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三本录取的考生如今都怎么样了?

赤橙黄绿青蓝紫518


我96年参加的高考。那个时候我们对本科分成三段:本一、本二、本三。跟现在的称呼正好相反。现在叫一本、二本、三本。不知道是我的理解错误了,还是那个时候就是这么称呼的。

我同桌当时就是三本。她家非常富裕。她考的是工商管理专业。

那个时候我们班主任老师为了提高录取率,填报志愿的时候都让我们把所有的志愿都填满。后面是否服从一栏里都填服从。可是我的同桌在两个比她大十来岁的哥哥的帮助下,志愿就填了本科,专科一栏都没填。并且都是不服从。

班主任当时说,你这样填太危险了,万一本科录取不了不是没退路了嘛。同桌破釜沉舟道,万一本科录取不了,就复读。当时的班主任据说复读了三年才考上的大学。班主任闻言,轻轻地说,你是不知道什么叫复读。

幸运的是,我的同桌如愿考上了她家人给她选的专业:工商管理,本三。据说学费很贵。

我同桌性格随和,为人热情。组织能力、工作能力也很强。录取通知书下来,办谢师宴的时侯,她能大方地跟着她爸爸,一桌一桌敬酒。我那个时候遇到这种场合,只想往大人后面躲。

2000年大学毕业,她如愿分配到了我们县级市某个镇上的工商局。

十多年过去,她已经是市里某个区的工商局的一把手。

我个人的观点,她能在事业上发展如此顺利,有很多因素。她的性格、她的能力、甚至她的家庭,都是她事业上升的助力。学历只是辅助条件。所以,像这样的人,假如她考上的是重点本科,那她的前途,将会更加不可限量。

你认为前途跟人的学历的关系更紧密还是人的性格、品质、能力更紧密呢?欢迎留言讨论。

我是绿衣黄裳99,一线老师,请关注我,您的点赞是对我的肯定;同时欢迎留言探讨。

绿衣黄裳99


身边就有一个上了三本的同学。

他本来是班里学习名列前茅的,可是因为高考发挥失常,连二本线都没考上。但是家里条件都还行,就想让他上三本,可是选来选去都不知道学什么好,家里人也没多高的文化,就想着还是学一门手艺为好,所以就学了机械。

家里人其实也劝过他,是不是要重新复读一次,毕竟这样的成绩谁都不能接受,但是我这个同学看的很开,他说不想再浪费一年时间。

在学校里,周围的同学都该吃吃该喝喝,唱KTV各种玩,他慢慢的也觉得很好玩,每次放假回家的时候穿着打扮都很时髦,一点也不像之前乖乖学生的模样了。

我们聚会的时候,他就显得很会来事儿,说话办事一股子江湖气,同学们都觉得这是在那三本学坏了。

但我注意到一个点,就是他不会讲脏话。我就觉得很神奇。

后来我都工作一年多了,听村里人说,他是三年就毕业了,现在已经在一个地产公司做了小主管了,过年的时候开着车回来的,当时我们一帮同学都觉得惊讶,没想到之前表面上“学坏”的人,竟然如今比我们这些乖学生都有钱了。

这说明了,几本不是那么重要,努力总不会亏待自己。



一杯故事


我来回答一下吧

本人14年参加高考,河南考生,学习不好,差二本线30分,只能上个本省的三本院校,专业地质工程,这个专业也是被调剂的。

大四参加了考研,但是遗憾的是高数差一分没过线,没能去上我期盼已久的研究生

说说我毕业后吧,地质工程专业目前前景不怎么好,毕业后找了个地质勘查设计有限公司工作,但是由于离家太远,所以干了三个月后辞职了,这个公司条件不错,位于河南某四线小城市,日常消费不高,工资2600,包吃包住。这是第一个工作。(期间还面试了一个国企单位,但是由于某种原因人家通知我去上班,我没能去)

第二个工作是回家后家人帮忙找的电网下属小公司,签的劳务派遣合同,工资2200,不管吃住,没有福利。干了半年后辞职。

第三个工作,其实上个工作辞职是有原因的,去年河南省招才引智大会,地质队招人,事业编,报名参加考试(当时第二个工作还没辞职,直到公示后才辞职),可能是我运气好,最终考上了,目前正在上班,位于郑州。

现在工资不高,还处于试用期,也就3500+,过的还可以。

这就是我毕业一年的经历,三本找工作不如一本二本,但是它是一个门槛,它给你了很多机会,就看你自己能不能把握了。


吃包辣条啊


我本人大学毕业十年了。

当年高考的时候超常发挥,考上了本科。

我所在的高中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考上本科就很不错了。所以我有很多同学都上了三本,我们那个时候的三本就是变相的高费,学费就一万六千五……

至于三本毕业的,现在怎么样了?

