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沙尼亚哪里来的勇气,敢叫板俄归还土地,否则就开战呢?

幸福地带2


爱沙尼亚是多次向俄罗斯提出过领土要求,但俄罗斯根本就没当回事,至于说爱沙尼亚威胁俄罗斯要开战则纯属胡说八道。


爱沙尼亚对俄罗斯提出的领土要求是历史问题,双方的口水仗从去年打到现在。去年5月,爱沙尼亚保守党党魁、内政部长赫尔梅表示,俄罗斯应该按照1920年与爱沙尼亚签署的《塔尔图和平条约》归还列宁格勒州的伊万哥罗德和普斯科夫州的别乔尔斯基大约2300多平方公里的部分领土。当时的俄罗斯驻爱沙尼亚大使回应道:赫尔梅是玩弄权术的政客,他的发言最多仅能代表保守人民党,无法代表爱沙尼亚官方立场。在去年的11月份和今年的1月份,爱沙尼亚议会议长亨·珀吕埃斯又两次提出了同样的领土要求。俄国家杜马的回应是:1920年的俄国正处于内战之中,俄罗斯其实没有吞并爱沙尼亚的土地。普京的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则表示,莫斯科无论如何也不会同意爱沙尼亚当局的这一主张。但这都是口水仗,爱沙尼亚可没有发出过战争威胁!最初提出这一主张的赫尔梅表示:爱沙尼亚希望可以在国际法框架内解决这个问题,重新确定与俄罗斯的边界,但不希望通过战争从俄罗斯手中夺回自己的领土。


爱沙尼亚政客明知不可而为之,有国际国内的政治需要。这些政客的表态有国际国内的政治需要:保守党一直就有这样的主张,提出这样的要求是为了迎合国内的民族主义拉选票。而北约正式成员国的身份又给了爱沙尼亚部分政客一种错觉,以为有了北约的保护俄罗斯就不敢咋地,但实际上爱沙尼亚这样的小国被俄罗斯灭国也就是分分钟的事情,对领土极端饥渴的北极熊不吞了他就不错了还敢主动去撩熊!与北约在俄罗斯边界举行军事演习是配合北约的军事需要,而爱沙尼亚政客在对俄罗斯提出领土要求时还援引了克里米亚的例子,则是配合着北约的外交需要把水搅浑,恶心一下普京。不过,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副主席波克隆斯卡娅(也就是那位曾经的克里米亚美女检察官)的表态则很有意思:无论任何时候,只要国与国之间出现领土争议,受损失的一般都会是小国。这句话的意思爱沙尼亚的政客们听懂了吗?


云霄飞翼


爱沙尼亚已不止一次向俄罗斯索要领土了。从2019年11月份起,爱沙尼亚议长珀吕埃斯、内政部长等人在不同场合数次发表声明,公开要求俄罗斯归还爱沙尼亚的领土,而且索要的领土面积还不小,达到2000平方公里。更让人吃惊的是,爱沙尼亚人的态度还非常强硬:不还就打!

那么,俄罗斯真占了爱沙尼亚的领土吗?这个倒是肯定的。众所周知,俄罗斯最初只是个小小的公国,范围也仅限于莫斯科周边。现在变成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绝大部分领土都是掠取得到的。至于爱沙尼亚,在历史上就连整个国家都不止一次被俄罗斯吞并,占它的领土更是不在话下。而爱沙尼亚索要的领土,是苏俄建立之初,面对国内外巨大压力,不得不和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签署《塔尔图条约》,同意把列宁格勒州和普斯科夫州的一部分土地划归这两个国家。不过,1940年8月这两个国家均被苏联吞并。1944年,苏联宣布废除《塔尔图条约》,已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的爱、脱两国别无选择,只能同意。

爱沙尼亚1991年重新独立后,马上投入西方的怀抱,并于2004年加入北约。爱沙尼亚自以为有撑腰壮胆的了,终于可以对俄罗斯硬气一回了。这样既可以北约表达忠心,又能挽回一下面子。可怎么对俄罗斯表达强硬的态度呢?爱沙尼亚想起了那片苏俄曾答应还给的2000平方公里的领土。对于爱沙尼亚两位部长强硬的言行,俄罗斯的态度还不错,没说不给,只是说爱沙尼亚的议长和内政部长太天真了,因为《塔尔图条约》已废除了80年了,再把它翻出来说事还有意思吗?

