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父”用“父”,“姨夫”却用“夫”,究竟有什么原因?

记得小时候,几个孩子常常一起念叨着“臭姑父,坏舅妈,没味的姨夫”,虽是一句俗语,却也体现了人们口中常说的三不亲“姑父、舅妈和姨夫”。

当然,现实生活中,姑父、舅妈和姨夫也有很多对孩子疼爱有加,关系很好的,但在古时候人们的思维中,可能这三位亲戚因为与自己没有血缘,所以与自己关系相对就会疏远一些。疏远也就罢了,为啥同时不亲近的亲戚,舅妈用“妈”,姑父用“父”,而姨夫偏偏是用“夫”呢?

“姑父”用“父”,“姨夫”却用“夫”,究竟有什么原因?

这还得从古时候人们的封建思想说起,古时候讲究“内亲外戚”,爸爸这边的算“亲”,妈妈那边的就算“戚”。为啥么会这样呢?因为古代男人的地位比女人高,女人嫁到一个家庭,连自己的姓氏都要改随夫家,所以可见家庭地位很是低下,也就是有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说法。

正因为女人家庭中没有话语权,也没有控制权,所以父亲这边的亲戚就显得比母亲这边的亲戚地位要高一些。所以,和父亲同辈的姑姑的丈夫称为“姑父”,而姨夫是母亲那边的亲戚,就不再尊称了,直接称为“姨夫”。

“姑父”用“父”,“姨夫”却用“夫”,究竟有什么原因?

当然,在古代,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们在人情礼往和感情中,因为父亲的地位高于母亲,所以父亲的姐妹就显得比母亲的姐妹重要。久而久之,也确实,在古代人们的认知里,姑姑要比姨亲近,姑姑担当的责任和对侄子侄女的疼爱也比姨要多。特别是如果孩子父母患病或身亡,一般都是伯伯、叔叔收养,再或者是姑姑收养,而被姨妈收留养育的几乎没有。这也是姑姑的丈夫被称为“姑父”的缘由吧。

“姑父”用“父”,“姨夫”却用“夫”,究竟有什么原因?

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都提高了。在大家的心中,父亲的兄弟姐妹和母亲的兄弟姐们都是自己的至亲长辈,亲疏远近都是一样的, “姨夫”和“姨父”也就是可以通用的了。

《汉语大词典》中解释,姑父:姑母的丈夫。姑夫:(1)姑母的丈夫;(2)丈夫的姐妹夫;(3)岳家称女婿。姨父:姨母的丈夫。姨夫:(1)姨母的丈夫;(2)妻的姐妹夫;(3)女子称其姐妹之夫。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父”所含意思较为狭窄,只用于对男性长辈称呼,而“夫”则含义广泛,可用于所有成年男性称呼。因此,“姑父、姑夫”、“姨父、姨夫”在称呼自己姑母、姨母的丈夫时是可以通用的,只不过“姑父”、“姨父”显得更加合理一些,因为毕竟是我们的长辈,用“父”符合我们汉语对人们的称呼习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