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重病患者和生活困苦的老人会自杀,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如风63840538


写到我心坎里了,穷人真的很无奈,大家都是贫困家庭才能写得出心里感受。我父亲生病十年,住了十年院花了几十万,最后还是死在医院,医院连死亡证明都不开,悲剧啊。古话说爹死娘改嫁,人穷穷五年娘死穷三年。生病住院治疗吃药办丧事哪一样不需要巨额开支,医院就是个无底洞,进医院慢性等死,不进医院急速等死,不治遭人骂,治又开销太大,家里有重病病人不死也脱三层皮。主要是治疗费用贵不是一般的高,几天就花掉一年不吃不喝的收入,常持下去就是无底洞。都说医改惠民政策好,谁知道每次医改之后看病就医费用咋就越改越贵,医院敛财越敛越厉害。房价虽高有个定数大不了几十年不吃不喝也许还能买上几平米(这是考虑了通货膨胀银根紧缩物价飞涨的因素)看病住院估计就说不明白了(住一天院少则几百到千多则数钱千上万,有几个真正能住的起院)。


风雨摇曳的落寂


我妈妈厂是个倒闭工厂。儿女都自找出路。

邻居家只有一个儿子,又太过木讷老实。九九年刚刚接父亲班进厂一年后厂就倒闭了,一家三口全回家坐着了,后父亲去世,儿找了个农村女的生了个娃但,都还没工作吃低保都不给吃。因为厂里光倒闭都倒了七八年,工人关系不清楚也不能申请低保。后来前五年,七十的老母亲得了二种癌症,老太太一生都是个非常干净麻利的人,看着儿孙哭了三天,大家都不知咋了只是劝她可是还是没劝住,老太太在楼后一棵很矮的树上双腿硬是弯着上吊了,因为,她若求生只用站起来都可以!唉!手里握着遗书。派出所来人搞清后都哭了!最后大家才明白老人打听了,看病要几十万但厂里同样情况的根本就给报不了!儿子又才开始摆地摊一年那段还让城管收了三轮车,儿媳妇又自闭的性格。所以,家里存折上就一万元,老人坚决为孙子着想,一心求死,穿的干干净净安排好了一切追随老头子去了!我们全院给他家捐了一万元(全都是没了单位的在家的了钱都不容易)。这事大大刺激了那时二十几的我,坚定的挣钱挣钱再挣钱!现代社会,完全变成了没钱万万不行了!把那句,钱不能代表一切,但没钱万万不行的话,前半句撕掉吧!

现在,我,四十了,再想拼命干挣钱但也不行了,因为各行业几乎都快饱和了!能凑合活好已经很不错了!但,还是特别、特别、特别害怕得大病,假如得了,只能去求政府,或,去死了。因为我再努力可也没存上能治大病的大钱啊!对不对?朋友们!



叶子46518


重症患者和贫困的老人为什么选择自杀?

我因工作关系,天天接触这些癌症晚期的患者。

癌症晚期的患者,有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也有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也有老年人。

就在前半个月,医院有一个癌症晚期的男患者。才五十岁,肝癌晚期。家里条件一般,承受不了经济压力,有一天他选择了自杀。幸好护士发现及时,抢救过来了。但他还是挨不了多少天,前天已经死了。

重症患者和贫困老人,他们一般承受不了经济上的压力。为了不连累家人,他们有自杀的倾向。

在我接触的癌症患者中,其实每一个癌症患者他们都不想死。在最后治疗期间,他们都想多活几天。

在我接触这些癌症晚期的病人当中,自杀的人很小,他们都想多活几年。

我看见他们一个又一个的离开!真的很心痛!他们在最后阶段,都后悔自己年轻的时候,没有保重自己的身体。

朋友们!
保重自己的身体!少熬夜!少喝酒!早睡早起!


用户58244451506


我近八十了。回想我这一生,要感恩共产党和我原来的单位。我五八年参加工作。五九年父亲英年去世。留下无工作的母亲及四个弟妹。大妹十岁,小弟不到半岁。一家大小全靠我了。单位为照顾我家,想法将我从外地调回家,又给母亲找了份临时工作,我和母亲每月可收入七十余元。那时物价低,弟妹上学,交费都很少,我和母亲干工作去了,未上学的小弟妹都由鄰居帮忙照看,单位也很关心,党支卪及工会经常来家看看。虽然失去父亲。但全家安寧,也很幸福。弟妹都健康成长。並陸续谈书上学参加工作,成家立业。改开后,国家发展很快,各种物质也丰富了。但党的传统;似乎也丢弃了,鄰里陌生了,人与人紧张了。一些年轻人感到前途渺茫,老年人孤独还有些煌恐。人们多希望,物质在丰富。好的传统在保持发揚。


