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水平跟人品有什么关系?

山花224997826


书法水平与人品是正向统一的关系,这是中国书法的道统!

“心正则笔正”道尽此理。

只有中国才有书法这一千年的传承,书法从“书”上升到“法”,书不能千古,唯法不易。我们谈书法就不能脱离了“法”,这个“法”的核心就是道统,即天人合一的命题。

书法不仅仅是书写,更是书写的人内在“素养”的表达,剥离“人”与“书法”之间的连接,就是剥离了“书”与“法”。简单将书法看着一门“艺术”形式或者“艺术”表达,将书法与书写的人之间的关系剥离,单纯以西方的审美意趣区隔中国传统审美意趣,就背离了中国书法的内在价值。

书法与人品的关系不能绝对化

书法的修炼与个人的人文素养、品行品性是相关统一的,练习书法的过程就是内在修炼的过程,这个过程自然会对人的“心性”有大的提升。同时,人文素养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反过来也会提升书法的审美水平和表现力,书法与人品的关系是正向相关的,书法与人品的关系不是绝对的,即书法与人品没有一点关系,或者书法好的人人品必须好,这些都是极端的话,是没有价值的。

书法是脱离不开汉字的,也脱离不开人文的

“笔墨不离文人志趣,文章不离载道要义”这是千年不变的传统。不论是《兰亭序》还是《祭侄文稿》或者是《寒食帖》,都是通过文章来传达自己内心的“情绪”,通过书法表达这种“情绪”,书法脱离不开汉字与文章,文章情趣脱离不开写文章的人,这就是书法与人之间的统一关系。书法绝不是脱离了汉字文章的线条艺术,偏离了与人的关系或者偏离了汉字文章的大义,就偏离了中国书法的道统。

当代丑书、展览体大行其道,就是要分离人与书法之间的关系,让书法变成单纯的线条图画,以西方的机械审美替代华夏的人文审美,这完全背离了书法之道,呜呼哀哉!


云隐


《书法水平和人品有什么关系?》

老沛说书

其实书法水平和人品没有什么关系。也就是说,人品好的人书法水平不一定好,人品差的人,也有可能成为书法大家。

我这观点想必很多人会持反对意见。

我们不妨先来看几张图片。

以上几个图分别是:蔡京、秦桧、董其昌的书法。他们的书法作品怎么样?明眼人心里自然有数,看后不可能说不好。但是大家对这几位的人品大多也都有所了解,称之为“大奸大恶”,毫不为过。

我们再分别说说他们的书法与人品!

上图为蔡京小楷

关于蔡京。北宋有"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其实这其中的“蔡”本来指的是蔡京,可后世以其"人品奸恶",就改为了蔡襄。元陶家仪《书史会要》:“(蔡京)其字严而不拘,逸而不外规矩,正书如冠剑大人,议于庙堂之上;行书如贵胄公子,意气赫奕,光彩射人;大字冠绝占今,鲜有俦匹。”

就连当时狂傲的米芾都承认自己的书法不如蔡京。据说,有一次蔡京与米芾聊天,蔡京问米芾:“当今书法什么人最好?”米芾回答说:“从唐朝晚期的柳公权之后,就得算你和你的弟弟蔡卞了。”可见太京的书法水平非常之高。

再看古人余应求对他的评价:“欺君妄上,专权怙宠,蠹财害民,坏法败国,奢侈过制,赇贿不法者,蔡京始之…”啥也不说了,坏事都让他干尽了!

