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嘉庆皇帝是清朝最悲剧的皇帝?

谢欣桐


要说嘉庆是清朝最悲剧的皇帝,那么你把一生都没有掌握实权的光绪皇帝放在了哪里呢?又把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宣统皇帝放在了哪里呢?光绪和宣统都要比嘉庆要悲剧了太多吧。

就说宣统,三岁就登基做了皇帝,很多人觉得是不是就走上人生巅峰了呢?但是三岁的孩子知道什么呢?还没有体会到做皇帝的瘾,三年之后也就是只有六岁的时候,就退位了,大清也亡了。作为一个孩子来说,其实大清的灭亡和宣统没有一点关系,但是毕竟大清还是亡在了他的手里啊。

后来也是多次复辟,比如说张勋复辟,不到一个月就失败了,有哪一次成功了呢?后来又被日本人弄到了东北,建立了所谓的满洲国,但是没有一点实权,所有的国家大事,军政大权都是在日本人手里。完全的傀儡皇帝,自己的生死大权都在别人的手里,这样的皇帝不悲剧吗?

嘉庆相比于清朝后期的几个皇帝都要好的太多了,说到嘉庆的悲剧无非就是几点:

首先就是当皇帝太晚了,只能说他的父皇乾隆太能活了,乾隆活了八十九岁,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嘉庆出生,一直到嘉庆元年(1796年),不过其实还好,嘉庆登基的时候也只有36岁。

其次就是前期没有掌握到实权,因为乾隆只是把禅位给嘉庆,但是实权还是在乾隆的手里,所有得国家大事,朝廷里的大臣还是听乾隆的。一直到嘉庆四年乾隆去世之后,嘉庆算是掌握到了实权。

然后就是乾隆留给嘉庆的问题太多了,最严重的就是贪腐,国库空虚的问题。所以嘉庆已掌握到实权就来时处理贪腐的问题,处理了最大的贪官和珅。但是嘉庆终极一朝也没有解决贪腐的问题,反而更加的严重。国库的空虚导致国家都无法运行了,只能是查抄一些贪官,但是治标不治本。

还有就是社会矛盾开始突出,首先就是皇族内部的问题,满清皇室在嘉庆一朝是最堕落的开始。可以看到后来的皇室是越来越差。而且这个时候鸦片开始传入中国,西方在工业革命,社会矛盾加剧。国内也开始动荡。比如说发生了多次的起义,比如白莲教起义。

但是这一些其实从嘉庆个人来说并不算是悲剧的,毕竟嘉庆还是掌握到了大清的实权,只能说是嘉庆,没有多大的作为。从国家的层面上来说,嘉庆登基是国家的悲剧,因为嘉庆登基没有给大清带来多大的正面影响。甚至可以说加速了大清的衰落。


中国历史研究所


嘉庆皇帝



嘉庆是雍正皇帝的孙子,乾隆皇帝的儿子,道光皇帝的爹。1796年登基,1820年驾崩,在位24年,享年60岁。在位前三年,父亲乾隆还活着,他小心伺候即可,父亲去世后,他打倒和珅,掌握了全部最高权力。

道光皇帝



嘉庆在位期间,国内虽然阶级矛盾激化,白莲教还杀进了皇宫,但是毕竟是小打小闹。鸦片战争还没有发生,太平天国也还没有起义,祖宗把疆土的问题算是都解决了,此时的日子对于嘉庆皇帝来说,真是不错的好日子。

光绪皇帝

嘉靖皇帝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五个儿子,能当上皇帝确实是偶然,哥哥们死的死蠢的蠢,所以才轮到他。这个人性格温和,做事中规中矩,要说过的憋屈,那是有点过分了,这么好的环境,没有什么事好担忧的。要说过的憋屈,他的孙子咸丰皇帝算一个,道光皇帝的孙子光绪皇帝肯定属于第一憋屈的清朝皇帝。


