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农村孩子一发烧就吃的“退热粉”怎么买不到了,记得是5毛钱两包,效果非常好?

一点三农


这个有,我爸就会买,我每次都会阻止,为什么呢?因为系每次吃完眼睛肿肿的,人精神也不好,实际有什么副作用我也不清楚


空间设计Lacey


以前使用的退热粉现在也买得到,并没有退市!

这种退热粉叫做阿咖酚散,是一种复合制剂其成分,包括阿司匹林、咖啡因、对乙酰氨基酚这三种成分在里面。其中阿司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都是退热药物,属于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解热药,而咖啡因既有震动作用,也有缓解咳嗽的作用。



所以,阿咖酚散,除了退热作用之外,还可以缓解头疼,咽痛症状。主要使用于由感冒或流行性感冒所引起来的头疼,发热症状。

由于该药含有两种退热药物,所以对退热的效果来讲相对是比较好的。但是,阿司匹林目前现在一般很少用于退热治疗,因为该药副作用相对比较大,容易引起胃溃疡胃出血,尤其是在与对乙酰氨基酚合用的时候,风险大为增加。

因此,使用阿咖酚,要严格控制适应症,不可滥用。并且目前市面上,以阿咖酚胶囊为主,在胶囊的保护作用下对胃的刺激大为减少,从而降低胃出血的风险。



另外,对于发烧,不可盲目的使用退烧药,而是要正确认识发烧,明确发烧的原因,不可治标不治本。

发烧,在医学上叫做发热,是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来的体温中枢功能紊乱,调节性的导致体温升高。发热的原因有很多,一般可以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感染性发热就是由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发热,属于最常见的发热,比如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等都属于这一类发热最低发热,除了要使用退热药物之外,还需要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也就是针对病原微生物治疗。



另外,中暑与发热是两回事。中暑虽然也有体温升高,但是是一种被动性的体温升高,是由于散热障碍所导致,并且中暑使用一般退热药物是无效的。


呼吸科笔墨医生


你说的退热粉应该是现在的‘’阿咖酚散‘’,有解热镇痛作用,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及其他各种疼痛,具有效果明显、价格又不贵的优点。

这款老药以前一直由广东台城制药厂生产,因为设备、技术的更新换代,人工成本及物价的飞涨,各医药厂家的竞争,所以你的想法不能再停留在过去了,企业也是要生存的。

以前还有5毛钱一斤的猪肉呢,现在有吗?


壮乡村哥


这种退热粉应该是阿咖酚散,曾经小的时候我也见到过,有没有用过就不知道了。但是目前这种药应该已经的确退出了历史舞台,目前接上药店和医院里应该都已经见不到这个药了。

药物的更新换代也是很快的,有的时候一些曾经的老药物,因为价格低廉同时利润空间很低,许多生产厂家就会停止生产。另外随着一些新型的,更安全更可靠的药物出现,原来一些副作用比较大的药物也会被淘汰。

目前我们市面上的退烧药物,基本上都是用的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药物,这些药物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解热镇痛作用,相对于原来的阿咖酚散来说,虽然看起来价格贵了一些,但是也并非老百姓用不起。

就好像曾经我们女性的化妆品,只有那种叫做“搽脸油”的,现在却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洗面奶乳液精华液层出不穷,你能说价格便宜的就一定比价格贵的实惠吗?不一定。

所以,在有更好的选择的前提下,我们没必要总是想着图以前的便宜,要知道对于药物来说,安全性和效果才应该是首先需要考虑的方面,时代的车轮终将会淘汰掉一部分东西,也许以后有了更多更好的药物,现在的药物也会变少甚至买不到呢。


妇产科女司机飒姐


儿童使用退热药物,不仅要关注退热效果,更要关注副作用。

以前临床上使用的退热药物种类非常多,但是随着临床使用观察的数据累积越来越多,很多药物由于其副作用,已经使用得越来越少。医生推荐的常用的儿童退热药物集中在为数不多的几种上。下面我就把常见的退热药物稍微介绍一下:

1 对乙酰氨基酚

适用于3月龄以上的儿童和成人,酒精中毒、肝病或病毒性肝炎、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心肺疾患、G-6-PD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如蚕豆病)等患儿慎用。

2 布洛芬

适用于6月龄以上的儿童和成人,退热作用比较强,退热过程中可能会导致人体大量出汗,因此使用布洛芬退热时需注意患儿是否有脱水、入量不足等,必要时可通过静脉补液。

3 双氯芬酸

退热效果强,但在国内尚未获得儿科临床医生的广泛认可,更有观点认为14岁以下儿童应禁用。

4 阿司匹林

传统的解热镇痛抗炎药,历史悠久,因其胃肠道出血甚或穿孔、水杨酸反应、皮疹或哮喘、瑞氏综合征(尤其是患有流感或水痘等疾病的患儿)等严重不良反应,世界卫生组织不推荐阿司匹林常规用于小儿退热。

5 安乃近

不良反应较多,可有肾毒性、腹痛、腹泻、上消化道出血等。长期应用有引起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风险。瑞士于1999年4月29日宣布禁止使用,美国、日本等国药典已不收载。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已建议停用。

6 尼美舒利

在儿童治疗应用中可引起严重的肝功能衰竭甚至致死可能。2011年5月国家药监局发出通知,禁止其口服制剂应用于12岁以下儿童。

7 吲哚美辛

可出现消化道症状、造血抑制、肾功能损害、高血糖等不良反应,儿童慎用。

综上所述,常用的儿童退热药物目前主要集中在对乙酰氨基和布洛芬这两种上。

“退热粉”是什么成分?

这是一种复方制剂,‘’阿咖酚散‘’的主要成分是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

我们主张儿童用药越简单越好,能不用就不用,能用单一制剂的就不要用复方制剂,要尽量避免两种以上的退热药物同时使用。因此,像这类药物逐渐被淘汰也是必然的。

另外再多说几句:

退热药属于“治标不治本”。患儿如果精神状态好,玩耍、学习、进食等活动不受影响,可暂不使用退热药。只有患儿精神明显变差,或者既往曾有热性惊厥病史或其他危重疾病的情况下,我们才考虑用药。38℃是参考标准,也不是绝对指标。

发热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之一,符合自然规律的,才是最健康的。


欢迎关注郑医生百嗑,每天学习更多实用医学知识。

有问题欢迎评论留言。


郑医生百嗑


以前准确的名字是“退热散”,后面可能由于药品名字的改革,现在叫“阿咖酚散”。还有港产的“止痛退热散”,老人说哪个港产的效力更强。


劳力人士


以前的小孩药吃的少,吃什么药都容易好,现在小孩药吃多了,抗药性强,药性强药量大才能好


惠东人啊


这个加在亚洲沙士一起喝有治头痛的功效,但大人说小孩子不能多用,会上瘾,本人广州的,附近的人应该都这样吃法。


买餸市民


我们叫退热散,到现在家里从来不缺货,怎么会买不到呢?


小沈哥vlog


人工,材料,运费那一样是停留在以前的水平?退热散是个很好的药,药里面含有咖啡因,儿童不宜多吃,一般大人吃的比较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