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可以悲伤或心急,但不能认输


《平凡的世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可以悲伤或心急,但不能认输

写在前面:

这个春节,可能是21世纪以来,最不“热闹”的一个春节了。

因为新冠病毒的肆虐,有人停下归乡的脚步,就地自我隔离不给国家添乱;有人放弃难得的假期,毅然决然向着疫情前线逆行;有人奉献自己的“所有”,给这个寒冷的冬天带来了滚烫的爱与希望。

我做不了太多,只能在不给国家添乱的前提下,努力提升自己,尽自己所能给世界创造一点价值和美好。

所以这个春节,我一直在家里看书,到目前为止,我看完了《摆渡人1-3》《平凡的世界1-3》《三体1-3》。

看完《摆渡人》时,我写了一篇文章,很荣幸得到了很多读者朋友的认可和赞誉 。

这篇文章,我写的是《平凡的世界》,它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小说,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以孙少平和孙少安两兄弟为核心,描写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生活、爱情、追求与挫折,讲述了一个个平凡的人与生活抗争的不平凡故事。

这部小说最令我感动的,是一种叫做 “继续生活”的精神。

所谓“继续生活”,不是因为迫于生活得过且过的无奈之举,而是虽然被生活限制却不甘就此沉沦的前进和探索。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可以悲伤或心急,但不能认输。

这是我在《平凡的世界》里的主人公孙少平身上,看到的另一种英雄主义。

《平凡的世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可以悲伤或心急,但不能认输


01✉

孙少平,是一个来自贫困农村的青年,他怀揣“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考入了县城的高中,以为即将开始出人头地,却发现自己受到了生活的无情“欺骗”。

因为家境贫寒,孙少平在学校只能穿破鞋烂衫,吃高粱黑馍,在班上个子最高的他,觉得比每个人都低了一头。

连作者路遥都在书中感慨:“孙少平上这学实在是太艰难了。”

《平凡的世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可以悲伤或心急,但不能认输

此时的孙少平,既为家庭而悲伤,想着自己要是“能像大部分乡里来的学生一样就心满意足了”,又为明天而心急,不知道以后的出路在哪里。

可他很快想明白了,与其埋怨无法改变的过去,不如把握当下,让自己离更好的未来更近一点。

于是,孙少平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去城里“见世面”,去文化馆借书看......

日渐扩展的眼界和丰富的精神,让他朦胧地意识到,“不管什么样的人,或者说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活得很好啊!”

孙少平开始在班上变得活跃起来:他在宿舍给同学们讲故事;学习讨论时,他也大胆发言,并且说得头头是道;课余活动时,他还会抓住机会在篮球场和乒乓球台上露两手。

慢慢的,孙少平在班上也成了人物,他开始担任班集体干部,被学校选中去市里进行演讲,还因此交到了一个志同道合的“城里朋友”——田晓霞。

孙少平原本灰蒙蒙的高中生活,在自己的努力下,一点点亮了起来。

《平凡的世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可以悲伤或心急,但不能认输

高中毕业后,因为时代大背景使然(高考未恢复),从双水村出来的孙少平,只能回去当一名农民。

孙少平又不可避免的悲伤和心急起来,他渴望到更大更陌生的世界去探索,却又超越不了严峻的现实——自己只是一个农民的儿子。

生活,又一次无情地“欺骗”了孙少平。

可生活还是要继续啊,难道因为你是农民的儿子,就不过生活了吗?

孙少平告诉自己,他也许一辈子就是个普通人,但他要做一个不平庸的人。

回村后,由于正好赶上村里办初中,作为村里仅有的几个高中毕业生之一,孙少平顺理成章得到一个教书的机会。

在此期间,在田晓霞的帮助下,孙少平一直保持着阅读的习惯和开放的思想,生活的“欺骗”和环境的限制,并没有磨灭掉他对更大天地的向往和对未来的热情。

三年后,因为村办中学的解散,孙少平决定:自己不能就这样一辈子呆在村里,得去闯荡一下世界。

于是,他说服了家人,去了黄原城这个“大地方”闯荡。

《平凡的世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可以悲伤或心急,但不能认输


02✉

到黄原后,孙少平发现自己又被生活“欺骗”了......

“严酷的现实立刻便横在这个漂泊青年的面前。他既没有闯世的经验,又没有谋生的技能,仅仅凭着一股勇气就来到了这个城市。”

迫于生活压力,孙少平只能做一名“揽工汉”——靠打零工为生的建筑小工。

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寄人篱下式的生活,再一次让孙少平感到悲伤和心急。

悲伤,是因为和城市格格不入;心急,是因为看未来遥遥无期。

难道只能就此放弃,回到那个小小的双水村?