上图为秦桧书法作品

再说秦桧,陶宗仪《书史会要》云:“桧能篆,尝见金陵文庙中栏上刻其所书‘玉兔泉’三字,亦颇有可观。”有书辑入《风墅帖》。

据说他在宋徽宗在瘦金体的基础上发明出了一种全新文体,并且引起了宋徽宗的关注,宋徽宗看后十分满意,嘉奖了秦桧一番,随后便下令将这种文体派发到全国各地,规定各地官员以后上书公文就使用这种文体。这种字体就是我们至今仍在使用的“宋体”。可见秦桧的书法造诣相当高。

但是提到他的人品,我们只能表示:“呵呵”了!且看古人对他的评价。

马端临:秦桧自得政以来,动兴大狱,胁制天下。岳飞狱死,桧势焰愈炽。贤士大夫,时系诏狱,死、徙相继,天下冤之。又置察事卒数百游市间,闻言其奸者,即送大理狱杀之。

朱熹:秦桧之罪所以上通于天,万死而不足以赎买。


最后说说董其昌,之所以把他放在最后,是因为三个人当中他的书法造诣最高,他的人品与书品反差也最大!

董其昌是中国书法史上颇有影响的书法家之一,其书法风格与书学理论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赵孟頫妩媚圆熟的“松雪体”称雄书坛数百年后,董其昌以其生秀淡雅的风格,独辟蹊径,自立一宗,亦领一时风骚,以致“片楮单牍,人争宝之”。

董其昌的书法,吸收古人书法的精华,但不在笔迹上刻意模仿,兼有“颜骨赵姿”之美。书法上有“邢张米董”之称,即把他与临邑邢侗、晋江张瑞图、须天米钟并列;康熙曾称赞他:“华亭董其昌书法,天姿迥异。其高秀圆润之致,非诸家所能及也……”又说:“每于若不经意处,丰神独绝,如清风飘拂,微云卷舒,颇得天然之趣。尝观其结构字体,皆源于晋人。”

董其昌像

对于董其昌的人品之恶,很多人不是太了解。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秋天,实足年龄已六十高龄的董其昌竟然看中了诸生陆绍芳佃户的女儿、年轻美貌的绿英姑娘。更可恶的是,他的几个儿子都相当专横,尤以第二个儿子董祖常最为狠毒,带了人强抢绿英给老子做小妾,是董其昌强抢民女的主凶。而陆绍芳对董氏父子强抢民女的做法非常愤慨,在四乡八舍逢人便讲,张言批评。松江民众早已对董家的恶行有意见,事情发生后,当即有人编出故事来表达愤怒之情,题目叫《黑白传》,因为董其昌号思白,另一个主角人物是陆绍芳,源于陆本人面黑身长。故事的第一回标题是:“白公子夜打陆家庄,黑秀才大闹龙门里。”不久,说书艺人钱二到处说唱这个故事。董其昌知道后大为羞恼,以为这是一位叫范昶的人捣的鬼,便派人每天对范昶凌辱逼问。范昶不承认,还到城隍庙里向神灵起誓,为自己辩白,董家却依然不放过他,最后竟逼得他暴病而死。范母认为这是董家所逼,于是带着儿媳龚氏、孙媳董氏等女仆穿着孝服到董家门上哭闹,谁知董其昌父子指使家丁对她们大打出手,又将她们推到隔壁坐化庵中,关起门将几个妇女摁倒,剥掉裤子,用棍子捣戳阴户。范家儿子用一纸“剥褌捣阴”的讼状将董家告到官府。但是,官府受理了诉状,又碍于董其昌之名难于处理,一时拖延不决。

董其昌及其家人“封钉民房,捉锁男妇,无日无之”的令人发指的罪行,早已激起了民众特别是士林的愤怒,进而变成了轰动江南、朝野为之震动的一场群众自发的抄家运动。

人们到处张贴声讨董其昌的大字报和漫画,说他是“兽宦”、 “枭孽”,以致徽州、湖广、川陕、山西等处客商,凡受过他家欺凌的人都参加到揭发批判的行列中来。甚至连娼妓嫖客的游船上也有这类报纸辗转相传,简直到了 “真正怨声载道,穷天罄地”的地步。