(爱沙尼亚议长)

遭到这番羞辱的爱沙尼亚大为恼火,扬言不还领土就打,以武力夺回。俄罗斯恐怕听到这话都会捂着嘴乐:说你们天真,你们还真无邪上了。拿什么和俄罗斯打呀?总人口才130多万,全体出动还不如俄罗斯的军队多,和俄罗斯对垒无异于痴人说梦。当然,有人会说,爱沙尼亚早已加入北约,北约可以上来帮忙呀。可问题是,北约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发兵打仗的。北约对采取军事行动设定了很多先决条件,比如必须是成员国遭到入侵时,才可以集体采取行动。如果爱沙尼亚主动挑事,那北约是不会出兵的。不仅不出兵,还可能怕惹火烧身,把爱沙尼亚踢出北约。因为加入北约有个硬性条件,那就是不能和其它国家有领土争端,就凭这一条,便可以取消爱沙尼亚北约成员国资格。当然,北约不出兵,主要原因还是忌惮俄罗斯的强大。

爱沙尼亚向俄罗斯索要领土,还发狠话,注定只是一场闹剧,刷一下存在感罢了。爱沙尼亚作为一个小国,一直是被北约保护的对象。为了向北约主子显示反俄的坚强决心,没有足够实力支撑的爱沙尼亚也只能高喊一些反俄的口号,以讨得主人的欢心了。不过,这样的闹剧爱沙尼亚人感觉可能很好玩,但从国际上的反应来看,大都认为是荒唐可笑的。


高山流水116820061


俄罗斯周边,其实一直有几个极具血性的国家,最典型的就是波罗的海三国,其中就有爱沙尼亚,另外两个国家是立陶宛和拉脱维亚,都是小国。

波罗的海三国与俄罗斯有着长达数百年的恩怨,直到现在,三国与俄罗斯的关系也非常不友好。由于俄罗斯历史上与波罗的海三国关联众多,如今爱沙尼亚向俄罗斯讨要领土,其实也一点也不奇怪。毕竟,俄罗斯17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有多少是自古以来就属于俄罗斯的?


爱沙尼亚向俄罗斯索要的领土共计2000多平方公里,这对于俄罗斯而言非常不起眼,但是对于爱沙尼亚而言却是非常庞大的区域。在爱沙尼亚索要的领土中,还包含了被俄罗斯称为英雄城市的列宁格勒。

平心而论,无论出于什么目的,爱沙尼亚向俄罗斯索要领土,都是无可厚非的。从地缘关系可以看出,爱沙尼亚与俄罗斯接壤。而波罗的海三国则处于俄罗斯本土和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之间,几乎处于俄罗斯的包围之中。在18世纪时,沙俄打败地区强国瑞典,占领了波罗的海三国。不过此后,波罗的海三国的反抗就一直没有停止。1917年,沙俄帝国覆亡,波罗的海三国在英德两国的帮助下复国。二战期间,苏联以“波罗的海三国自愿加入苏联”为由,强行再次吞并波罗的海三国。当然,苏联时期,波罗的海三国也是对苏联最不满的加盟共和国。苏联解体之前,波罗的海三国率先与苏联划清界限,并退出了苏联。

如今,波罗的海三国均是北约成员国。


可以看出,俄罗斯历史上曾多次吞并包括爱沙尼亚在内的波罗的海三国,而波罗的海三国也是反抗俄罗斯最激烈的地区之一,这也是波罗的海三国最终得以成功脱离苏联的原因之一。如今,有了北约作为靠山,波罗的海在面对俄罗斯时,也自然有了更足的底气。

