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利物浦本赛季许多情况下场面不占优势,踢法也较为粗糙,如何能基本上每战必胜?

承德露露


这其实和利物浦的整体实力和打法有一定关系,即使是利物浦这样的强队,也不可能每场比赛都会主动出击,要根据比赛形势以及对手和自身情况选择,在场面不占优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取得胜利,这足以说明利物浦的实力和强大,这也是作为一个强队本身应该具备的能力。


球集锦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先说下我的观点:我并不认同您提出的观点,相反我认为利物浦是一支技术含量极高,并且场上优势也很明显的球队。之所以有人认为利物浦“糙”,应该是受到一些固有思维习惯的影响。利物浦的战术打法,技术含量极大,甚至是顶级的。另外他们在后卫,门将,以及锋线上都有着在自己位置上堪称顶级的技术代表。下面来阐述一下我的观点。

开头语:任何球队尤其是豪门球队,通常都有一个技术型的中场负责打理球队的进攻,比如皇马的莫德里奇与克罗斯,曼城的德布劳内与席尔瓦,尤文的皮亚尼奇等等,但是,作为全欧洲最火的利物浦队,似乎没有这类型的球员。红军中场中目前主力的中场组合通常是维纳尔杜姆+亨德森+法比尼奥的组合,而轮替方面也是米尔纳,张伯伦这样的球员,乍看下去没有什么有技术含量的球员,总给人一种利物浦很“糙”的感觉。

红军本赛季433的中场球员配置中,出场时间最多的是维纳尔杜姆+法比尼奥+亨德森的组合,这样的中场缺乏明显的技术型核心球员,维纳尔杜姆与亨德森属于能冲擅跑型的,而法比尼奥调度能力不错,但是,就技术而言,也就是卡塞米罗的水准,他的优势还是在于防守,而几个主要替补中,张伯伦与米尔纳都是边前卫改造的,唯一技术不错的是凯塔,但是却已经被弃用了,利物浦难道只是一支能冲能打的球队吗?其实,打法先进是利物浦的标志,为了应对这种先进的打法,才有了这样的配置,利物浦不是没有技术,而是技术后移。

先进的革新打法,克洛普从瓜迪奥拉的信徒变成反瓜迪奥拉的先锋

让克洛普声名鹊起的是多特蒙德,但是,你仔细研究多特与利物浦的战法,有很大的区别。首先,多特时期克洛普用中锋作为主要的进球核心,先是巴里奥斯后来是莱万,而技术更好,控球能力更强的莱万时期的多特更加强势。

那个时候多特的中场技术含量还是很高的,后腰上有土耳其人沙欣,前面有格策与香川真司,与现在的利物浦可谓差别巨大。但是,同样的,边路方面也没有马内+萨拉赫这样的强势内切组合,有速度的库巴也不是内切型的而是传中型的,那个时候的克洛普属于瓜迪奥拉的信徒,希望利用传切配合来撕开对手防线。

但是,这么打下去上限也就是瓜迪奥拉,你不可能比他做得更好。而德国人在2012赛季开始,革新了自己的战法。把中卫整体前移,让中卫负责出球推进,以这种更为积极的战法,来对付西班牙与巴萨的Tiki—Taka战术,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2014年世界杯冠军,正是德国人技术革命的成功最好的证明。

眼下这种战法成为了各大联赛的主流踢法,德甲传球前十的球员中有9人是中卫,而英超与西甲的传球王也都是中卫,只有意甲还抱着中场持球推进,承担大量出球任务的“古老”打法,而克洛普更是把这种打法坚持到底,从瓜迪奥拉的信徒变成了反瓜迪奥拉的先锋。

其实,在上个赛季初期,法比尼奥还未能适应英超,凯塔这样的技术型中场依然是克洛普的主力,但是,随着凯塔受伤,把亨德森与法比尼奥同时提到首发,增强了利物浦中场的对抗能力与前场紧逼能力,还能有大范围调度,而这一切的实现都基于中卫控球战术的打法,所以,利物浦的这种战术配置正是得益于此。

克洛普的打法是压迫性极强的高位逼抢快速反击战术,他讲究控球率,但是有极度追求快速通过中场,攻防转换的回合数较多,打法简练,在他的战术里我们可以看到瓜迪奥拉与穆里尼奥双重结合的部分,克洛普的战术,几乎就是汲取了二者的精髓,因此,从战术角度上讲,利物浦的打法不仅仅是先进的,也是技术含量极高的。

中场配置的根源在哪?

