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百万大军投降清军怎么成了最有骨气的王朝的?

沈静轩


对于明朝有骨气的说法应当辩证对待,而百万大军投降一说并不恰当,明末无论是镇压农民军还是组织进京勤王抵抗清军,都没有达到过百万军队规模,降清更无从说起。至于有明一朝的骨气,可能是汉族王朝对待外侵和民族问题上的态度在明朝最为强硬,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话说是“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其实这几个方面从历史上讲,都可以打一折扣,相比较这些方面,我认为最体现明朝骨气的应该是“得国名正”。

何为得国名正

纵观历史长河,中国大一统的开创者是秦朝之始皇帝,秦国从周天子分封的西垂犬戎故地逐步壮大,经过数代人的努力,由其是秦孝公和秦昭襄王的努力,从而统一天下,形成封建社会第一个大一统帝国。这就是得国名正的最佳标榜,没有任何偷奸耍滑、投机取巧的成分。汉朝的建立虽充分利用了秦之草创未稳,但也是高祖刘邦从沛县一步一步打下的天下,相比较秦国的基础,刘邦只是一泗水亭长,颇有市井无赖之名,这样的基础能够与楚霸王争夺天下,通过硬碰硬的战争脱颖而出,这也是得国名正的表现。包括两汉交接,王莽篡位后,刘秀举兵复汉,虽然运气成分很高,但也是通过拼杀夺回政权。
(刘邦剧照)


继汉朝之后,我国几个大一统时代,得国者多有窃取投机之嫌。西晋建立的基础在于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架空与清洗曹氏宗亲,夺取曹氏在北方经营多年的政治经济军事基础,从而顺势收取天下。隋朝的建立是基于杨忠掌握西魏、北周两朝军事大权,至杨坚成为北周大司马,通过鲜卑独孤氏、宇文氏的辅佐架空北周皇室,禅让得国,虽有统一南北之功绩,但是以窃国为基础。唐之开创者李渊同样是北周贵族,趁着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国力衰微时起义自立,以关陇为根基逐鹿中原,要说隋末各地起义军中,李渊还是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外甥,这样的关系造反实属不义,且亲自逼迫隋恭帝杨侑禅让,说他狼子野心都不为过。宋的建立基于赵匡胤陈桥兵变,他在后周世宗时期因战功成为禁军将领,并逐步被世宗提拔为殿前都点检,成为禁军最高统帅,然而在北御契丹时拥兵自立,回朝逼迫后周恭帝禅让,亦为窃国之举。
(赵匡胤剧照)


除了大一统时代,我国历史上较为动乱的时期也充斥着夺权窃国之举,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奠定曹魏政权,时至南北朝,南朝是汉族政权与东晋的延续,南朝经宋、齐、梁、陈四个朝代更迭。其中宋武帝刘裕就是东晋北府军将领,在恒玄之乱后掌控朝廷,虽有北伐之功,但他废杀晋安帝,改立晋恭帝后僭越自取,是为窃国。时至刘昱继立后,由于皇室内部争斗导致政局动荡,萧道成渐渐掌握军权,在刘昱死后,萧道成先拥立傀儡刘准,后篡位自立,这便是南朝齐的建立。齐之宗室萧衍也是通过军权自立,杀了齐帝篡位,建立了南朝梁。南朝陈的建立这陈霸先,因受萧映赏识而参军,通过平定“侯景之乱”逐渐控制了梁朝政权,后废梁敬帝自立。可以说南朝的汉族政权无一不是夺权篡立而得国的,五代十国时期亦多如此,名不正言不顺。


在整个历史进程中,明朝得国正与汉朝有些相似,因为秦国的民族成分其实非常复杂,且是一个国家由弱小走向强大,通过统一兼并战争而实现大一统。而汉、明两朝都带有汉族人民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一个市井流氓刘邦、一个放牛和尚朱元璋,二人的经历足够励志,也足够体现中华民族不屈不饶,勇于反抗的精神意志。而朱元璋较刘邦而言,似乎在个人能力上更胜一筹,刘邦亲自指挥的大型战役在于入关之战和平定三秦,而荥阳之战、彭城之战打的一塌糊涂,成就了项羽美名,当然也有对手过于强大的因素。刘邦成功在于会用人,朱元璋成功在自身能力强,当然,汉初三杰与李善长、刘伯温、徐达、常遇春是否属于一个量级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论,但不可否定的是朱元璋在关键时刻的抉择要比刘邦更有主见,鄱阳湖之战最能引以佐证。所以在家天下的封建社会,朱元璋得国显得更为名正言顺,且相比较“除暴秦”,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背景之下,也更为振奋人心。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之论

“此九王者,皆塞王也,莫不敷险隘,控要塞,佐以元戎宿将,权崇制命,势匹抚军,肃清沙漠,垒帐相望。”——《名山藏.卷三十六.分藩记一》

明朝于后世素有“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美名,但这种说法其实并不全面。首先天子守国门并非朱元璋开国首创,朱元璋发际之地乃淮西一带,且开国功勋大部分来自这一带,所以明朝立国定都首选风水宝地南京。只不过在抵御外侵方面设立了九塞亲王镇边体系,也就是漠南诸卫所由辽王、宁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秦王、庆王、肃王九王立藩守备。由此可以看出,明朝的初衷是以亲王守国门,但这个体系在燕王朱棣身上被打破,他本是九塞亲王之一,在建文削藩时造反夺位。因为自己是塞王造反夺得天下,故而对塞王也心存担忧,因此借着建文削藩的基础,推动了塞王南迁,直接导致北部边疆面临外侵危机。朱棣五次北伐足以体现边疆的危患,他以北伐的形式企图消灭北元残余势力,从而一劳永逸的解决边患,进而打消何福等人提议恢复塞王制度的思想。