人们愤怒的情绪积聚着,到了十五日行香之期,百姓拥挤街道两旁,不下百万,骂声如沸,把爪牙陈明的数十间精华厅堂尽行拆毁。第二天,从上海青浦、金山等处闻讯赶来的人早早就到了,上房揭瓦,用两卷油芦席点火,将董家数百间画栋雕梁、朱栏曲槛的园亭台榭和密室幽房,尽付之一焰。大火彻夜不止。他们还把董其昌儿子强拆民房后盖了未及半年的美轮美奂的新居,也一同烧了个干净。董其昌被吓得要死,惶惶然避于苏州、镇江、丹阳、吴兴等地,一时如丧家之犬,直到半年后事件完全平息才敢回家。董其昌人品如何,可见一斑!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劣迹斑斑的地主恶霸,在书法方面却是一位开宗立派的大咖。是不是有点颠覆三观的感觉??

其实自古以来,之所以有“书品即人品”等说法,是因为人们习惯于把艺术水平的高低和道德进行硬性的捆绑。“字如其人”,这话没错,但是多数人都理解错了。字如其人,不是如其人的品德,而是如其性格、才情、学养。否则,每年评出的全国道德模范应该都是书法名家。

书法史中,不乏因人废书、因事废书的现象。实际上从纯粹的艺术角度来看,以这种方式对一个人的书法水平进行评判,无疑是有失客观与公允的。


老沛说书


书法与一个人的文化涵养有关,这个已被民众广泛接受。书者,六艺之一,本身就代表一种素质能力;而书法,本身也归为文化艺术的种属。书法修炼打磨的过程,不仅是技艺的臻善,更是知识的厚积,因此书法艺术的底蕴,更取决于文化学识的厚度。

而人品,则是属于“三观”,是关乎人性善与恶的道德伦理问题。这种本性与品质的问题,取决于人的价值观,具有极强的隐蔽性与多变性。善恶一念间,好人也可能蜕变为坏人,坏人也可以育化成好人,这个从书法里是看不出来的。



但是,性格与情怀在书法中却会不同程度的有所体现。从用笔、线条与结字的特点,可欢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比如狂野不羁,心气平和,洒脱飘逸,刚正不阿,老成持重,谦逊内敛等等。因此,书法和人品没必然关系,而与性格有密切的关联。


抱庸浅谈。


抱庸詩書


书法能磨练人的性格,收心养性,性格急躁的每天练上一个小时的书法,用不了多久就会沉稳多了。

书法能锻炼人的意志,每天学习优秀的书帖,反复临摹,总觉得和人家有差距,但不断练习,反复揣摩,也会感到自己进步,通过发现差距,弥补差距,获得进步的过程会使 你的意志更加坚强。

基于以上两点,如果你想做个平凡的人,练习书法对提高综合素质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书法和人品有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和人的内涵深浅、取法高低和下功夫多少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书法讲究: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就是字里行间透出的格调高低内涵深浅区分出了书家还是书匠,胸中天地宽广下笔自然气象高远意境开阔,鸢飞鱼跃,鸾舞蛇惊,绝岸颓峰,大江奔涌,细观字里行间总能产生各种不同的意象。腹藏万卷书,下笔自通神,苏东坡云“退笔如山未足珍,书读万卷自通神”,人的内涵有多高,书的内涵有多高。



栾小乾


书品既人品是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但是与事实不符,许多人能找出一些反面例子,比如蔡京,秦桧,高俅,和珅,还有一个争议颇多的董其昌,此外,大书法家王铎,赵孟頫,也常常受人诟病。

类似的例子还很多,这些现象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许多人把书法的造诣与人的品格强拉到一起,实际上是一种道德绑架。

书法的好坏,要遵循其内在的规律,是书写者个人的天赋与其努力的结果,书法所体现出来的深沉博大,凝炼厚重,金钩铁线,长枪铁戟,潇洒飘逸,矫若游龙等等特征,是书法家长期磨练的结果,进而与自己的性格特征相吻合。