我们来探究利物浦的中场配置,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克洛普希望尽可能的提高中前场的抢劫率。中卫控球战术流行之后,阵型前压,其实就极大的压缩了对手的控球空间,这也是为什么瓜迪奥拉的传控足球为什么逐渐没落的原因,因为他们的出球空间比以前减少了很多。

当然,很多会问,你防线提前,不是让对手打反击更加容易了吗?但是,你要明白一个道理。连瓜迪奥拉的球队都无法在这种压迫式的环境中从容传球,其余的球队还怎么能够把球传导出来呢?所以,在这种情境下,利物浦成了强弱通吃的豪门,而不再是劫富济贫的杀手,这是一个巨大的质变。

当然,仅仅是可以防止对手的反击仅仅可以保证不会丢球,但是你还需要进球。事实上,这也是克洛普这套中场设置的好处。以前,克洛普面对“大巴车”,也是希望可以通过传切+两翼的一对一突破来打破对手,或者是高压逼抢迫使对手反击来取得进球。但是,面对防守阵型比较严谨,收缩很深的防线,其实也很难打,比如,利物浦打安切洛蒂的那不勒斯总是很难,原因就在于此。

但是,在确立了法比尼奥的主力位置,增加了罗伯森与阿诺德两翼之间的呼应之后,让利物浦极大的拉伸了对手防线的纵深,给了前场三叉戟更大的空间,这种空间的利用才是利物浦成功的关键。

其实,很多人认为利物浦的核心是前场三叉戟,其实不然。眼下利物浦阵容中出场时间最多的是后防线上的范戴克,罗伯森与阿诺德。三叉戟经常被轮换,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利物浦的战绩,因为利物浦的真正的技术实际后移了,移动到了后防线上。

范戴克,阿诺德以及罗伯森分别是利物浦目前队内传球次数最多的三个球员,利物浦看似有些“糙”,其实不然,那是因为利物浦把更多的技术元素放在了后防线上,而不是放在中场线上。

利物浦的这几个中场的最大作用不是控球,也不是传威胁球,而是压迫对手进行前场区域防守,另外就是把球进行大范围的转移。通过关键传球次数这一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出,利物浦的中场根本不承担传关键球队的责任,中场中关键传球次数最多的是亨德森也不过是场均1次而已。

相反,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利物浦阵中大部分的关键传球次数大部分都是由边路传出的,马内,萨拉赫,罗伯森以及阿诺德才是关键传球的主要输出者。这是利物浦的打法,也是利物浦核心所在。这也是他跟穆里尼奥的相似之处,从整体风格上来说他的足球偏向于瓜迪奥拉,但是在很多细节处理上又有穆里尼奥的影子。

因此,跟多人认为利物浦“糙”,很大原因的在于利物浦的中场不是组织传球的核心力量,而中路进攻又不是传威胁球的主要方向,这些传统的固有思维,让我们认为利物浦是一支非技术流的球队。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利物浦只是把自己的技术元素放在了“传统”之外的方向与位置而已。

恢弘大气的气势掩盖了利物浦的场面优势

利物浦一支给人一种打法大开大合的感觉,瓜迪奥拉给人的感觉是沉稳,那么克洛普给人的感觉则是激情,但是,由于这种标签太过于明显,因此,我们其实忽视了比赛本身的内容,利物浦也是一支场面上优势很明显的球队。

这点通过上面的数据就可以看出。利物浦的控球率,传球成功率,关键传球次数,场均射门次数,射正次数都是英超前三的级别,而被对手射门从次数还不足10次,英超第三少,而且还有英超第三的场均夺回球权次数,62%的控球率,无不反映出利物浦在场上是一支压迫力与控制力十足的球队,他们不能说是英超场面最占优势的球队,但绝对是最占优势的球队之一。

因此,我们不能说利物浦因为经常带给我们激情四射的比赛就忽视了他们在场上的控制力。其实,任何球队打到利物浦这种级别,其控制力都是有的,即便是以低位防守反击见长的穆里尼奥,其实他们面对比自己弱的对手的时候,往往也是控制力十足的,只是面对强敌的时候,才会放低姿态而已,要知道,有这么多的优秀球员,你怎么可能总是把球放在对手脚下呢?只是克洛普与穆里尼奥的打法,没有瓜迪奥拉那么复杂而已。