坐看东南了


嘉庆皇帝在清朝皇帝中,可以说是知名度最低的一位。但要说他是最悲剧的一位,其实还真的轮不到他,你看他之后的子孙,哪一个比他好过,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而且嘉庆能当上皇帝,其实也算是嘉庆运气非常好。他是乾隆的第十五个儿子,本该没有资格继承大统,要不是乾隆长寿,熬死了嘉庆的那些哥哥,估计嘉庆也是没有这个机会当上皇帝的。

但是要说嘉庆悲惨,其实也是有一点来由的。

第一,就是嘉庆在头三年皇帝生涯中,当的那个叫窝囊,乾隆虽然退位了,但还是退而不休大权在握,嘉庆唯唯诺诺,事事要汇报乾隆后才能施行,连外国人马戛尔尼都看出嘉庆没有实权,好在嘉庆熬过了三年后,迎来了自己真正的时代,开启了嘉庆王朝。

第二,都说“乾隆盛世”,其实乾隆好大喜功,将雍正辛苦积攒的家业败的精光,表面繁华的江山,暗地里其实暗潮汹涌,老百姓是民怨沸腾,在乾隆末期还爆发了十几年的白莲教起义。嘉庆接手后,即便“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也架不住白莲教在全国的蔓延。好不容易扑灭了白莲教等各种起义,清朝也是元气大伤,国库空虚。而嘉庆也是庸才一个,没有能力将开始走下坡路的大清王朝力挽狂澜,眼睁睁的看着祖宗基业渐渐被蚕食。

第三,嘉庆和雍正一样都有死亡之谜。在民间野史中,相较于雍正皇帝,嘉庆更是死的“憋屈”,居然是被雷劈死的。如果嘉庆真的是被雷劈死的,那还真的可以位列最悲剧皇帝的榜首了。可野史终归是野史,嘉庆也不会那么“幸运”被雷劈死,而是自然死亡,终年60岁。在古代,60岁算是高寿了。

对此,你觉得嘉庆算是被悲剧的皇帝吗?欢迎留言评论。


历史局中人


一、嘉庆是一个悲催的皇二代

嘉庆的老子乾隆,是一个长寿皇帝,活了80十多岁,当了60年的皇帝。这对于皇位继承人来说,这个皇帝爹活的太久。而且他登基后,乾隆当了太上皇依旧把持朝政,嘉庆根本没有话语权。这让嘉庆很憋屈。当继承人,等了好久,才当上皇上。当上皇上,还是一个傀儡。直到乾隆身体日渐不好时,嘉庆才终于掌权。

二、嘉庆继位时清朝很穷

作为一个皇二代,继承的不应该只是权力,还有财富。但是,他的皇帝爹太会玩了,一生游山玩水,六下江南,玩得都是钱。乾隆继位时,雍正给他留下了一大批财富。嘉庆继位时,乾隆给他留下了一个烂摊子。好在乾隆给他留下了一个和绅,靠抄人家的家才勉强发了点财。

三、嘉庆年间发生了白莲教起义

清朝入关后,基本上没怎么太平过,除了康熙年间的吴三桂造反外,大的起义几乎没有。而嘉庆上台后,竟然发起了农民起义,而且还让人杀进了皇宫。这个脸丢的非常大,简直是奇耻大辱。他当上皇帝的那一天起,清朝就已经在走下坡路了。

四、嘉庆死的比较冤

据说嘉庆是被雷劈死的,清朝的皇帝除了同治得了花柳病而死,光绪被下毒而死,就属他死的最悲惨了。


枕史润智


嘉庆皇帝是清朝最悲剧的皇帝?我看他是最走运才对!

