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团旅游拍景拍人,只想带两个镜头,带哪两个镜头?

灞河垂柳2


跟团旅游拍景拍人,只想带两个镜头,带哪两个镜头?

跟团旅游,肯定是以玩为主了,其实在这种情况下,带一个镜头足够了。毕竟外出游玩,带太多的镜头无疑是一种负担。

题目上说,一方面拍摄风光,一方面拍摄旅游中的人,其实一款24-70/2.8就足够了,如果一定要带两个,那么可以再有一款85定焦就可以了。

还有一种方案就是,小三元的24-105(24-120)再配85定焦。

中焦段镜头是我们常用的一个焦段,也是很实用的镜头,可拍摄范围还是很广的,从风光、人文、花草到人像都可以进行拍摄的,是旅游最为方便的镜头,成像也是很好的,我们跟团旅行,无非就是了解一些当地的风土人情及民风民俗,我们会用镜头记录下旅途中美好的景致,用24-70镜头拍摄完全可以胜任这之类的拍摄。

而85镜头就是为拍摄人像而生的一款镜头,外出旅游拍摄糖水片最为值得拥有的一款镜头,因为它有着比较大的光圈,所以拍摄人像可以得到柔美的背景虚化效果,是款外出拍摄人像的好镜头。

本人还是最开始说的一点,其实跟团旅游,一款镜头就可以的。

以上就是本人的一点看法,欢迎各位朋友补充或评论。


剑舞影像


简单来说,我的选镜标准可以总结为以下5条:

不同题材选不同镜头;

匹配机身性能;

干活用最合适的变焦;

旅游和街拍用最轻便的定焦;

创作,用最好的定焦。

一、先说一下50定焦镜头的优点:

定焦镜头拥有更大的光圈、更好的画面控制、更快的对焦速度和更为小巧的体积,拍摄起来更为方便。

50mm定焦镜头偏向人物表现,强调环境中的人。

这也是我优先推荐的,经济条件好的话建议配置1.4以下的大光圈,你会发现在清晨黄昏或夜晚大光圈的优势和魅力!

二、变焦24~105镜头的优点:

24-105mm镜头涵盖了从广角到长焦端的常用焦段,使用方便灵活,适合风景、人文、人像等众多题材,是理想挂机头。更适合与全副机身配合使用,让拍摄画面更为真实,同时镜头设计的更为小巧、便携。

出门旅游,就是要轻松自在,别背着70~200mm以上的大炮筒死要面子活受罪!





品味信阳


跟团旅游拍景拍人,只想带两个镜头,带哪两个镜头?

金秋季节,又到了旅游黄金时段,跟上旅游团游一游、拍一拍,是很自然的事情,及时记录下美景、民俗表演、生动瞬间,才能不负景色、不负一游。

跟着旅游团出行拍摄,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负重不能太多,一个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同行的人,不可能因为你有摄影的兴致,而随便改变行程和节奏,我们的拍摄只能见景就拍、见好就收。

如果带上两支镜头的话,建议是大三元里的24—70/2.8和70—200/2.8。

第一、24—70/2.8适合较短距离的拍摄。旅游拍摄的对象比较多、比较杂,发现好的人文活动题材,民族特色的、地域特色的、离奇怪异的人文活动非常丰富,遇见这些题材,必须及时拍摄,而这些场景一般人物居多,距离较近,24—70/2.8中等距离、取景灵活的优势,在这时可以发挥到极致,而且成像质量优良,遇上迷人的风光场景,这支镜头也是风光利器。

第二、70—200/2.8适合中长距离的拍摄。这支镜头焦距较长,对于人像尤其是少数人物的人像拍摄非常便捷,而且成像很优;对于距离较远的景物也能方便地收入“镜中”,遇上美丽的日出日落,由于中长焦的优势,拍成的太阳总是会比“别人”的大出许多,比人的肉眼看到的也要大出许多;遇上动物之类的、“可望不可即”的画面,也能轻而易举收入囊中。

第三、遇上视野开阔的场景,运用接片手段。自然会有人提出疑虑,有时候会遇到视野开阔、气贯长虹的“大”画面,是不是需要广角镜头来帮忙呢,这话并没有错,只是我们只带“两支镜头”的话,就只能放弃广角了。不过,办法有的是,你完全可以借助于接片手段来担此大任,可以横着拍接片,也可以竖着拍接片,可以两张、三张甚至更多。


拍客张光林


这个问题怎么回答?关键是大家也不知道你有些什么镜头啊!跟团旅游,最大的特点就是行程非常赶,进店购物时间多得让人烦躁,在景点景区的时间赶的让人心慌,这种情况下,说实话带两个镜头会很麻烦,当然如果同时还有两个机身,那除了累倒也没别的大问题。

跟团游的情况下,建议最好是只带一个变焦镜头,24——70或者24——105,其实个人认为这种场合下24——105(尼康24——120更好)比24——70还更合适,虽然最大光圈只有4,成像质量还是非常不错的,至于有人说畸变大这个问题后期是可以很轻松就调整的,重点是长焦端优势明显。

如果带两个镜头,那还是带上16——35和70——200吧,广角长焦一个不落,这样的搭配不会有明显的不足,中间焦段影响很小,大不了多走两步或者后期裁切一下就足够了,否则碰到广角不够或者长焦太短的情况,十之八九就只能傻眼了,别以为你能有足够的时间上架子多拍摄几张后期接片什么的,等你把架子撑起来,团友和导游早不知道跑哪里去等着骂你耽误时间了!


