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纲取消了那该如何复习备战中考?现在努力还有救吗?


2018年11月29日,教育部宣布取消中考考试大纲。《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注重加强对学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考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科学命题,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促进学生认真学好每门课程,完成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学业。概括起来,其实就是一句话,彻底扭转应试教育的弊病“考什么学什么”的问题,坚决树立“学什么考什么”的素质教育教育理念!



中考(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是应试教育时期的典型产物,为“考什么学什么”服务。中考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是为方便中学组织教学、和学生复习备考而专门服务的,教育部或独立出卷各省市考试中心会制订并发布考试大纲,并且基于考试大纲还会发布更详细的考试说明;虽然每年的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基本上大同小异,但是学校和考生都会特别关注、和精心研究,因为它是中考非常重要的“指挥棒”:研究透彻了,在学习与复习中能够省掉很多力气,那些考纲和说明中没有或者不重要的知识部分,就可以忽略不计了,老师不用教、学生也不必学,大家齐心协力只是针对重要考点下功夫就可以了!因而,广州市第一中学校长胡革新才会说,“考试大纲是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主要推手。取消考试大纲,有利于基础教育回归育人本位,能让学校安静办学,让老师潜心教书育人。考试太多、太频繁,是中国基础教育一大病因。而源头,就是考试大纲”。



没有中考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中考还怎么考呢?教育回应:“学什么考什么”!《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考命题既要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注重考查思维课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机械记忆试题和客观性试题比例,提高探究型、开放性、综合性试题比例,探索跨学科命题。胡革新校长进一步为学生在没有考纲和考试说明的情况下,该如何学习指明了方向,“要始终牢记并不断领悟,学习不是为了考试,不是为了分数,甚至不是为了上一个好学校。要学会发现知识背后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注分数背后的思辨能力,自我修复能力,以及面对不确定的未来的应对能力”。其实,就是一句话,学生要全面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德智体美劳必须全面发展,突出表现在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双基”要求上!


目前距离2020年中考还有130多天,努力什么时候都不晚,对于复习备战考生,笔者提出三点建议:①夯实“双基”。把初中阶段的所有基础知识点,挨个过关,绝不放过任何一处;同时结合相关练习、联系生活体悟,全面提升自己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无论做的多么踏实,都不为过。②对于“查找”到的知识和能力“短板”,进行集中突破和有效弥补。可以通过请教老师、同学帮助、线上求助、针对性刷题、甚至专业补课等方式,尽快完成,积极做个有心人,努力把“短板”转变为自己的“长板”。③注重学习方式方法,努力提高学习效率与效果。在学习方式上,除了单打独斗、强化自学以外,更要积极与同学进行线上线下多进行互动,在合作和活动中大幅度提升学习复习效率;在学习方法上,要特别注意劳逸结合和有的放矢,专心学习复习时,就必须是高效率与好效果,尽力做到事半功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考纲取消了那该如何复习备战中考,现在努力还有救吗”,中考考纲及考试说明被取消了,是素质教育的大势所趋,面对这种局面,考生必须积极转变思路,顺应新形势新要求的需要,积极做更加详细周到迎考的准备,充满自信地赢得自己的中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