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齒莧什麼時候就不能吃了?

濟才影像


馬齒莧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植物,不只是在我國大江南北均有分佈,就算是全世界範圍內的溫帶和熱帶地區,也都能看到這種植物的身影。

在我們老家馬齒莧叫做螞蟻菜,有的地方也叫它長命菜、麻繩菜,有些地方的人們因為馬齒莧葉綠、梗紅、花黃、根白、籽黑具有五種顏色,所以也將其稱為“五行草”。

【馬齒莧什麼時候就不能吃了?】

這個問題問的比較模稜兩可,“什麼時候”的定義實在是有點模糊,我們姑且理解為以下這兩部分來看待:

①什麼生長狀態的馬齒莧不能吃?

馬齒莧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也就是說它的生命週期不長,僅需要1年就能走完生根發芽、開枝散葉、節籽枯萎這一整個循環。

有鑑於一些植物、蔬菜的不同生長週期可能營養成分有變化,有一些蔬菜在某個特定的生長狀態下是最好不要食用的。比如青番茄和發芽的土豆就是這樣的情況,它們都含有一些會讓人產生不良反應的生物鹼“龍葵鹼”,這應該是植物出於對自身繁衍保障而演化出來的自我保護機制,這些物質可以保證植物在種子尚未成熟或者發芽階段不被動物吃掉,有利於植物種群的繁衍,那麼馬齒莧會不會也是如此呢?

事實上馬齒莧並不存在這樣的機制,它是走上了另外一條確保種群繁衍的道路,那就是演化出了極強的生命力。馬齒莧的繁殖速度非常快,只要氣候和環境不是特別惡劣,它們很快就能長出一大片,而且馬齒莧就算被連根拔起了,只要是扔在地上接觸到了溼氣、雨水,一樣會很快的紮根下去繼續生存,所以在農村有些地方也叫它“曬不死”。

所以綜上所述,馬齒莧的整個生命週期中,任何生長狀態下都可以吃,它不存在番茄、土豆那樣的有效防禦機制,只不過開了花的馬齒莧口感不太好罷了。


②什麼保存狀態的馬齒莧不能吃?

馬齒莧基本上一年中有三個季節都能見到新鮮的,所以它的鮮品就跟其他蔬菜一樣,只要是沒腐沒爛就能吃,當然還是儘可能吃新鮮的比較好,而且吃前最要焯水處理一下。

馬齒莧也可以曬成乾菜,快速焯水斷生一下之後曬乾就可以了,沸水、陽光的熱力再加上脫水,也會去除一些馬齒莧不太討人喜歡的酸澀味道。馬齒莧的乾菜保存跟其他的乾菜也差不多,只要注意不要受潮黴變,小心蟲蛀就可以了。

所以只要保存得當、品質沒有問題,馬齒莧都是可以吃的。

一些關於馬齒莧的誤區:

馬齒莧雖然算是不錯的野菜,但是也不必過分的追捧,比如有些說法中馬齒莧“可以有效補充蛋白質”、“補充ω-3脂肪酸”等等,這些就不用當真了。

馬齒莧的蛋白質含量在2%左右,吃這個補充蛋白質實在是效率有點低,而且就算馬齒莧乾菜去掉了水分含蛋白質高一些,但是我們吃的時候也不可能直接嚼乾的吃啊。

馬齒莧確實含有一些ω-3脂肪酸,但是馬齒莧的脂肪總量也才0.5%,這其中的ω-3脂肪酸就更是微乎其微了,單純以補充ω-3脂肪酸來說,可能吃幾斤馬齒莧都不如吃兩口海魚,或者菜里加幾滴亞麻籽油。

所以馬齒莧是一種營養成分還不錯的野菜,不過也僅此而已,當做日常飲食的菜餚調劑是很好的,但是不用為了要獲得某個“營養”、“功效”而刻意大量去吃。

以上就是這次關於馬齒莧的全部內容了,如果有所幫助的話,懇請幫忙轉發和點贊!

那麼大家有沒有吃過馬齒莧、怎麼做好吃呢?你們那裡把這種比較常見的野菜叫做什麼呢?

對於美食、健康飲食和美食趣聞軼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支持一下,以後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關內容!


