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民和三川地區納頓節做了一個透視,有重大發現


給民和三川地區納頓節做了一個透視,有重大發現

目前,“大美青海”主題形象不斷吸引著全世界的關注,如何深入挖掘民俗文化的內涵,發展旅遊陽光產業,既是民族地區脫貧致富奔小康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也是傳承和發揚民族文化的主要內容。


青海省民和縣三川地區俗稱“青海小江南”,是大美青海篇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青海省民和縣三川地區有著世界上最長的狂歡節——土族納頓節,那麼,三川土族納頓節的發展現狀是怎樣的呢?它存在著哪些問題呢?還有一些對三川地區發展旅遊的一些建議,是我們接下來要談的。


三川土族納頓節的制約因素分析


基礎設施差

三川地區經濟基礎落後導致當地基礎設施差的現狀, 在發展當地民族生態遊的過程中這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基礎設施差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一是交通。從西寧到三川有三種方法, 但都要花兩個多小時, 雖然近幾年修了川官高速,交通有點兒改善。但是川官高速每年都在封閉施工(旅遊旺季的時候),並且由民和到三川地區的省道道路坡陡, 道路整體質量差。這不僅會增大遊客出行的時間成本, 很大程度上也會降低遊客的滿意度。進入三川地區後, 以官亭為例, 街道環境質量較差, 無星級酒店, 區域內交通不便捷, 也很不規範, 街道上從事交通運輸的多是無運營許可的黑車, 漫天要價等宰客行為時有發生。二是旅遊接待服務能力不高。由於納頓狂歡節是由村莊之間次序進行, 所以如果沒有很好的旅遊接待服務能力, 會降低遊客的體驗滿意度。


有關政策少

政府部門對納頓節的支持還需從觀念上改變。民和縣政府2016年1月在官亭成立了納頓藝術團, 只是在一些大型活動上表演。此外, 政府對各村莊的納頓隊贊助表演道具, 目的也侷限在對納頓節的傳承上。值得稱讚的是, 在政府的幫扶下, 納頓狂歡節已經在2006年成功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國家、省政府、縣分等級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進行數額不等的補貼。目前政府政策功能的定位尚處在對當地經濟的扶持上, 而較少考慮對該地區鄉村社會、產業升級、鄉村文化的影響, 這也就是當地的文化資源優勢得不到有效利用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同質化程度高

同質化程度高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節日內容的同質化, 二是旅遊服務的同質化。從內容上看, 納頓節每年都是按照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固定模式進行, 雖然持續時間長但各村寨表演的形式大同小異。並且隨著近幾年參與納頓節的年輕人的減少, 很多內容開始簡化, 節日形式沒有進行創新, 節日期間只是表演人員進行表演, 遊客不能身臨其境的體驗, 民俗文化遊中體驗是一個很關鍵的部分, 所以這會使遊客旅遊興趣下降。


文化傳承堪憂

近幾年, 由於三川地區經濟的發展滿足不了廣大居民的就業需求, 大部分農村勞動力向城市遷移。中青年人大量外出, 導致每年納頓節期間表演的大多數是老年人, 使得表演效果大打折扣。據調查, 當地有55.9%的人認為納頓節是祖宗留下來的東西, 必須要去做, 只有2.2%人認為可以通過納頓節獲得收入, 所以眾多的年輕勞動力外出務工, 在納頓節期間返鄉參加節日的人很有限。並且隨著年輕人外出打工, 出現了年輕人不會跳納頓、不願意學納頓的現象, 繼而也就凸顯了納頓傳承的問題, 影響納頓的長期發展。

給民和三川地區納頓節做了一個透視,有重大發現


對納頓節發展的建議


1

繼續發揚

繼續發揚三川地區兩省五縣的優勢, 以納頓節為基礎, 結合周邊的旅遊資源, 實行區域旅遊合作機制, 發揮自身的特點, 創立自己的品牌, 打造當地特色旅遊生態。三川地區是國家級AAA級景區, 擁有6個世居少數民族, 可依託現有的地理文化資源, 繼續創新發展。


2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要想富先修路, 政府首先應該從解決交通不便問題著手, 建立起三川地區與周邊旅遊景點的交通網, 增強旅行過程中的舒適度, 加強對旅遊交通服務行業的監督與管理。基礎設施建設之所以落後, 缺乏資金是關鍵因素之一, 所以要想促進納頓節更好的發展, 就必須切實解決資金方面的困擾。一方面政府要發揮主導作用, 結合民族節日及周邊旅遊資源進行招商引資, 借用外來資金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 為長遠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 藉助當地民間資本, 對一些想創收致富的百姓, 進行鼓勵和政策上的支持, 在解決資金的同時帶動部分百姓發展。


3

加強宣傳,擴大知名度

從“潑水節”、“火把節”等一些國內知名民俗節日可以看出知名度對其自身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所以發展納頓節首先要注重對納頓節的宣傳。依託互聯網, 加之以電視、報紙等各種媒介開展大量的宣傳工作, 對納頓節特有的民俗文化, 三川土族特有的民俗風情, 周邊特有的風景進行宣傳, 提升知名度, 也可以藉助當地獨有的資源輔助宣傳, 例如官亭鎮的喇家遺址, 其被稱為東方的龐貝古城, 可讓兩者互相借力共同發展, 同時還可以組織專門的納頓表演隊, 實施“走出去”戰略, 將納頓搬上熒幕, 搬上舞臺, 在宣傳的同時又可增加收入, 一舉兩得。


4

均衡發展,改變單一的局面

要增想強納頓狂歡節的競爭力, 就要從各個方面夯實自己的能力, 不能出現“瘸腿”狀況, 旅遊六大要素, 吃、穿、住、遊、購、娛要均衡發展。首先餐飲住宿要向高質量、精品化、特色化方向靠攏, 讓遊客在感受到優質服務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民族特色。土族飲食極具特色, “啵兒得”、“者兒麻”、“攪團”、“榆錢饃”、“唐兒波”都是市面上買不到的, 極具體驗性。其次要提升住宿條件, 可以加強旅館設備配置, 做到星級化, 還可以融入民族元素, 如土族建築極有風格, 多為木頭搭建, 格局擺設考究, 可據此增加體驗性。最後是要做好配套的講解、引導工作, 可由當地群眾自發組織, 政府監管, 進行有償的講解, 同時要對引導、講解人員進行培訓, 合格後方可上崗, 注重旅遊方面人才的引進, 提升服務水準。土族刺繡。也極具特色, 可組織當地婦女結合民族特色和時興文化進行創作, 包裝成紀念品進行銷售。納頓節時間長, 內容豐富體驗性極佳, 在不影響傳統習俗的情況下,可以讓遊客參與進來與當地百姓一起納頓,使旅客不僅能賞,也能親身體驗,增加趣味性!

近幾年,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 人們物質生活水平快速提高, 但是文化生活需求卻得不到有效滿足。民俗文化旅遊因其獨特的風俗、地理環境, 深受消費者喜愛, 是滿足這種需求的不二選擇。三川地區土族納頓狂歡節民俗旅遊要想有根本性的發展就必須要深刻認識到自身發展的侷限性與阻礙, 與時俱進, 切實解決問題, 只有這樣納頓狂歡節民俗文化旅遊才能帶動三川地區經濟發展, 為老百姓帶來切實的福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