孙少平当然没有放弃,“他继续咬着牙,经受着牛马般的考验”,他拼命背石头,搬沙土,以证明自己是个合格的小工,吃得了生活的辛苦。

《平凡的世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可以悲伤或心急,但不能认输

除了为生活打拼,少平一有时间还会去他的“城里朋友”田晓霞那借书来看,借以充实自己的精神。

《平凡的世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可以悲伤或心急,但不能认输

尼采说,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能忍受任何一种生活。此时的孙少平,虽然还不清楚自己到底为什么而活,但他很清楚,自己必须“继续生活”——虽然被生活限制,但不能就此沉沦。

就像少平的好朋友金波对他说的:

“你现在出了门,你就知道,外面并不是天堂。但一个男子汉,老守在咱双水村那个土圪崂里,又有什么意思?人就得闯世事!安安稳稳活一辈子,还不如痛痛快快甩打几下就死了!即使受点磨难,只要能多经一些世事,死了也不后悔!”

通过不断地工作和读书,少平开始认识到,“只有一个人对世界了解得更广大,对人生看得更深刻,那么,他才有可能对自己所处的艰难和困苦有更高意义的理解;甚至也会心平气和地对待欢乐和幸福。”

此时的他,已经不会再轻易因为生活的“欺骗”而感到悲伤和心急,因为他有了更加广阔的内心和更加深刻的思想,也有了一个足以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的理由——他和田晓霞确定了恋人关系!

《平凡的世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可以悲伤或心急,但不能认输

虽然从世俗的眼光来看,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门不当也户不对。毕竟一个是没有正式工作的“揽工汉”,另一个却是城里大户人家的“贵千金”。

但田晓霞没有这种世俗的门第之见,她相信以孙少平的才华和努力,他们之间一定会有一个好的结果。孙少平也相信他们能有一个好的未来。两人还约定,两年之后一起重返“定情地”。

凭着敦厚的人品和过人的努力,孙少平得到一位“贵人”的赏识,“贵人”给孙少平提供了一个成为一名煤矿工人的机会。这个在现在看来很一般的职位,在当时却是一个很不错的保障——这是一份公家的铁饭碗。

孙少平非常开心,因为他即将拥有一份正式工作!这让他觉得未来充满了希望。

《平凡的世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可以悲伤或心急,但不能认输


03✉

去煤矿报道上工后,孙少平开始了努力工作,月月满勤,次次争先,渐渐在矿上有了不低的“地位”。

在煤矿工作期间,少平和带他下井的师傅王世才一家来往亲近,王家人给了身处异乡的少平家人般的温暖。不遗余力教导和帮扶少平的王世才,是少平生命里亦师亦父的角色。

已经成为省报记者的田晓霞,两次找机会到煤矿来“堂而皇之”地探望少平,这让他深感幸福,对生活充满了奔头。

《平凡的世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可以悲伤或心急,但不能认输

然而,生活又一次残忍地“欺骗”了少平。

敬爱的师傅王世才,在一次矿井事故中,为了救另一个矿工的生命英勇牺牲。亲爱的晓霞,在一次实地采访中,为了救一个被洪水围困的小孩,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又美好的生命。

生活这位顽童,和孙少平开了他有生以来的最大的一个“玩笑”。

“孙少平倒伏在泥水中,绝望地呻吟着。大雨在头顶哗哗浇泼。满天黑色的云朵,潮水般向北涌去。铁道那面的黑水河,发出呜咽似的声响。远处,矸石山那,矸石噼噼啪啪在向深沟中滚落。滚落!整个大地都在像深渊滚落......”

当我读到这段文字时,心情沉重得就像一块煤炭。我想,被生活如此“欺骗”的孙少平,完全有足够的理由撂下生活这副重担,去寻个痛快......

《平凡的世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可以悲伤或心急,但不能认输

但孙少平没有这么做。

生活确实欺骗了他,他也确实无比悲伤和心急,但他最终还是没有认输。

少平独自赴了与晓霞的两年之约。在一个繁星满天的夜晚,望着矿区闪烁的灯火,他重新振作了起来:

“既然活着,就应该好好地活。思念早逝的亲人,应该更珍惜自己生命的每时每刻。”

在经历这巨大的痛苦后,他“挺”了过来,继续踏入了那条永远奔涌着的生活长河。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

对于孙少平来说,他的世界里有另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可以悲伤或心急,但不能认输。

孙少平的一生,一次次被生活“欺骗”后,一次次没有就此认输。

小说的结尾,是孙少平重新回到了煤矿开始了工作和生活,极其平凡,却无比真实。

路遥没有告诉我们,这个不断成长着的年轻人,后面走到了哪里,获得了什么。

但我知道,孙少平,他一定没有输给生活。

《平凡的世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可以悲伤或心急,但不能认输

《平凡的世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可以悲伤或心急,但不能认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