不冷红尘


跟着旅游团出行拍摄,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负重不能太多,一个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同行的人,不可能因为你有摄影的兴致,而随便改变行程和节奏,我们的拍摄只能见景就拍、如果带上两支镜头的话,建议是大三元里的24—70/2.8和70—200/2.8我觉得带上这二个镜头就够用了,祝你拍出美照大片,以下就是呼伦贝尔大草原照片如果喜欢大草原可以关注我谢谢了











呼伦贝尔骏马包车谷哥


凭本人出门旅游的经验,我会带上定焦35和70----200F4小三元二只镜头。定焦35镜头的广度可满足一定范围的风光片需求,同时镜头光圈较大,完全可以胜任旅游中人像(糖片)之任务,还可满足旅途过程中一些人文题材的拍摄,完全可以一镜走天下。但是为了方便旅途摄影需求,再带上70----200小三元变焦镜头,再周全不过。小三元70---200有利于抓拍和远景,小景拍摄之需求,加之小三元镜头较大三元70----200镜头更便于携带,可解决旅途劳累之苦,增加旅游祖国大好山河之乐趣。








hzs1966黄芝生


这跟平时使用的相机有关,单反相机和镜头一般比较粗重,微单相机和镜头一般比较轻巧。

跟团旅游,有时拍照挺紧张的,所以一般的相机镜头都带的比较简单。但是只要在拍照时动作快点,团友们也不会有什么不耐烦。

在跟团旅游时,两个镜头应该能大致满足从广角到长焦的各个焦段,另外体积和重量也要小和轻才好。所以那种大三元镜头不大适宜在跟团旅游时使用。两支变焦镜头,(等效)24毫米左右的广角端在跟团旅游时拍风景时一般是够用的,200毫米的长焦端也行了。

如果是用索尼6***的微单相机,配备16-70F4和70-200F4(G)两个镜头可以满足从等效24-105和105-300毫米的焦段使用。而且很轻巧,成像质量也还说得过去。拍照时换镜头也不会影响到团友们的集体行动。

我在跟团旅游时一般用的是一个索尼微单α6000配16-70F4和一个小鱼眼镜头。这个组合很轻巧,随时可以拍照沿途的景物。小鱼眼镜头和一个微型全景云台和一个独脚架用来快速拍那种360°VR的全景。

拍全景的过程时间很短,不会对团友们的集体行动产生影响,那个独脚架还可以当拐杖用。

如果在跟团时更轻便一些,就只带一个小书包。里面放上索尼微单6000装上16-70F4镜头就行了。


用户6848055415771


刚刚结束一场两天一夜的自驾游,共十部车,也尝试记录好点的风景、人、事,浪浪的带了所有镜头。

①16-35 f2.8

②50定 f1.8

③70-200 f2.8

④套头24-105 f4

真的是浪过头了,你既要跟随大部队走,又想记录事物,可时间不允许呀,有山有水又有人,到时候换镜头换的要死,后来搞得都不想拍了,沉淀下来,觉得还是套头好用,可近可远,能屈能伸。

以后旅游就只带24-105,反正我是喜欢这支镜头。











潇潇水寒36154705


跟团旅游顶多带一个广角长焦就算了,尤其国外越来越不安全。时间紧,没有充裕的时间去换相机再说太沉。我之前带过,后来放弃了,我顶多带个微单,一旦手机没电坏了等意外情况下采用相机拍,手机比相机灵便,真正大片估计都得自由行。我平时只是玩而已不是为了发表,个人之见。











YYYY体温计


一般旅游时我会带一只24-120F4镜头,这是尼康的小三元金圈镜头。这是带防抖的镜头,焦距范围宽,适合一般摄影场景使用,我将它做挂机镜头。这只镜头的拍摄效果非常好,适合广角至中长焦范围。

以下是24-120拍摄的照片,

如果去海边,我会再带一只80-400mm镜头,可以打打鸟,拍拍月亮、日出日落,效果非常好。

这是80-400拍摄的照片。

如果拍花展,我会另带105mm微距,拍摄花卉的微距照片。

在城市楼群或者西部旷野,可带16-35f4进行超广角拍摄,但实际使用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