手机用户6445053857


这封独居老人去世前写下的遗书曾经刷爆了朋友圈。字里行间仍是对子女细心叮嘱,老人走时心如止水,而那份责任却从未卸下。

生活困苦带给人的折磨,没有经历过的人可能无法想象。几年前曾跟随公益组织帮扶一户贫困户,是一对相依为命的父子。这位父亲双腿因病致残无法行走,妻子在生下孩子不久之后出走。走进他的家你才知道什么是山穷水尽,我们去看望他的时候孩子已经两三岁了。绝望、无助包围着这个男人,等我们第二次再去看他的时候,发生了一件让我至今都很遗憾的事情。男子走投无路抱着孩子在家里自焚了,父子双双殒命。等被人发现的时候,父子俩还保持着紧紧拥抱的姿势。你说,他得多绝望,才能做出如此决定?或许在他看来活着真的比死更痛苦。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研究员刘燕舞曾在调研报告《农村老年人自杀的社会学研究:农村老人自杀的平静与惨烈》指出:农村老人自杀最重要的原因是生存困难,其次是摆脱疾病的痛苦,两者合计占直接死因的60%。

精神上的空虚折磨着老人,更别提还有生理上的病患,患病后的老人害怕拖累子女,往往选择自杀。

他们即便自杀也处处为子女着想,不会在家里自杀,而是选择荒坡、河沟,帮子女避嫌……他们的懂事,让人心疼。

不管是患病活着生活所迫,选择自杀的老人多半是不想拖累子女。时代更迭,他们逐渐更不上时代得脚步,慢慢被社会所淘汰。他们不敢病不敢老不报忧,仍想着为子女排忧解难,还要忍受着”老无所依“得孤独和无助。

“子欲养而亲不待”,可能是人世间最悲哀的一件事,我们急着成长,急着把自己生活的喜怒哀乐放大,却忘了无论你在哪儿,父母目光都追随着你。

他们喜悦着你的喜悦,悲伤着你的悲伤。他们害怕有些问题一旦问出口,你再也无法放心地在外拼搏,害怕自己成为你的后顾之忧。

别让父母如此“懂事”。


人间世365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间处处有真情,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被温柔相待。

能够选择终结自己的生命,不管是病痛折磨,还是生活所迫,其内心要有多么的强大才能有勇气下这个决定。人都想活着,畏惧死亡。

以前在我们村里有对夫妻老人(五爷爷五奶奶)因为辈分比较高,所以也比较受到村里人的尊敬。每次回家过年都要去拜年问候一下。可就在去年还有几天就要过年的时候,两位老人却先后去世了。他们两个人的身体平时还挺好的,可能是因为年龄毕竟大了吧,身体难免会有一些毛病,就这样,五奶奶先走的,等家里人把后世料理完了之后,相继五爷爷也走了。那时候已经到年了,五爷爷的后事也放在了年后。后来有人说五爷爷是自杀的,可能一辈子都有五奶奶的陪伴习惯了,突然间人就走了,老人会感到孤单,还有人说五爷爷早就想好了把五奶奶安葬好就过去陪她。所以他选择了把五奶奶送走之后自己也就离开这个世界。如果人死后能到另一个世界,相信五爷爷和五奶奶还会继续厮守他们的爱情。

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即使有生活困难的老人也能吃的上饭,穿暖衣。也不会去选择自杀,其实最可怕的就是如今的一些病痛会折磨着人的身体和精神。长时间的住院治疗不仅打垮了身体,消磨了意志,乃至整个人的精神都会出现问题,加上对于普通家庭高昂的医药费,有些老人选择离开一是解脱了自己的身体,同时也让身边的家里人解脱了。

人生来不容易,繁忙工作的同时也要好好对待自己的身体,等到老了,同样身体也会好好对待你。




乐时


看到这个问题想起了我老家农村里面的三舅,他年轻时候南下打工。后面带着一个女人回家了,我们也跟着喊了一阵子的舅妈,后面那个女人不知什么原因不辞而别。

后面的三舅一个人农村过了十来年,就到了50岁,得了罕见的心脏肿瘤,左心室肿瘤折腾了他大半年最后离开了我们。

他身边的侄女已经成人最后也是在身边陪伴的,期间我也回去探病几次,带了一些香港买的药。因为大家都没有谁能够拿出动辄上百万的费用去尝试这个成功率低的手术。这个病就算有钱也只能赌一次运气,50岁的生日的时候小舅从深圳返乡第二次探望三舅,晚上三舅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悄悄离世了,他走的时候似乎还在挣扎着想坐起来…我小舅那晚坐13个小时火车太累也没发现他走的如此安静。然后我丢下手头事,回了一趟老家看他最后一次遗容。再见了三舅,心中默念,一路走好,如果我有回天之力我也想拼尽全力,如果我有好的医疗资源我也想让他去尝试一次手术…后面村里面据说给他评了一个贫困户,,可惜迟来的证明也没有机会用到给他看病了,自己的存款后面也花的差不多了…