啞巴美食家


我覺得,馬齒筧啥時候都能吃。但長的嫩一點的吃著順口些,老點的比較滑口酸味大一些。

我是五零後,從記事起就吃馬齒筧,那時農村缺糧吃用馬齒筧的方法很多,印象最深的是把馬齒筧和別的野菜混合做玉米麵菜饃饃的多,因為單獨吃馬齒筧酸味太大,不爽口。當時的農村幾乎家家都吃這種饃饃。也有用來餵豬的,那時玉米地裡(不打農藥)的馬齒筧長的很旺盛,一會就能採一筐,我都是採一大布口袋。鮮嫩的留點家人吃,其餘的用來喂家裡的老母豬。時至今日,每年我都要到田野裡(不打農藥地塊)採摘一些馬齒筧,回家煎醬或是炒雞蛋吃。這似乎是一種情懷,夏秋季裡不吃上幾次馬齒筧,就好像缺了點什麼?

附圖:

圖一,我在夏季採摘的馬齒筧。

圖二,地裡長的馬齒筧。

圖三,灤河岸邊生態菜院裡有很多馬齒筧。



灤水流潺


馬齒菜是長命菜,生命力極強,什麼時候都能吃,嫩時可以煮熟了把裡面的水擠出來,放上香油麻汁,敲上蒜,一拌很是美味。

老了,煮熟,曬乾了,特別是冬天,放上白菜,粉條,豬肉,胡椒粉,包包子,很是好吃。

我家每年大年三十早上就包這樣的包子,過年用長命菜包包子,能長命百歲,很是吉利。

今天老公還在菜地裡拔了一大躲這種菜,讓鄰居嫂子弄了去曬乾了,冬天包包子。

嫂子說,大田裡的這種菜不能要,因為因為打了藥。

這是是一種非常好的菜,什麼時候都能吃。


範本娜


馬齒莧對我而言,太過熟悉,從小時候就吃起,有著童年許多的回憶和特殊的感情。小時候馬齒莧隨處可見,夏天總是冒著酷暑,全然不顧曬黑(嘿嘿,那時候還不知道愛美),跑進田間地頭去址,半天的功夫就可以扯到幾籃子,堆在家裡像一座小山,想想日後曬成馬齒莧醃菜,心裡甭提有多美,因為馬齒莧醃菜是我的最愛。



馬齒莧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不同季節不同吃法。網上有不少文章將涼拌馬齒莧歸為春天野菜類,純粹是扯淡,在我們湖南這邊,春天馬齒莧還在休眠期,連影都沒有,只有到了5月底才開始冒出來,6~8月份,才是莖肥葉嫩,採摘的最好時期。



馬齒莧除涼拌外,還有炒、蒸、開湯等多種吃法。新鮮的馬齒莧只有夏天才有,若將馬齒莧曬成醃菜,不受季節限制,無論春夏秋冬都可以吃到。



——【馬齒莧幾種常見的吃法】——

1、馬齒莧煎雞蛋:馬齒莧煎雞蛋其實與韭菜煎雞蛋的烹飪方法差不多,唯一的區別是韭菜是先炒,而馬齒莧是先焯水。①將馬齒莧去根洗淨後,用沸水焯3分鐘撈出,切小段,加少許食鹽拌勻;②將雞蛋液打入碗中,依次加入生抽、料酒、食鹽,用筷子按順時針方向攪拌均勻;③將切好的馬齒莧倒入蛋液中,攪拌均勻;④熱鍋起油,油至5成熱冒輕煙,倒入蛋液調至中小火煎,待蛋液成型翻面,煎制兩面金黃出鍋裝盤。此道菜的特點是鮮香濃郁,酸脆可口。



2、清蒸馬齒莧:①將馬齒莧去根洗淨,切成小段;②淋入花生油,撒入麵粉拌均勻,讓馬齒莧莖杆和葉片沾滿面粉;③放入蒸鍋,大火蒸7分鐘關火,揭開鍋蓋,撒入食鹽端出;④準備調料:大蒜籽搗成碎末,加入生抽和香油,再加入少量香醋(馬齒莧本身帶酸味,亦可不加)、食鹽,喜辣的再加上一勺剁辣椒,調料拌勻;⑤將調料淋入到蒸好的了齒莧中攪拌均勻,調料亦可不與馬齒莧混合,單獨作蘸醬吃。此道菜的特點是香糯蒜香濃厚,營養好。



3、臘肉蒸馬齒莧醃菜:關於馬齒莧曬成醃菜的具體制作方法,小雅在3月27日回答的《鄉村野菜馬齒莧怎樣吃更有味?》中有詳細介紹,有興趣可以看看,在這裡就不再贅述。①馬齒莧醃菜用溫水浸泡20分鐘,擠幹水分;②臘肉用熱水刷乾淨,改刀切成2mm的片狀;③將馬齒莧醃菜放置碗底,切片的臘肉碼在馬齒莧醃菜的上面,加入生抽和辣椒麵,放入電高壓鍋隔水蒸,通電後按下煮飯鍵。④待電高壓鍋落閥後,揭開鍋蓋,香飄滿屋,此道菜是我的最愛,臘肉的鹹香與馬齒莧醃菜的醇香相互傳遞和感染,風味獨特。