其实,利物浦的气势恢宏仅仅是发生在某些特定的时刻而已,而更多的时候,他们展现的依然是他们对于比赛的控制力,这也是他们本赛季在联赛里能够保持这么大优势的根本原因,所以,利物浦其实在场面上还是很有优势的。

技术型球员很多,只是不在中场而已

而利物浦其实是一支技术型球员很多的球队。起码在四个位置上面,拥有世界顶级的技术型球员。中锋的菲尔米诺是一个从前腰改造成功的中锋,其技术能力做球能力堪称中锋中的顶级;而范戴克本赛季成为英超的传球王,并且还有89%的传球成功率,这数据恐怕是顶级的中场都难以打出来吧!而边后卫方面,阿诺德的技术能力也是顶尖的,还有一个阿里松,也是门将中技术流派的代表。

拥有这么多技术型球员的利物浦,不能说是没有技术含量,只是他们在中场中确实没有那种顶尖的技术型出球型中场,因为他们根本不需要,这是战术打法导致的。虽然,利物浦的中场球员很优秀,但是,确实难以用技术出色来形容。

因此,通过我们的总结可以看出,利物浦在阵容中其实有很多在其位置上顶尖的技术型球员,除了上述的几个,别忘了还有马内与萨拉赫这对目前堪称世界第一的边路组合,这样的利物浦怎么能说是技术“糙”呢?

总结:我们可以看出,其实利物浦是一支技术含量极高的球队。这种技术从他们先进并且有技术含量的战术打法,以及场面控制力还有他们的球员都可以看出,当然,利物浦并没有给人一种技术很出色的感觉,而是激情四射的感觉更多一点。其实,这是因为我们总是看到利物浦比赛的精华,其实,这些精华的产生,恰恰是靠着利物浦人的技术打造的。

<strong>

极度说球


看到利物浦“踢法粗糙”这四个字就忍不住进来了答一波了,利物浦的战术都是一个个跑出来的,也是从高位逼抢到攻守平衡不断进化来的,以下是我总结的利物浦目前的战术打法:(喜欢看球的朋友可以一同探讨):

利物浦进攻主要是双边锋和双后卫前叉的双边进攻组合,中锋回撤带走中卫组织串联边后卫套上后,边锋从肋部直插禁区。一旦前场进攻形成丢球,边后卫只负责往回跑,三前锋和三中场要迅速倾斜至丢球侧形成高压,同时中后卫前顶对付中锋压缩三线防守距离,不至于让三线脱节。

进攻时,三中场负责外围转移球,当三叉戟和边后卫在球迷形成威胁的时候前插抢第二落点,攻转守时,双中前卫前压与三前锋形成就地高压第一道防线,后腰选位堵出球点,并在出球点形成持球的时候给予贴身干扰延缓进攻节奏,等待这边前叉的边后卫回防落位。防守反击时三中场都要有快速一脚出球摆脱并前叉的能力,同时也需要具备前锋跑位时给与第一时间长传身后的出球能力。

其实三中场的一脚出球,转移球,进攻前插,防守高位逼抢能力都是顶级,之所以常说利物浦中场是三糙哥,主要是很少看到他们在后腰位置接球受到对方前场逼抢时候做出持球转身摆脱这样的技术动作,实话说这种拖节奏的打法也不是利物浦需要的。

利物浦主要特点是:

1. 三线距离压缩,进攻防守时的整体移动

3. 三条线任何区域都有抓攻防转换的能力

5. 强调球的快速转移,无球人的快速移动

6. 进攻时候禁区的多点接应,防守时注重第二落点的预判和争夺。

7. 不提倡马拉多纳式的持球过人单干。

其实中场杜牧的个人突破技术相当好,只是战术不需要他这样做而已。

最近几场比赛利物浦的战术随着人员的变化又有新的变化,特别是亨德森,由于法币受伤,亨德森回到后腰位置,有时候会居中卫间做拉沃尔佩出球,在法比尼奥回归后,亨德森回到右中场,阵地进攻时候,双边卫上压后,亨德森会落位右中卫位置组织出球。

马内受伤后,克洛普更多用张伯伦打右边锋而不是奥利吉,主要是是张伯伦有中场属性,他经常会和杜牧在左路互换位置,张伯伦回撤持球推进及边路内切,杜牧前插禁区(杜牧由于在纽卡就是打前锋,具备很强的得分能力)。

如果中场是杜,亨,米的话,由于三人的跑动覆盖能力都极强,经常看到三人位置轮转,轮流拖后。基本上进攻的时候保证一人前插,两人拖后的布局。

看利物浦20年了,欢迎看球的朋友一起讨论渣叔的战术,这支利物浦单人技术也许不是最强的,但做为一个整体的战术执行效果却是当今最佳!