说实话发展好的很多,发展不好的也不少。

我个人觉得学历只是一块敲门砖,不是成功的奠基石。

我同学中,还有联系的有两个人,都是三本毕业的,分别是乔和王。

乔呢,现在是一家照明公司的老板,年收几千万。

王呢,负债几十万,处于常年跑路的状态。

乔的成功,在于他善于学习,肯干,能拼能吃苦,为人爽快。

王……能把方圆百里的牛都吹死……

高考,不是最难的,大学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只有社会,才是你学东西的地方。

有句话说得好,社会爸爸会交你做人的!


锅小八


现在二本学生甚至一本的学生满大街都是,在他们都面临严重就业压力的情况下,三本的学生“生存空间”是很小的,虽然不排除有些学生会发展的很高,但是整体而言,三本学生就业和发展情况,不容乐观,说实话,在周围工作比较好的学生,真的很少有三本院校的学生。

我身边有一个学生,当时的成绩可以上一个公办二本学校,但是家长一心想让她学习法学专业,以后当律师或者进法院工作,就这样报考了省内一所比较好的三本院校。之后,她爸爸经常说孩子在大学里发展很好,又是学生会干部,老师很重视。结果毕业之后,没有通过司法考试,拿到证书。然后在家待业两年,又想了个教师资格证,在某培训机构辅导,去考一所村小的老师。

我想当初如果不是她父亲那么固执,她完全可以在那个时候就可以上一所师范院校,现在可能早就是一名人民教师了。

一、三本院校的“热门”专业,是优势也是劣势

三本院校为了招生,必然都设置了“热门”专业,比如外语、法学、经济学、计算机、工商管理等,这些热门专业虽然有利于招生,但是却会面临很激烈的竞争,因为各大院校都有这些热门专业。比如法律,全国知名的大学就那么几个,其他的一本和二本的学生就业都非常困难,几乎年年被亮“红牌”,你一个三本院校的学生,如何去和别人竞争?

比上不足,比下未必有余!因为本科院校,侧重于理论,而专科院校,侧重实践,以就业为直接目的,这就导致很多三本学生,即便和专科生竞争,也未必有明显的优势。

二、三本院校的环境是比较大的挑战

大学没有高中那种紧张的学习环境和老师负责的管理,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觉性才能学好,所以学生的素质非常重要,那些211、985院校的学生能够比较容易找到工作,其实并非只靠他们的名校背景,还有就是他们大学中付出,我的一个985大学的学生告诉我,他的大学上得比高中都累,经常学到凌晨一两点,因为学校对学生的学业要求得更高。所以,他们轻松就业的背后,是他们辛苦的付出。

当然,现在就业压力大,各个大学的学习环境都比较好了,但是三本院校的学习环境和其他本科院校,还是有差距的,尤其是现在各地的三本院校,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如果上一个实力弱的三本,虽然分数不高,但是很难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三、发展不好,不要去怨学校!

三本即便不是很好,起码也是本科,既然是本科,就有机会通过考研改变自己的学历,你可以参加考公务员考试、参加事业编招考,给你一个平台,就看你有多大的实力了。

我们专业有个专科班的班长,当时只是一个二本院校冷门专业的专科生,但是毕业几年后,偶然在中央台出现,成了中国社科院某一个领域的专家,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人家工作几年后又考了中国社科院的研究生,之后发展比较顺利,比本科班的同学发展都要好,这就是现实的例子。

所以,一个人拥有不能把自己发展不好,“甩锅”给学校,只要你足够努力,足够优秀,三本院校已经给你提供了一个足够的平台,事在人为,只要你足够努力,足够优秀,所有的人都会给你让路。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


赢在高三



他勉强考上了三本,却几年后在上海买了房—邻家孩子的奋斗故事

他勉强考上了三本,却几年后在上海买了房,我通过讲述邻家孩子的奋斗故事来回答这个问题。

邻家孩子叫小文,那年高考落榜后,他又复习一年,勉强考上了一所三本院校,专业是工商管理。他上了一年之后,竟然做出了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决定——他要退学,然后自费去一家英国在华设立的经贸学院继续求学。他觉得,目前在读的学校根本没有学习氛围,整天混日子打发时间,这样下去前景堪忧。