虽说为人穷奢极欲、好大喜功的乾隆,在位六十多年,的确将康熙和雍正给他打下的丰厚家底败得七七八八,给嘉庆留下了一个“金絮其外,败絮其中”的清王朝。但乾隆还是给嘉庆留下了一笔相当巨大的财富,那便是清代第一巨贪——和珅。

和珅在乾隆时期,仗着这位“十全老头”的宠信,在朝中结党营私,大肆敛财。其所积攒的财富,甚至比清朝的国库还要多得多。所以,乾隆老子一死,嘉庆第一时间就把和珅给办了。

那么,嘉庆抄没和珅的家财,一共获得多少了银子呢?答案是整整八亿两白银!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要知道乾隆年间,清朝一年的税收总和,加起来也不到七千万两白银。也就是说,和珅的家财是清朝十几年的税收总和啊。

所以,嘉庆抄没和珅所获得的巨大财富,足够嘉庆即便啥都不干光坐着,都能挥霍十几年。而嘉庆在位也不过是二十五年而已,这就等于嘉庆的皇帝生涯,基本上都不用为钱而发愁。正因如此,时人也留下了“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一说法。试问,这样的嘉庆,还算是个悲剧吗?

再说,虽然嘉庆即位时,清朝已经开始在衰落的道路上狂奔了,但此时的清朝可谓是“烂船也有三斤钉”。嘉庆年间,清朝内部的社会矛盾开始激化,蔡牵起义、白莲教起义、林清之乱,各地民变叛乱此起彼伏。然而,面对这些动乱,嘉庆至少还能逐一镇压下去,还能勉强维系清朝整体的稳定。不仅如此,清朝的疆域也在嘉庆年间达到了顶峰。

而嘉庆更幸运的是,他还很走运的避开了鸦片战争的到来,在西方列强到来之前,就入土为安了。近代以来那一次次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耻辱,那一份份卖国的不平等条约,全部都留给了他的后人来扛。这样的嘉庆,怎么看都不像是个悲剧,更像是一个历史的幸运儿。

实际上,清朝最悲剧的皇帝,应该是咸丰!

其实,咸丰比嘉庆还要敬业,也算是一位品质优良、兢兢业业的守成之君,只可惜他的一生实在太背了,什么倒霉事,他都摊上了。

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用洋枪洋炮轰开了我们的国门,掀开了耻辱的近代史。也就是在这一年,咸丰的生母钮祜禄氏病逝了。

咸丰短短11年的皇帝生涯中,内忧外患就没停过。首先是贯穿他整个皇帝生涯,并且到他离世都还没镇压下去的太平天国运动。这场规模浩大的农民起义运动,席卷清朝南方的半壁天下,兵锋遍及十八个省。与此同时,北方还有捻军起义,兵锋遍及北方八。

内忧不断的同时,外患也接踵而至,西方列强开始组团上门来“抢劫”。先是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联军攻入北京,还一把火把美轮美奂的圆明园给烧了。此外,沙俄和美国也没闲着,也在咸丰时期打起来清朝的注意,尤其是沙俄,更是当中最大的赢家,强行侵吞了我国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据史料统计,咸丰皇帝在位的十一年,一共与西方列强签下了11份不平等条约,平均一年签一份。因此,在小编看来,清朝就没有谁比咸丰混得更差了.......



这些历史要读


嘉庆皇帝

提起清代哪位皇帝最悲剧,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光绪。诚然,光绪皇帝主政期间,一直被慈禧掣肘,其主持的百日维新也因为慈禧的出手而宣告失败,最后连他本人都被囚禁起来,在抑郁中去世,但平心而论,慈禧太后并不是一个完全因循守旧的政治强人,一开始,她也是给了光绪皇帝相当大的空间去发挥才干的,百日维新的失败,固然有旧势力的反扑,但与维新党人的轻浮冒进也脱不了干系。总而言之,光绪并不是一个任人摆布的窝囊皇帝,其悲剧更多的是历史留下的一段遗憾。

