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病毒“賽跑”的三門“姐弟兵”

“來,這些也給你,快點吃完好乾活。”

“姐,你別把飯菜都給我了,自己也吃飽點,才有力氣‘打硬仗’。”

抗“疫”期間,三門縣疾控中心裡時常會出現這樣一幕:姐姐擔心弟弟吃不飽,總是一領到盒飯,便先夾出部分飯菜給弟弟再添上,緊接著兩人便匆匆埋頭吃完飯,立即回到工作崗位上。

這對姐弟,便是梅慧娟和梅慧群。姐姐是這次疫情防控的流調組組長,弟弟是從鄉鎮衛生院緊急抽調到流調組的業務骨幹。

正是這場疫情,將姐弟倆集結一起,奮戰在同一個防疫“戰壕”裡。他們,既是姐弟,亦是戰友。

与病毒“赛跑”的三门“姐弟兵”

全速追蹤,不漏查一個細節

“別緊張,你再仔細想想,還去過哪些地方?跟哪些人接觸過?”面對不同的調查對象,這是梅慧娟總是反覆詢問的話。

這樣的調查詢問,通常要進行多個小時,防護服會悶得她一身汗,護目鏡霧氣籠罩,但她的耐心始終不減。

流行病學調查,是傳染病防控最重要的環節。自年前開始,流調組迅速全員到崗,投入一線。

合理分工所有組員任務,深入一線開展流調,撰寫各類病例“個案調查”,審核所有調查報告……身為組長的梅慧娟,此時既是指揮員,又是戰鬥員,她帶領組員細緻追蹤密切接觸者,力爭以最快速度有效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與病毒展開激烈“賽跑”。

“從診斷時間倒查到出現症狀時間,再調查出現症狀前14天及入院就診前的所有生活軌跡,我們不容有一絲遺漏。”梅慧娟說。

從乘坐的交通工具到就餐的飯店,從接觸到的人員到去過的場所……每一環節,她都耐心引導調查對象,如實詳細地提供信息。同時,為了儘快追蹤到密切接觸者,她通常邊調查邊分批安排隊員迅速追蹤,並在第一時間將追蹤到的密接人員上報指揮部,立即採取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最大限度減少傳播風險。

爭分奪秒,不浪費每一分鐘

在流調組,密切接觸者的追蹤調查是最日常的工作,梅慧群和姐姐的首次並肩作戰,他們配合默契。但為了高效、及時、準確地完成工作,加班加點、通宵作戰都成了他的常態。

1月27日半夜12點,剛想在辦公室裡眯會的梅慧群接到了一個緊急任務:當晚必須完成一個預留的集中隔離站規範設置工作。接到任務後,他二話沒說就跟隨指揮部連夜趕赴30公里外的目的地。

“和病毒作戰,我們一分鐘都浪費不得。”一到現場,梅慧群便迅速進入工作狀態。他根據醫學觀察隔離站設置的規範要求,結合賓館實際結構,很快提出了留觀區、醫療區、生活區的分佈方案。

而梅慧群未曾注意的是,當他們將最後一項工作——留觀人員和醫務人員通道實行硬物分隔後,時間已是早晨7點半。梅慧群揉了揉因通宵而通紅的眼睛,迎著晨曦返回中心繼續工作。

“疫情面前,我們每個‘疾控人’都緊繃著一根弦,大家都時刻在待命狀態、隨叫隨到。” 梅慧群說。

駐紮“疫”線,連軸工作難顧家

這個春節,這對姐弟都沒回家,聚在同一“戰壕”不捨晝夜阻擊疫情。從春節前一直到現在,已經連續工作半個月了。

“家裡肯定要掛念,但特殊時期,我肯定要堅守在崗位上。”此時的梅慧娟一心都撲在流調工作上,就連念高三的兒子也無暇顧及,只是讓同為醫生的丈夫給兒子囤了些方便麵,在需要時湊合充飢。

而她自己也因繁重的工作量,經常在晚上加班到凌晨兩三點,為此,她在辦公室裡架起了一張簡易床,直接將吃住都安排在辦公室裡。

“爸爸,你什麼時候回家呀?我和奶奶兩個人在家,出不了門,好害怕……”在工作間隙,看到視頻裡不滿4歲的女兒滿臉淚水,梅慧群鼻子陣陣發酸,出聲安撫女兒。但大多時候都是匆匆講了幾句便掛斷,只因他又要忙工作了。據梅慧群介紹,妻子是外地人,在她當地的醫療機構上班,本就兩地分居的他更是因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完全顧不上家裡。

“在兩個地方,本就陪孩子的時間少,現在這情況,就更少了。”提及孩子和家人,梅慧群有些心疼和愧疚,“就連多病的老母親,也被我送到了妻子家照顧。”

然而,這場戰“疫”還在繼續,姐弟倆也將繼續和其他“疾控人”並肩前行、攻堅克難,他們舍小家顧大家,嚴守在防控一線和病毒“賽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