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哪一部電影讓你從頭笑到結局哭了?

阿拉丁先森


  1. 《海瑟》這部電影一開始就被高登另類的造型給迷翻了,排條都很養眼,對奶奶真的沒話說。TJ的小演員也夠厲害,情緒把握得超級到位。而且最後片尾的漫畫亮了!講真不喜歡朋克青年,誰都會有可愛溫柔的一面,不止有海瑟,更何況他那麼令人討厭和粗俗,而且電影裡面一點都沒有講到海瑟的音樂天賦,天才的另類才更迷人,庸才的另類讓人噁心。
  1. 其實這個電影故事是正太視角的,有點凌亂,淺野忠信造型的小囧還是很美貌,只是撐不起來這個氣場。因為這個一開頭出場好像很牛逼有很複雜故事的角色,最沒有故事。每個人青少年時期都一定有一個自己的女神和一個偶像!毋庸置疑這是一部超牛的電影 ,導演說Hesher是死亡,毫無徵兆的闖進你的生活,無法擺脫。
  1. 當你看淡了一切他也就消失了,所以大家都要看哦!因為真的出乎意料,片子比想象中好。對海瑟從討厭到接受到欣賞,放蕩不羈。TJ也是亮點,小正太很可愛。很家庭的片子,雖然現實很殘酷,但是這個家因為海瑟顯得很溫暖!海瑟其實是個偏執細膩的人,瘋癲的表象下掩藏著敏感自卑的內心,以用看似傷害的方法幫助一個破碎的家庭。結尾的散步感動到了。
  2. 外強強硬,外強內軟是有區別的,表面門清結果一輩子不能並自憐自怨的人多了去了,蛇被欺壓老鼠當道,塔娜莉波蠻大演小角兒也有味。這部電影如果是細細的想一下真的很有意思!實在不知道失去一個是什麼感覺,本片告訴我們的是,不要介意失去,應該慶幸還有另一個,娜塔莉的角色其實是男孩母親的替代,從不斷重複的母親中便可以探究,結局不錯,推著棺材散步很感動!
  3. 但海瑟這個角色的隱喻意義大於現實意義,顯得有些不真實了!沒有期待也就沒有失望,就最後抖出一個包袱,人活著時候不好好珍惜,死了也沒什麼大用了,小囧表現一般,黑天鵝姐姐接的戲可真多啊,都來不及消化,小演員不錯值得嘉獎!Hesher是一個神奇的人物,代表了內心一種反抗和叛逆和頹廢的生活種子。
  4. 他可以肆無忌憚的破壞,顯示出一種朦朧而迷幻的酷。生就像在雨中散步,你可以選擇躲起來避雨,也可以乾脆淋個痛快。其實電影看似無厘頭,缺乏動機又暴力的海瑟,其實有自己的想法和原則。結尾,懸念揭開,海瑟帶領大家走出痛苦和困境,一部治癒系電影。

周弟說電影


《我不是藥神》讓我從頭笑,結局卻哭了。

《我不是藥神》前面很多笑點,徐崢的搞笑能力一流。後面卻有幾個淚點:

1.呂受益,老婆和兒子的期許是他唯一堅持下去的理由,“我看到他第一眼我就不想死了,我只想聽他叫我一聲爸爸”。停藥後呂受益在醫院備受折磨甚至自殺,那一聲聲尖叫,那絕望的眼神…

2.大媽哭訴。程勇被抓,廣大病友去局裡看望,大媽向警察哭訴這段話,讓人柵然淚下。“領導,求求你不要再查了,正版的藥4萬一瓶,他才賣500,我病了3年,吃了3年,為了買藥,房子沒了,家人也脫垮了,誰家還沒個病人,你能保證一輩子不生病嗎?我不想死,我想活著。藥是真是假,我們最清楚。”看到這裡,眼淚已經在眼眶打轉。