凭心而论,小文的决定还是有道理的,但是得到了全家人的反对。因为去那家英国学校,每年的花费接近10万元,这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不亚于天文数字,父母一辈子种地谋生,去哪里筹划这笔费用?可是小文打定了主意,谁也劝不动他。没办法,他的父母最终就依了他。

小文去了英国的学校之后,自知家庭困难求学不易,便更加发奋努力。最初他的英语不过关,成了最大的学习障碍。他逼着自己勤学苦练,每天只睡5个小时的觉,把其他全部时间几乎都投入到英语学习之中。短短的半个学期,他就赶上来了,全英语的授课、交流对他再无障碍。就凭着这种惊人的毅力,他提前一年修完了全部课程,取得了外国学院的文凭,他的第一个人生目标顺利达成。

他的第二个人生目标是去外企谋职。因他取得的学历国内单位并不承认,再说他也看不上国内的职场氛围,所以一门心思去外企。他先是去了一家英国企业的驻华机构,在那里工作了半年,然后又被派驻到澳洲,在那里工作了3年。当然,这都是5年前的事情了。

小文特别懂事,他求学期间花了40多万元,家里父母想尽一切办法给他筹钱。最后,父母双双去城里打工、收废品,为了孩子操尽了心。小文工作后,省吃俭用,不交女朋友,有点积蓄就寄给父母还债。小文在外企工作,收入很高,这样没几年就还清了债务。目前,他们全家生活越来越好,还在上海买了房子,父母也理解了当初小文的决定。

现在来总结一下这个励志故事,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个启示:无论考上什么大学,即便是当初的三本院校,每个人都要励志奋斗才会有一个好的人生结果。如果不想奋斗,即便考上北大清华,人的一生也会非常悲观。



秘闻独家侦探


考上三本的同学,现在都怎么样了?看到你的问题,感觉到你问题背后的一丝调侃和嘲讽 成分在里边。

我现在就给你讲一个我亲眼见到的两个三本院校毕业生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吧。

你要讲的第一个三本院校的毕业生,现在他已经从三本院校毕业10年了,14年前他第3次参加高考,总分终于达到了三本的录取分数线,确切的说,当年三本院校录取分数线的最低分数段恰恰是他考出来的高考分数。

对于一个连续参加了三次高考,三次高考成绩才达到这个分数的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件挺不好意思挺丢脸的事情,他自己也有了羞愧感,但是他骨子里憋足了一股劲儿,还是想去读大学,他的家庭就是普通工人家庭,并且他的父亲还下岗了,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太好,而那个时候三本院校的学费要比一本二本院校学费高出两倍到三倍。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是得到了父母的支持,并且以并不理想的高考成绩,被一所被别人称为很垃圾的三本院校录取了。

应该说他是一个自律性挺强的学生,他之所以成绩不佳,是因为他的学习能力,智力,等各方面确实跟同龄的同学比起来略差一些,他到了陕北院校之后,依然像在读高中的时候那样要求自己,这个时候他才发现,在他的同学里面像他一样学习的真的非常少,特别是在这样一个原本就被别人不看好的三本院校里,大家都在比吃比穿比玩乐,而他总是把自己泡在。图书管理或者是在完成学校老师授课的时候,总是努力学习,所以在4年的大学生活当中,他凭借着个人努力毕业的时候,竟然让自己的成绩门门达到了优秀。

但是来自于社会上对三本院校学生的歧视,他毕业之后确实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就业求职处处碰壁,唯一能够提供给他的工作岗位,都是一些销售类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他一面打工一面努力学习,在毕业的第2年他参加研究生考试,并且以很高的分数,过了当年研究生考试的分数线,但是他报的重点学校的老师,因为他的第一学历是三本院校2,没有给他入学的机会,没有办法他只好去了一所普通院校,读研究生。又经过三年的勤学苦读他研究生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拿到了心仪的研究生学历和学位。这个时候他开挂的人生刚刚开始,他没有急于去找工作,而是马上投入到博士入学的考试当中,并且经过一年的努力,最终考取了一所很著名的985院校的博士。再有一年,他就要博士毕业了,相信他毕业之后会顺利找到自己理想心仪的工作的。