比如颜真卿的书法,能看到他的性格特点,端庄正直,威仪无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浑厚博大,而《祭侄稿》的痛快淋漓又体现了他刚直不阿,嫉恶如仇,金戈铁马,怒火万丈的气势。而王羲之的《兰亭序》则看到王羲之的从容平和,潇潇洒洒,举手投足的儒雅大家之气。

字如其人,并不是如这个人的品格,而是如这个人的性格。

中国古代流传至今有一个算命法,叫“拆字算命”,进而通过字体的书写风格特点来判断这个人的性格及命运,其实,这都是有科学道理的,因为一个人字体形成以后,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长期的锻炼,会让人的精神气质,性格特点不知不觉体现在字体中。

经验丰富的人,确实可以通过一个人的字体,判断出这个人是急躁还是沉稳,是积极还是消极,是小气还是大方,是大胆还是懦弱等等,再结合一个人的面相,体态,身份地位等,基本能判断出这个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许多人便不自觉的把书品与人品强拉到一起了。

可是,人品只属于一个人的道德情操方面,而人的性格特征却和书品是完全的两码事。就像颜真卿,他的行草书如金刚怒目,给人感觉是脾气暴躁,不好相处,或者刚正不阿,正气凛然。

你不能说他脾气不好就代表他人品不好。

再如董其昌,他的字温文尔雅,但是这个人八面玲珑,有过不堪的人品。

所以,把书品等同于人品的,往往是某些人的刻意为止,故意生拉硬扯,道德绑架而已。但即使如此,我们还是希望好的书品配上好的人品,这样二美结合,才是最让我们欣赏和学习的。


素心明月


书法水平和人品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很好的问到了书法的艺术水平和人文精神之间的关系,现在本人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刘熙载在《艺概•书概》写道:“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直白的讲就是书如其人。从书法的人文精神来看,讲书法水平是和人品有关系的。周敦颐《通书·文辞》:“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说的是文以载道。颜真卿忠义节烈,舍生取义,他的书法也一如忠臣烈士,庙堂之气十足。书法极具象征性,看到颜体楷书,自然使人联想到像他这样的忠臣良将。他满怀悲伤地写下了震烁古今的《祭侄文稿》。原本一篇普普通通的祭文,居然写得那样奇崛雄健、浩气充盈,达到了超神入圣的境界,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但是单纯从书法的艺术角度来看的话,书品和人品又没有直接的关系。明末清初投降清朝的“贰臣”王铎工正、行、草书,得力于钟繇、王献之、颜真卿、米芾,笔力雄健,长于布局。 有北宋大家之风。在书法上王铎是一位各体皆能、风格多样的书法全才。无论是伟岸遒劲的大楷、高古朴厚的小楷书,还是他那飞腾跳踯的行草书,在晚明清初书坛上都应说是一流的。北宋有“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有少数人认为“蔡”原指蔡京,后世以其“人品奸恶”,遂改为蔡襄。我在南京中山陵看到大汉奸汪精卫写的“总理遗训”,书法水平也是极高的,但没有人愿意收藏他的作品的。

所以中国人讲究文以载道,讲究忠臣志士,在这个层面上讲书品和人品是有关系的。





仁者许


没有绝对的关系。有书法很好,但人品好差的。就比如说蔡京,秦桧,蔡京作为太尉,掌管天下军事,书法老辣,可以在北宋乃至整个中国书法史上画上浓重的一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与同时代的蔡襄,在书法造诣可以说是不相上下。然而说到蔡京本人人品,自然是不言而喻,其与秦桧皆是有名的大奸臣,扰乱朝纲,违法作恶,数不胜数。再一个,秦桧的话呢,更是不用说,无所不用其极,秘密联合结交大辽,以莫须有的罪名栽赃陷害嫁祸于岳飞,弄得惊世骇俗,路人皆憎恨。但是其书法也是极其高超,宋体的创始人一般认为就是他。但是一般来说,学书法的,或者是写书法写的好的,都一般是不俗之人,先不说是内外兼修,名震天下,至少也可以有很强的气质,可以独当一面,在某一行业做的非常好。不论是古今中外。就比如出名的,张芝,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