3.黃毛,為救程勇開車被撞。這個淚點好重,“他才20歲,想活命,有什麼錯”。黃毛才理了頭髮,準備過幾天要回趟家,一個年輕的生命就此殞落。

4.程勇最終還是被抓,在警車上看到路邊全是病友送行的,他們統一拉下了口罩,彷彿呂受益和黃毛也身在其中。


愛蓮說Jay


你好,《前任3》這部電影是唯一一部讓我從開始笑著到最後哭的電影。

我想看評論的人可能會噴我吧。但,當時看前任3的我對於生離死別,分分合合沒有看得如此重要,並且當時的我們都很好,很快樂,也還有我們。

可能我的感情經歷太過簡單,沒有一入題便哭得稀里嘩啦的場景,當時的我真的從心裡覺得它是一部挺搞笑的電影🎬,也從電影裡學會了“了段”一詞的含義。

時過境遷,如今每當前任3的主體曲或者插曲響起時,我才發現沒有我們了。


23號結婚


《一條狗的使命》

影片講述的是一條狗歷盡重生,在一次次生命的輪迴中找尋不同使命,最終回到最初主人身邊的故事。小狗貝利被男孩伊森收養,成為他形影不離的好夥伴,還在危急關頭救了他們全家人的性命;後來老去又重生,化身為警犬,與一位警察結緣,一次次幫助警方追查兇手,在一次行動中奮不顧身搶救落水少女,後來又為主人擋槍而不幸中彈身亡;再度重生後被一位落落寡歡的黑人女子收養,與她相依為命,日夜陪伴她,守護她,直到她找到如意郎君結婚生子後漸漸老去;第三次重生後先是過了一段悲慘的日子~被主人收留卻不得進屋,成天被鐵鏈鎖住,不能自由活動,後來主人嫌它老而無用又將它遺棄在荒郊野外,所幸的是它竟恢復了前世記憶,記得自己是貝利,主人是伊森。當它歷經千辛萬苦找到主人時,主人已是個獨居老人,孤獨而鬱悶,於是它就想著法子讓主人開心,最感人的是它還幫主人找到了初戀情人並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影片宣揚的是狗的奉獻精神,基調是明朗而溫暖的,充滿了詩意和浪漫色彩。

狗對人無比忠誠,而人卻常常不能善待它們,狗的忠誠是絕對而無條件的,而人呢?人是追求功利的,所以是善變的。生命的意義對於許多人來說是索取,他們考慮更多的是怎麼對自己有利,所以人遺棄狗已是司空見慣,而狗對主人不忠則是鮮有所聞,有時候真的要感嘆人不如狗呀!


波妞的日常影視


愛情起於微時

10年前春運,熙熙攘攘的火車上,他撿到了她的火車票:

“我是林見清”。

“我是方小曉”。

在那樣無謂的青春裡,他們熾熱而莽撞地渴望留在北京,都不想回家鄉過小日子,都想每天徜徉在北京的燈紅酒綠裡。

北京,就是他們近在眼前、卻又遙不可及的夢。

小曉沒讀多少書,在北京打各種小工,一心想嫁個北京人。

見清是北京某高校的高材生,想靠開發遊戲創業,但畢業後卻一直在電腦城過著捉襟見肘的日子。

見清一開始就喜歡小曉,喜歡她眼中的那種無畏和率真。他知道小曉要的是什麼,只是,小曉想要的,他給不起,或者說,現在給不起。

他眼睜睜的看著小曉一次次戀愛,又一次次分手,他卻遲遲說不出他極力隱藏的那份“喜歡”。

那時候的見清,沒名沒分的陪在小曉身邊,卻一直面臨著坐擁權利和金錢的老男人的降維打擊。

小曉第一任男票是北京某地震局公務員,博士,單位房,典型的新·北京人。

這個禿頂男票,小曉稀罕得不得了。結果見博士母親時,博士母親一臉的瞧不上她,哪怕小曉極盡卑微,也討不了人家母上大人一個笑臉。

如果那份所謂的“愛情”是這樣,麻溜扔了吧,一點也不可惜。

妖勁兒如小曉,果然沒讓人失望,轉身就跟這段“愛情”再見了。

小曉的第二任男票,隱瞞婚史騙她當小三,房子大、鈔票多。男票喜歡長髮,小曉就整天帶著一頭假長髮。

男票送給她一個“音質一流,一般二般手機都比不上”的手機,她得意洋洋跟見清炫耀。

見清默默說了一句:“他對你不好”。

小曉問:“那怎樣算是對我好?”

