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發動群眾力量 守好常德“東大門”

——常德市武陵區東江街道戰“疫”不留死角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通訊員 趙一霖

地處武陵區城郊結合部的東江街道,是常德市東部重要的進出通道口,這裡雖不像城市小區高樓林立,卻也戶挨戶,居住密集。這裡工業企業、車站、農資市場、木材市場集中,流動人口多,不便於管理。然而,東江街道卻壓實兩級書記責任,點對點、戶包戶,充分發動群眾、組織群眾,戰“疫”不留死角,築牢疫情防控堡壘,守好常德“東大門”。

充分发动群众力量 守好常德“东大门”

兩級書記,壓實責任守好“家”

疫情就是命令,擔當就是責任。鍾海是常德市武陵區東江街道黨工委書記,一直關注武漢疫情態勢。臘月二十八,原本陪家人出行的鐘海果斷取消一切外出行程。大年三十當天,他召集7個村和社區黨總支書記開會,要求他們春節不出門,手機24小時開機,各村社區加強值守。

考慮到東江街道大部分屬於農村社區,老百姓接收信息不及時,防控意識跟不上,鍾海又連夜撰寫修改《致東江街道居民朋友的一封信》,並緊急錄音。正月初一一清早,71只廣播“村村響”就響徹了東江,第一時間將疫情和注意事項告知居民,指導他們隔離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我們必須到一線發動群眾。打個比方,上面讓我們包包子,我們必須自己和麵、準備餡料,不能僅僅用嘴巴喊而不去動手做,否則這個包子吃不到嘴。”面對嚴峻的疫情,鍾海讓每個班子成員點對點包保,自己也包保了30多戶居民,紮緊疫情防控的籬笆。

社區是“抗疫”工作的第一條防線,社區書記責任比天大。新安社區黨總支書記黃傑事事親力親為,帶著社區幹部,上門宣傳、設置卡點、走訪企業。轄區一名幹部突發高燒,黃傑急忙將其送到街道衛生服務中心檢查,經過檢驗,原來只是普通感冒,黃傑才放下心來。2月3日凌晨,白龍社區88歲老兵康立崗去世,社區黨總支書記印長青的耐心勸導下,家人忍痛做了“不操辦白事,一切從簡”的決定。新坡社區黨總支書記陳劍頻每天撲在農資大市場、木材大市場等重點區域,重要交通要道卡口……

從大年三十開始,東江街道兩級書記們,不辭辛勞,日夜連軸轉,只為守好東江家園。

充分发动群众力量 守好常德“东大门”

發動群眾,織密疫情防控網

疫情防控,社區是關鍵。如何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該街道精細化管理,點對點服務,採取防汛期勞力調配模式,由各社區黨總支負責,街道黨工委負總責,發動黨員志願者、網格員、樓棟長、社區勞動力440餘人,建立“1名街道幹部+1名社區幹部+1名網格員+1名志願者”的責任小組,7個社區共成立130個責任小組,實施網格化、地毯式摸排,做到每戶居民有一名防疫志願者負責準確摸排情況,每名居家隔離觀察人員有一名社區幹部服務保障,每個小區樓棟有一名樓棟長重點管理,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實現防控全覆蓋。

位於新坡社區的農資大市場商住混雜,外來戶多,進出口多,又是沒有物業管理的開放式小區,排查複雜。為了不留死角,該街道藉助非公黨組織力量,由農資大市場黨支部牽頭,以樓棟單元為單位,安排專人排查,每個黨員負責一棟樓,包點包戶,各負其責,上門入戶。居民不在家的,電話取得聯繫。電話聯繫不上的,由鄰居值守。該模式受到市區兩級領導的高度好評。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群眾路線是做好群眾工作的基石。為了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參與防控工作,該街道又出臺了“對積極反映舉報有價值防控線索的居民予以兩年城鎮居民醫保(500元)獎勵”的鼓勵措施。利用移動小喇叭、幹部私家車“廣告位”等多種宣傳載體宣傳,居民的防控意識有了明顯提高,自覺帶上口罩、勤洗手,不扎堆、不串門。

1月31日,新安社區一小區排查出一名密切接觸者,按照規定應該到武陵區指定酒店集中隔離,但該接觸者拒絕集中隔離。拒絕隔離威脅了周邊居民的健康安全,小區40多戶居民輪番在他的樓下喊話:“到酒店去隔離吧,這樣對你、對大家都好!”無奈之下,該密切接觸者只得前往酒店隔離,解除了病毒傳播風險。

截至2月6日,東江街道通過精細化管理、點對點服務,張貼、發放防疫宣傳資料14000多份,走訪居民近9000戶次,勸導推遲或取消紅白喜事聚餐28場。

充分发动群众力量 守好常德“东大门”

幹群攜手,愛出愛返福臨門

“你好!你們從哪兒來的?”關卡旁邊的小路上走來2位村民,例行檢查登記後,東江街道幹部蔡世傑勸說道 :“現在特殊時期,每天都在宣傳少出門,你們還到處溜達。為了自己的健康負責,也為家人負責,現在就回自己家裡,減少感染風險。”

不知不覺,天就黑了,風颳到臉上有些疼。蔡世傑搓搓手,點了個火盆,說:“我都習慣了,就是家裡老婆孩子還等著,感覺有點對不住他們。不過這幾天出來的人越來越少,說明我們辛苦還是有效果。”

從接到疫情通知起,東江街道所有工作人員就停止休假,在街道辦事處主任羅文浩的帶領下,投入到防疫一線,在轄區內28個主要路口設置了臨時檢查關卡,對來往的行人和車輛進行體溫檢測和登記,阻擊疫情蔓延。

充分发动群众力量 守好常德“东大门”

隔離病毒,不隔離愛。對於居家隔離的居民,東江街道用愛焐熱人心。“陳師傅,今天的新鮮菜給你送來了,昨天你說家裡煤氣不夠了,今天也給你帶來,再有什麼需要隨時和我說。”說這話的是東江街道新坡社區幹部劉雲,她負責保證居家隔離對象老陳,確保他在隔離期內不外出,並叮囑其做好日常消毒以及體溫,及時上報情況。同時,也負責保障隔離期間老陳一家的生活必需品供應。“群眾自覺在家隔離觀察,是配合我們工作,我就要把群眾的基本需求滿足好,不能讓他們生活不便。”劉雲說。

愛出者愛返。看到街道社區幹部奮戰在防疫一線,社區居民們無不拍手稱讚。從大年三十開始由於很多商戶都在過年,賣菜不易,街道社區幹部常常就是一碗方便麵湊合一日三餐。從漢壽移民到東江街道白龍一組的居民邱敏看到他們連一口熱乎飯都吃不上,大年初二,他慷慨地為街道捐贈200斤蔬菜,4箱鹹鴨蛋和皮蛋。得知街道社區值守幹部缺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村民們各顯神通,很快捐贈了近5000個口罩。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東江街道充分發動群眾,眾志成城,織牢了疫情防控網,阻隔了病毒的蔓延,守好了常德“東大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