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廊坊燕郊生活是个什么体验?

心愿先生


不知道应该怎么说,我估计会有很多人骂我,燕郊被称为堵城,因为燕郊从一个十几万人的小镇,在极短时间内到现在人口一百多万,能不堵么。燕郊才多大啊?燕郊被称为睡城,因为房子便宜,都是北京工作燕郊住,我就纳闷了,谁也没逼着在燕郊呆啊,骂着燕郊,却舍不得北漂梦的人,真的很奇怪。就算有能力在北京呆了,你们就会发现,北京更恐怖。。。市里就不堵了么,如果不去北京工作,我倒是觉得燕郊是个生活节奏挺慢的小镇,没有任何地域黑和看不起人的意思,只是觉得那些上班路上需要好几个小时的人,别光骂燕郊,就不能让自己轻松点换个工作?换个城市?快速发展的地方总会这样,别爱着还骂着,我也不算是燕郊人,但我觉得燕郊挺好,别骂我,一个在燕郊生活了三十年的小北京,个人想法而已。


都要好好的825974


我在燕郊已经生活了3年了,大致谈一下我的体会。我是2015年年底在燕郊买的房,16年8月搬到了燕郊。当时住在北京的大悦城附近,来一次燕郊收拾房子还觉得很远。尤其2015年的时候,去燕郊的通燕高速还是非常非常拥堵的,基本去一次就需要单程3小时左右,在路上经常要堵1个多小时,真的是非常辛苦。


不过等住到燕郊以后,才发现这才是一个惨痛生活的开始。我住在燕郊的北部中心地区,华科附近。相比燕顺路,华科附近的燕灵路因为整体较窄,因此刚开始的时候也堵车非常严重,我记得第一次来看房,就看到燕灵路口的两个司机因为堵车打的头破血流,当时对燕郊觉得真是一个特别特别村的地方。


等正式搬到这里以后,上班就开始成了又一个大问题。我一开始在北四环的朝阳公园附近上班,那时候上班时间大概在10点半左右,还好能够避开人流最旺盛的时间段。基本都是做819,然后倒地铁6号线。2016-2017年,基本每年都有2个时间段是非常堵车的,一个就是两会,一个就是下半年的会,进京的收费站简直就和鲤鱼跳龙门一样艰难,每个车要挨个查身份证,公交车一开始不查,后来乘客也要下车排队检查身份证,这个过程就要浪费半小时以上。所以在两会期间,基本上每次进京,3个小时算是正常的时间了,由于车上没坐,基本上能让人站到腿软,这是非常恐怖的一件事。


值得庆幸的是,到了2018年开始,检查站经过了一些整治,即使2会期间也没有那么拥堵了。再加上今年京秦高速的开通为通燕分流了大量的车流,所以目前感觉交通比前两年来说要通畅很多,拥堵的情况大大减少,基本上可以说是能够满足出行要求了。


虽然燕郊的交通很差,但是燕郊也有一个好处就是物价比北京便宜。当我刚搬来的时候,我住的地方周围只有一个1公里外的沃尔玛。但是仅2年时间,我家周围1公里已经开了一家永辉和物美,现在购物可以说是非常的方便了。而且燕郊永辉的价格比北京万达永辉还要便宜很多,而物美有多点app,可以手机下单,基本连去超市的时间也省了。还有就是,北京的很多批发市场搬到了燕郊,买衣服可以去东贸,买海鲜可以去京贸物联,都是相当便宜。


去年的时候,燕郊也开了成龙耀莱影院和华谊影院等等都在家周围1公里之内,电影票基本都是早晨18,下午22一张票,相比北京30-60的票价,简直是便宜到爆。所以燕郊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但是也有很多适合生活的地方,我搬到这个地方也就仅仅2年时间,发展还是非常快的,包括市政的建设,也是非常明显。所以我相信再过几年,等地铁建好了,潮白大桥开通了,燕郊的生活只会越来越方便。这是我的一点生活感受,欢迎大家交流。


爆裂电影


我在燕郊呆了十二年了,下面说说我的经历吧!

我2007年开始在燕郊读大学,当时的录取通知书上面写着‘北京东燕郊’,留的座机号码也是010开头的,然后我就这样被‘骗’过来了,谁知道一来就留下来了。

在燕郊上学,平时可以去北京玩,在学校门口有公交站,刷普通卡是2元左右(刷学生卡1元左右)到北京大望路下车,中间路上消耗的时间是半个多小时,当时堵车不严重。

在燕郊读大学的时候,房地产行业刚刚崛起,清晰记得当时马路边上广告牌子写着:夏威夷房价4100元/平起。相对于现在燕郊的房价,当时的价格简直是太低了,近几年,燕郊房价涨的太高了,也限购了,一般不是本地人,没有在燕郊上满三年社保的人是买不来燕郊的房子的,因为木有资格啊!