4、馬齒莧醃菜包子:①包子餡調製:五花肉洗乾淨,剁碎成末,馬齒莧醃菜用清水泡泛,切細,不用擠幹,與肉末混合在一起,加入生抽和食鹽,再加入少量的醃菜泡水,攪拌均勻備用;②涼白開加入白糖攪拌融化,加入酵母,待水面上有泡沫,說明酵母開始活化,倒入麵粉攪拌成絮狀,然後揉成光滑的麵糰,用保鮮膜蓋住醒發至兩倍大;②再次揉麵,排去麵糰中的空氣,搓成長條,切成劑子,用擀麵棍壓成包子皮;③將醃菜肉餡放入包子皮上,捏成好看的皺褶合攏,蒸鍋放入熱水,蒸格塗抹一層植物油,再將包子坯放入,包子間需留有空隙,蓋上鍋蓋進行第二次醒發;④醒發至1.5倍大時,開大火蒸制15分鐘後,關火再燜3分鐘,即可開蓋夾出。馬齒莧醃菜包子鮮香開胃不油膩,特別好吃。





5、馬齒莧烙餅:馬齒莧烙餅做法與前面介紹的馬齒莧煎蛋相似,馬齒莧處理方法完全相同,只是烙餅是用麵粉加雞蛋,不需加生抽和料酒,只要加入食鹽和白糖到麵粉中,再加入馬齒莧拌勻,用食油煎制,煎制時間比煎純雞蛋要長。



接下來咱們重點介紹經典的香辣涼拌馬齒莧的做法,為了增加馬齒莧的爽脆口感,小雅在這裡多加了一步,進行了小小改版。

——【香辣涼拌馬齒莧】——

【食材】馬齒莧400克

【配料】食鹽1克,蒜瓣6粒,紅辣椒3個,生薑1小塊,生抽1勺、香油1勺,香醋1勺、剁辣椒1勺,老乾媽1勺、白糖少許

【具體做法】

1、馬齒莧去除老莖和根,爛葉和有白斑點的病葉不要,洗淨瀝乾水分;



2、生薑洗淨刨皮,改刀切末,大蒜拍扁去皮後切碎未,紅辣椒洗淨切成小圈;

3、鍋內放入清水燒開,將馬齒莧放入焯3分鐘左右,將暴露在水面上馬齒莧用筷子壓入水中,使之全部浸入沸水中,受熱均勻;



4、3分鐘後,馬齒莧變色變軟撈出,放入有篩眼的竹製曬盤上,放置在陽光處晾曬半日,曬至含水大約60%。晾曬這一步便就是小雅的改版,多加的一個步驟,一般涼拌馬齒莧撈出後直接涼拌;



5、熱鍋下油,油至5成熱時加入姜蒜和紅辣椒爆香,隨後再加入生抽、香醋、白糖、老乾媽調料,至調料香味溢出,關火;

6、晾曬後的馬齒莧裝入盤中,加入剁辣椒和香油,將鍋中炒好的調料淋入,攪拌均勻在常溫下醃製半小時;