不过,俄罗斯恐怕也是根本不会理会爱沙尼亚的诉求的。


苏绽


爱沙尼亚敢跟俄罗斯叫板,说是夜郎自大,那就太抬举这个国家了。如果说是狐假虎威,那对它倒是妥妥帖帖的了。爱沙尼亚就是波罗的海边上的一只狐狸,它敢跟低头不见抬头见并且硕大凶恶的北极熊俄罗斯挑战,或者说是雄起,那还不是背后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这只虎在撑腰。类似爱沙尼亚这样的狐狸,在俄罗斯周围大大小小还真不少,很多都是俄罗斯以前或者说是前苏联的朋友。看样子,这狐朋狗友还真的是不可交,翻脸不认人咬起你来比豺狼虎豹还凶,还不讲情面。





一线天


拿一张百年前的苏俄与爱沙尼亚签订的“塔尔图和平条约”、车臣战争时派出大量女狙击手配合车臣武装,以凶狠暴戾手法专打俄罗斯士兵“睪丸”让其生不如死,继续钩鱼的东欧小国碰上嗜领土如命的普京,只能是嚷嚷俩声罢了。


99年在平叛恐怖份子搔扰俄罗斯边境问题时,普京说了句震惊世界的话语:犯俄罗斯者,原谅他们是上帝的事,我的任务就是送他们见上帝。俄罗斯领土很大,但没一寸多余。与俄罗斯有领土争议的国家很多,想要得凭实力来拿。事实上俄日北方四岛争端,普京放的话也做到了:比爱沙尼亚强大的多的日本,至今没脾气。要知道,日本放的话比爱沙尼亚狠的多。并且派出了军舰,然并卵,没下文。


或许欧盟共同防卫条约,尤其201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突然在俄罗斯邻国爱沙尼亚大规模军演,北约战机从爱沙尼亚多次起飞拦截搔扰俄罗斯军机正常活动。加上在俄罗斯家门口的北约强大军力让对面俄军眼观就看的清楚。爱沙尼亚如获“神之助”,胆量猛增,有了与俄叫板底气。

以下配图皆为爱沙尼亚军人


美国与欧盟的成员国共防军事条约规定:一成员国被侵略,欧盟所有成国有共同协防义务与责任。加上美欧的煽风点火,又实兵驻扎爱沙尼亚。这才是真正的底气。只不过就怕战斗民族真的发火送其见上帝时,那些个个比兔子跑的还快的北约国家能否信守诺言?美国也好,德国也罢,不都面对土耳其与俄罗斯强势出兵,实战开火时:美国扔下库尔德,德国扔下土耳其跑路了?

爱莎尼亚与俄接壤,可说有几百年世仇。自沙俄时代就多次占领吞并爱沙尼亚至前苏联解体时独立。前苏俄1920年与爱沙尼亚鉴定了(塔尔图和约),拟定把“列宁格勒和普斯科夫”俩州3000多平方公里给爱沙尼亚。但协议签了,没了下文。


爱沙尼亚在美国鼓动下突然心血来潮念起旧经,惹的普京大怒:百年前的废纸别当经念。但热血上头的爱沙尼亚却念念不忘:废纸也可当成经。不给就开战。

如前苏联曾为笼络乌克兰,把克里米亚送给乌克兰一样。当乌克兰与俄罗斯分道扬镳,那么普京就会拿起旧经只念有利的几段:克里米亚是赠送给乌克兰的,现在要收回,并付出了行动:名噪一时的“小绿人”闪电战收复克里米亚。

以爱沙尼亚现役军人5000,海空约300,飞机6架,无坦克,仅300辆装甲车的实力,就怕惹毛了普京,坦克集群一个冲锋,好不容易飞出去的爱沙尼亚又要被普京按地摩擦了。格鲁吉亚也像他这么叫过,但俄罗斯真的出兵接招后,格鲁吉亚身后呐喊助威的美国及北约都不见了。


