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在背後和其他人說我,被我無意得知,該怎麼處理比較好?


我覺得要看婆婆說的什麼,有的無關痛癢的就當沒聽見,有些確實是自己的問題那就要注意點,儘量改正,如果確實是意見不統一那就找個機會和婆婆好好溝通一下

我記得有個電視劇裡的一個情節就是婆婆到處說兒媳不好,兒媳是這樣和婆婆說的:媽您說我沒事,但是你說我的同時是不是別人也會想到你的兒子,這樣對你兒子影響也不好呀你說是吧,以後我有什麼事做的不好,您可以直接和我說,不要到外面去說了[噓],我覺得大家可以舉一反三,借鑑一下她的辦法,找個和合適的理由和婆婆溝通[心]



北京阿珍


這種事情經常發生,婆媳關係一直都是很緊張的一個話題,我覺得不必在意,就當沒發現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我婆婆是一個特別典型的中國婦女,因為我跟老公一直在外地所以我們沒有在一起生活,但是我生老大的時候婆婆來照顧月子,因為我媽媽也在所以我婆婆特別自覺的把照顧寶寶和我的工作交給我媽媽,她負責一家人的飯菜。有一天我出去客廳拿東西,我聽見我婆婆在廚房裡哭,一邊哭一邊說,她做的飯菜我不愛吃,孩子也照顧不來。後來從對話裡我聽出是在給我大姑姐打電話。我當時特別生氣,月子裡本來就跟虛弱,飯菜又不能吃太鹹,所以都沒什麼胃口,二嬸從來也沒有表現出她做的飯菜我不愛吃。但是她就那麼跟她姑娘說,後來我也跟我老公說了,老公說她媽媽就是那樣的人,在老家沒來這邊照顧月子的時候經常給我老公打電話,說我姐和姐夫的壞話,說她們不管他們。我聽完瞬間就釋懷了。因為她可能需要的是兒女的關注,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提起過這件事。

所以婆婆說壞話只是發洩內心不滿的一種渠道,你就當做沒聽見,或者可以跟老公小小的發洩一下,但是要知道這件事老公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覺得心裡不舒服跟老公撒一下嬌。因為日子還是你跟老公兩個人的。希望我們都可以闔家歡樂。


二娃媽的日常


我也發生過這樣的事情,我家婆也是這樣說過我的閒話,我一聽到頓時一肚子火,真想當著那些鄰居面前怒吼起來,但那一刻我還是制住了我的洪荒之力。心想家醜不可外揚,家和萬事興。


我後來是這樣解決的,可以借鑑。

有一次,婆婆在家說起隔壁那棟樓的那個老太婆說她家媳婦:“連飯都不給我吃,說什麼沒帶米來,夏天蚊子又多,住三樓,蚊帳也不會幫我買一個,我睡的房間連個空調也沒有,一個風扇她還搬到她房間去,我住鄉下要多好有多好,給她帶娃還這樣。暑假一放假我就回鄉下,呆不了了”。

機會來了,我就趁那次機會說:“你看這個家婆也不是什麼好的,背後這樣說自己媳婦,講給你們聽難道你們會天天請到家裡來吃飯,她媳婦不給飯吃,所以呀!家家有本難唸的經,都說家醜不可外揚,她這樣說出來只會當作別人茶餘飯後的談資,沒任何意義。只會招來自己媳婦的恨,媽,你說對吧?”

婆婆一個勁的說:“嗯,是呀。”

所以,我認為你完全可以換個時間換個方式跟你家婆處理這些事,或許可以事半功倍。

當然,你也可以找到一個很好的中間人去說這些事,那就是你老公,畢竟他是你婆婆兒子。你可以跟你老公商量溝通一下,委婉地跟他老媽說不要去外面或者背地裡說壞話,一家人應該坦坦蕩蕩才對,有什麼事情可以桌面上講。

還有就是自己了,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做個佛系的人,說就說吧,我不聽就好了,愛咋咋樣。

最不濟的辦法就是有條件分開住,俗話說,舌頭還會被自己咬到的時候,更何況一個因為老公而住在一起的陌生人呢?