在笔者看来,清代真正窝囊的皇帝,应该是嘉庆才对。因为嘉庆皇帝有一个实在太过差劲的老爹,乾隆。

乾隆中后期,大清帝国已经开始呈现出衰败之象,所谓的康乾盛世徒有其表,败絮其中。乾隆皇帝肆意游山玩水,疏于治理朝政,而趁机把持朝政的和珅,则带领大小贪官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可谓吏治败坏,财政危机,社会动荡不安。而乾隆皇帝不仅看不到问题,反而日益滋长骄傲自满的情绪,听不得有一点不同声音。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乾隆帝还亲自撰写了《十全记》,历数自己的“十全武功”。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宣布归政于嘉庆,其实此刻的大清帝国早已经是一个破烂摊子了。

嘉庆皇帝对乾隆后期山河破败的景象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为治者惰于事功而庶政怠荒,欲求国治、天下平,岂可得乎?”非常希望赶紧凭借自己的努力挽救狂澜,防止帝国继续衰落。

但是,偏巧乾隆皇帝还特别贪权,明明归政了,还不愿意彻底放手,这让嘉庆皇帝实在窝囊坏了。

乾隆五十九年,乾隆帝在宣布储君人选的上谕中就已经明确指出,归政后,“凡遇军国大事及用人行政诸大端,岂能置之不问,仍当躬亲指教,嗣皇帝朝夕敬聆训谕,将来知所察承,不至错失”,就是说,嘉庆如何当皇帝,还得由他来指点,他还得意洋洋地指出,这“岂非天下之大庆!”

既然大事都归自己指点,那什么事归嘉庆办呢?乾隆说了:“致郊坛宗社诸祀,朕已年开九袠,于登降拜跪礼节,恐精力稍有未充,不足以将诚敬,自应嗣皇帝亲诣行礼。部院衙门、并各省具题章疏、及引见文武官员寻常事件。俱由嗣皇帝披阅。奏知朕办理。为朕分劳。”可怜嘉庆皇帝,只能处理一些祭祀之类的事,连“寻常事件”也得跟太上皇请示才能办。

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正式宣布归政后,又颁布了一系列谕旨,称“自己应用喜字第一号玉宝,镌刻太上皇帝之宝、玉册,即将御制十全老人之宝说镌刻,作为太上皇宝册”,“题奏行文,凡遇太上皇帝,高三格抬写”,可谓处处强调自己的政治核心地位。

甚至于,他在接待朝鲜使臣的时候还直称:“朕虽归政,大事还是我办”,直到嘉庆三年,八十九岁高龄的乾隆帝已经重病在身,但是他“犹训政不倦,召见臣工如常”。

有的读者可能要问了,既然乾隆皇帝这么贪恋权力,干嘛还非要把皇位禅让给嘉庆呢?其实你们当乾隆皇帝心里真肯?他只不过是觉得,他爷爷康熙执政六十一年,自己的执政时间不敢超过爷爷,以表现自己孝顺谦逊,如此而已。这就是又想要表面光鲜,又不肯放弃实实在在的好处。

只是实在苦了嘉庆,登基三年,足足也当了三年的傀儡皇帝,直到嘉庆四年,乾隆皇帝去世,他才真正成为了清王朝的主人,但是清王朝此时已经颇有积重难返之兆,昔日的辉煌已经不是靠他的能力可以重现的了。


历史上的小秘密


嘉庆是个悲催的皇帝,原因有三。

1.有个“坑儿子”的长寿爹。都说儿子坑爹,可是悲催的嘉庆皇帝却有一个“坑儿子”的爹。最主要的是,我的天,这爹(乾隆皇帝)还挺长寿。

众所周知,乾隆皇帝是个爱玩的主,花钱如流水一般。不说别的,六下江南,就极劳命伤财。乾隆皇帝在位60年,把父亲及祖父好不容易留下的钱钱,都花的七七八八,最后才把这个烂摊子交给了悲催的嘉庆皇帝。