闭花落雨




俗话说, no do no die 。

刚刚进入2020年,爱沙尼亚就开始翻整整一百年前的老帐,这哪里是什么勇气,分明是活腻味了,想要找死。

我们以为,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欧洲各国间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领土纠纷等历史遗留问题。这就像是多米诺骨牌,如果几个国家先争斗起来,一定会引来欧洲纷争四起。没有一处能安静下来。



我们不认为此次爱沙尼亚发起的领土纷争,背后会有人指使,因为这三个波罗的海小国自从独立以来,就一直处在不安分的氛围里,不仅它们都与俄罗斯有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它们三国间也存在不少争议。它们在被当枪使时,也时刻妄想把地区其他大国拉入这个危险的游戏里去。

但俄罗斯不会上当,不会认真理睬爱沙尼亚的领土声讨,展现出一个大国的定力和自信。重新洗牌是不可能的,更不会有国家敢,无非是到头来想多索要一些利益。


新文化街男孩


毫无疑问爱沙尼亚的勇气来自于梁静茹。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0年1月2日的消息,爱沙尼亚议会议长亨.珀吕埃斯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坚称爱沙尼亚和苏俄在1920年签署的《塔尔图和平条约》仍然生效,尤其是两国边界问题。

与此同时,爱沙尼亚内政部长、人民党领导人马特.赫尔梅也强硬地表示,爱沙尼亚有5.2%的领土被俄罗斯非法占据,但今天的俄罗斯既不想归还领土,也不愿给予赔偿,甚至根本就不愿意跟爱沙尼亚讨论这一问题。对此,爱沙尼亚希望这个问题可以在国际框架内解决,否则爱沙尼亚将采用战争手段。

两位爱沙尼亚大佬此言一出,立刻在国际社会引起一片哗然,人们在惊叹爱沙尼亚方面的“弥天大勇”时,也在深深地沉思:这俩货是不是忘了吃药?还是吃错了药?要知道不是所有的勇气都值得肯定,比如绵羊在老虎面前的勇气就是典型的以卵击石?爱沙尼亚和俄罗斯叫板的勇气来自哪里?又为何会在这个时刻如此嚣张呢?静夜史认为爱沙尼亚之所以如此“想不开”,主要是因为:

爱沙尼亚天生缺乏安全感,需要时常用反俄猛刷存在感,获得西方国家的注意和重视。

虽然今日爱沙尼亚的国土面积只有4.52万平方公里,人口也仅有130万,但这并不妨碍历史上的爱沙尼亚多灾多难。

虽然爱沙尼亚地图波罗的海东北部的地理位置并不算欧洲的枢纽,但因为同时毗邻东欧和北欧,又穿过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直接接壤中欧,这使得历史上三个方向的强大实力都曾影响甚至蹂躏了爱沙尼亚。

在黑暗的中世纪,爱沙尼亚被丹麦和德意志十字军疯狂争夺,17世纪成为瑞典王国的一部分,18世纪沙俄帝国击败瑞典后,从1710年开始爱沙尼亚纳入沙俄版图,直到1917年十月革命。

由于俄国在一战期间屡战屡败,致使大片东欧国土丧失,趁十月革命导致的动荡局面,芬兰等国家纷纷独立,爱沙尼亚也趁机在1918年2月24日独立,随后被德国占据。

1918年3月,苏俄同德国签订《布里斯特和约》,苏俄将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和乌克兰割让给德国。不过还未等德国在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建立傀儡国,就在当年的11月爆发革命,并宣布德国战败。随后苏俄宣布《布列斯特合约》无效并着手收回被德国占据的土地。

在这样的情况下,爱沙尼亚于1918年11月28日再度宣布独立,与苏俄红军及赤卫队发生猛烈交火。

苏俄红军对东欧的进攻,令帝国主义国家大为惊惧,他们迅速组成联军予以干涉,最后波罗的海三国纷纷爆发了异常惨烈的内战。在西方国家的联合进攻下,元气大伤的苏俄红军一败涂地,在波罗的海三国土地上建立的苏维埃政权再度被推翻。