林林总总6699


提问者所说的情况,并不完全正确。利物浦如果在跟实力弱一些的球队踢的时候,基本上还是占据很大的优势,尤其是在进攻主导权方面。在跟实力均衡,或者稍微逊色一些的球队踢的时候,利物浦确实在场面上并不占据多大的优势,可问题是,利物浦防守端有范戴克,进攻端有萨拉赫、马内和菲尔米诺三大风锋线杀手,这才是利物浦本赛季在英超进球比较多而失球最少的原因。



截止到目前,本赛季英超前25轮的比赛,利物浦的战绩是24胜1平保持不败,打进了60球,仅丢15球,累积73分,在英超积分榜上领先第二位的曼城多达22分,独霸榜首的位置。接下来,英超还有13轮比赛就要结束,不出意外的话,利物浦将会以至少提前8轮联赛获得英超冠军。可以说,英超联赛来到了利物浦时代。



对于利物浦目前的踢法,让一些球迷感到疑惑的是,如果看比赛的话,其实,利物浦在跟一些劲旅球队踢的时候,很多情况下都不占据绝对的优势,而且,给予对方的进攻机会也不少,可是为什么利物浦可以在本赛季英超做到一场不败呢?其实,笔者认为,利物浦的这种踢法,看上去给人一种粗糙的感觉,真实的情况是:粗中有细,细中有粗。



利物浦的踢法就是高位逼抢,以及快速反击。尽管会给对方一些控球的机会,对方的进攻打到禁区前沿的时候,往往都会被掐掉,有后腰位置上的亨德森、维纳尔杜姆、张伯伦等人,在后防线上还有坚如磐石的范戴克。一旦在后场抢到了球权,就会在边路发动快速进攻,萨拉赫、马内和菲尔米诺三箭齐发,屡试不爽。利物浦的踢法有粗有细,球风硬朗,无论是曼城、皇马和巴萨,恐怕在短时间之内难以破解。


中国足球论道


本赛季利物浦锋线攻击力强劲。三叉戟攻击力让所有球队闻风丧胆,上赛季联赛欧冠一共打进了87球,力压巴黎MCN组合的77球,以及巴萨的MSD组合的71球,皇马BBC组合的70球,是全欧洲第一攻击组合。而本赛季萨拉赫的状态有所起伏,但马内和菲尔米诺依然保持极佳的状态,而斯图里奇也打开了进球账户,这就说明利物浦的攻击线不会因为某一个人的状态不佳而导致球队的攻击力受损,不管是主力还是替补都可以做出贡献,这也是目前利物浦联赛势头不错的一个原因。

另外,上赛季利物浦屡屡在弱队身上丢分,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后防线的不稳。克洛普的球队前场打不开,后院失火的比赛不止一次上演了。而本赛季利物浦7场联赛中,零封对手的达到了4次,一共丢了3球。最大的原因就是引进了门将阿利森和后卫范迪克。范迪克的实力在当今足坛的中卫里绝对是数一数二的,193cm的身高,超强的防守意识,强悍的作风,而范迪克最大的特点就是对球的处理非常冷静,面对各种情况他均能妥善应对。如果对方后卫逼抢他,他会利用极强的带球能力把球安全地过渡至中场后出球;另外,范迪克长传球也非常精准,这大大地丰富了利物浦的攻击手段;而阿利森则堪称利物浦后防的总指挥,在他的大声呼喊下,利物浦的后防线站位更合理了,自然发挥得更稳了。

最后,也是很重要滴一点,经过上赛季痛失联赛冠军的教训,在克洛普的调教下,利物浦更加成熟,拿下该拿下的比赛,不丢无谓的分,1:0是赢,不需要再弄个5:0什么的,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成果,这既是冠军气质!看好红军[赞]


均皓锦程


利物浦打法粗糙?你怕只是看到了表面吧,场面不占优势?利物浦前场抢断成功率非常高,主要靠高位逼、抢快速反击战术,利用两个边路快速反击,再加上“三叉戟”,放眼五大联赛也很难有球队敢说稳胜利物浦。