婆媳關係沒有處理好,影響家庭和睦,夫妻關係。所以為了一個和睦的家,做一個理智的人,相信總會人心換人心。


瑤童


婆婆背後說你閒話,編排你的是非,把莫須有的罪名強加在你身上,你該不該忍?

我的觀點是,不要忍,你要給婆婆指出來,並且義正言辭地告訴她:“別把那些有的沒的罪名按在我的身上,除非你不想我和你兒子過了。”

中國的婆媳關係歷來難搞,這個我們不能否認。比如我的婆婆。

1、剛大學畢業的時候,她有一次說我什麼都靠著她家,什麼畢業啦,什麼找工作啦。我老公當時守著村上的人,還一臉很享受的樣子,好像我真的靠他家找了工作。

你是不知道我當時那個惱火,當場給懟了回去:“你要搞清楚,我是自己找的工作,報社是我憑本事考進去的,你家想幫也幫不上!況且我的工資是你兒子好幾倍,沒靠你兒子養!”

一心為了自己這個小家好,還被她說成“吃閒飯”的,“是可忍孰不可忍”!

老太太閉嘴。

2、我生的是女兒,婆婆自然是有意見的,這個我也理解,畢竟中國幾千年的傳統了。儘管她一分錢都給不了,還是希望有個孫子繼承她的破衣爛衫。

於是,她在老家村上四處跟人說:“讓二小離了,把那個生不出兒子的娘們扔了,再找個女人生兒子,咱這樣的家庭,還愁找不到兒媳婦?”

我婆婆說的時候可痛快了,可以想象得到,她跟大娘嬸子們聚在一塊擺“龍門陣”,那個驚風火扯、唾沫星子四濺的得意樣!

她沒想到的是,村裡好事的人多,有人學到了我的耳朵裡。

“你為啥這樣子說呢?再說了,我的生活你有資格管嗎?”在一次回老家看她時,我質問她。

“我,我……我那還不是話趕話?“

“你話趕話?那你怎麼不話趕話說我點好?你還想我們的贍養費嗎?“

我婆婆兩兒一女,只有我們給贍養費,她兒子觀點很正,不聽她的,所以她還真的不敢完全得罪我。

3、我婆婆還聽一些好事的老太太的話,跟我們狠狠地要贍養費。她說,“人家誰誰誰家,給老太太3000塊錢一個月

“你也不看人家誰誰誰那老太太當初給了兒子兒媳婦啥子?人家給買了房,給看了孩子,所以兒子兒媳才有多餘的時間掙錢去,才有多餘的錢給老太太養老!一棟房子200萬,就算一個月給老太太1萬,還得給上將近20年呢?你給了啥?一分錢都沒給過,孩子也不給搭把手照顧,能給你錢吃飯吃藥就不錯了好不?“

講真,當時說這話時我們還一屁股房貸。

有人說,婆婆說壞話,就讓她說去吧,反正又不會少了一塊肉。這個觀點我不認同。我覺得,婆婆謊話壞話說多了,沒準大家就都信了,等到有一天你老公也信了,你該怎麼收場?估計後悔都來不及了。

1、一個家庭要想和睦,不能只由作為小輩的兒媳忍讓,婆婆也一樣。大家要互相尊重和愛護才是。我要是發現不對的苗頭,會當面指出來,不會留什麼情面。

2、避免怨氣積累,及時解決矛盾。人生該做的事情太多了,要掙錢還房貸、養孩子、給老人贍養費,還要應對自己越來越不好的身體,哪有時間跟這些破事糾纏?遇到了,就當面鼓背面鑼地說清楚。

3、不光對我婆婆這樣,對我孃家媽媽也這樣要求。因為我媽媽也有兩個兒子,她也是婆婆。

我跟媽媽說,不要跟任何外人嚼舌根子說兒媳的不好,外人畢竟是外人,兒媳才是自己家人。對兒媳不好,兒媳能對你兒子好?所以我家到現在,我兩個弟弟和父母之間相處都是比較融洽的,我父母雖已年過70,也還在為兩個兒子操勞著。

