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20相比美国的“黑鹰”原型,到底有哪些改进?

武备趣科普


2008年汶川救灾,“黑鹰”出动,一款引进了20多年的直升机,犹在使用,见证了我空军维护水平高的同时,也见证了我直升机发展的艰辛历程。从2008年到现在,转瞬十年多过去,通过积极努力,十吨级通用,现在我们有了两款真正属于自己的直升机型号,一为直-18,一为直-20,前者在直-8基础上脱胎换骨而来,而后者则为全新的自研型号。要问自上世纪80年代“黑鹰”进口到现在,为何没有仿制,道理很简单,直升机研制不同其它飞机,全靠实验而得,一切以实验数据说话,催熟一款直升机,特别需要时间,不是说一测绘,按照原样造一架就可以。我们当时一没有旋翼塔等实验设备,二没有可靠的发动机,要想打造出“黑鹰”这样的先进直升机,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致说直-20比之“黑鹰”原型如何,二者根本不在一个水平上,直-20是我国作为第四代直升机而打造的,而“黑鹰”原型不过是第三代直升机。直-20根本就不是“黑鹰”什么改进,而是根据我们自己需要而自主研制的。

仿造没有出路

我国在直升机工业起步阶段,引进前苏联米-5全套技术资料,完成了第一型直升机生产,定型为直-5,只是直-5以后再无直-5,以后又从法国引进SA321“大黄蜂”和SA365“海豚”全套技术,将技术国产化,分别定型为直-8和直-9,在国产化努力中,通过多年的技术摸索和实践,认清了直升机发展规律,逐步建立健全了科研和生产体系,从此踏上了直升机工业的大道正途,推出了多款直升机型号,如直-10和直-20等,表现出光明的技术前景和未来。仿造是没有出路的,唯有健全体系,全力创新,才能推进自己的发展。

直-20要来了

2018年珠海航展,我们以20为主题,网友们期待的直-20没有亮相,发展需要时间,更何况直-20的定位是第四代直升机呢?10吨级通用型号,要从二代直接直接跨越到四代,其中技术难度,可想而知。虽说我们经过直-10和直-18的发展,突破了不少属于第四代的直升机多项关键技术,但真正展开第四代直升机技术攻关,还得说从直-20开始。随着时间的推进,直-20现在,越飞越近,网上曝光率越来越高,照片越来越清晰。今年能否正式亮相,值得期待。

直-20在飞行:


魂舞大漠


直-20是解放军“20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始终只闻其声不见其形,犹抱琵琶半遮面;不久前网络有消息称,直-20已经涂刷陆航战术编号,如若消息属实,意味着陆军型号已经正式加入陆航装备序列。

我国直-20是通过陆航使用美制S-70民用版黑鹰之后,决定参照研发的一款10吨级通用直升机,和武直-10一样,优先考虑高寒地区作战性能;谈到直-20就一定联想到其与美制黑鹰直升机之间的渊源,直-20采用了黑鹰类似的外形设计,但对外形作了针对性的改进,鉴于直-20尚未有官方正式披露的细节,因此我们今天只对外形改动进行分析。

一、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直-20的五叶桨设计

美制黑鹰直升机采用传统的四叶桨设计,而直-20采用了类似于我国直-10和直-15的五叶桨设计,根据直升机研究所发布的论文披露,我国在引进直-9时曾有针对性的对四叶桨和五叶桨气动性能进行过专业研讨,最终显然五叶桨更适合我国国情;虽然结构复杂,但能有效减少飞行中的共振概率,由于桨叶宽度有所减少,对于降噪也有一定帮助;美国的黑鹰最新特战版本沉默鹰也采用了类似的五叶桨设计,我国武直-10也在实际使用中有效证实这一点。

二、舱室部位设计改动较为明显,主要体现在驾驶舱有所延伸和尾部横梁部位有明显的过渡结构

从已公开的网络图片对比开看,直-20驾驶舱空间增大,机头气动外形更加圆滑,这主要是为了保证飞行员拥有良好的驾驶视野;尾部横梁衔接处的明显过渡结构设计,意味着直-20对后部载货舱进行了一定延展,从而保证驾驶舱空间增大的同时保证载货舱面积有增无减。

三、尾部改动特征明显

直-20的尾部结构明显比黑鹰要粗一些,尾部增加了尾轮支座兼腹鳍和电子天线,结构外形相对饱和一些,这是由于直-20尾轮位置向后移动造成的,同时垂直尾翼上的缺口也没有了,垂直尾翼直接与尾梁融合在一起,与尾轮支座兼腹鳍呈现直角姿态。

四、发动机部位机构更大、更厚,加装了桨毂和红外干扰弹/箔条撒布器

从细节上来看,直-20的发动机部位结构更大、更厚,这可能与传言说直-20使用新型涡轴-16发动机有很大关系;在螺旋桨位置,直-20除了增加了明显的桨毂基座之外,顶部还还装了具有消音作用的降振小帽;此外,在发动机后方尾梁上部直-20多出了一块,有消息称那是红外干扰弹/箔条撒布器,尚未得到实锤。

五、还有部分机载电子设备直-20研发具有后发优势,在机载电子设备和航电系统上较引进美制S-70黑鹰有显著提升,这是毋庸置疑的,尽管目前尚未有相关照片披露,下图是珠海航展上国产直升机的座舱配置图。无论如何,军方和广大军迷对直-20可谓是赋予较高期望,中肯的讲,直-20和美制S-70黑鹰虽然有一定渊源,外形设计上也大相径庭,但两者内部设备完全不同,说仿制也好,参考也罢,真正装备部队就是一种成功。