見清答:“願意為你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

見清知道,只有他為了小曉,什麼都肯幹,什麼都肯給。他更知道,小曉遇上的男人,都不好,或者說,都不如他對小曉好。

這時候的小曉,活得一副拜金的嘴臉;這時候的見清,帶著無法轉正的心酸陪在小曉身邊。

見清為了小曉,跟人打架被拘留。

出獄的那天,陽光正好,林間小路上,小曉跟見清說:“我又戀愛了。”

見清酸酸地問“那人”的情況,小曉調皮的說:“我都幫你問全了,非北京人,無北京戶口,工作不穩定,沒錢沒房沒存款,就長得還行”。

見清說:“那你跟著他喝西北風啊?”小曉直接朝見清親了上去。

原來,小曉口中的“那人”,就是見清。

見清轉正了,成了小曉第三任男票。

從這一刻起,小曉不一樣了,比起釣金龜婿,她更想要那個肯為她“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的男人。

她還是愛錢,愛更好的生活,但是跟那個願意為她“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的男人比起來,她更愛那個男人。

一頭栽進愛情裡的女人,真的是......要命了。

後來,怎麼就分手了呢?

戀愛初期,他們跟所有的情侶一樣,恨不得化身小太陽,去溫暖對方的生命。他們一起住隔斷間、一起吃煎餅果子,一起吃泡麵、一起等末班公交車。

冬天深夜的街頭,他們奢侈地打了一次出租車,小曉把腦袋伸出車窗外、衝著深夜空曠的北京喊:我們很快會有錢的。

我是羨慕這時候的他們的,物質清貧,但內心豐盛。

愛情的美好,能讓人在陰雨連綿的天氣裡依然綻放如花笑靨,天在下雨,但有人為你的心撐起了一把堅實的雨傘,風雨不侵。

那份踏實,是多少物質也換不來的。

什麼時候開始,他們之間的愛情開始悄然改變了呢?我覺得是被房東趕著搬家的時候。

他們像逃難一樣,坐在打包好的三輪車後面,兩個筋疲力盡的人,在詮釋著一場顛沛流離的無奈人生,他們的眼裡,光彩正在漸漸消失。

整部影片最讓我心疼、最讓我差點哭出來的地方,就是小曉坐在三輪車後,目光呆滯,看著自己當初撿回來的那個破沙發離自己越來越遠,越來越遠......

那個破沙發,就像是一個象徵。

當初,那個別人丟棄的破沙發,小曉和見清一起搬回原本就不大的出租屋。

那時候,他們不介意那是破沙發,就像他們不介意自己的愛情是盛開在逼仄的顛沛人生裡一樣。

但現在,那個破沙發在他們搬家的時候,只能孤零零的留在家門口,太大了,帶不走,就像他們的愛情一樣,正在消逝,終究是留不住了。

他們從甜蜜到懷疑、爭吵、沉默、離開……一切都像手中的沙,根本抓不住。

見清想要功成名就,想要在北京買套房子,他以為這樣的他才能留住小曉。

可是他忘了,小曉在選擇他的那一刻,並不是因為他可以有所謂的“功成名就”,而是因為他是那個肯為她“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的男人。

男人在愛情裡的自尊心有多強,我不清楚,但是看著兩個明明相愛的人,卻漸行漸遠、還是覺得有些心痛。

為了那麼點兒糞土一樣的“物質”,卻弄丟心頭摯愛,太不值了。

小曉心疼見清,不想他活得太有負擔:“以前我很想有車有房,但和你在一起之後我覺得這些無所謂,我們兩個人好就好了。”

我相信小曉說這句話的時候,就是字面意思,她就是想和見清呆在一起,好好愛彼此。她是真的對那些物質的東西無所謂了。

但是這一切,在見清的眼裡,變成了小曉看不起他,兩顆心慢慢變冷。

很多男生都覺得,女孩子離開他,是嫌棄他窮,這是什麼邏輯?難道她認識你的時候,你很有錢嗎?

女孩子的離開,只是在你身上看不到你的愛了。沒有愛,還留下來做什麼呢?還有必要呆在一起嗎?自己又不開心。

見清弄丟小曉最大的原因,就是他面對逼仄的生活,選擇了最不上道的處理方式。

他在工作中受氣,卻把氣帶回家,撒在小曉身上;他以為只有自己辛苦,可是小曉上班被客戶騷擾,下班回來還要裝作什麼事都沒有一樣給他打氣。

他逃避現實,上班跟客戶慪氣,下班沉迷遊戲,偶爾網上和陌生女子曖昧撩騷。

難道那個虛擬的網絡女子,比自己曾經信誓旦旦說要為她“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的小曉更有魅力嗎?這簡直是在打小曉的臉,赤裸裸的羞辱。

不愛了就體面分開,又何必把事情搞得這麼難堪?