說歸說,做小輩的千萬別罵長輩,更不能打長輩。否則的話,即便你有理,也因為罵人打人被抓住了把柄。

我們還是要做善良的人。

人生不易,少樹敵為好,婆婆要盡力靠攏兒子兒媳的小家庭,為小家出點力,起碼不給小家庭添亂才是。

以前的婆婆都覺得:不管我對兒媳再不好,兒媳也得養我老,伺候我!現在的兒媳都有文化了,懂法律了,不好坑了,都知道兒媳沒有義務為婆婆養老了。婆婆只有找自己兒子女兒養老去。

想要兒媳在你老了的時候善待你,那麼在兒子兒媳需要你幫助的時候,也請你先伸出援助之手。一分力氣不想出,一分錢也不想拿的婆婆,兒媳你就別指責了,那是人家的女兒,要說也是人家的爹媽說。

中國有些家長最大的毛病就是界限不清。


快樂魚K


一看到這個問題,我就跑來回答,彷彿看見了曾經的我。因為我也曾,經歷過類似的事情!先說說我當時的做法吧。

當時我是年前和老公一起回家過年。那天,我正走出門外,打算去找抱著我一歲多兒子出去玩的父子倆。正不知道該去哪裡找時,左右張望,便看見婆婆和幾個老太婆站在那裡聊天兒。我便走上前去打算問看見他們倆沒,走近一聽,結果就聽見了,她在跟幾個老太婆說我各種不好。

你都不知道,我當時氣炸了!心裡團團怒火上下翻湧,氣的我當時就想衝上去質問。我到底是哪點兒不好,哪點兒對你不好?!

我忍了又忍,咬緊牙沒有衝上去。因為她是背對著我的,當時應該是有人提醒,她便往後看了一眼,看見了我。你都不知道她當時的眼神,我想我一輩子都記得。她當時往後看我的那一眼,漫不經心,充滿蔑視!現在想想都氣的肝兒疼。

我當時我自問,我做的還不夠好嗎?!在外打工一年,每年只要我回到家,洗衣、做飯,摸冷水,啥活都是我幹。

出去買東西,只要我在全都是我付錢。

而,就是因為你幫我帶小孩,我體諒你們的辛苦,因為你是我老公的父母,我想做好當媳婦兒應盡的義務,我拼命對你們好。並且讓你們給我帶小孩,我們除了留下兩口子的生活費,500塊錢,其他全往回打,家裡田地也沒讓你們做。而我回到家,就連晚上的洗腳水我都給你們端到面前,給你們倒!你們還要我怎樣?!

更令我生氣的是,被我發現了,你居然沒有被別人逮到在背後說話時的心虛,還仍然是那麼理直氣壯。回到家後仍然對我頤指氣使!可見你是多麼蔑視輕視我!真是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而現如今的我也能冷靜的分析這件事情

我因為從小是重組家庭,我媽凡事都要求我忍耐,造就了我凡事都忍的性格。即使自己受了委屈也不敢聲張。

一些小事自然可以忍耐過去,可像這種別人欺負在你頭上都不敢為自己開口說話,真的未免太過窩囊。也委屈了自己身為人的意義。久而久之,我會覺得自己活的特別的卑微。特別的累。

在那之後,我因為一直扭轉不過來自己的性格。也一直被欺壓。我自己都痛恨自己的懦弱。

而現在的我,仍然對他們很好。更重要的是,我也讓他們認識到我對他們好。並且在外不管走到哪裡都對我是一片讚揚。

而要想處理你這個問題。我建議最好是,假裝無意間問起,說起。一是表明你知道了這件事,起到一個震懾的作用,下回再說肯定要掂量掂量。二是對婆婆表明態度,如果對我有意見,有問題,你可以當面來問我。

切記,一定要注意,態度要柔軟溫和!你不是跑去質問她的,而是去解決問題,希望她下次不要再這樣的。


蝶羽輕揚


說一個我堂姐的例子吧。

我堂姐是一個情商很高的人,她處理婆媳關係有三不原則:

1、婆婆說的不對就不聽

2、不當面抱怨婆婆

3、不求婆婆幫忙做事

我堂姐和堂姐夫是大學同學,堂姐從小都很獨立很有自己的想法,堂姐夫是他們家的老二,上頭還有個大哥,他媽偏心什麼都留給他大哥,不給他。當年堂姐為了和堂姐夫結婚,一分錢彩禮沒要,倆人就特純粹的就在一起了。倆人省吃儉用了4年,付了首付買了套小兩室,雙方父母都沒出一分錢。