风云书法



没有一毛钱关系。

凡是上升到人品高度的个人艺术评价,都存在两者挂钩而拉抬或贬低的行为,就是因为人品决定了一个人的艺术成就。

这也是中国特色。


一个人书法造诣的好与坏,其实是和个人的努力与勤奋分不开的,更是和一个人的天然秉赋无法隔离的,抛开了这些纯学术上的问题,单纯的指定人品为评定艺术水准的高低,无异于扯东道西与虎谋皮。

历史上不乏很多书写成就极为辉煌的人品败坏者,虽然他们的个人行径饱受诟病,但其书法成就却毋庸置疑。这也很明确地告知世人,一个人的书法水平和一个人的德行高低并无直接联系,顶多是因为其个人的不齿行径,连带其书作也一文不值。

这样的例子不乏其人。

我们都知道书法史上著名的宋四家,计有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个人。而极具争议的蔡襄,却一直存在着巨大的争议。就是因为一则蔡襄本人和同属族兄的蔡京同为蔡氏书艺卓著者,但囿于蔡京个人的奸臣嘴脸,被历代正直人士嗤之以鼻,原本宋四家中蔡京的名字也被直接取下,代之以族弟蔡襄,构成了重新组合的新一代宋四家。


而六奸之首的当朝太师蔡京,其个人的书法成就虽因为人品关系饱受质疑,但其卓然不群的书法成就却实在高企拔萃,不得不钦服其书作的巨大成绩。这也是巨大争议的直接由来。

还有一个人,也是这样的下场,那就是当宋一朝另一位大奸臣秦桧。我们都知道书法中有仿宋体,却不知道这个声名高致的仿宋体却是秦桧的首创,也正是他的开创,开启了仿宋体迄今为止依然长盛不衰的全胜时代。

抛开个人人品暂且不论,其个人在书法艺术上的努力是十分令人钦敬的,但也不能仅以书法成就就论定这个人的人品好坏。

所以我说,书法成就和人品好坏纯粹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两者之间根本没有必然的联系。

图片来自网络


龙吟148119260


首先人写出的字是人最直接心声的表达

西方笔迹学也证明了人写的字和人的性格有关系

人正则书正 这是柳公权笔谏的故事 也是他的观点

按我个人的看法 书法是个人审美 以及性格的形成

你喜欢潇洒飘逸的字 说明你审美与此类似

而你喜欢含蓄的字 说明你的性格也与此不谋而合

例如欧阳询的字方笔多方正严谨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 给人以森森然的感觉

也是由于他一生磨难众多 性格也是如此

宋徽宗的字潇洒飘逸有点潇洒过了头 就给人以轻浮了而他的性格也是如此

而元代的赵孟俯的字圆笔多 说明他的性格圆滑 他一生得意不象欧阳询经历了那么多的坎坷波折所至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也希望你能好好学习古人的书法





葫芦小乖乖


书法能磨练人的性格,收心养性,性格急躁的每天练上一个小时的书法,用不了多久就会沉稳多了。

书法能锻炼人的意志,每天学习优秀的书帖,反复临摹,总觉得和人家有差距,但不断练习,反复揣摩,也会感到自己进步,通过发现差距,弥补差距,获得进步的过程会使 你的意志更加坚强。

基于以上两点,如果你想做个平凡的人,练习书法对提高综合素质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书法和人品有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和人的内涵深浅、取法高低和下功夫多少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书法讲究: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就是字里行间透出的格调高低内涵深浅区分出了书家还是书匠,胸中天地宽广下笔自然气象高远意境开阔,鸢飞鱼跃,鸾舞蛇惊,绝岸颓峰,大江奔涌,细观字里行间总能产生各种不同的意象。腹藏万卷书,下笔自通神,苏东坡云“退笔如山未足珍,书读万卷自通神”,人的内涵有多高,书的内涵有多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