朱棣的藩地在燕京,朱棣在此的群众基础和士大夫基础都较为稳固,加之抗击北元的战线过长不利于军事补给,朱棣便在篡位之后就着手迁都一事。永乐十八年(1420),北京城主体完工,朱棣改金陵应天府为南京,改北平顺天府为京师,留下南京中枢系统,正式迁都,这才构成了“天子守国门”的雏形,但朱棣迁都的初衷并不能说是守国门,而是为了自身统治的稳定性,这其中就包含塞王内迁的需求、南方士绅反对其统治等原因。待仁宗朱高炽即位以后,他曾于南京监国许久,因此有回迁南京之意,只不过皇位还没坐热就撒手人寰,此事才作罢,即使到了宣宗朱瞻基即位,也是碍于北方瓦剌军事压力才未回迁,直到明英宗朱祁镇土生土长在北京,才奠定北京的京师地位。
(朱棣剧照)


之所以说天子守国门,应该是明朝几次北京保卫战留下的固有印象,明朝中后期北部边界以宣化、大同为一线,山海关、宁锦为一线,强子岭、密云为一线,压根儿也算不上以北京为国门。若论东部沿海一带,中后期的倭寇犯境也算侵入国门,皆是山东、福建等地备倭军和民兵反击,未见半个天子督战的身影。倭患最严重的时期,嘉靖皇帝炼着丹,万历皇帝罢着朝,天子守国门更无从说起。
(嘉靖帝剧照)

君王死社稷主要是针对崇祯帝上吊殉国,并留下“任贼分尸,勿伤百姓一人”的壮烈遗言。崇祯帝确实是勤勉持政、力图中兴的好皇帝,但明朝至崇祯年间已经腐朽不堪,内部问题已经无法愈合,加之天灾不断,瘟疫蔓延,李自成如北京时,已没有回旋余地。崇祯帝死社稷是被迫而死,李自成尚未切断南下之路时,崇祯帝已有南迁之意,只不过满朝文武,由其是言官“大义凛然”,要誓死捍卫京师,错过了南下的最佳时机。当李自成攻打北京前发出了议和书,企图于陕西自立,崇祯帝问百官如何,下边沉默不语,至此崇祯帝才明白大势已去,满朝误国误君之臣,唯有自杀谢罪,才能于九泉之下面对列祖列宗。所以崇祯帝的死,是走投无路的死,而非忧国忧民的死,君王死社稷的事实不假,但说服力不够。


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

这句话也演变成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不纳贡的强悍印象,这些说法在明朝历史上确实能找到理由充分的证据。例如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俘虏,据说土木堡之变中,明朝损失了近50万精锐,就是在这样艰难的背景下,也先兵临北京城下,要求明朝赔款换回朱祁镇,明朝在于谦的组织下,拥立了郕王朱祁钰为帝,并在北京保卫战中取得胜利。这样的处理方式确实在历史上罕见,皇帝不要了也不赔款,这真的就体现明朝的骨气吗?我个人觉得是于谦的强硬态度,以及对时局的分析而至,并不代表明朝皇室的骨气。也先拿着朱祁镇要钱很明显是趁人之危,且不说数目之大是否承担的起,但说也先会不会在得到赔款后乖乖送回皇帝,赔款的结果很有可能是人财两空,所以这种方式是走了一步险棋,以朱祁钰为帝,将也先手中的朱祁镇打成废牌,置死地而后生。结果也是明朝未付一分钱,就将太上皇朱祁镇迎回了北京。
(于谦剧照)


在与少数民族关系的处理上,明朝之所以没有和亲、赔款,从总体上讲是实力强大。汉之和亲因为白登之围后开了先例,从此以后进入文景之治的盛世,昭君出塞也因南匈奴内附的政治回馈;唐之和亲因为草创之际疲于应付各方少数民族,唐与突厥打的不可开交,而吐蕃身居高原,唐军确实无法征服,为了稳定边关最好的方式就是和亲拉拢,这只是一个处理民族关系的策略,并不代表唐朝就很懦弱。反观明朝,以驱除鞑虏为立国之名,那么自太祖开始就不可能与外族和亲,朱元璋不会,他的子孙就更不会,而与汉、唐复杂的民族关系相比,明朝的外族关系相对单一,反倒是藩邦时常以宗室女子嫁给明朝宗室,比如朝鲜。再如丰臣秀吉向明朝提出嫁皇女于日本天皇,明朝在强大的军事实力下,庆长之役中打的日本晕头转向,和亲更不可能进行。
(昭君出塞剧照)


再说赔款,明朝对外战争中是处于上风,能够用武力解决的事情就没必要花钱,何况明朝是真没钱。自太祖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既定,明朝的经济状况就一直不佳,直到隆庆开关之后才有所改变。两宋往往被看做懦弱,由其是赔款一项,可宋之赔款完全是花小钱办大事,如澶渊之盟的“岁币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当宋真宗听到这个数字以后大喜,原来辽人这么容易满足,这些岁币对于宋来说真是九牛一毛,而正是这九牛一毛保证了宋朝百年的和平发展空间,所以宋朝是我国古代最富有的朝代,这并不能说岁币就是不好的决策。明朝至崇祯末期倒是想议和,可皇太极提出的条件明朝满足不了,杨嗣昌、陈新甲等人的议和努力皆败于没钱,拿不起钱,清军就只能入关劫掠。洪承畴于关外解锦州之围时欲打持久战,又是因为没钱抗不过皇太极,被崇祯催促出兵,结果兵败被俘,痛失宁锦。


