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万历皇帝:万历十五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长达28年不上朝?

美国著名学者黄仁宇写了一部书名字就叫“万历十五年”,他认为导致明朝灭亡的很多事情就发端于这一年,所以重点分析这一年明朝及相关方面的发展态势。笔者就不拾人牙慧了,另辟蹊径深入分析。

揭秘万历皇帝:万历十五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长达28年不上朝?

万历十五年这一年,万历皇帝就不上朝了,也就是消极怠工了。为啥?还得从前说起。皇帝这个活不好干,不是个好差事。从早到晚要处理各种军国大事,还要与方方面面的大臣打交道。

人的脾气各不相同,有的阳奉阴违,有的过于刚烈,有的又没有主见,见风使舵,所以很不好与这些家伙相处,这对于一个十岁的小孩的确很难,万历皇帝即位的时候就是十岁小孩。

他按照张居正的安排每天读书,上朝的时间除外,也就是每月三、六、九除外。其他时间即使是隆冬酷暑都不间断,这就把小孩折腾苦了。估计内心十分受伤,希望有一天什么也不干就是休息,这是幼年时期的内心创伤造成的,万历皇帝可能在用他的一生治愈童年。

到了万历十五年,他也二十五岁了,啥也不怕了,干脆不上朝了。这是内心的召唤,对自己童年的劳苦的报复性补偿心理在作怪。另外,张居正也已经死了,身边能管得了他的贤德之人没有了,环境宽松了,也就敢放任自己了。

揭秘万历皇帝:万历十五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长达28年不上朝?

再加上,在立储这件事情上很不顺利,也让他很恼火。从他内心来说觉得立储是自己的家事,爱立谁就立谁,可是对于朝臣和后宫的人来说那就是天翻地覆的大事,直接涉及到利益分配或者说权力分配,直接关系自己的前途命运甚至是身家性命,所以所有能说上话的都要插一杠子,都要发言表态,都要争取自己的利益。

于是他本想立三儿子朱常洵,但是遭到了几乎所有人的一致反对,理由就是“以长不以贤”,立储要立长子,不管贤德不贤德。这种制度安排其实是很科学的,避免了因为有继承权的皇子们的宫廷杀戮,可以保证政权的平稳交接。

这些反对的声音的主人,都是按照这个逻辑去为人处世的,肯定平日里对太子太好,对三皇子不太好,所以一旦立了三皇子,那么,前功尽弃,前罪必罚。这些人谁也没有好果子吃,所以大家一致反对。

揭秘万历皇帝:万历十五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长达28年不上朝?

这个二十五岁的青年皇帝,好像也没有乾纲独断的魄力和胆识,对这些反对派没办法,最后屈服了,这等于是被一班臣子打败了,这对于内心脆弱的万历皇帝是十分沉重的打击,觉得太没面子了,干脆不见你们,撒手不管了,反正你们能,你们干去,于是就躲入深宫不上朝了。

这其实也是他内心创伤的表现,怕妈妈、怕身边的大臣、怕别人反对,还不敢杀他们。所以万历等于被剥夺了皇权。要知道当皇帝就是要破除一切规矩和制度,自己无法无天,别人必须遵纪守法,否则杀无赦。一旦皇权屈服于制度和规矩那皇帝就是一个傀儡,除非是皇帝在打败身边所有人之后自愿遵守的。这就是万历的性格悲剧造成的政治悲剧。

这是由于万里懦弱,造成张居正死后,朝廷里的各派纷纷崛起,这些官场派系对国家政权构成直接威胁,但是万历又镇不住这些人,对这些混乱的党争没办法。其实这和立储失败是同一个性质的问题——皇帝说了不算。上次皇帝立储不成,这次是皇帝无力镇压党争,这一下皇帝更没面子了。干脆不上朝。这是万历小时候的经历告诉他的,这些大人对他形成的威压,他不敢反抗,所以只能退缩。

揭秘万历皇帝:万历十五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长达28年不上朝?

万历皇帝不上朝表面上的原因很多,但是根本原因就一个,那就是——童年的心理创伤让他对不敢正面反抗现实,只能选择退缩,在一个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治疗自己的童年。他的早年经历让他不敢反抗现实也不会反抗现实,只能逆来顺受,受不了了躲起来。至于说他右腿长左腿短只是问题的表象,他是身体和内心双重残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