7、然後放入冰箱冷藏,1小時後端出來便可以開食了,酸涼香辣,最大的特點是特別爽脆,吃起來還有咔嚓咔嚓的響聲,好吃韻味。多加晾曬這一步,味道更是在線。



——【溫馨小告示】——

① 馬齒莧葉片雖厚實但嬌嫩易脫落,清洗時,動作要溫和輕柔;洗過的馬齒莧,你會發現水面飄浮著一層黑乎乎的小顆粒,那是馬齒莧的種子,可以食用。

② 馬齒莧焯水不宜時間過長,一般全程不應超過5分鐘,若時間長,馬齒莧太熟,晾曬時易與曬盤粘連,而且導致水分流失太快曬乾,缺乏爽脆的口感。

④ 增加晾曬這一步,為了是殺出馬齒莧體內多餘的水分,使之更加酥脆有質感。

⑤ 馬齒莧的調料,可根據個人喜好調整,比如,我喜歡山胡椒味,在涼拌馬齒莧的的時候,常常會加入山胡椒油。

⑥ 馬齒莧焯水後,酸味減弱,容易被更多人接受。

好了,關於《馬齒莧什麼時候不能吃了》的問題,咱們今天就聊到這裡,如果你有不同做法或更好的建議記得一起分享哦。

美食,舌尖上的風景,關注小雅美味,分享一日三餐的小情趣、小溫暖,共同探討美食話題,讓美味和健康陪伴你的生活。

筱雅美食


鄉村新雨解答:這個問題我從2個層面予以解答。1.機械回答。馬齒莧什麼時候就不能吃?要分男人和女人而言。2.馬齒莧什麼時候就不能吃?什麼時候都能吃。



這是一個自相矛盾的回答嗎?不是的。有的讀者非常聰明,已經看出來了!馬齒莧不適合以下朋友食用,很嚴肅的說有如下3種情況者最好不吃馬齒莧——為了您的健康。

1、女性經期

馬齒莧性質寒涼,經期女性食用會加重體內的寒氣,從而導致經血難以排出,出現腹部隱痛或嚴重痛經症狀。

2、孕婦

馬齒莧的一些成分可以刺激子宮,促使子宮收縮,孕期體質較為虛弱或孕早期女性食用後可能會有流產的風險。

3、脾虛者

凡脾胃虛寒,腸滑作洩者勿用。馬齒莧具有一定的滑腸作用,容易刺激腸胃,加重症狀,嚴重者腹瀉難止。(摘選:《本草經疏》)



再來談談,馬齒莧什麼時候都能吃的情況:

馬齒莧應該不會有太多人感到陌生,畢竟這是南北普及得太廣泛的一種“野菜”。如果確實沒接觸過,沒關係,可以直接讀圖認識一下。

馬齒莧花期5-9月,果期6-10月。生於田野、荒蕪地及路旁。分佈在祖國大江南北,種子(馬齒莧子)亦供藥用。在食用功效上最顯著的有以下幾點:1、有清熱解毒、祛溼止帶,適用於溼熱下注、小便短黃、口渴口苦、舌紅苔黃,亦可用於溼熱洩瀉、痢疾等。2、能驅蟲,適用於小兒鉤蟲病。3、除腸垢,適於治療久痢。

馬齒莧的這些“優異表現”,不是現代科學研究發現的,而是聰明的中華老祖宗流傳下來給我們的。北宋博物學家蘇頌(歷任五朝而不倒的一位著名宰相)認為,馬齒莧“葉青、梗赤、花黃、根白、子黑”,五種顏色分別對應了五行的木、火、土、金、水,五行俱全,所以馬齒莧又叫“五行草”或“五方草”。這在所有植物的提法上是最被神話了的一種,讓人歎服古人觀察的細微與總結的獨到之處。

春夏秋冬四季吃法

我住在南方的一個小鎮上,我們這邊通常用馬齒莧做涼拌,佐粥。將馬齒莧洗淨,開水焯燙熟,瀝乾水分;葉青莖紅,經絡明晰,切碎,澆上醬油和麻油,裝盤,如一堆精緻的碎玉。

中國當代作家汪曾祺說過:我們祖母每於夏天摘肥嫩的馬齒莧晾乾,過年時做餡包包子。她是吃長齋的,這種包子只有她一個人吃。我有時從她的盤子裡拿一個,蘸了香油吃,挺香。馬齒莧與肉末做餡,可包餛飩、做青團、蒸包子。將艾葉洗淨用刀切碎,和糯米粉攪拌均勻後,揉團。加入馬齒莧肉丁餡料,放到蒸籠裡旺火燒蒸。起鍋,一隻只蔥綠如翡翠,溫潤似碧玉。

夏日,把焯過水的馬齒莧太陽下曝曬數日,裝進罈子裡密封保存。深秋或冬日,取出來切成細末,與幹辣椒同炒,酸辣開胃,祛除寒氣。南京人春天常吃的“春八鮮”中也有一味馬齒莧,揚州人更是有醃貯馬齒莧,歲暮以此為餡做包子。



吃膩了膏腴肥甘、玉盤珍饈後,嚐嚐馬齒莧,咀嚼一下往昔的那些關於田野、父母、親人、鄉村.......的美好追憶,一道菜餚,足以讓人擁有了“布衣暖,菜根香”的淡定與懷想。任何時候,只要你想吃馬齒莧就吃吧!