割地一事虽没有条约之类,但有明一朝也丢了不少土地,特别是宣德二年(1427),明朝主动宣布退出交趾,承认交趾独立,安南布政使司彻底失去,相当于丢了一个省;宣德五年(1430),明廷将开平卫南移至独石堡,北部国境线主动向南退至长城一线,以北领土被称为蛮荒之地,拱手让人。宣德十年(1435),奴儿干都司被撤销,只留羁縻卫所,明朝在东北的影响力从此日渐衰微,这才为后金的发展提供了空间。明初在新疆东部设置的关西七卫也逐渐被主动废弃,国境线退至嘉峪关。守住不,治不了就成为主动退出的理由,这也确实没有割地,但还不如割地实惠。


综上,明朝的骨气最主要的体现在立国名正,他是华夏汉族众志成城驱除鞑虏的朝代,并且是草根政权不畏强权发起反抗的体现。而所谓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并不能充分佐证明朝的骨气,同时也是对汉唐、两宋处理民族关系的诽谤,各朝代的内外环境不同,政策走向有所差异需要辩证、理性的对待。


棍哥观史


答案很简单,吹的。

究其原因,不过是后世百家讲坛的节目上,被明吹深恶痛绝的阎崇年说了这么一句,也就是所谓的天子守国门,君主死社稷。而且在讲到咸丰和慈禧的时候,还把这段拿出来给这两口子鞭尸。

崇祯:拿根绳子来,朕要死社稷

崇祯如果真有骨气,就应该去为了保卫自家产业找李闯拼命,而不是像个娘们一样哭哭啼啼的自挂东南枝。另外,一阵未过就自杀恰恰是胆小鬼的表现,崇祯就是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死了最起码也死的壮烈,哪怕是实在打不过再自杀也强于打也不打就自杀的强。

至于什么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什么也被明吹用来吹捧明朝所谓的骨气。只不过明朝不割地的话,为何明朝会放弃长城以外大多数军事据点,比如说河套,任由其成为蒙古人的牧场,同样的还有铁岭卫,而且坐视缅甸吞并勐养、木姐等土司;明朝不赔款,为何朝贡贸易被认为是明朝在向朝贡国朝贡,为何明朝会在明末给林丹汗上贡大量的财物;明朝不和亲确实是真的,但是我没记错明朝确实想要和朝鲜和亲,但是朝鲜不要明朝的公主,肿么破?而且和亲的好处在于可以节省成本,比如说汉朝通过和亲结盟了乌孙国和南匈奴,使其成为东汉收拾北匈奴的盟友;元朝通过同高丽和亲达到了控制高丽的目的;清朝更是通过和亲拉拢蒙古王公,所以整个清朝蒙古王公也基本比较老实。所以,不和亲只能说明明朝不懂外交而已。

再者,李自成攻破北京以及清军入关,大量的明朝官员可谓是做了三姓家奴,高级官员甚至亲自迎降。如果这是骨气,那么这个骨气也太廉价了。

另外,明朝确实喜欢塑造自己刚硬的形象,但是没什么卵用,因为明朝使臣在帖木儿那里确实是跪着的,而且连块地毯都没有,直接跪在地上。

所以,明朝所谓的骨气值几分钱?可以用一文不值来形容。更别提百万明军投降清朝之后反而战斗力爆棚,甚至还有铁骨铮铮的忠臣。

比如,江西金声桓降而复叛,就是一个汉官慢死缒城出走,给清朝通风报信;金声桓围攻由绿营防守的孤城赣州,赣州守军说死也不投降,而且还打死了广东叛将李成栋;在刘文秀围攻保宁之时,李国英、吴三桂、李国翰等人打算放弃保宁退回汉中,也是汉官郝浴用不死于贼,亦死于法来敦促这帮人守城。所以,明朝并不缺忠义之士,只不过明朝没好好用这些人,反而在清朝倒成了忠臣。

只不过明吹太能吹,把明朝给吹上了天,要不然我这个前明粉也不会对明朝粉转黑。

全文完


北洋海军炮手


明朝是最有骨气的王朝,这不是它自称的,是后人对比了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封建王朝之后得出的结论。这个结论并非仅仅是为了渲染明朝有多好,而是有着其历史原因的!哪怕明朝百万大军投降清朝,但是这并不能改变明朝从建立到灭亡的铁骨铮铮!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为何明朝被称之为最有骨气的王朝?

明朝没有和亲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以来,到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后崇祯自缢,明朝经历了二百多年,但是在这二百多年的时间里明朝没有一个君王是对外投降的,甚至连屈辱的和亲也不曾有过。

要知道,哪怕曾经强盛如唐朝和汉朝,王朝建立之初为了赢得发展时间,都会选择利用和亲的方式暂时维护边疆稳定。比如汉朝时期的昭君出塞,唐朝时候公主不得已外嫁突厥和吐蕃等等,虽然国家强盛后扫平了曾经的屈辱,但是也无法改变曾经用如此的方式去换取和平和时间的事实。


反观明朝,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同年便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口号,并进行北伐和西征。他不仅结束了蒙古在中原的统治,而且平定了四川、云南和辽东等地,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在此后两百年间,蒙古西部强盛起来,但是英宗集结大军御驾亲征而不是议和,虽然此次土木之变以明朝失败结束,但是明朝并未因此妥协。17世纪,辽东女真强大起来,打得明朝节节败退甚至一度入侵北京城,哪怕如此,崇祯皇帝也没有屈膝投降,更没有和亲!

