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查询结果为录取就是被录取了么?为什么还要以通知书为准?

手机用户55295100913


今天是安徽省高考一本批次录取结果查询第一天,很多考生都很紧张的再查询,题主问“为什么查了为录取,还要以纸质的为准?

可以这样来理解:

1.网上查询的结果为录取就是被录取了,这个算是预通知,通知你被某大学录取了,你可以不用焦急等待了。

2. 而纸质录取通知书邮寄到你的手中,是学校对高考考生的一种“仪式感”的教育,也是极具纪念意义的录取通知书。目前很多高校在录取通知书上做文章,“最美录取通知书”、“最具情怀录取通知书”的诞生都能看出校方对即将进入大学的学子们的殷切期望。

3.录取通知书里会有详细的报道说明、学杂费缴费方式提醒、大学预览的相关说明,比如军训、防骗等等,通过纸质材料邮寄更能显出学校的重视、以及对每一位考生的看重。

4.报道当天,凭身份证、录取通知书报道,而不是网上查询的“录取”截图。

以上是在学校多年看新生报道总结的几点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希望看到本回答的高中生,也可以奋力拼博,考取心中的殿堂级大学。

我是 ,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写作,【关注我】,我们一起谈学习、聊教育、成为心中的自己。





秋天爱写作


现在获取信息确实比以前方便多了。记得我们当年拿到录取通知书才知道自己是否被录取,现在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自己是否已经被预录取。一般通过招生网查询到自己是否被录取,结果应该是99.99%的机会可能被录取了,只要没有发生特殊情况,一般这种确实比较少,如果有的话可能就运气太差了,或者发现你的其他一些问题,比如说某些专业可能有特殊要求,你可能在这方面有一些地方不满足,或者你又重大违纪违规的现象被发现,或者被人举报,当然发生这种情况,应该是微乎其微的,但不是说没有。


像我一个同学,今年四川考生高考考了670多分,目前通过网络查询,他已经被武汉大学测绘十关专业所录取了,今天一高兴就在群里给我们发了红包,这个只是网上查到的,现在就是在家里面等待通知书的到来,这也是开学报到的一个凭证。同时通知书不仅告诉你被录取了,同时还有一些注意事项,比如学费多少,开学需要准备什么样的物品等等以及报道的注意事项,报道时间。

同时同学们看到他这样的信息都说你应该请客了,但是同学说不着急,等拿到通知书以后我们再请客,说明查到是一回事,最终是否被录取,还必须等到通知书才能说明自己真的被录取了,这个是板上钉钉子的事。

武汉大学,测绘类这个专业怎么样?


杨锅来了


网上查询结果还不是最终结果,应该只有99.999%的准确率吧,目前为止,传统的纸质录取通知书为大学录取的最终结果,属于铁板钉钉。

2019年6月24日,陕西省考生苟某某,接到陕西省招生办短信通知:苟某某被本科提前批次艺术类四川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编导录取。

苟某某接到短信后5个小时,又接到陕西省招生办电话,说苟某某没有被录取。原来是陕西省招生办搞错了四川师范大学的录取规则,把没有达到分数线的几位考生的档案错投放到四川师范大学了,最终被四川师范大学退档。

不过,好在陕西省提前批次采用的是梯度志愿,退档之后不影响后面的志愿录取。但是考生坐了一次过山车,从大喜到大悲,也是令人啼笑皆非的了。

目前纸质的材料、文件、合同、证明等等还不可能取消,尤其是加盖了大学的公章,就具有了法律效力,因此以录取通知书为准是万无一失的。

友友们觉得呢?


平淡是真oymlq


网上显示录取,几乎可以肯定是被录取的。以通知书为主,我认为是为低概率的技术错误,留有余地。

网上录取的流程是:自由投递,已经投递,院校在阅,预退档,预录取,录取,退档。

当显示录取的时候,意味着已经录取的,因为预录取表示已经被学校录取,接下来就等当地教育局最后审核,审核通过就会显示“录取”,“录取”表示录取名册已由省招办打印盖章后寄发给招生高校。

怎么查询是否被录取:

1.学校网站上查询

去你所报学校的官网查询,这个是准快的查询方式。

2.去当地招生网站上查询

在当地高考招生信息网站上查询,这种查询比较方便简捷,但是这种查询比较慢。


然规教育说


我觉得网上查到被录取那就肯定被录取了,要不我们看什么网站,在家等录取通知书就好了,以前没网的时候我们只能在家等着,现在就是提前告诉你了,也能防止你的录取通知书被别人偷了。以前真的有冒名顶替别人上大学的。



为什么录取通知书还是很重要就在于它的仪式感,比如三好学生一定要印一个奖状给学生而不是口头表扬就好了。如今做成电子的录取通知书技术上没什么难度,发票、合同都可以制作成电子的,但是邮递的方式真的能确保每个人最终能获得录取通知书。但是全国几百万的考生总会有人把自己录取通知书搞丢的,难道他们就上不了学了?开什么玩笑!