因为此时的苏俄国内白军尚未肃清,中欧的波兰也蠢蠢欲动,内忧外患的苏俄只能认清现实,承认波罗的海三国独立。

1920年10月14日,经过4个多月的艰苦谈判,苏俄、芬兰与爱沙尼亚三方签订《塔尔图和约》,苏俄承认芬兰和爱沙尼亚的独立地位,至此爱沙尼亚正式建国。

不过独立后的爱沙尼亚并不平静,随着苏联的迅速崛起,以及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后纳粹德国的迅速膨胀,爱沙尼亚再度陷入极端的危险之中。

1939年8月23日,经过欧洲各方势力的纵横捭阖,德国与苏联在莫斯科秘密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划定了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1940年纳粹德国开始横扫西欧后,斯大林趁机在东欧扩张,在1940年6月强行开进爱沙尼亚,爱沙尼亚成为苏联加盟国。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后,苏军一溃千里,爱沙尼亚也被德军占领。出于对苏联的痛恨,爱沙尼亚将德军视为解放者并进行合作。

不过随着德军的溃败,爱沙尼亚也因为和德军合作受到了苏联的严厉惩罚,除轰炸了塔林和纳尔瓦等城市,造成大量平民伤亡,还对所谓的政治犯进行了大规模的逮捕和处决,又将大量爱沙尼亚人流放到西伯利亚,并迁入俄罗斯人,进行疯狂的种族换血。不仅如此,斯大林还将原属爱沙尼亚的佩兹里和伊万哥罗德公约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入俄罗斯联邦,这就是爱沙尼亚向俄罗斯声索领土的由来。

按照爱沙尼亚的说法,佩兹里和伊万哥罗德本就是《塔尔图和约》中属于爱沙尼亚的一部分。但俄罗斯认为这是苏联时期的事情,有事可以直接和苏联谈,对俄罗斯没有法律效应。这让爱沙尼亚非常生气,但后果一点也不严重。

因为即便俄罗斯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综合国力长期一蹶不振,并且在西方国家的围追堵截下每况愈下,但相比于迷你的爱沙尼亚,俄罗斯依然强大得令人窒息。在这样的情况下,爱沙尼亚的挑战可谓真正的不自量力。

但爱沙尼亚并非一无所有,除了有病,它还有在2004年加入的北约和欧盟。作为绞杀俄罗斯的官方指定组织,北约一直活跃在反俄第一线,苏联解体后更是不断向东扩张,疯狂挤压俄罗斯的战略回旋空间。而将波罗的海三国收入囊中,一方面几乎完全封死了俄罗斯在波罗的海方向的出海口,另一方面几乎彻底隔离了加里宁格勒,令俄罗斯痛不欲生。

但爱沙尼亚深知,爱沙尼亚对北约的价值远小于北约对爱沙尼亚的价值。在爱沙尼亚无比需要北约,但是北约却不一定需要爱沙尼亚的情况下,爱沙尼亚为了自身的国土安全,除了在国内实行全民总动员的体制,还积极参与到北约军事协作上。

由于爱沙尼亚互联网技术较为先进,因此参与研发了北约国家共享的军事信息安全网络,提升了爱沙尼亚的存在感。

但这对于爱沙尼亚远远不够,毕竟爱沙尼亚国土面积太小,小到几乎没有纵深,对于北约整个集团而言,一旦北约和俄罗斯擦枪走火,放弃波罗的海三国陆地,利用波罗的海进行立体攻击反而更有利;而因为爱沙尼亚和北约较远,但却和俄罗斯很近,这几乎天然注定了北约不会为了爱沙尼亚的得失存亡而与俄罗斯你死我活。