2010年毕业,找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北京通州区宋庄小堡,离燕郊很近的一个地方,当时我和其他同学一样,觉得毕业后应该离开这里,然后搬到宋庄租住的平房里面,当时和男朋友(现在的老公)一起租了一间房,是宋庄本地人的家里,他们通常院子很大,有很多间房子出租,一个院子有七八家租户,一个院子也只有一个厕所,户外的,平常也没法洗澡,总之环境不太好。

在宋庄住了几个月,因为不太方便,还是搬回了燕郊,当时租在学校一墙之隔的小区,每天下班了从学校门口经过,顺带再怀念一下上学的时候,真心很喜欢!

燕郊人流量巨大,车流量也很大,经常发生堵车,白天上班的时候,燕郊里面最常见的是老人和孩子,年轻人绝大部分都选择去北京上班了,算是一个‘睡城’吧,燕郊处处可见房地产,各个小区拼成了一个燕郊,这边很少有实体产业,燕郊发展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房地产,而在燕郊居住的人,有一大部分是在北京上班的人。 燕郊平常都会有点堵车,大部分原因是白庙收费站那边,如果只是这个原因还好,因为车子会慢慢一点点往前进,还觉得有点希望,如果遇上交通事故,刮蹭等,有时候会占用车道,由于车流量巨大,后面的车原地不动等待,有可能半个小时之后还在原地等待,这样真的很闹心,也是经常出现的情况,我有很多次坐公交车堵半路,堵了一个多小时,还是不动,然后看前面能看得见的车子都不动,然后算一下时间,到了北京再倒公交车到单位,估计也要中午了,索性就下车再回燕郊了,这种情况当然得跟领导请假一天了,哎,说多了都是泪。

燕郊堵车是一个问题,但是公交车上车也是一个问题,每天等公交车的上班族特别多 ,能有一个座位简直是再舒服不过了,在座位上眯一会,补补觉,真是一种享受,不过这个是极其奢侈的想法,因为大部分时间都是没座位的,有个舒适的地方站着,已经是很好了,我是经历过太多次在车门位置站着,站不直,扭曲的站着,不用担心摔倒,因为人挨着人,根本没有缝隙让你摔倒。



前几年,开通了燕郊通往北京的火车,早上七点多燕郊火车站出发(现在貌似时间改了,成早上六点多出发)半个小时到北京东站,票价是九块,想当年,我怀着我家宝宝,每天固定时间坐火车到北京四惠东上班,这个还是相当不错的,提前买好坐票,不用站着,极大的方便了当时的我。

现在的我依然在燕郊,老公在北京上班,我每天在家带孩子,未来的我们应该依然在燕郊对燕郊这个地方,爱着恨着……


拿起笔来写作业


先说说我买房的经历,09年的一个周日本是陪朋友去燕郊看房,因为周末缘故,坐上938差不多半个多小时就到了燕郊,当时给我感觉是离北京好近啊,就这样、朋友没买我在置业顾问劝说下交了订金。11年正式搬到燕郊居住,那时候堵车还能克服,因为住的地方不是公交车始发站,每天最大的障碍是挤公交车,经过一段时间练就了一身挤车的本领,后来有车了,堵车也就成为常态,燕郊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每天都在修路,今天这边修好了,明天那边又挖开了,虽然燕郊有很多的不完美,但确实满足了北漂一族家的梦想,现在住香河了,还是很怀念住燕郊的日子,周六日经常回去看一看,燕郊肯定也会越来越好。


孤独加空无


此刻我就堵在潮白河大桥上,已经半个多小时了,对面灯火辉煌的家,回不去半个小时了还没动,闲着也是无聊,随便说说真实感受,06来燕郊买的房子,一晃已经十几年了,虽然上班路程很远,碰到个北京重大会议迟到很正常,曾经从家到进京的检查站两公里走了五个多小时,一天100公里,开车上下班也得四五个小时,几乎每天都堵车,不过已经习惯了,谁让咱买不起北京的房子呢,很多年轻人都是来燕郊买房的,毕竟和通州一河之隔便宜了一多半,现在燕郊18000多,通州最少40000多,生活成本比北京稍微低一点点,买菜很便宜,就是孩子上学一个班要六七十人,有点无奈,学校太少了,燕郊生活着很多在北京奋斗的年轻人,租房子来的也比较多,房租很便宜,为了节省开支,宁愿每天奔波着。写了这么多车还没怎么动,估计大桥前面酒厂又堵死了,生活不易,还是很感谢燕郊,很早就在这个小镇安家落户了,要不现在的收入买个房子🏠交首付都付不起了,期待早日实现京津冀一体化,让回家和进京的路程顺畅些!