这是明朝的一大特点,受到侵犯了就打,决不妥协,更不要说和亲了,哪怕打输了也要打!这在历史上是非常难得的。

明朝君王的信条

整个明朝两百多年没有一位投降的皇帝,崇祯皇帝甚至用生命践行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承诺。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说明朝有骨气!

而中国历史上的绝大部分王朝总会有投降的君王,比如刘婵、李煜还有宋朝的很多位君王,受到强敌入侵之时总会想着如何去议和或者是投降,但是明朝的皇帝都是一味死磕哪怕国内起义四起、局势动荡不安也没有妥协过!

明朝没有割地赔款

明朝是历史上极少数没有割地赔款的王朝之一!

同样身为汉人建立的王朝,宋朝在割地赔款方面可谓是最为突出了。宋朝前后延续了数百年,但是数百年间割地赔款不断,是历史上少数靠割地赔款生存了数百年的王朝。这是一种屈辱,但是宋朝却把它当成了维护边疆稳定的手段!

再看取代明朝在中国统治地位的清朝,面对列强入侵前后三十多次的妥协与割地赔款,作为清朝当时最高统治者慈禧甚至厚颜无耻地向列强表示“以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真的可谓是千古奇闻!



明朝建立到灭亡,只有战争失败丢失的国土,从来没有主动割地赔款换取和平。这是明朝的骨气,相对于清朝的屈辱,它更显得格外珍贵。

百万大军投降为何不影响明朝的骨气

在封建社会,家天下是社会根本制度,整个明朝就是朱家的!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明朝的最高统治者是朱家,整个天下都是朱家的。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后,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自缢而亡,这意味着明朝已经灭亡了,是亡在农民起义手里的。



清军入关后,明朝名义上已经灭亡,而明朝的残余军队群龙无首,根本没有一个领导核心。失去了最高领导者的明朝军队为了生存自然会选择一个更加有利的团体效忠,但是这并非明朝的问题了,因为明朝已经亡了。

所以说,明朝的骨气不在于百万大军,而在于统治者,因为明朝便是朱家的,而且百万军队投降之时明朝已经灭亡,又谈何而来明朝没有骨气之说?

结语:明朝存在之时,没有割地赔款,没有和亲,尤其是崇祯用生命诠释了“君王死社稷”的信条,这在中国历史上谓是铁骨铮铮,所以后人评价他是最有骨气的王朝!


六郎侃历史


说到明朝是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一点也不夸张,的确如此。

大明王朝一共经历了276年的历史,历代皇帝对外从来也没有过屈膝一说,更值得一提的是,大明亡国后,朝鲜半岛还坚持使用崇祯的国号,可见明朝的影响力。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就是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的骨气。

明朝是朱元璋创立的,明朝和元朝不共戴天,朱元璋打出口号就是: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纪陈纲,救济斯民,明朝的任务就是彻底消灭掉这些胡人,和亲是不可能了,正因为如此,既使明朝到了后期即将亡国,也从来不拿女人做文章,当时人们有一种和亲就是辱国的意识,堂堂明朝公主外嫁藩国是绝对的耻辱,宁可战,绝不和亲!尤其是明朝组织大军征战时,皇帝一般都亲临前线指挥,如朱元璋就派自己的儿子朱棣去北边亲自镇守,到了朱棣当了皇帝后,他更是几次亲征,不灭绝敌人誓不罢休。

到了明朝末年,李自成兵临城下提出只要明朝皇帝答应封他为王,并给黄金百万两,他就向明朝皇帝称臣,并出兵对付后金,但是明朝崇祯皇帝却不同意,他认为如果这样做是对不起列祖列宗,随后杀光女儿老婆,防止他们城破后收到侮辱,更是留下“任贼分割朕尸,勿伤百姓一人”的遗言,随后自杀身亡,这种气节的确使人敬佩不已。而回首封建王朝几千年历史,有如此凛凛骨气的几乎没有。所以我们说明朝是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是不言而喻的。





老刘



答:提问问题的这位兄弟,是真糊涂呢?还是假聪明?

人家说明朝有骨气,是赞扬明朝的君王有骨气,不是说军队,不是说百姓。大清定鼎中原,坐稳江山后,咱们神州大地的百姓不也都是大清朝的国民了吗?

明朝的君王怎么有骨气呢?

崇祯帝,这个不用多说了,李自成兵锋摧城,他既不肯出逃,也拒绝与李自成签城下之盟,一死了之,以生命践行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人生信条。

这一点,历朝历代,哪个皇帝做到了?

秦?汉?唐?宋?还是大清?

大清国的亡国之君溥仪,和崇祯帝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不但东逃西窜,还出卖东北,仰人鼻息,干尽多少人神共愤之事!