你在哪里A


利物浦真的已经是无懈可击了吗?事实并非如此,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无懈可击的球队与打法,有的只是此消彼长,各领风骚。虽然利物浦眼下确实是欧洲最为炙手可热的球队,但是也不代表他们是无敌的,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利物浦的优缺点,纯属个人意见,不到之处还请大家见谅指正。

优势一:短传渗透结合长传调度,利物浦的战术已经更加立体化

克洛普也是地面传导的追随者,甚至是中卫控球打法的先行者,他也是最先讲究进攻从门将开始发起的教练,对于门将的脚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或许是他为什么不惧怕瓜迪奥拉区域防守的原因吧!因为他的队伍里,后场的接球点永远多一个门将。

在最初几个赛季,克洛普并不喜欢长传调度的英式打法,因此像亨德森这样的老牌的英式中场上场机会很少。但是,单一的通过短传渗透面对“大巴车”战术办法不多,利物浦成了“劫富济贫”的代表球队之一。

但是,上个赛季后半段,由于凯塔的受伤,亨德森得到了比较多的出场机会,为了让亨德森有所发挥,克洛普在自己战术中加入了不少大范围调度以及边路传中的元素在里面,而且效果也不错。眼下利物浦每场比赛的传中以及长传的比例有15%,远高于曼城的10%,可见利物浦的战术立体感更强。

上赛季翻盘巴萨,靠的就是不停的长传打阿尔巴的身后反击,本赛季打曼城那一场,阿诺德与罗伯森的两翼连线也堪称经典。多样化立体化的战术,成为利物浦强弱通吃的关键。这种长传打多了之后,给马内与萨拉赫以更多的冲刺空间,也有了更多的一对一的机会,可以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

优势二:高压逼抢结合中卫控球,利物浦的防守极具侵略性

克洛普是“反治”打法的先行者。在全世界都在研究怎么压缩本方半场空间去对付瓜迪奥拉的时候,克洛普却另辟蹊径,采取更加主动开放的打法,利用身体上的优势,去逼抢对手。这让他成为了这个世界上战胜瓜迪奥拉次数最多的教练。

而在中卫控球打法成为流行之后,更加解放了中场选手,克洛普索性不用出球型中场选手,把类似于维纳尔杜姆,张伯伦这样的边前卫改造成中场,更多的利用无球跑动去带乱对手的防线,这也是他们破解对手密集防守的重要法宝。


ST老油条


本赛季利物浦显得老练了许多,自从上赛季夺得欧冠后红军球员在心理素质上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本赛季克洛普的球员有了更多的抗压能力,即使在比分落后时仍不急不躁,耐心的按照教练的部署去踢比赛。这也造就了利物浦本赛季几场经典逆转的比赛,2比1战胜水晶宫的比赛已经是利物浦本赛季在联赛中第6次以2比1比分获胜的比赛,对阵莱斯特城以及热刺的强势逆转更是让整个安菲尔德陷入沸腾。因此各种因素造成了利物浦的强大和不可战胜。


威哥不威


首先看上赛季,不管冠军亚军,我军也只输了一场,有两个亚军标王在后防基本无忧,偶有打盹也无伤大雅。

之所以一分之差错失冠军,原因除了曼城稳定的可怕,再就是我军的打法或者说进攻有欠缺,平局太多,个人认为主要是因为中场中路能力的欠缺。

本赛季在上赛季的基础之上,更进一步的扬长避短,固定阵容和首发,直接放弃中场中路,将简单直接发挥到极致,就是前后左右长传,球员也前后左右不停跑空当,跑的对方防线顾此失彼失误增多,再加上更好的天时地利人和,所以打出了神迹。

虽然我对我军的长传过多和部分球员有看法,但是成绩是硬道理,今年拿到冠军打破宿命是天意不可违,反观曼城动不动就是门将受伤被罚,摄政王首发,动不动就挨一个神仙球。

再补充一下,反击一直是我军的强项,阵地战一直都是弱项,如今破密集防守的两大法宝在手,定位球和运气,阵地战不走过场了,所以立于不败之地。



讲原则的大叔


粗糙就是相对TK来说的吧?或许看起来是粗糙,但确实是把球场长度、宽度还给了球场,再说了本人认为长传需要的预判和对现场情况的把控也不亚于短传,粗糙是因为中场没有大师级别的人物而把传球任务交给了后场的缘故吧,也是因为中场绞杀能力强显现的吧?分工不同,不能否认可能技术确实差一点,但是真的到不了粗糙的程度,至少…停球没过三米[呲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