他畫著大餅想要給小曉一個美好的未來,卻連眼下的溫存和小確幸都不肯給予。那真是不好意思,他想給的未來,她也不稀罕要了。

她要的愛,不是未來,是現在,是當下,是如今的每一點每一滴。

這一段劇情,小曉是讓人心疼的,她和很多女孩子一樣,在戀愛初期,被寵炸天,但當自己慢慢愛到深處時,卻又帶著一絲卑微和“情深義重”的包容和懂事。

她臨走之前,給見清留出了半份泡麵,把罐子裡最後一點醬挖出來放在碟子裡。

她緩緩地走到戴著耳機狂打遊戲的見清身邊,輕輕對他說:“我走了”。

可惜,那個曾愛她如生命的男人,現在連鼠標都放不下了。

對小曉而言,攢夠了失望,就該轉身離開了。


愛情,在遺憾裡完整

小曉離開後,見清好像長大了,他開始好好研究自己的遊戲開發。

看著他拿出筆記翻書寫代碼那一刻,我心裡不禁想:“小夥子,你早這樣幹不就好了?何必非等到失去了才幡然醒悟呢?你早這麼上進,哪怕你一輩子開發不出厲害的遊戲,小曉也不至於離開你。

每次想到這裡,就替很多女孩子不值。她們花上青春和時間,明明是想要和那個男人修成正果、白頭偕老來著。

結果,卻往往把自己變成了一所學校,把自己用血淚調教出來的好男人,拱手送給了別的女人。

自己無數次慪氣流淚開墾出來的綠洲,最終卻滋養了別的女人的生命。

唉,想想就覺得......好氣哦!

見清的遊戲成功了,簽約了遊戲公司,成了“有錢人”。

他買了房子,去找小曉:“我有房子了,你能不能再給我一次機會?”

他以為自己現在可以給得起小曉想要的生活了,他以為這樣小曉就會和自己重歸於好了。

這邏輯真是太逗了,難道小曉就等值一套房子?難道他們的愛情需要用房子來維繫?

他根本就不明白,小曉當初離開,不是因為他沒房子給不了她想要的生活,而是因為他在一個個平凡的日子,不再憐惜疼愛她了。

他帶著執念和可憐的自尊心,卻始終學不會如何在逼仄的生活裡解鎖愛情的正確姿勢。

正如影片最扎心的那句對白一樣:“後來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

幸福從來都不是將來時,而是現在進行時。有多大能力就過多好的日子,把每一天都認真過精彩,才是真正的幸福美滿。

就像《聖經》所寫: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富餘;或飽足、或飢餓、或富餘、或缺乏,在各事上,並在一切事上,我都學的秘訣。

影片結束時,看到劉若英謝幕,一身白衣,膚若凝脂,眼神清澈而從容。她深深像觀眾鞠躬,甩開裙襬,清冷轉身,大步流星離去。

這個畫面才是那天在影院最讓我感動的地方。曾經唱著《後來》的奶茶,終於學會放下了,坦然放手,驕傲離開。

每個人的青春裡,都有個彩虹般絢爛的人,在生命中最貧瘠的時候,給了你最美好的回憶。

但是,錯過的人,就別在回頭了。從此一別兩寬,各自歡喜,敬往事一杯酒,再愛也不回頭。

有些愛情,是在遺憾裡完整,不必非要得到。

村上春樹說:“從今天起,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不準情緒化,不準偷偷想念,不準回頭看。去過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聽話,不是所有的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相愛的人,不必非在一起,但趁著今日還能愛的時候,好好相愛,深愛!


若初的星辰大海


《海瑟》這部電影一開始就被高登另類的造型給迷翻了,排條都很養眼,對奶奶真的沒話說。TJ的小演員也夠厲害,情緒把握得超級到位。而且最後片尾的漫畫亮了!講真不喜歡朋克青年,誰都會有可愛溫柔的一面,不止有海瑟,更何況他那麼令人討厭和粗俗,而且電影裡面一點都沒有講到海瑟的音樂天賦,天才的另類才更迷人,庸才的另類讓人噁心。

其實這個電影故事是正太視角的,有點凌亂,淺野忠信造型的小囧還是很美貌,只是撐不起來這個氣場。因為這個一開頭出場好像很牛逼有很複雜故事的角色,最沒有故事。每個人青少年時期都一定有一個自己的女神和一個偶像!毋庸置疑這是一部超牛的電影 ,導演說Hesher是死亡,毫無徵兆的闖進你的生活,無法擺脫。