崇祯帝之后,南明四帝,也同样死得极其壮烈。

先来说南明弘光帝。

弘光帝的死是非常硬气的。

只不过,弘光帝是死于清廷之手,在清廷的文字震怖下,弘光帝的死亡过程被淡化了,史家不敢多载而已。

不过,时人文秉所著《甲乙事案》里还是透露出了一点讯息:即弘光被擒后,面对清豫亲王多铎的审问,竟“终无一语”。

这“终无一语”四字,就充分地表现出了弘光不妥协、不投降、不求饶、不屈从、不配合的坚定态度,为自己的国家及人格保留了应有的尊严。

接着再来说南明隆武帝。

清军大举入闽,已过仙霞关,郑芝龙兄弟跪地降清,局势危急。

隆武帝眼见大势已去,让人抬着自己心爱的十余簏的书籍,避往汀州(今福建长汀)。结果,在汀州府堂遭遇清兵追杀。他亲自与清兵短兵相接,惨死当场。

不过,死得最有尊严的还是绍武帝。

清兵由于在汀州射杀了隆武帝,错失了向清廷头子献俘的机会,等他们在广州抓到了绍武帝,就让人关押在牢里,好酒好菜款待,准备押解京师讨封赏。

绍武帝推倒酒菜,傲然说道:“吾若饮汝一勺水,何以见先帝于地下。”视死如归,自缢而死。

太明朱元璋有子孙如此,可以瞑目矣。

南明永历帝虽说死前曾向吴三桂流露过哀告求饶之意,但在被吴三桂拒绝后,也心如止水,从容赴死。

永历帝的儿子年仅十二岁,死前破口大骂吴三桂。

吴三桂让人用弓弦把永历父子勒死后,又命昆明县知县聂联甲亲运薪木至城北门外,将尸体焚化,然后尸灰四扬。

这就是所谓的锉骨扬灰,一般上,不是有杀父杀子的血海深仇,不会干出这种让人发指的兽行的。

清朝坐拥有江山后,为了转移民众的仇恨,总是把灭明的罪责推到李自成身上,说是李自成逼杀了崇祯帝,而对他们亲自残害的南明四帝,尽量少提,或不提。


覃仕勇说史


明朝之所以赢得最有骨气的王朝的称号,其原因固然与明代的“不和亲,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有关,但更为重要的还是明清变革中太多的普通百姓加入了抗清运动有关。到了顾炎武等思想家将明清之际的改朝换代上升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时,明朝末期的抗清斗争已经不单纯的属于一家一姓的改朝换代,而是带有反抗暴政,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内核的运动。沾了千千万万抗清民众的光,明朝的覆灭也就更能获得后世的同情与感慨,再加上明末从天子到百姓的遭遇都充满了浓烈的悲壮色彩,所以后世便有人提出明朝是最有骨气的王朝这一说法。



一,亡国与亡天下之别。

公元1644年的三月,李自成农民军攻入北京。崇祯帝在文武百官逃散一空的情况下,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女儿,在太监王承恩的陪同下,自缢于煤山。同年,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的农民军。虽然清朝入关的时候打的旗号是替崇祯复仇,但其实吞并整个大明江山才是他们真实的目的。随后便挥师南下,开始了消灭南方明朝抗清势力的战争。

清朝是少数民族,在当时崇尚“华夷之辩”的明朝人看来,不过是一群落后野蛮的强盗。如今这群关外的满洲人居然要成为华夏大地的主人,这是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的。而清朝统治者也知道明朝人心里看不上自己,所以采取了血腥的屠杀,并对汉族文化礼仪进行大规模的灭亡。推行剃发易服,圈地等粗暴野蛮的文化征服政策。假如与南明小朝廷的斗争只是政权与政权之间的斗争的话,清初的摧残文化政策则直接使广大的汉族人民与满族形成敌对形势。所以当时的学者顾炎武才说出了这样的话: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日知录》

这句话反应了当时许多人对清初暴政的看法:

入关与明朝朝廷争夺统治权,如何保卫朝廷是那些官僚士大夫们的责任。但是满清不光是要灭明朝朝廷,还要让汉族的文化灭亡。这样的话,就算是普通人也必须站起来反抗。

后人将这种思想总结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八个字。可以看出,当时在明朝百姓的心中,明清斗争已经是民族与文化之间的斗争,绝不是简单的朝政更替那么简单了。

著名的“扬州十日”事件,不就是在官员百姓都投降后由于满清的剃发令而激起民愤,从而从投降到抗争的么?清初的大量抗清活动,很多时候已经不是和明朝朝廷的力量在打,而是和广大的汉民在打。而古人的概念中,朝廷在一定程度上是代表着文化和民族的。所以才会让百姓们更加认同明朝。以百姓为主的抗清风暴使明朝的帝王与朝廷也沾了光,这是后世认为明朝有骨气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二,农民军与明军联合抗清。

农民起义本来是灭亡明朝的主要原因,他们与明政府之间是势同水火的。但是随着清军入关后的宗旨是消除一切汉人武装力量,把汉人变成自己的奴隶。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民军也成为满清的死敌。随后,农民军余部与南明政权联合一起抗清。这在很大的程度上说明百姓与朝廷已经达成共识,驱除关外的满洲人才是整个汉民的共同目的。

南明朝廷虽然不成气候,但农民军的抗清运动是很激烈的。无论之前是大顺军还是大西军,此时都只有一个名字:“明军”。如永历帝时期李定国的抗清运动可是打的有声有色,给清廷造成极大的震动。还有南明灭亡后一直抗清到康熙年间的夔东十三家,这些军队都是曾经反抗明朝统治的农民军组成的。

清朝的野蛮和血腥政策,激起了明朝各个阶层的反抗,从官僚文人到贩夫走卒,这巨大的反抗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权,勇于抗争的精神。其中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太多太多,已经成了后世永远都绕不开的一个课题。因为这不单单是一姓一家的兴亡,而是整个民族的兴亡。光凭这一点,已经足够明朝在后世拥有很高的历史地位了。抗清运动都打着恢复明朝的旗号,其实大家真的就是希望姓朱的重新统治中国么?我看未必,此时的恢复明朝,已经是恢复那个可以拥有自己的文明和习俗,可以不当低等奴隶的理想之国。这是对平等和故国文明的向往,是一种宁死不屈,绝不低头的硬骨气!