2.遭多次刺杀,还写了罪己诏。嘉庆皇帝虽然没有做什么利国利民的大事件,但也没做过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呀,怎么会这么多人刺杀他呢?无名大汉、和尚、杀猪人士还有农民。唉,想不通。这不,虽然嘉庆皇帝毫无头绪,但也只能悲催的写下了罪己诏。

3.想力挽狂澜,可惜成效不大。嘉庆皇帝可是个勤政爱民的主,他严惩贪官、肃清吏治。但是有可能严惩的力度还是不够大的原因,贪官不仅没有少,反而更多了。

嘉庆皇帝在位期间,可谓内忧为患。白莲教四处生事,漕运又出现问题,最可恶的是鸦片在这时传入了中国。

综上所述,嘉庆皇帝是个悲催的皇帝。不过,清朝最悲催的皇帝,我认为是末代皇帝——溥仪。溥仪最后连“回家”看看,都要买票啊!





历史小八卦迷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便认认真真的回答你。

有很多人认为光绪是清朝最悲惨的皇帝,不过我认为嘉庆更悲惨一些,嘉庆的一生都是

为清朝的发展在努力奋斗,他总是想把破败的清朝从毁灭的漩涡当中拯救出来,然而却

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嘉庆十多年的统治,前面连着“康乾盛世”,紧接其后的,则是“鸦片战争”。

正是在嘉庆皇帝的统治下,大清王朝完成了走向万劫不复的衰败的关键几步:腐败之癌

由乾隆晚期侵蚀到国家肌体的几个重要器官,演变成了嘉庆晚期的沦肌浃髓,全面扩

散。

国困民贫交织在一起,大清帝国已经被掏空了精华,成了风中之烛,所以在他之后,昔

日不可一世的大清帝国才那么容易地沦为任人宰割的对象。这个辛苦了一辈子的皇帝,

后来是作为一个彻底的失败者进入了历史。

其实嘉庆也能算得上是一位明君,他非常渴望把国家治理好,对大臣提出的意见也是十

分细致的斟酌。也提出了很多为民为社稷的好方法,但是面对满朝文武的贪污官,这也

只是空想罢了。

乾隆给嘉庆留下了一个即将灭亡的清朝,更可以称之为烂摊子。

有人觉得嘉庆很平庸,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也没有什么成绩,但不管嘉庆做了多

少努力,都没有办法遏制清朝灭亡的悲剧,这已经是历史的必然了。

嘉庆在位的时候,清朝的国库已经十分紧张。

因为乾隆在位的时候根本没有节制,花费了大量的钱财,再加上地方官员对人们进行压

榨,人民也是怨声载道。

如果不是嘉庆把贪官和珅的财产没收,真的不知道国库会有什么下场。

嘉庆当上皇位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威慑力,对于嘉庆推行的有利于人民的方案,官员都只

当做耳边风,他们只想着让自己的腰包越来越鼓。

尽管在朝堂之上嘉庆也曾多次斥责官员的腐败,但大臣们依旧是我行我素。

嘉庆继承了父辈的遗愿,愿意做一个勤俭节约的好皇上。他自己以身作则在重要的节日

里也一切从简,不办奢华的酒宴,希望自己的行为可以影响到众位大臣,但这也是徒劳

无功。

所以他是清朝走向衰败的标志。


江水趣谈


嘉庆皇帝怎么可能是清朝最悲剧的皇帝?在清朝包括后金的十二个君主中,嘉庆60岁的寿命仅次于乾隆的88岁、康熙的68岁、道光的68岁、努尔哈赤的67岁、溥仪的61岁,排名第六。

而光绪的37岁、咸丰的30岁、顺治的23岁、同治的19岁等的寿命都比嘉庆短寿很多。光绪一生都是被慈禧控制的傀儡皇帝,现在已经证实光绪是被砒霜毒死。

之所以有人说嘉庆是清朝最悲剧的皇帝,无非是因为民间传说嘉庆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雷劈死的皇帝。

嘉庆一上台就铲除了权臣和珅,颇有康熙擒鳌拜的英主气象,但嘉庆的治国安邦的能力一般,肯定不如康熙、雍正、乾隆,但嘉庆也算兢兢业业,勤政爱民的皇帝,嘉庆也没有史书记载做过什么明显的伤天害理天怒人怨的暴君行为,为什么就激怒了老天而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被雷劈死的皇帝呢?