◎以上為個人觀點,如有不妥,請您在留言區留下寶貴意見,特邀大家關注三農人鄉村新雨,多多交流,共同學習。

鄉村新雨


一年四季,鮮的吃三季,乾的吃四季。因為馬齒莧耐旱耐瘠不耐寒,冬天沒有生長。


春上萬物生長,馬齒莧比誰都積極,其他野草剛伸頭,它已經可以挖來做菜了。從此,一直到深秋打霜,整個期間,不用除草施肥,不用翻耕播種,甚至種子都不要,地裡都能老冒芽,而且長得快。

馬齒莧還有個特性,曬不死。夏天一般陽光下都在50℃以上,你把它薅掉,扔在田埂上,三天三夜都沒事似的。一場雨下來,又伸出根,原地活過來。如果曬它的土地有墒情,一夜的露水都能讓它紮根活過來。



馬齒莧最大的特點是無病無災,不生病,不招蟲,不用藥,徹頭徹尾的無公害野菜。所以受人待見。吃法也很簡單,涼拌、熱炒、曬乾。


普濟


馬齒莧又叫五行草,長壽草。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其它功效可以去網上查。

我們家鄉湖北多,沒想到雲南大理巍山縣也多,這邊沒人吃。

馬齒莧具有耐旱、耐高溫的特性,只要採摘回來攤在地上就不會爛,不吃時不要洗,它那小葉片遇水好爛。什麼時候都能吃!只要沒爛!

保存方法:焯水曬乾裝袋,啥時候想吃拿出來用涼水浸泡幾分鐘,炒吃、做包子、餃子、乾鍋都行。如沒保存好,有白色黴變就不要吃。

一定要焯水才能涼曬,不然你大太陽曬一個星期也曬不幹。它太能耐高溫!

焯水涼曬前要反覆數次清洗乾淨,你看著乾淨,它特別招惹泥沙。

吃新鮮時,可以直接加辣椒、大蒜爆炒。也可以焯水後涼拌!

馬齒莧的涼性特別大,上火、生痱子、便秘時,吃了它比吃藥還管用。

我用鮮馬齒莧做餡子時,用的肥瘦肉比是三七,加了韭菜中和馬齒莧的寒性,比例也是三七,只加鹽和生抽拌和,別的不要加。因為馬齒莧的寒性太大,老人和五歲以下的兒童、胃寒的人慎吃!

涼幹後再吃就沒那麼大的寒性了,想怎麼吃都行。

這東西不經曬,我採摘回一揹簍,焯水後曬乾了一斤都沒有。如果有人賣幹馬齒莧,一百元一斤你也別嫌貴。

因為它是純綠色野生的!




老玩童大叔


風如我詩,我來噴兩句。

馬齒莧是種適應能力非常強的植物。把它掐成段插進土裡就能活。它的籽一落地只要稍微有點墒就能發芽。耐旱耐澇。耐貧瘠。

當然,肥沃的土地,馬齒莧就長得格外快,也長得格外肥。綠葉淡紅莖,看著很妖俏。

把一棵馬齒莧拔掉,扔在地裡,它會頑強地保持著綠色,淡紅的莖也堅決不蔫。一遇有雨有水,馬上再次紮根成活。

由於它這麼頑強的生性,它幾乎是除了冬天,其他季節都在生長,那就沒有什麼時候能吃什麼時候不能吃的疑問了。只是你採摘時採摘嫩的不採摘老的就行了。

馬齒莧在農村一般都是攪進麵糊裡,烙成菜饃,蘸汁吃,別有一番風味。

其實,煮一下涼拌,以及炒著吃都行。

在集體時代,地裡是沒有這麼多雜草的:那時家家戶戶都有集農家肥的習慣,村裡街道小巷裡不可能有一根草。現在就不同了:只要是沒硬化的地方,都會長一叢鬱鬱蔥蔥的草。不管是大街裡還是家門口。

那些小巷裡,更是兩邊兩溜草,長得旺旺的。只留下中間一條路,給人踩得光溜溜。

村外邊更不用說了:那些草會長得密不透風,遮蔽每一個人走不到的空間,這些地方,人也就沒法去了。

這都是那些個性很張揚的雜草,馬齒莧顯然是個謙謙君子,它得需要那些沒有太多雜草的地方才能長好,才能長大。才能顯出它的不一樣。

在一些樹林裡,葡萄地裡,這些雜草被控制的地方,馬齒莧會很快滴成長,爭一片地方,顯示自己的坦然,炫耀自己的大方。


風如我詩


大部分人都可以吃的!

的確吃了對人有很多好處,但是肯定對某些特定人群不宜多吃(比如有些醫生才說得清楚那些不適宜)


山溝裡有原生態


馬上開花,還能食用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