三,普通人的感受。

有的人反抗了,有的人投降了。但很多的普通人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对满清进行抵抗。在昆明有个叫黑龙潭的地方,景色宜人,现在是旅游景点。但是在两百多年以前,有一个叫薛尔望的读书人,在听说永历帝朱由检被吴三桂杀死,大明王朝彻底灭亡的消息时,他痛哭流涕,大声疾呼:“天下亡了,我薛尔望绝不做异族的臣民!”之后他放火烧了居所,带领妻儿老小跳谭自尽。成就了自己“大明义士”的千古美名。

有一些读书人,眼看复国无望,从此或者闭门不出,专心著作;或者为了保留衣冠制度,跑入边疆深山;或者直接要求子孙后代不得做清朝的官。于是有了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大思想家的诞生,而在总结明亡清兴这段历史时,出现了《明夷待访录》等等反对君主专制的伟大著作。也为明末清初的思想界划上了重要的一笔。成为后世推翻封建制度的有利武器。换一个角度来说,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硬骨头的明朝遗民,才有了后世进步的主张和见解。由此可见,明朝确实有骨气。


总结:

明朝是汉族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两百多年的岁月中,有过残酷和虚伪,但同时它的社会中也孕育了太多值得后世赞美的文明和思想。它的末世实在太过惨烈,但是就是百姓们替这个王朝争取了最硬气的王朝的美名。也让它的统治者们得到了光彩。如果只是看到了帝王将相的作为而忽视了老百姓的因素的话,明朝便会变得黯淡无光。所以,还是孟子说的有道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因为有了有骨气的百姓,所以有了有骨气的王朝。


闰土看历史


满清三藩耿进忠、尚可喜,以及孔有德,全部是毛文龙的人。

西安关中是汉人明朝的伤心地,明朝实际亡于西安。

众所周知,黄河几字形绕开陕西,西安没黄河。

1、朱标去过西安即死,朱元璋大为惋惜,认为西安风水不好。

朱标是朱元璋的亲骨肉,朱元璋亲自指定的太子人选。朱标不死,明成祖朱棣很大程度上也不会反建文帝。

2、朱元璋远见卓识,果然,明末天下大乱,首先是从陕西(时属延安府)开始,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陕西的受灾之早,受灾之重。民不聊生无以延命,只得起身反抗,所谓“天降奇荒,所以资(李)自成也。”

万历在位48年间(1573-1620年)有灾荒记载的就占25年,崇祯年间几乎连年灾荒。

天启七年(1627年),陕西发生大旱,次年即崇祯元年继续大旱,其中陕北受灾程度最重。

崇祯三年,灾区扩大到全陕。到崇祯六年,旱蝗霜三灾并至,全省大饥。

3、明末西安人张献忠,屠川作《七杀诗》:

“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物以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

清末入川的,只有张献忠一批人马,和吴三桂所部清军。

吴三桂虽然降清,但却是“复君父之仇”(崇祯死于李自成),誓对南明政权“不忍一矢相加遗”。

张献忠试图“坚壁清野”倒是极有可能。


用户67724358697


你这问题问的本来就不对,是否有骨气看的是明朝276年的历史,再说明亡的时候忠臣也有不少。

纵观大明276年历史,有很多人应该听说过一句“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或者“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明朝从一开始的洪武皇帝朱元璋称帝以来就从未对外屈服过,对于明朝的皇帝来说,只有用战争换来的和平,没有用城下之盟换来的苟且偷生。

以强硬的姿态征伐蒙古,结束了蒙古族全国性的统治,更是收复了丢失400多年的燕云十六州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为号召,举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统治。洪武元年(1368年)初,在应天府称帝,国号“明”,年号洪武。当年秋天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又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统一全国。

▲明军北伐示意图

当年被“儿皇帝”石敬瑭割出去的“燕云十六州”终于重回汉族政权的手中,仿佛这也洗刷了当年石敬瑭卑躬屈膝侍奉契丹的屈辱。

▲燕云十六州 图

历史上几乎从未有人北伐成功,统一全国,但是明朝做到了,明朝把蒙古人赶到了北方草原,让蒙古人又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游牧民族,算是报了曾经“崖山之败”的国仇家恨。

▲崖山海战 想象图

可以说若没有明朝,元朝在延续个几十年,中华文化可能面临危机,民族生存也因蒙古人的高压政策而堪忧。

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 天子守国门

靖难之役后朱棣由北平进入南京登基称帝,因北方时常受到鞑靼和瓦剌的威胁,且还有北元蒙古势力的南袭,再加上北平是朱棣的兴王之地,所以明成祖朱棣在1421年迁都北平,并改北平为京师。因地理位置上,明王朝首都京师靠近边关重镇山海关,且又是天子所居住的地方,所以民间对此称为“天子守国门”。

明朝的北京保卫战共有四次

第一次:土木之变后,也先兵临北京城下,于谦等明朝君臣成功守住北京城

第二次:庚戌之变,俺答汗入掠京畿,嘉靖帝调兵勤王,明军又一次守住北京

第三次: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率后金军从喜峰口进去关内,进围北京,崇祯帝调天下兵马勤王,后皇太极军撤围而去,北京又一次成功守卫。

第四次: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的大顺军围城,很快破城,北京失陷,崇祯帝自杀,明朝灭亡。

  • 君王死社稷

然而至崇祯皇帝时,明王朝内有李自成攻城略地,外有后金势力虎视眈眈,但当时后金的军队多被挡在山海关之外。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下明王朝首都,崇祯皇帝表示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至死不退,吊死煤山,民间对此事件称为“君王死社稷”。