白白19820809


幸福鱼儿,80后两宝宝妈,感情领域创作者!如果觉得我说的对,可点击关注我,谢谢!

我,北漂一族,自从2003年8月底踏上北京求学之路,一直在这边飘着,至今已将近16年了。目前,我已定居在燕郊6年,我来说说我的感受吧!

2003年到2007年,大学四年,一直是住在宿舍,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完全就没有任何生活压力,更不用说去操心买房之类的事情了。那时候的我,压根就没那个意识,不懂得提前买了房子,以后就能轻松一点。

2007年大学毕业之后,开始自力更生。因为在医疗行业,包吃包住,也没买房的压力。当时,我家人还想着让我在北京郊区去看看房,看能不能凑钱买套放在那里,我还没心没肺的说:“我单位包吃包住,买什么房子啊?”

2012年结婚,这时候才意识到,之前的我,错的太离谱了!竟然不懂得提前在北京买房。现在北京房价比我刚来的时候,涨了N倍,家里再无能为力帮我买房了。只能是把家与北京一河之隔的燕郊。

刚开始住在这边,真的很不适应。妈啊,我们医院在位于海淀和昌平交界的地方,坐公交车和地铁到燕郊房子所在区,竟然需要两三个小时,有的时候遇上堵车,就更没点了。

最先,我只是周末偶尔回来。不是我不想回,而是确实太远了,真不适应,受不了这么折腾。

但是,自从2016年孩子接回到我们身边之后,我放弃了北京的工作,转向离家近的燕郊医院。这么做的目的,一是避免了路上折腾,二是完全有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家和孩子了。

从2016年到至今,我是一直住在燕郊的。感情转变是:由最初的完全受不了到现在的慢慢的喜欢上这里的生活了。

我觉得,只要是在燕郊上班,或者是在国贸附近上班,已经都有和我差不多的感受。

燕郊,各种配套已经完善了。以我所在的小区为来例:生活特方便,楼下有个大型的广场,广场分为ABCD馆,涵盖了我们生活所需的各种配套,物美超市,红黄蓝早教中心,励步英语,嘉文游乐场,海底捞,呷哺呷哺,购物中心......等等。我比较懒,一般所有需要的东西,直接在小区或者是网上购买了,根本就不用去北京。

孩子上学,小区里面就有好几个大型的幼儿园,小区附近,大大小小的幼儿园,更是不计其数了。据不完全统计,我们小区附近,包括一些私人的小幼儿园,应该是不少于二十家。就看你家长如何选择了!

记得我当时给孩子挑选幼儿园,真的是挑的头都大了。太多了,反倒是不好挑!

小区的绿化也非常好,吃完饭之后,就领着孩子去小区散散步,跑跑之类的。小区篮球场、健身器、小公园、滑滑梯之类的,随便孩子玩,大人在一边看着就可以。

我们小区,虽然是一个大型的社区。但是,社区的邻居,总体来说,还是挺不错的。因为大家都是外地人,反倒更好相处,谁都不排挤谁。同一栋楼的邻居,谁家有什么事情了,在楼群里吭一声,肯定有邻居响应的。

老人结伴一块去散步,跳跳舞之类的;我们大人,结伴一块跑步,锻炼身体;孩子们一出楼,到处找小朋友自己去玩了。

我想,远亲不如近邻,这个小区很有爱,小区的各种配套措施都齐全,出门交通也特方便,还有什么理由不爱上这里呢?