鹰鸽分析


一直迟迟不公开露面的直20直升机作为我国“20家族”成员之一,虽然早已亮相于世人,但是却迟迟没有正式露面,我们只能通过不定期的飞行照片来获悉其近况了。

其实关于直20的消息早在十几年前就有传闻,因为在06年珠海航展期间,中航当时在室内展馆展出了一架形似大名鼎鼎的“黑鹰”直升机的模型,当时很多人就在猜测我国已经在研究属于自己的黑鹰直升机,毕竟上世纪中美蜜月期我国曾进口过24架黑鹰直升机,并且这些直升机一直服役于西南高原地区。其优异的表现令我军刮目相看,特别是其高原飞行能力要比我们进口和装备的其他直升机都要优秀,所以三十几年过去了,早期进口的这批黑鹰直升机仍然有部分机型在服役之中。




我国由于地理位置东低西高,有很大一部分的国土属于高原地区,而这些地区的领土纷争一直未能平乱,所以我军一直以来需要一款性能优异、具备高原飞行能力的通用直升机来解决西南高原地区的边防巡查、人员调换、物资补给等高原飞行任务,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当初我们要进口黑鹰直升机的原因所在。但是进口的这批黑鹰直升机虽然一直保养的很不错,但是受限于平时使用强度大、数量少的原因,这批黑鹰直升机已经接近服役年限,特别是机体结构等重要零部件的老化会诱导发生机械故障而坠机,所以在面对机型数量少、急需更新换代的情况下,我们需要用一种更新的直升机来解决这个问题。虽然世界上优秀的直升机很多,像欧直的NH90、美国的黑鹰改款等优秀直升机进口已经没有可能了,所以只能走自研的路子,而且自研成功也可以像上面两款直升机一样发展出舰载型号,毕竟现在我海军在舰载直升机上的确缺乏一款10吨级的通用直升机(现役的直9吨位太小,直8/卡28吨位太大),所以我们如果能在新机型上研发出舰载型号,就可以解决陆军缺乏具备高原飞行能力的10吨级通用中型直升机,和海军缺乏一款合适的通用舰载直升机的刚需问题。


受限于我国直升机产业的发展限制,虽然我们现在装备服役的大多数直升机都可以自己生产制造,但是真正自研的一款也没有。所以从零开始研发一款全新的通用直升机的路很难走,所以在如果能将黑鹰直升机加入我国的某些零部件上的技术进步就可以为我军源源不断的提供一款10吨级的通用直升机,这也是为什么亮相的直20和黑鹰直升机很相似的原因所在。虽然我们看到的直20和黑鹰很相似,但是二者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的,而且直20也不能算是山寨黑鹰,只能算是借鉴优秀设计元素的结果,毕竟黑鹰直升机在其服役的半个世纪中经历过大大小小很多军事战争/民用救援等飞行任务,也被认为是一款经典直升机。所以借鉴优秀成熟的设计可以避免很多在设计上的误区和加快研发进度,所以并不能说直20是在黑鹰直升机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


从五年前首次亮相的关于直20的试飞照到这两年关于直20试飞定型的大量高清照片爆出,都在说明直20的服役已经不远了,而且也让我们大家更清晰的了解我国自主研发的直20和黑鹰既然形似,那又有何不同之处呢?首先相比于研发更早的黑鹰,直20的主旋翼由4片变为飞行能力更好的五片,其次后机身内部空间也很大等很多不同之处。当然还有更多的细节不同,毕竟这不是纯粹的在山寨,所以很多地方都是有我们自己的特色存在的。




其实直20带给我们国家军队和人民最大的希冀并不是说这是这款多么先进的直升机,而是解决了我军一直以来海陆空军长期缺乏通用直升机的窘况。从近两年直20不定期的试飞照片到爆出一张直20已经刷上军用编号的高清照片爆出,这些消息都在说明直20很可能已经进入军队小批量服役中了,所以等直20具备大批量生产能力后,适时的推出舰载版本后,直20对于我海陆空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我们海军装备中一直缺乏的两栖攻击舰也将面相世人。



魑魅涅槃


目前来看,直20相比于美国的黑鹰直升机,并没有做出多少突破性的变化,目前有的一些细节区别,都只是因为采用了不同的硬件设备所致,比如发动机本来也就不同,所以外观自然不同,但是究其性能特点来说,直20和黑鹰是基本一致的。


黑鹰已经足够经典,没有突破就是胜利。黑鹰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一直都是美国通用直升机的唯一选择和最佳选择,美国把黑鹰直升机开的满世界都是,还曾经以他为主角拍摄了电影《黑鹰坠落》,可以说,如果M1A2坦克是美国陆军的象征,那么黑鹰直升机就是美国陆军航空兵的象征,他相比于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带给美军的作用更大。


黑鹰的基础性能好,可以在极端恶劣的高原环境起降,因此又被称为是高原直升机,他的尺寸适中,可以很好的在山谷中和复杂地形中活动,由于在体积不大的情况下有着很好的运载能力,因此也大量装备了美国的海军陆战队,用来作为两栖攻击舰的登陆主力之一。黑鹰直升机平台先进,因此以他为基础改进出许多的变形。

比如反潜直升机,SH60直升机改进的反潜直升机装备的满美国、满日本都是,几乎每一艘日本军舰都是用的SH60J,黑鹰的反潜改进型也是美国海军如今反潜直升机中的绝对主力,不但出勤率高,而且武器携带能力良好,可以实现长时间、高强度的出动,非常适合反潜这种体力活,因此对美国海军而言,黑鹰也非常受欢迎。


就我国而言,直20可以像黑鹰一样大批量产,而且改进出海军反潜型、两栖攻击舰舰载型等,完全满足海军、陆军、空军、海军陆战队的需求,他要的就是皮实好用,故障率低,而且适应性强,能够做到这些就是胜利,就是成功,何须改进出花里胡哨的样子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