我要讲的第2个三本院校的毕业生是一个女孩子。这个女孩子之所以去三本院校读书,是因为他在高中的时候浪费了自己的大好青春,没有好好读书。第1年参加高考成绩不理想,他父母以为是他发挥不好,又让他复读一年,第2年在复读期,他还没有好好学习,第2次参加高考的时候成绩也是刚刚达到了三本的录取线,但是对于不爱学习的他来讲,他父母逼着他三本大学也要让他读,在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好随便找了一个专业,学了一个三本院校。他的改变是从他在三本院校毕业之后才发生的,三本院校毕业之后他拿到了大学毕业证,但是这本毕业证除了能够证明他曾经读过大学之外,在找工作和就职的时候受到了很多的歧视,他甚至于找不到自己跟专业对口的工作,有时候当他把他的大学毕业证拿出来的时候,竟然受到了招聘单位的嘲笑和鄙视,因此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强烈的伤害和打击,他也决心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心仪的工作。既然一些单位对毕业生的毕业院校有那么多的歧视和要求,那他就要找没有这方面要求和歧视的,招聘单位,很快他发现一些公务员岗位其实是不歧视,是哪一个本科毕业的,所以他自己在家苦学公务员考试知识,经过三年的努力,他终于以全市第1名的成绩考取了国家的公务员,成为了国税局的一名正式员工。

以上我举的两个例子说明你毕业于哪所院校,没有关系,也许在你求职的道路上会受到一些打击和歧视,但是只要你停不停下奋斗的脚步,那么你总会找到自己合适工作的。


藏在贝壳里的一粒沙


本人今年6月末毕业,是二本学校,我有很多的同学都在三本,但是他们的结局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就简单的说两个。

一个是参加了学生会,参加了很多的活动,如今找到了一份满意工作,而另一个,大学期间,碌碌无为,除了大学上课,不愿意参加任何活动,不愿学习,现在还在培训it业,还在为找工作烦恼。

其实个人感觉二本,三本都一样都需要努力,如果不努力就会被这个社会淘汰。



VVa动听


我以前同事的儿子就是上了一个三本学校。他还是广西的考生,成绩算比较差的。2013年考上重庆的一个较好的大学的独立学院,学建筑类专业。还没毕业就找到工作单位了。2017年7月份毕业后直接到重庆的一个工地报到,家都没回。反过来是他的父母请假到重庆去看他,而他则在工地上做施工员,包吃住,每月工资三千多。小伙子能吃苦好学,这是独生子女最难能可贵的。

大多数人不出意料都是平凡的人,社会精英不过百分之一而已。人口基数这么大,不可能没有底层。无容置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自己的活法,就看各自的选择了。虽然阶层固化越来越严重,但只要自己尽力而为,也就可以无怨无悔了。像我同事的儿子一样,从基层做起,脚踏实地,就算没有一鸣惊人的时候,毕竟也能积累不少宝贵的经验。再说,年轻时候吃的苦都是人生财富。



妮呢128


如今三本院校与二本院校已经合并,但是依然还是有些区别。三本院校一般都是民办高校,自然学费也是高昂,而二本院校是公立院校,学费相差很大。尽管都是本科4年制,但是我想说对于目前这个就业情况来看,没有点独特的本事,还是很难找到好工作,毕竟现在最不缺的就是大学生。

我一个高中同学家庭背景很好,只是这个同学学习成绩差,那个时候还是分二本、三本院校的,结果高考成绩只能上三本或是专科。因为觉得三本毕竟是一个本科,优于专科。尽管学费昂贵,还是毅然决然的读了一个三本。大学毕业以后,找工作依然很难,后来听说他父亲找关系,在本地找了一个工作,一个月2500。



根据上面这个例子,我想说的是,不是三本的学生终究会落到这般田地,也不是说重点大学的学生就可以高枕无忧。当然我们抛开一切因素来说,门槛确实起到一些作用。但是绝不是没有一个好的学历,人就注定失败,还是得看个人能力及思想上进。

第一、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我觉得大学就是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如果自己没有利用好资源,总是抱怨,或是自我放弃,虚度人生。那么,结果是肯定的,注定会碌碌无为。因为我们本身在学历上就没有优势,所以我们应该更加努力,才有竞争的机会。否则,你连竞争的资格都没有,谈何前程?


第二、三本院校的学生也有牛人

我相信即使三本的学历,但是厉害的人也是大有人在,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不外乎是因为思想上的先进,行为上的上进。确实,没有伞的孩子,更得需要加速奔跑。目前三本就读的你,在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

所以在抱怨自己学校差的时候,先看看自己是不是没有去争取。首先自己的放弃,就是对自己最大的不负责任,怨不得别人,因为机会都是公平的,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有些时候,即使付出了也不见得有收获。如果想坐享其成,那就是天方夜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