说起嘉庆比较悲催的方面,比如现在已经证实嘉庆的母亲魏璎珞很可能是被他的父亲乾隆派人毒死的,因为她的尸体保存至今是因为生前中毒;嘉庆没有继位就被父亲乾隆诅咒不得好死;而且当了三年有名无实的实习皇帝;遇上美女王聪儿领导的白莲教起义;遇到厨子陈德的公开刺杀;被太监勾引天理教的林清等义军攻入紫禁城;嘉庆皇帝共有五子九女,其中两个儿子九个女儿全部先嘉庆而死;甚至嘉庆死后连棺材都没有准备。

在嘉庆的统治下,清朝的确开始走下坡路,但这并不完全是嘉庆的责任,他的父亲乾隆时期已经出现盛极而衰的迹象,比如白莲教起义。

嘉庆也曾针对自己的执政进行过反思,还写了一篇《罪己诏》。嘉庆认为自己执政期间没有进行改革,还是在吃前辈皇帝的老本,但他确信自己没有做过任何一件伤天害理的事情。

1796年,85岁的乾隆不情不愿地将皇位禅让给皇太子永琰,永琰从此成为嘉庆皇帝。

嘉庆虽然继位,清朝的实权还是掌握在太上皇乾隆与他的宠臣和珅的手中,虽然地方都在使用“嘉庆”年号,但紫禁城中仍然用“乾隆”的年号,这种情况持续了三年多。

1799年,88岁的乾隆终于驾崩,做了二十多年皇太子与三年傀儡皇帝的嘉庆好不容易熬出头真正掌权。

嘉庆继位以后首先拿权臣和珅开刀,这位号称中国历史上第一大贪官的和珅,根本没有想到乾隆尸骨未寒,嘉庆就如此快对自己动手。嘉庆很快将和珅赐死并抄没其家产,所谓“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面对乾隆末年危机四伏的政局,嘉庆打出“咸与维新”的旗号,整饬内政,整肃纲纪。诛杀权臣和珅以后,罢黜、囚禁和珅亲信死党。诏求直言,广开言路,黜奢崇俭。要求地方官员对民隐民情据实陈报,力戒欺隐、粉饰、怠惰之风。

但嘉庆对内政的改革整顿,已经无法从根本上扭转积重难返的清朝天下。

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嘉庆即位后,倾尽全力,大举围剿镇压川、楚、陕农民大起义。更易统兵大员,严惩镇压不力的将吏。严密军事部署,实行剿抚兼施的两手政策,分化瓦解起义军。

嘉庆恩威兼施的用了九年时间才将白莲教起义彻底剿灭。 这场起义不仅旷日持续,还耗费了嘉庆多年的国库收入,此后嘉庆有些元气大伤。

屋漏偏逢连夜雨,白莲教起义还没彻底消停,厨子陈德就想要嘉庆的命。

1803年4月11日,本为清朝内务府厨师的陈德,因为失业后生活无着落,加上妻子的不幸亡故,悲愤的陈德就想着怎么都是死,还不如去刺杀皇帝。于是,便在神武门刺杀嘉庆,未遂被捕,四天后被凌迟处死。

