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等相关负责人答记者问

呼和浩特晚报讯 2月6日上午,就自治区农村牧区如何防控疫情等问题,自治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社会管控组组长、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副书记李钢,自治区农牧厅新闻发言人、二级巡视员王雨锋答记者问。

问题:目前正处于全社会复工复业期间,您对农民工在返程和复工期间的疫情防控有什么建议?

王雨锋:春节后,各地企业将陆续复工复业,广大农民工朋友返城务工将迎来高峰期,人员流动性加大,为我们的防控工作增加了很多不确定因素。我们从以下四方面提出建议:

第一,返程前要准备充分,根据新型冠状病毒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特点,建议广大农民工朋友尽量延缓返程时间,如果出现发热症状,请居家观察,不要强行出门。如确需出行,建议在出门前请备好必要的消毒防护用品。

第二,返程中要科学防护,在返程中,乘坐交通工具时尽量不要摘下口罩,遇有咳嗽、打喷嚏的旅客要保持一定距离;确需摘口罩时,不要触碰口罩的外表面,对用过的口罩,不要直接放入包里或兜里,以免造成持续污染;废弃的口罩,请扔进垃圾桶,不要随意放置;触碰公共物品后,要将暴露在外的身体、衣物擦拭干净。在室外最好不要用手触碰嘴巴、鼻子、眼睛等,以免沾染病菌。

第三,回到住所后要及时清洗消毒,建议将鞋子、外穿衣物放置于通风处进行酒精消毒,并开窗户通风10分钟左右;要用肥皂或者含有酒精成分的洗手液把手洗干净;要及时向企业、单位和社区报告返程信息。

第四,进城后要尽量不去商场、超市、广场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如发现可疑症状,要及时向企业、单位报告,及时就医,并配合医生展开调查。当然,我们也建议相关部门督促已经复工复业的企业,安排好返程农民工居家隔离观察、监测体温,消毒、通风等工作,并照顾好农民工朋友的日常生活,维护好农民工朋友的合法权益。

问题:请问目前我区在农村牧区疫情防控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李钢:目前,各地按照防控工作指挥部的部署要求,针对农村牧区防疫工作主要采取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深入摸排重点人员,突出一个“查”字。我们采取大数据统计与传统人工核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来自重点疫区的投亲访友、放假学生、返程农民工等人员进行全面排查,及时将信息交给各地查实,有针对性地加强管控。各盟市、旗县、苏木乡镇、嘎查村都成立了社会管控工作组,建立起了四级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机制。各地派出所民警、网格员也开展地毯式排查搜索,织严织密疫情防控网络,做到应查尽查、不留死角。

二是严格落实管控措施,突出一个“管”字。各嘎查村都成立了由“两委”干部、联防队员、网格员组成的防控专班,严防死守,每个自然村一般只保留1个进村路口,其余路口都设置禁行标志;制定严格的进出管控措施,所有进出嘎查村的人员一律要测量体温、登记入册,外地人员或车辆一律不得随意进出;对重点人员,面对面地告之防疫要求,逐人建立健康档案,安排专人管控,持续跟踪后续的情况,最大程度地隔离和管控传染源。

三是严控群体性集会,突出一个“控”字。为了降低传播风险,各嘎查村要求停办集市、庙会,关停戏场、棋牌室、麻将馆等人员密集场所,劝说教育村民牧民不摆席、不串门、少走动,倡导“红事不办、白事从简”,最大限度地切断传染途径。

四是广泛开展宣传发动,突出一个“群”字。各地利用“村村响”大喇叭、党建网、广播电台、微信群、群发短信等多种方式,对疫情防控进行广泛宣传发动,提高防范意识。各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组织村里的党员干部、复员军人、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带头落实各项排查管控措施,初步形成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人人防疫”的良好局面。

各地在实际工作中,也采取了一些好的做法。比如,有的地方利用无人机喊话宣传防疫知识,既提高了村民意识,又避免了直接接触。有的地方组建草原“都贵楞”摩托车流动巡查队,在农村牧区边界地带24小时不间断巡查,全面实施边境防控。有的地方建立电子信息登记系统,出入的居民只需扫描二维码、测量体温,即可通行,实现了“避免接触、自主录入、快速登记、便捷通行”。这些好的做法,各地可以因地制宜地学习、借鉴。(记者 徐达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