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专家呼吁恢复使用文言文,你们赞同吗?

蓝蓝的森林


哪个砖家说的?看我不打出他的屎来!


百胜刀王胡逸之


今天说要用文言文。明天是不是要用甲骨文字,我是一位中学生,我宁愿学科学,都不要文言文,宁愿写英语,都不原意写繁体字。因为我的生活中根本不需要文言文,繁体字,相信如果恢复繁体字,我的语文老师也会有意见。


用户8231800097149


不知道为啥如今总是有那么多脑残。白话文的推广的确导致了现代人阅读过去的文章完成了极大的隔阂,绝大多数人不能直接阅读古人的文章,文化传承受到影响,简化汉字的影响也大致如此,这是不好的方面,不能否认。但是在白话文推行上百年时间后的如今,在绝大多数人不熟悉古文的今天,再回过头去恢复文言文可能吗?有这个必要吗?


用户8463660914524


最好让这个“砖家”先在自己家里实施文言文会话,全家人整天之乎者也吧!至于全国人民,还是说大众都能听的懂的话交流的好。同时,建议这位“砖家”全家人穿着孔夫子时代的葛麻织成的衣裳,最起码也得长袍马褂不是?这就再也不用西装革履了。头发也不要去美容店理了,留长了盘起来束着,插入一支荆钗,这样就彻底继承传统了。


墨之14


文言文,繁体字,专家要干什么,克己复礼,回到东周列国时期,社会是向前发展的,不是因你是个专家,学者就能让历史倒流,国粹,该留的会留,但绝不能因此,造成社会向前的理由。


正必压邪


这绝对不赞成,在我国古代文字中,会有很多一词多意的文言现象,例如“寝”字在古汉语中表示不眠,而今天普遍表示睡觉,如入寝之类的,在一些重要信息的传播回引起歧义。

中国人口众多,在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扫盲运动中,语言文字的普及产生了极大的困难,更别说晦涩难懂的文言文了。

但文言文是否应该普及,我认为是肯定的,文言文的普及可以方便我们学习古代汉语,从而更好的了解我们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


一时亦


很荒唐,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这种专家应该不存在。提倡学是对的,这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知道我们的文明从哪里来,曾经存在什么状态。复古生活常态应用那是不可能的违背语言文明发展规律,就像复兴汉服,唐装等行为艺术,实质都是对曾经经典文化的一种怀念,世界发展规律是继承与扬弃。被祖先扬弃的东西一定对生活造成不便的生活方式或者实用习惯。现代生活是方便快捷,利于工作,生产,生活。一个农民穿着唐装或者汉服去掰玉米显然是作秀,穿着汉服去车间劳作显然老板也是不会让你进车间的。说着满口的古文去安检,显然也是令人费解的滑稽。复古,吃饱了撑的没事人才会那么热衷,真正劳动者没时间去想那些,他们只想如何更快捷的解决生活,劳动问题,获得更多的休息时间,在有效的劳动时间内获得更大的经济价值。说白了,复古就是吃饱了撑的。非劳动者所想的。


锯沫老树的粉丝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精粹,我们应该了解学习保护继承并发扬,但在现实社会发展到了的今天,要完全恢复文言文的使用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也可以说是不现实的,刻“砖家”也是满嘴跑火车了,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并不要去全面否定,而是应该对优秀的部分应提倡学习并了解继承!


狂野2173705344


什么专家,是拉社会向前发展后腿的专家。自以为文言文比别人好,就想炫耀,我认为现在你能讲讲文字发展史,翻译翻译古今文章,己经很好了,别懂一点就异想天开,倒行逆势想退回到使用文言文,问问你是否想恢复到金文,甲骨文,象形文的时代。社会发展历史车轮是永远滚滚向前的,这点道理也不懂还算什么专家。


shensg


即使不恢复文言文建议大家也要多看看书学习一下国学了,这次日本给我们的捐献物资来说不只是捐献物资还给我们带回来了文化!“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是一句多么熟悉的话语可又有多少人能想起呢?除了会喊“武汉加油!武汉挺住!”就是吃饱喝好平安就好,也许是同样一片真心但是却输在了说出的话语上这不免也是一种悲哀!那学好文言文就是学国学的基础,所以个人觉得恢复文言文教学是有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