現在他倆工作穩定,尤其是堂姐收入也高,生活過的還不錯。她生孩子前,行動不方便,姐夫當時還出差不在家,打電話想讓婆婆伺候,她婆婆說自己家裡的雞鴨鵝沒人管,她走不開。我堂姐沒辦法只好找孃家求助。孩子出生是個男孩,她婆婆可開心壞了,要來伺候月子,我堂姐直接去了月子中心,說不需要她伺候。

出了月子婆婆還是來住了一個星期,期間也是各種指責表姐不會帶孩子,堂姐都忍了。可沒想到,她婆婆竟然跟小區裡的那些老太太們抱怨,說她太強勢欺負她兒子,欺負她。這些抱怨被同在一個小區裡單位同事的媽媽聽到了,經由同事又傳到堂姐耳朵裡。

堂姐當時就氣炸了,可是沒辦法呀,只能找她老公抱怨。好在堂姐夫知道堂姐的不易,就直接告誡自己的媽媽,要想他們夫妻關係和睦,就不要兒媳指指點點。這婆婆一看兒子向著兒媳,故作可憐,哭著喊著要回老家。我堂姐本來也不是吃素的,當天下午就給老太太送回家啦,這下這老太太可是知道我姐不好欺負了。

聽到別人在背後議自己,肯定不爽了,尤其是聽到婆婆說自己的壞話。可是說一千道一萬,這個還要看你的經濟狀況和你老公的態度。你經濟富裕,你根本不用依靠婆婆的幫助和補助,更不用看她的臉色,你老公體諒你的不易,定會安撫你,補償你所受的委屈。


圓臉的大頭


此種情況確實遇到過,這個也是分階段的,分享一下我的經歷吧。

最初的時候,矛盾比較集中的階段是剛剛生完娃的那段時間,還在月子裡,剛有娃也沒有帶娃經驗,婆婆帶著孩子去洗澡,然後跟人說我不會帶娃種種,小地方的人,大家幾乎都認識。老公拍了娃洗澡的視頻,我回來看到後,非常生氣,當時在月子裡,我沒有大吵一頓,也沒有跟老公說,只要是希望先養好身體,氣傷了自己不值得。結果滿月的時候,我堂妹也告訴我這件事,我其實知道了。堂妹說別人都沒有說我,反而說我婆婆不好,自己不照顧孫子,反而還說做月子的媳婦照顧不好孩子。

後來又發生一次類似的事情,本來是想關心一下家人的,結果被說成故意看笑話的。這次是我打電話,結果那邊沒有掛好被我聽到了,我很生氣後來跟老公提起後,就說以後不再管他家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了。估計後來老公也在他媽面前提了,反正沒有發生正面衝突。

我覺得要看事情的嚴重性,我的都是一些小事,所以覺得沒有質問的必要;還有就是最好讓老公去中間協調,當然如果老公不靠譜,還是抽空找婆婆聊家常的時候說說會更好。我婆婆現在基本都誇我的好,遇到我老公的事,也跟我抱怨;我有時候跟老公吵架也讓婆婆去做老公的思想工作。


浦家小花園


我也經常聽到婆婆到處說我壞話,而且鄰居還傳到我耳朵裡。

剛開始真的氣的不行,難過要命。

經常為這事和老公鬧矛盾。

有次傍晚帶著女兒剛到婆婆小區,就聽到婆婆在說我(婆婆眼睛不怎麼好,遠距離看不到我)說我二婚嫁給她兒子,說我有個兒子就是為了貪財給自己兒子留著,一說說了差不多十幾分鍾。我聽她說完了,就牽著女兒,老遠就讓女兒叫她,奶奶,奶奶媽媽叫你去我們家吃飯呢。我也笑眯眯的看著這些鄰居說,阿姨哈,你們看我媽經常給你們嘮叨我家裡的這點破事,你們聽也聽煩了,她呀,一個人無聊,想找個人說這說那的,你們就別嫌囉嗦哈。我拉著婆婆說,走吧,家裡都等你吃飯呢。