當你看淡了一切他也就消失了,所以大家都要看哦!因為真的出乎意料,片子比想象中好。對海瑟從討厭到接受到欣賞,放蕩不羈。TJ也是亮點,小正太很可愛。很家庭的片子,雖然現實很殘酷,但是這個家因為海瑟顯得很溫暖!海瑟其實是個偏執細膩的人,瘋癲的表象下掩藏著敏感自卑的內心,以用看似傷害的方法幫助一個破碎的家庭。結尾的散步感動到了。

外強內硬,外強內軟是有區別的,表面門清結果一輩子不能並自憐自怨的人多了去了,蛇被欺壓老鼠當道,塔娜莉波蠻大演小角兒也有味。這部電影如果是細細的想一下真的很有意思!實在不知道失去一個是什麼感覺,本片告訴我們的是,不要介意失去,應該慶幸還有另一個,娜塔莉的角色其實是男孩母親的替代,從不斷重複的母親中便可以探究,結局不錯,推著棺材散步很感動!

但海瑟這個角色的隱喻意義大於現實意義,顯得有些不真實了!沒有期待也就沒有失望,就最後抖出一個包袱,人活著時候不好好珍惜,死了也沒什麼大用了,小囧表現一般,黑天鵝姐姐接的戲可真多啊,都來不及消化,小演員不錯值得嘉獎!Hesher是一個神奇的人物,代表了內心一種反抗和叛逆和頹廢的生活種子。

他可以肆無忌憚的破壞,顯示出一種朦朧而迷幻的酷。生就像在雨中散步,你可以選擇躲起來避雨,也可以乾脆淋個痛快。其實電影看似無厘頭,缺乏動機又暴力的海瑟,其實有自己的想法和原則。結尾,懸念揭開,海瑟帶領大家走出痛苦和困境,一部治癒系電影。


滿堂阿明


強烈推薦韓國電影《國際市場》,半個世紀的諾言。笑點不多,但真的很感人。

簡介:朝鮮戰爭期間,少年尹德秀隨同父母登上美軍的救援船,卻遭遇了畢生難忘的生離死別。戰火雖然停息,南北半島則一分為二,飽受炮火荼毒的北方故鄉遙不可及。長大之後,代替父親成為頂樑柱的德秀(黃政民 飾)努力賺錢,為了籌備弟弟妹妹的學費,他和童年好友千達九(吳達洙 飾)前往西德當起了礦工。萬里家國,鄉愁如縷,孤獨的德秀偶然邂逅在德國念護士專業的韓國女孩英子(金允珍 飾),從此黑若煤炭的生活照進了燦爛光芒。快樂的時光與死亡的磨難如影隨形,好在在經歷了生死考驗之後,德秀回到朝思暮想的家中,並贏得了英子的芳心。漫長而坎坷的人生路,德秀在妻子、親朋的陪伴下艱難前行……

感動往往產生於苦難,這部電影讓我對苦難有了更深的理解。主人公德秀小時候的夢想是當船長,白髮蒼蒼的他仍沒有忘記這個夢想,可是他一生也沒有實現。他把一切的精力都奉獻給了家庭,他兌現了半個世紀前對父親的承諾,他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夢想。史鐵生說:“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命運對德秀太不公道了。在苦難面前,德秀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苦難是人類的全部劇目之所需,是存在的本身之所需,人生的風雨來了,不必驚慌,也不要墮落,要記住,這是人生的必然,不能逃避,只能勇敢地面對。


躍正天


《海瑟》這部電影一開始就被高登另類的造型給迷翻了,排條都很養眼,對奶奶真的沒話說。TJ的小演員也夠厲害,情緒把握得超級到位。而且最後片尾的漫畫亮了!講真不喜歡朋克青年,誰都會有可愛溫柔的一面,不止有海瑟,更何況他那麼令人討厭和粗俗,而且電影裡面一點都沒有講到海瑟的音樂天賦,天才的另類才更迷人,庸才的另類讓人噁心。

其實這個電影故事是正太視角的,有點凌亂,淺野忠信造型的小囧還是很美貌,只是撐不起來這個氣場。因為這個一開頭出場好像很牛逼有很複雜故事的角色,最沒有故事。每個人青少年時期都一定有一個自己的女神和一個偶像!毋庸置疑這是一部超牛的電影 ,導演說Hesher是死亡,毫無徵兆的闖進你的生活,無法擺脫。