幸福鱼儿


记得在高中的时候做过一次关于廊坊燕郊的题目,燕郊被称作是睡城,因为居住在这里人大多数都是只有在晚上的时候在这里睡觉,一到早上又是开着车骑着车坐着车去北京上班,然后到了晚上再像早上那样回家。


这个地方没有大城市的喧嚣拥堵,它的生活节奏很慢,毕竟他只是一个很普通很普通的小镇而已。住在这个地方是体会不到大城市夜晚的那种灯红酒绿的繁华,也没有大城市所谓的夜生活,但是说句实话,在这里居住是一件特别舒心的事情。

你不用担心晚上会有各种各样的噪音吵得你睡不着觉,因为这里周围很安静,给你能够创造一个很棒的睡眠环境。

但是也是有部分人特别是年轻人对这里的生活总是看不上眼,他们觉得自己只是没有钱在北京这种一线城市买房居住而已,但是我想说的是,既来之则安之,既然你会来到这里你就要做好准备接受这里的一切。



但是我还是认为燕郊是一个很棒的地方,它虽然有着不足,但是它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只要你愿意去接纳,这个地方一样的会给你一些难忘的记忆和情怀。


河北万事通


做为一个在燕郊上大学,即将毕业的人来说,车太多,有时候去北京堵车堵到怀疑人生。设施差,城市混乱,基础设施太差,路太窄。每次从家来这,导车到怀疑人生,还不如去外省。即将毕业不打算留在这,北京很令人向往,但太辛苦了,会让自己居住条件变差。打算毕业以后去南方试试。一直都想去南方上大学,可惜留在了省内,毕业以后去四川,云南,重庆,找工作。


槿瑾衿


小侯聊财经,和你说说老百姓需要知道的财经事!

"你在哪工作啊?”我会爽快的回答:"在北京。"

"那你住在北京哪里啊?”

我:“......”

"我不住在北京......"

遇到有人问这些的时候总是不知道怎么回答,外的的人也很难和他们解释。

有时候也会心虚的回答:“住在郊区。”

这时候总是感觉挺尴尬的,是的有时候住在燕郊体验并不太好。

刚大学毕业两三年的时候从天津来到了北京,先是在亦庄开发区租房子住,马上要谈婚论嫁,但家里在农村想啃父母也没条件,全都要靠自己,虽然存款不多但还是想买个房子做婚房,中国人骨子里结婚还是要有自己的房子的啊,看了亦庄,通州,最后来到了燕郊,终于能买的起了,但是实在太远了,看着同事因为家里的资助在亦庄买了新盖的五环边的房子很是羡慕,但婚期马上就到了,远就远点吧,决定买下了燕郊北X小区一个小户型。

虽然房子离公司很远,但它是属于我的房产啊,二十多岁的我心里还是很兴奋,经常周末去那里看看,并开始准备装修结婚了。

那时候燕郊北只有几个小区,N小区正在建,X小区也正在建3期,对面的S小区还是村子,燕顺路还没有扩建,燕郊还只有一个930,从繁华的大北京来到了这个“小村庄”真的有些后悔,哪怕加点钱买通州的也好啊,但已经没有魄力卖掉这个去通州了,房子已经装修好了,我的鸡飞狗跳的婚后生活就要开始了。。。。。。

  • 温馨提示:

阅后如果喜欢,请不要吝啬你的关注哟?~@^_^@~

现在点击右上角红色关注有惊喜,我收藏的数十本海量财经类书籍免费分享给你奥,只需要关注后私信“电子书”,系统会自动发送给你百度网盘地址的。

欢迎大家关注、交流、评论、收藏、转发。谢谢啦~

下面是部分图书截图:后续不断添加中。。。


跟奶爸学英语


不要看不起燕郊,北京的共产房,限价房,限竞房,起步都三万,五万,八万的。商品房就更不用说了,早已把普通购买力的人群淘汰了,年轻人想要在北京有一套私属住宅,基本上应了那句老话了,福利彩票中了五百万,想在北京买套房子,问剩下的钱呢?答,剩下的慢慢还!所以能上车的机会已经不多了,不要盼着崩盘或者降价,现在没上车的人,即便崩盘了,降价了,还是上不去车,强者恒强,有恒产者有恒心,这是国策,谁能与大势抗争,优胜劣汰,乃大势所趋!也不要抱怨是否公平,人生不如意事 十之八九,跟庄家对赌,匆匆忙忙几十年,弹指一挥之间,输掉的不止是钱财,而是价值观的崩塌与虚度的光阴!对于商品房来讲,从房改以后,对于房产的价值,从来就没讲过道理!未来北京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为的就是让韭菜居者有其屋,月月收麦子!踏实的工作,赚钱就是用来消费的,否则你赚钱干嘛?烧锅炉用吗?说了这么多,燕郊或是环京区域的房产价值是否可入手,心里要早做打算,回老家享清福的就随便了!毕竟世界那么大,只要是个人,到哪都能生活,这点勿容置疑自己的生存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