚴格要求自己,嚴格訓練,養成好的習慣,從一次次的練習和體會中,加深對作品境界的理解,透過畫面的陰陽、疏密、開合、節奏,逐步理解和學習掌握構圖的基本知識和規律,為以後的創作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

4、反覆臨摹。畫多少遍,可以根據自己學習情況,可以臨習五遍、十遍、二十遍,都不為過,直到對原畫的筆墨技法、構圖原理和意境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胸中有丘壑,何愁無俊山?

5、模仿創作。用範畫的筆墨精神,創作類似的畫。以加深對原畫筆墨技法的理解和掌握。

6、適當寫生。體會在真山真水面前如何取捨、構圖,如何選擇皴法來表現山水。

說到這裡,請對照檢查自己在臨摹過程中是否按照以上的步驟進行。如果沒有這樣做,臨摹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當然也是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二是要有知識儲備。比如,畫史、畫理、畫技的領悟學習。除了專業知識外,還要注重學習相關的知識,從整體上提高自身修養,提升自我審美意識。比如,對文學、詩詞、哲學、其他藝術類的學習。

三是練習書法,加強對毛筆控筆能力的訓練。

國畫的點有獨特的韻味,線條又是國畫的生命線,線條的質量直接影響山水畫的品味。學習書法,可以有效的提升控筆能力,體會和學習書法中的用筆方法,能夠從根本上提高書寫線條的質感,進而從造型能力、觀察能力、審美能力整體提高一步。

四是一定要找水平高的老師給自己指點,這個相當重要。此所謂指點迷津能加速繪畫的水平的提升。

其實,學習繪畫最終可以歸結為兩點: 一是學習方法要對,這樣可以避免走完路;二是要有高手指點,這樣才能保證學習的效率和質量。


莊子之水


你好,我從事繪畫工作已經很多年了,關於這個問題,有一些自己的淺見。

臨摹,在我看來,是藝術學習的必經之路,無論是繪畫還是書法!

舉個例子,就如同寫文章,要先學會組詞、造句、才能組織成一段文字,有時為了寫出好的文章,還要不停的看很多好文章,摘抄很多優美詞句,最後,自己才能寫出好的文章。那麼美術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

如果覺得臨摹作品已經比較容易和輕鬆,那麼證明自己進步了,接下來,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風格,找到更多更高級別的畫家的作品進行臨摹,學高則高,進行更進一步的學習研究!

有了這些基礎,相信創作出來的作品也會更有深度,自己的眼界和內涵更豐富了,也會創作出更多優秀的作品,加油[微笑]



一笑巍巍


我這一輩子,雖然也畫過畫,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到處都搞”紅海洋”三忠於四無限,在牆上,牌坊上畫毛主席像和書寫毛主席語錄。我也曾為此畫過《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檢閱紅衛兵》等大型壁畫,但我從來都沒有求師問道,自學而已。自知筆拙,也不敢搞創作,似乎也有和你同樣的困惑。

我現在已是暮年,以我膚淺的感受和經歷,我認為:搞創作,不論是美術繪畫,還是文學藝術,都必須有豐富的生活積累,生活才是藝術創作的源泉。僅以美術繪畫創作而論,我們搞業餘繪畫的人,缺乏對人體結構的解剖知識,對人體骨骼和肌肉的相互關係和作用不了解。另一方面,經常深入基層社會生活,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繫,從最基礎的速寫開始,多觀察勤動筆,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用畫筆記錄下來,歷時多年,掌握人物的動靜形態和音容笑貌的表情變化,才會做到心中有數,且“熟能生巧”,俗話說”勤能補拙”,”天道酬勤”就是這個道理。

欲提高創作的活力,必須錘鍊繪畫的基本功,只能依靠筆耕不輟,沒有什麼捷徑可以速成畫家的。



大千一塵


你的感覺和我一樣,我臨摹的時候感覺很不錯,甚至可以做到有模有樣,一旦自己創作就差的太遠,我討教不少老師,總結經驗就是:

1)加強基礎練習,比如山水畫,加強分步強化訓練,石頭,樹木,雲水,房屋,人物,堅持不懈練習,做到很像,甚至一模一樣,然後在自己創作這些細節部分,對比有沒有進步,有沒有合理,有沒有不滿意的地方,這樣進步明顯

2)加強整體練習,看別人的作品佈局,自己嘗試一模一樣臨摹,同樣進行整體臨摹一段時間,思考規律,總結經驗,然後嘗試自己佈局,把自己瞭解的細節零部件整合一起,形成整幅作品

3)多看網上視頻,名家創作過程

4)熟悉一段時間後,一定需要一點時間記憶,就是背臨摹,不需要看書,不需要看別人作品,記憶下來,如何處理的細節.....

5)一段時間練習一種畫風或者畫類,比如山水,人物,花鳥,不要亂學,三心二意.....






自學書畫之工程師


臨摹是追尋自身風格,完善自身繪畫水平,提高審美意趣的重要手段。徐悲鴻先生說:“臨摹,在繪畫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臨摹的目的是學習大師作品的用筆技巧,練習大師的設色方法,提高自己的基礎知識。

堅持臨摹有助於更全面地瞭解各種繪畫技法,提高自己的畫技水平以及對材料的握。熟能生巧,巧能生精。勤能補拘。時間長了就能畫出與原作一樣,不能辨別真假複製品。因此,臨摹,不僅提高了自己的畫技水平,同時吸收了畫家在畫作中所體現的精神特質,審美意趣 。為自己今後的創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梅花新勢力


自學的方法很多,現在網絡這麼發達,愛好就是動力,網上有好多名家書畫講解,可以多看多悟多畫,我覺得最主要的還是多練習!

畫畫是件辛苦快樂的事情,要奈得住寂寞,學習繪畫臨摹是每個畫家必不可少的一種過程,多好名家都是在臨摹古人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我自己感覺畫畫還是得掌握方法,各種用筆和用水很重要,水墨水墨,就是說水和墨的比例很重要,還有每一種紙也要掌握,之前自己臨摹作品全是生萱,後來老是難以控制水的成分,有一次看到網上的教程,如果喜歡畫仿古山水的風格,就要用半生半熟的或者用熟萱,使用以後感覺還不錯,覺得畫也漂亮多了,所以說畫的好不好有時候紙也影響作品!

學習繪畫技巧是一方面,關鍵還是悟性,最起碼你的勤快,每天堅持學習,不是專業性的人堅持到底很難,只是愛好的話時間不穩定,慢慢積累經驗,自學本來就是一個很不容易的事情了,只要堅持不懈,我想會有所收穫的!

越看似簡單的東西其實越不簡單,好多帶有禪意的畫作,寥寥幾筆就是一幅美麗動人的畫面,讓人心有所屬,有時候畫畫不簡單,畫的是意境和人生,一幅有意境的山水讓人看了會有一種共鳴,有一種嚮往的感覺,生活就是山水,山水裡就是生活,也是我們嚮往的未來!


小雨彩繪


我也是處於自學階段,臨摹了一些作品,看了不少網友上傳的大師級作品。說實在話,真的很想有自己的原創作品。但是閉上眼睛考慮,缺怎麼也想不到某種意境,估計是我們的生活太平淡,沒有什麼可觸及到靈魂的;或許是我們臨摹的東西還太少太少,還沒有太多的經驗吧。我打算拍一些自己的東西回來畫,或者是直接出去寫生,搞一些屬於自己的東西,以此提高自己的成就感,建議咱們一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