當你看淡了一切他也就消失了,所以大家都要看哦!因為真的出乎意料,片子比想象中好。對海瑟從討厭到接受到欣賞,放蕩不羈。TJ也是亮點,小正太很可愛。很家庭的片子,雖然現實很殘酷,但是這個家因為海瑟顯得很溫暖!海瑟其實是個偏執細膩的人,瘋癲的表象下掩藏著敏感自卑的內心,以用看似傷害的方法幫助一個破碎的家庭。結尾的散步感動到了。

外強內硬,外強內軟是有區別的,表面門清結果一輩子不能並自憐自怨的人多了去了,蛇被欺壓老鼠當道,塔娜莉波蠻大演小角兒也有味。這部電影如果是細細的想一下真的很有意思!實在不知道失去一個是什麼感覺,本片告訴我們的是,不要介意失去,應該慶幸還有另一個,娜塔莉的角色其實是男孩母親的替代,從不斷重複的母親中便可以探究,結局不錯,推著棺材散步很感動!

但海瑟這個角色的隱喻意義大於現實意義,顯得有些不真實了!沒有期待也就沒有失望,就最後抖出一個包袱,人活著時候不好好珍惜,死了也沒什麼大用了,小囧表現一般,黑天鵝姐姐接的戲可真多啊,都來不及消化,小演員不錯值得嘉獎!Hesher是一個神奇的人物,代表了內心一種反抗和叛逆和頹廢的生活種子。

他可以肆無忌憚的破壞,顯示出一種朦朧而迷幻的酷。生就像在雨中散步,你可以選擇躲起來避雨,也可以乾脆淋個痛快。其實電影看似無厘頭,缺乏動機又暴力的海瑟,其實有自己的想法和原則。結尾,懸念揭開,海瑟帶領大家走出痛苦和困境,一部治癒系電影。


ailinlin協會


▂ ▄ ▅ ▆ ▇ █ 精彩的回答 █ ▇ ▆ ▅ ▄ ▂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潘長江主演的《舉起手來》,這部電影可以說是從頭笑到尾。故事講的是抗戰結束後,鬼子想趁機撈一筆,把一尊佛像運回日本。鬼子和游擊隊在石橋村發生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羅圈腿”潘長江飾演的鬼子和輪椅太君是整個影片的笑點。

  鬼子們在村兒裡吃飯,潘長江負責做飯,飯做好之後提著桶準備送過去。經過豬圈時,發現豬吃得居然比人還要好。他就把吃的和豬槽裡的換了,然後拿去給鬼子吃。鬼子吃了一口發現味兒不對,然後開始喝水。潘長江喝進去一隻青蛙,那隻青蛙一直叫個不停,太搞笑了。

輪椅太君也是被整得很慘,先是踩到玉米粒滑倒兩腿之間撞到柱子,後掉進磚窯裡,翻譯官卻不停地加火,最後被烤得黑不溜秋的。

  影片中有兩個小孩,可愛又聰明,人小鬼大,和鬼子鬥智鬥勇,巧妙周旋,整得鬼子哭笑不得,笑點十足。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 ▄ ▅ ▆ ▇ █ 謝謝大家關注█ ▇ ▆ ▅ ▄ ▂


經典電影展播站


讓人從頭笑到結局哭的電影只記得自己有看很多,但真要說起來,還真沒有幾部能說的出來。不過還是有兩部記憶深刻的。

法國電影《觸不可以》以及它的翻拍版《完美男人》

《觸不可及》取材於真實事件,男人間的感情也許就是這般純粹,一旦兩人能真正的得到對方的認可,那就真是一生的友誼。電影中原本是兩個層面兩個不同世界的男人,隨著瞭解的不斷深入,他們從不同的價值觀及思維方式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拐點,也許現實生活中的我們也希望能有這般摯友。

而且這部電影也是在一整場的開懷大笑之後,不知不覺的落了淚。。。

韓國的《完美男人》,可能是因為作為翻拍版本身自帶招黑因子,或者是已有珠玉在前,所以在某瓣的評分並不高,但是個人感覺作為一部劇情片,像我這種只熱愛勁爆爽的動作片的人都能安安靜靜的看完,並且為之流淚,它還是挺不錯的。當然,片中哥哥的《當年情》也是有加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