在蒙古人被赶到北方草原之后,明朝的皇帝们也没闲着,想通过战争彻底打服蒙古人,实现汉代“匈奴远遁”的胜果

  • 明太祖朱元璋北伐

从洪武三年(1370年)至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的二十七年时间中,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彻底消灭北元势力前后共进行了8次北伐战争,取得7胜1败的战绩,成功消灭了北元政权,沉重打击了元朝的残余势力,将东北地区纳入明朝势力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边疆的危机同时又加强了对北方长城沿线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北部少数民族对中原封建统治的威胁,维护了中央集权,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

  • 明成祖朱棣北伐

永乐初年,蒙古贵族势力内部互相残杀,遂分裂为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鞑靼部居住在今贝加尔湖以南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大部分地区;瓦剌部居住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和准噶尔盆地一带;三个部落经常互相残杀,时常滋扰明朝边境。

从永乐七年(1409年)至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朱棣五次亲征蒙古,注意是“亲征”!历朝历代从未有皇帝敢于如此,五次全胜蒙古势力,朱棣连最后的驾崩都是在今大兴安岭附近的榆木川明军大营,算是第一位“战死沙场”的皇帝,北元残余势力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个部落的战败,致使蒙古势力进一削弱,维护了明朝边境20余年的安宁。

▲永乐北伐

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朱祁镇被俘虏后拒不投降,明廷也力保北京,绝不南迁。

1449年,土木堡之变明军数十万精锐军队全军覆没,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俘虏。

▲土木堡之变

首先我们来看看被俘虏的朱祁镇的态度:也先企图利用明英宗逼北京城的明朝官员和皇室投降或者是交换利益,但是明英宗拒绝投降。

再来看看明朝内部的态度:以于谦为首的一批大臣们建议孙太后,国不可一日无君,何况在此危难之时。于是,郕王朱祁钰被拥立为皇帝,遥尊被俘的朱祁镇为太上皇。同时下令边关将领,不得私自与瓦剌接触,即便是瓦剌用上皇的名义,也不得随意自作主张。眼看用明英宗要挟明朝不行,也先就率领军队进攻明朝的首都北京城,这让明朝官员上下一片恐慌,此时有人建议迁都南京以避锋芒,但是于谦厉声说:“提议南迁的人应当斩首!京师是天下根本,只要一动便大事去矣。难道不见宋朝南渡的故事吗?”于谦力主抗战,得到吏部尚书王直、内阁学士陈循等爱国官员的支持。郕王朱祁钰也肯定了他的说法,于是明朝君臣决定守卫北京城。

▲北京保卫战

景泰帝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全权负责北京城的防卫,于谦利用北京城附近留守的老弱军队和百姓的帮助抵挡住了蒙古军队的进攻,加上各地的明军援兵不断赶来,也先被迫撤军,于是明朝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次年没有利用价值的明英宗被放归。

嘉靖年间,明朝面临三线作战,但是依然不屈服,不割地,不赔款。

明朝嘉靖皇帝(1522-1566)在位之时,大明王朝已经是处境艰难了:北方有蒙古边患,南方有倭寇入侵,西北边陲察合台汗国亦时时寇边,“两线作战”就足以动摇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统治根基,何况明朝面临的是“三线作战”,其中以蒙古边患和倭寇入侵最为严重,时称“南倭北虏”,“南倭北虏”严重危及到了明朝社稷的存亡。

▲明世宗 朱厚熜

  • 蒙古边患

北方的蒙古各部落统一后,势力强大。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俺答称汗,遣使议和,求通贡市,世宗不许,屡请屡拒。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俺答率军绕过大同进逼京师,明世宗嘉靖皇帝急调各地援兵勤王,明兵部尚书丁汝夔尊奉奸相严嵩坚壁清野避而不战的命令严守北京城,俺答汗率军攻北京不克,后在京畿地区劫掠多日后退兵史称“庚戌之变”,“庚戌之变”显现出了明朝军备废弛,边防存在严重问题;此后一直到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北部边境蓟辽地区仍滋扰不断。直到1571年“隆庆和议”,明朝与蒙古之间的200多年的战争状态才基本结束,双方开始和平互市。

  • 倭患日重

▲倭寇 例图

在明朝中期因为日本战国时代,列国纷争,导致许多日本武士流亡到中国沿海,他们和东南沿海的海盗和走私武装勾结在一起,组成了一股沿海流动的武装力量,他们经常在沿海地区烧杀抢掠,曾经一度打的明朝官军丧师失地,嘉靖时期,倭寇已经成为了明朝边疆的严重威胁。

▲明朝倭患

后经过名将胡宗宪、戚继光与俞大猷的努力,倭寇问题在嘉靖末年基本被解决。东南沿海倭患渐次平息以后,长期以来高悬在明廷头上的“南倭北虏”两把利剑,好不容易才摘除了一把。

万历三大征,明朝面对内部叛乱和外部侵略的态度仍然是坚决消灭!

万历三大征是万历朝时期的三次大规模战争,即宁夏之役、万历朝鲜战争、播州之役

  • 宁夏之役

起因是宁夏总兵哱拜拥兵自重,蓄谋反叛,哱拜在1592年春天在宁夏卫发动叛乱,准备割据宁夏。明朝政府这边反应迅速,让名将李如松任宁夏总兵,统领九边重镇数十万精锐讨伐哱拜,同年九月,明军全歼宁夏叛军,哱拜自杀,宁夏重新进入明朝的控制。

▲宁夏镇(九边军镇之一)

  • 万历朝鲜战争

1592年,为占领中国,已经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命令日本数十万战国精锐入侵朝鲜,短期内朝鲜全境几乎沦陷,史称“壬辰倭乱”。

▲日本入侵朝鲜

面对日本人的狼子野心,明朝政府的态度仍然是坚决消灭!