鄰居阿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笑哈哈的說,嗨,我們都知道的,你媽呀,刀子嘴豆腐心,沒壞心眼。

在回來的路上,我也沒有責怪她,裝著沒有發生一樣。

後來她雖然也講,但不會都是壞話了…


姐姐姓朱


既然婆婆是在背後說的,你還想搞好關係,就自動忽略,當作沒發生,不知道好了,多看婆婆優點。平時和婆婆該怎樣相處還照舊。

首先,婆媳相處,難得糊塗才輕鬆。

我們小區有一對公認的親如母女的婆媳,她們的相處真的比母女還親。就是這樣的婆媳,也免不了背後吐槽。

一日小區遛娃我遇到了婆婆,婆婆正在和另一個婆婆吐槽說:“我兒媳婦整天也抱個手機,回家也不做家務,現在的年輕人,都沒法說。但是年輕人工作也挺累,好不容易休息,放鬆一下也可以理解!”

兒媳呢,我週末遛娃時偶爾也會遇到,也聽兒媳吐槽說:“婆婆帶孩子就是老一套,使勁兒捂,死命喂,我家果兒都被喂成小豬了。”

也許你會覺得這兒媳對婆婆怨念會很深,可是正相反。

一次她朋友圈發自肺腑的感恩婆婆:“上輩子我一定是拯救了銀河系,才遇到這樣的婆媽,十年如一日幫我帶娃。我生病了,給我端水送藥,為了我能多吃點,費勁心思做我愛吃的……”總之都是婆婆平日裡的好。

她不清楚婆婆背後的吐槽嗎?她清楚,可是她選擇忽略,因為她更懂得感恩,更懂得多看別人的好。她說:“無傷大雅的吐槽和意見誰都有,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行了。”

其實,這就是婆媳相處中的大智慧,如鄭板橋先生所書“難得糊塗”!

其次,吐槽雖然可以宣洩情緒,但不是明智的選擇

有一個怪現象:婆婆扎堆兒,必吐槽兒媳,媳婦扎堆兒,必吐槽婆婆。這個現象很奇怪,也很現實。

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做到“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做個智慧的婆婆(媳婦),做個文明的傾聽者,不做傳話筒,不搬弄是非。

再次,你聽到的未必是真的

所謂眼見為實,耳聽為虛,沒有親眼看到聽到,就有待考究。

郭碧婷剪個頭髮,婆婆在微博留言互動“”乖乖媳婦兒,回臺北就換髮型了?下次一定要問一下我的同意吧?”

這一互動就被過度解讀為“豪門媳婦難當,剪個頭髮還要婆婆同意。”

實際她們之間真的是婆媳關係難處還是簡單互動,不得而知。但是確定的一點是,局外人捕風捉影,過度解讀!

謠言止於智者

所以,別人傳到你耳邊的未必就是真的,像上面我們小區的婆婆的話,前半段是“說”兒媳,可是後半段是對其的理解與包容,如果傳話人只傳了前半段,就很容易產生誤會了。

而且即便是真的又怎麼樣,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行為方式和習慣。誰也都有看不慣別人或者被看不慣的時候,只是婆媳關係比較敏感而已。

相處中多些理解和包容,多些體諒和接受,讓婆媳關係簡單些!

最後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好的婆媳關係中,婆媳都具備一個特點,那就是“情感細膩,心思粗獷。”

人生難得糊塗,給親近的人多些包容少些計較,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感恩生命中的所有遇見,我們終將成為更好的自己。END

我是邂逅妮殤,專注情感與閱讀,希望與你共同進步。


邂逅妮殤


誰人背後不說人?要是我就裝作沒聽見。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畢竟在一個鍋裡掄馬勺,儘量和婆婆處好關係,不然的話,你老公在中間為難。家和萬事興。

我跟我婆婆從沒紅過臉,老婆婆對我特別好。她敬我一隻,我敬她一丈。所以我們家小日子過的很和諧。遺憾的是她老人家有肺心病,30年前就故去了,我很懷念婆婆……祝婆婆在天堂安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