最后说下我在学校报道的情况,我以为会有很有仪式感的接受我的录取通知书,其实并没有!报道时好几百学生,再加上一家一家的家长,每个系就几个人负责,能找到自己的院系就很不容易了。然后学长问你叫什么名字,然后在表格里找到你名字,就把要办的手续档案袋交给了,连身份证都不用。当时想是不是有点太随意了,但是仔细想想跑出两个人出来认领身份的可能性也太低了。


话说回来,我不太喜欢其他答案说的那么官方,把录取通知书说的像是有什么法律效力一样,但最好还是别丢了,毕竟是一个很有纪念意义的东西。


涯舟学院


如果你在志愿填报系统上,查到你的档案状态是预录取,这就代表你基本已经被录取了。

现在的高考招生,采用的是“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方式。

在正式录取开始之后,省招办按照平行志愿或者顺序志愿的投档规则,把符合条件的考生的电子档案投递给高校,由高校按照专业录取规则进行录取。

如果你的高考总成绩,单科成绩以及体检结果等各方面,都符合院校的专业录取条件,那么此时你的答案就会变成拟录取。

高校在确定拟录取名单之后,还需要经过省招办审核。

高校需要将拟录取名单,包括高考统考、保送、单独招生、提前批等,所有拟录取考生的名单,标注好招生类型之后,发送到对应的省招办进行审核。

省招办或者是教育考试院,主要审核高校是否存在违规招生行为。比如,高校在招生的过程中,是否严格执行教育部的招生政策,是否严格按照招生计划情况进行招生。

如果高校在某个省份,没有经过省招办同意,随意调整招生计划数,随意放宽录取标准,随意降分录取,或者降低录取标准指名录取某些考生。出现这种情况,省招办或者教育考试院要及时地向教育部报告。

省招办的工作人员,在拟录取名单核准之后,系统会生成录取考生名单的数据库,并且根据该数据库,打印成相应的录取考生名册,同时加盖,省招办的录取专用章。

打印的纸质录取名单,一部分予以备案,另外一部分会邮寄给对应的高校。

高校在收到省招办邮寄的考生录取名册之后,要根据录取名册来填写录取通知书。录取通知书要经校长签发,并加盖学校的印章。【高考录取工作实行的是“校长责任制”】

也就是说,虽然志愿填报,招办投档以及院校录取,等过程的数据,都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发送的,但最终的录取结果必须要形成纸质文件,并且相应的纸质文件,要备案留存,以备后续核查。

正是因为现在的高考录取,主要工作是由学校负责实施的,所以在高考录取的过程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就是高校。

之前,有个别民办本科院校都曾出现过违规招生行为。比较典型的做法就是,预留一部分招生计划,招收“高价低分”考生。

省招办对于高校的监督,除了要求高校,必须以经过省招办核准的考生录取名册,填写录取通知书之外,并且高校要调取考生的档案,要以录取通知书为依据。

大部分省份都规定,考生在接到录取通知书之后,要带上录取通知书、准考证、身份证,到考生所在地的招办,领取考生的档案。并且在开学报道时,把档案交给对应的高校。

考生在领取档案时,招办的工作人员,要对考生的录取通知书真伪进行审核,如果是没有经过省招办审核通过,而发放的录取通知书,招办的工作人员不得将档案交给考生本人。

另外,新生入学之后,需要把录取通知书和档案一并交给学校。录取通知书是要和考生的档案放在一起的,作为存档的依据。

所以,录取通知书不仅是录取结果的证明,而且也是教育管理部门,监督高校招生的主要“工具”。


我是“升学与考试”---分享学习方法,关注教育时事,指导升学规划。期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帮助。


升学与考试


这个就像是12306买了张火车票,已经提示成功了为什么进站不能凭网站状态进站呢?


程序猿鹏哥


通知书是经过高校录取,省教育部门批准录取的,由学校统一发放表示同意该生进去本校就读,具有法律效力!包括录取人姓名,专业,身份证号码,考号,录取批次,科类,加盖录取高校公章!!所以,以收到通知书为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