1592年末,万历皇帝将刚刚平定宁夏叛乱的李如松掉到朝鲜战场,李如松率领刚平定宁夏的十几万精锐分批入朝抗倭,史称“万历朝鲜战争”。

1598年,经过7年的抗倭援朝战争,明军终于把日本人赶回了老家,丰臣秀吉因为这次失败,忧郁而死。此战把日本人打出了心理阴影,从此闭关锁国,近三百年不敢再言西进。

1599年,明军班师回国,明万历皇帝将日本的侵略行径昭告天下,警告日本认清自己,看看这气势!

  • 播州之役

自唐末太原杨氏入主播州以来,杨氏小朝廷已经延续了七百多年,传到杨应龙时已经是第二十九代家主,杨应龙在明朝掌管的是播州宣慰司,播州杨氏一直备受历代王朝的恩宠,到了杨应龙万历皇帝更是对他宠爱有加,但是杨应龙却因此骄傲自满,渐生反心。

▲播州宣慰司

1596年,蓄谋已久的杨应龙终于起兵反叛,明朝果断派兵平叛,万历二十八年(1600)杨应龙最后的据点-海龙屯被明军攻占,杨应龙自杀,播州之役结束。

播州之役历时114天,明王朝集四川、贵州、湖广八省之力,出兵24万,耗银约二百余万两,最终平定杨氏叛乱。

▲万历三大征地点示意图

明末崇祯时,明朝仍然两线作战,国内“镇压农民起义”,关外对抗后金(满清)

崇祯年间,明朝积蓄已久的社会矛盾终于大规模激化了,北方频繁发生农民起义,北方起义军首领先有高迎祥。后有李自成、张献忠。

▲明末农民起义

北方边患已经由蒙古变为满清,满清与明朝在辽东展开了常年的拉锯战,还时不时的绕过辽东,从蒙古方向入侵关内。

▲崇祯初年 辽东局势

▲崇祯末年 局势图

最终,松锦之战(1642年,崇祯15年)崇祯帝手中最后的十几万精锐全军覆没,明朝关外土地全部丢失,只能据关而守。

  • 压倒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终于1644年,崇祯十七年,在西安称帝的李自成率领数十万农民军越过黄河攻下山西,大同、宣府、居庸关三地不战而降,李自成顺利兵临北京城下,同年,攻破北京,崇祯帝煤山自缢,最有骨气的明朝终于无力再战,轰然倒塌。

值得一提的是,在李自成攻下山西,快要兵临北京之际,有人曾劝崇祯帝迁都南京,但是崇祯不敢忘记先祖“天子守国门”的训诫,或者是自己内心的“固执己见”,仍是四字:“绝不迁都”!

由此来看,明朝276年,确实算得上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宁可战斗到最后一刻,也不屈膝投降。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说明朝是有骨气也对也不对。矛盾吗?不。只是此时彼一时而己。

明太祖推翻外族元朝,可谓有骨气,更是大骨气。虽说他不主张依中国之强侵略他国,但也铮铮誓言,‘’决不允许外人入侵‘’,对可能‘’为患中国者,必选将练兵,时谨备之‘’。

到了明成祖朱棣时,面临北边蒙古势力的威胁,他把首都从南京迁至北京,形成‘’天子守边‘’。就是皇上站在抵抗外敌的前线,这可谓是骨气。此后,明成祖五次亲征漠北,给蒙古各部以沉重打击,巩固了明朝边防。

从这个角度说,明朝在对外侵略面前,是有骨气的。但要说明未时期也有骨气,就很牵强了。

百万大军降清,肯定属可没有骨气的表现。老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就是说,没有熊兵,只有熊将。百万伪军投靠曰军,折射的是汪精卫的没骨气。而几万新四军八路军,与日军血战到底,不断壮大,折射出的是毛主席的骨气。从这个意义上说,把百万明军降清的没骨气之事,与明王朝撇清关系是牵强的。

另外,以明王朝初期来对比清王朝末期,证明清王朝沒骨气,也属于谬论。这相当于年轻人打老年人,然后证明老人是孬种一样。

很多人都知道康乾盛世。康熙收复台湾,并亲自率军三次征剿不断内犯的噶尔丹,实现了西北国境的完整统一。在北方边区,采取必要军事措施,有效阻止了沙俄对我国领土的鲸吞蚕食。

可以说,清代以前的封建王朝,从来没有在如此广袤的版图上,长期有效的统一过。

到了乾隆,他十分重视国家完整统一,多次用兵边疆,镇压了准噶尔部,回部和大小金川等叛乱,为巩固疆域,防御侵略做出了贡献。

与明末一样,到了清末,由于衰落而不敌外敌。但不能不说二者还是有区别的。眀末只是抵抗满清一国,而且是冷兵器对冷兵器。清末却是一国对八国,而且基本是长矛大刀对坚船利炮。而且,鸦片战争初期,清王朝还是抵抗的,只是实在打不过了。在热兵器面前,似乎骨气解决不了问题。比如林则徐和邓世昌,骨气不是一般的硬,最后也只能以身殉国,于事无补。


远山344


不说实力强弱,至少对外从来没有屈服过这点,满清做不到。

明朝有中国骨气风骨这点肯定是要承认和尊重的。

二战中,中国跟日本那么大的实力差距,一个是落后的农业国,一个已经是工业国家了,要是学满清远割近赔的精神,中国早就投降,早就亡国了。二战中中国烈士们的铁骨铮铮也说明中国的骨气文化没有因为满清而完全丧失,而中国没有丧失骨气的前提,是因为腐朽还懦弱的清王朝被革命先辈们及时推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