他还不算老人,他也不愿意拖累任何人,生病的最后几个月不能走路了还自己撑着病骑摩托去诊所,县城的医院都不收他这种病例,说只能去武汉接受手术拼最后的机会。因为穷没有选择那样一次武汉的机会…

最后的时光是在他自己家度过的,他病了还在干农活,以为可以战胜病魔,最后终究抵不过生活的这次玩笑,他走了。我想也许不幸中的万幸,他没有去接受开胸手术,没有去插管抢救。走的是那么的干脆,奋斗到最后一刻才倒下,病逝前一个月他还骑摩托车去附近的医务室打过针。

留在我印象中的是他年轻时候陪我喝酒的搞笑情景,看着他门前的山林、池塘已经物是人非,他没有子女,我给他抱灵牌送他最后一程,我忍不住泪眼婆娑,也开始原谅这社会对他的不公。愿轮回的世界来生我们在做亲人,我们都有更多好的选择,更多的能力去扶持彼此。

希望不久的明天真正出现一种盛世———没有人看不起病,所有的病人都能有尊严的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医院少一些功利性,少一些商业化,多一些人性化,多一些公益性…

希望没有人因为怕连累别人,在病倒的时候还要拼命干活,甚至选择自我终结,留给生者无尽的思念和遗憾!


以人的民义


这个问题问的比较伤心,常言道:好死不如懒活着。可是现实却并不是这样,本人以前工厂上班,工薪阶层,除去每月家庭正常开销,可以说是标准的月光族,只是不会饿死就是。后企业关门失业,在社会上打工,工资也不高干的苦脏累,累出了血尿也不敢去治,什么原因,只是没钱,自己休息几天继续上班,直到年后引发尿毒症,这是一个花费很高又不能治愈的恶疾,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免费血透,想想这治疗费用真的是死的心都有了,为了不拖累家庭与孩子,放弃治疗等待死神的降临。在苦撑二年后国家政策有了变化,亨受了免费透析,目前苟且偷生。

如果没有免费透析决不偷生,为了妻儿过的沒那么辛苦,自己也无所谓了。


才武2


一、社会客观因素。由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环境造成的压力。

好的社会制度对生活陷入困难会有救助机制,随时给与救助帮助,给他们雪中送炭,使他们看到生活下去的希望。

当社会处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环境下,人人顾自己,忽视了这些陷入生活困境的老人存在,由于自身失去了自给自足的能力,看不到希望也就促使他们感到绝望,失去了对生存的信心。

人的生命是非常的脆弱,人的一生无时无刻的在与疾病困苦做斗争,科学是滞后于人类,只是对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探讨,并不能一下子解决人类的各种疾病,人的一生除了突发事件,都是在与疾病的一次次斗争中以宣告失败而告终的。

重大疾病患者,医学上是束手无策,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只能修修补补做做一简单的维持,尤其是重病患者,忍受着剧烈的折磨,远远超出了身体承受能力。

再就是重大疾病的社会保障保障体系不健全,个人的经济条件承受不了。

二、个人主管因素。经济状况和主观意识的决定。

先说经济状况,任何一种重大疾病,对于有钱有势的富人来说,不成问题,可以选择最好的医疗条件,有的病虽然不能治愈,但是最起码的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维持生命的短暂延续时间。

对于普通患者来说,一种重大疾病,一旦入住医院,昂贵的治疗费用承受不起,更别说享受好的医疗条件,那都是渴望不可及的事情。对于普通重病患者,就要忍受着病魔生不如死的折磨。

对于生活困苦的老人来讲,身体肌能衰老,走不动爬不动,无依无靠,失去了生存的希望。

从心里意识来看, 一个人的所作所为都是内在功能的外在表现,即心理意识决定了人的行为。

重大疾病患者由于心理意识受到疾病的折磨,承受到了极限,心理意识自然的崩溃了。

陷入生活困苦的老人同样是心理意识受到打击,承受到了极限。心理意识自然的崩溃了。

终上所述,重病患者,由于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叠加相互作用,产生了不可抗拒的心里反应,生活困苦的老人也是同样的

这些特殊的人群,由于外在的各种因素叠加,击垮了心里意识,心态变得越来越脆弱,直至各种因素占据上风,心态陷入迷茫之中,俗话说:鬼迷心窍。

事物的发展规律相互转化,从量变到质变,促使一些重病患者和生活困苦的老人会自杀,以死来解脱各种不幸。


乌苏里168


问题根源,一个字钱,两个字钱少,三个字药费贵,四个字人财两空。有钱谁不愿意着,人们常说好死不如赖活着。现在的家庭就怕有人生病,在农村小病半年白干,大病半生白干,慢病一辈子白干。因病反贫,因病致贫的家庭经时有发生。现在的医院有几个家庭能住起,医疗费太高了,得了大病钱得成万花,几万十几万算个啥?钱花了人还不知道咋样,整不好人财两空。老人为了不拖累儿女,不再遭罪,不得以才走这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