就这样,嘉庆成为清朝历史上唯一遇到刺杀的皇帝。

十年后,针对嘉庆更严重的刺杀事件再次发生。但庆幸的是,在清朝皇宫的太监带领林清等天理教义军攻入紫禁城后,嘉庆正好在承德避暑山庄。

林清带领义军在隆宗门与清军展开激战,终因寡不敌众,李文成援军又未能赶到,两路均告失败,义军三十一人牺牲,四十一人被俘。最终天理教被剿灭,林清等人被杀害。

在对外关系中,嘉庆力主严禁鸦片,对英国侵略者在中国沿海的骚扰活动保持了高度警惕性,对英国提出的帮助清朝镇压起义军要求严辞拒绝。

公元1816年,嘉庆拒绝了英国提出的建立外交关系、开辟通商口岸、割让浙江沿海岛屿等要求。

但闭关锁国的传统观念,也使嘉庆其对外来事物采取盲目排斥态度。使清朝的败落于嘉庆后期已完全表面化,并从此日渐走向衰亡。

1820年七月十八日,嘉庆自圆明园起程,前往避暑山庄。一周后,到达山庄。二十五日(1820年9月2日)嘉庆在承德避暑山庄突然死去,对于嘉庆的死因,扑朔迷离,众说纷纭。

嘉庆死后,热河行宫立即封锁消息,避暑山庄大门紧闭,限制人员出入。二十七日留京王公大臣才得悉噩耗,延至八月初二日,继位的道光向内阁发布上谕,才告知朝廷上下。

当时朝鲜国官员在盛京中江地方见清官员皆着素服,头帽拔去花翎,惊问其故,才晓知嘉庆皇帝已逝。

好好的嘉庆皇帝为何会突然死亡呢?宫闱之事向来保密,清廷当然不会对民间公开解释死因。

后来,一个在北京滞留数年的朝鲜国官员才从清朝官员口中得知了事情的真相:

嘉庆到达避暑山庄后,稍事歇息,即全副武装,率领满汉大臣和八旗劲旅,大队人马直奔木兰围场。他们追踪围猎多日,虎熊全无,只猎获一些野兔,连平常遍地觅食的麋鹿也甚少见。嘉庆非常扫兴,决定提前结束秋狩。回来路上恰遇变天,雷电交加,大地震撼,忽然平地一声雷,那么多人中,惟独嘉庆皇帝被击中落马。凯旋回营变成护丧返京,满朝惊恐呆然。

嘉庆被雷击烧焦,面目全非 ,已经无法收殓入棺。若将事实曝光,无异于宫廷之最大丑闻。大臣们商定个办法,将一相貌体材与嘉庆相似之太监秘密绞死,再进行盛装打扮,真皇帝骸骨放在棺材底部,上面平躺着假皇帝尸体,以此掩人耳目,运回北京,祭葬了事。

如果嘉庆真的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雷劈死的皇帝,那说他是清朝最悲剧的皇帝也未尝不可。


厚德载物49847


本来嘉庆成为皇帝原本是意料之外的事情。乾隆在位六十年间,最早嘱意的储君人选并非嘉庆。乾隆即位之初,就秘密立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所生子永琏为太子,但这位储君并无当皇帝的福分,在乾隆三年便夭折了,被追赠为端慧皇太子。此后他有意立孝贤后另一子永琮为太子,但尚未及实施,不到两岁的永琮便于乾隆十二年夭亡。两次痛失自己属意的继位之子后,使得乾隆不再急于立嗣。



到乾隆皇帝执政60年的时候,为了不超过康熙皇帝在位61年的记录,立了十五阿哥永炎为储君,第二年传位给永炎也就是嘉庆皇帝。

嘉庆虽然登上了皇位,但是没有大权还掌握在太上皇乾隆老爷子手上,直到嘉庆四年,太上皇驾鹤西去,嘉庆皇帝才亲政。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奢侈无度,多次下江南巡游,浪费了大量人力财力,任用贪官,到嘉庆接手,国家已经内忧外患,比雍正继位初期的局面还要糟糕很多。但是嘉庆没有雍正的果断强悍,他性格温和,虽然也极力挽留,但仍然无力回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