所以概括起来,无论那种情况,迷你的爱沙尼亚都是要被抛弃的弃子,这也是古往今来所有小国的悲哀。

因此,爱沙尼亚要自强,首先要自救。因为早已和俄罗斯反目成仇,因此挑衅俄罗斯不仅仅是家常便饭,更是凝聚国内人心,吸引西方关注的不二法门。通过主动挑起事端,将爱沙尼亚置于和俄罗斯剑拔弩张的阴影之下。虽然不自量力,但以牺牲自己的姿态,将北约拉下水,未尝不是一个剑走偏锋的办法。既然北约不爱我,那就尽情地讨厌麻烦不断的我吧,反正已经是北约的人,北约除了原谅,当然是帮忙擦屁股了。毕竟,如果爱沙尼亚被北约抛弃后再次加入俄罗斯,这就大大的不妙了。

所以,爱沙尼亚挑衅俄罗斯,不仅仅是为了给国民一个交代,更是以赌博的心态,在北约和俄罗斯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

而因为爱沙尼亚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吸引北约关注而不是2000平方公里领土,所以静夜史认为这种赌博恰恰能收获更多成果。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月2日报道,爱沙尼亚议会议长亨⋅珀吕埃斯在新年贺词中称,爱沙尼亚和苏俄在1920年签署的《塔尔图和平条约》现在仍然生效,包括两国边界问题,俄罗斯应当归还爱沙尼亚,这2000平方公里的领土;

所谓《塔尔图和平条约》是指100年前的1920年,俄国同爱沙尼亚签订的一份两国边界协议,该协议里规定了,包括如今的列宁格勒州,和普斯科夫州部分土地,将划给爱沙尼亚管辖;可是,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当时的苏联,趁着解放爱沙尼亚的机会,将列宁格勒州 和普斯科夫州的部分土地,又重新收归苏联所有;



自苏联解体之后,爱沙尼亚已经多次要求俄罗斯归还相关领土,可是,在俄罗斯看来,《塔尔图和平条约》显然就是一份没有法律效力的历史文件,因此,俄罗斯从来未与承认该协议的有效性,不过,爱沙尼亚议会议长坚持认为,爱沙尼亚与俄国之间签署的《塔尔图和平条约》仍然有效,为了表示爱沙尼亚,要回自己领土决心,甚至放言 不放弃使用武力;


对于爱沙尼亚方面的表态,俄罗斯总统普京,已经在公开场合表态称,“俄罗斯向爱沙尼亚归还土地的要求 无法接受”;笔者认为,作为一个为了巴结美国,获得美国的帮助爱沙尼亚,一直站在反俄的最前线,想让俄罗斯承认100年前 签署的涉及领土条约,显然是不现实的,众所周知,在领土问题上,一直采取强硬措施的普京,连克里米亚的归属问题,都表现的寸步不让,爱沙尼亚的领土要求,无疑是异想天开。

关注小柳聊聊兵,更多精彩内容观看


小柳聊聊兵


两个勇气:

第一、无知者无畏的勇气。

苏联解体之前400多年,爱沙尼亚一直是俄罗斯国家的领土,苏联解体后独立建国。随即一头扎进了西方国家的怀抱,跟随北约一道对抗俄罗斯。苏联解体后十多年里,俄罗斯一直处在国力持续衰退的状态,西方国家也一直拿俄罗斯当做待死的野兽,谁都想过来啃一口,临近俄罗斯的那些国家更是活跃。

现在俄罗斯早已今非昔比,爱沙尼亚这样的小国还敢这样嚣张,不是作死是什么?

第二、北约的撑腰。

早在2019年下半年,北约就敲定了2020年在欧洲的军演计划,代号为“捍卫者2020”。按照北约的说法,演习区域主要集中在波罗的海三国,参演国家多达18个,兵力高达3.7万人,其中美军就有2万人,装备超过1.3万件。而美军的调动在演习方案确定之初就开始调动集结。美国人宣称,这是25年以来美军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从历史和地缘角度来看,爱沙尼亚等波罗的海三国一直是俄罗斯与西欧之间重要的战略通道之一。历史上几次俄欧战争,这里都是主战场。

自苏联解体后,随着爱沙尼亚等三国并入北约,波罗的海几乎成为北约的内湖,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完全处在北约战斗机的航程范围内。逼得俄罗斯不得不在北极寻求战略支撑点来屏障北方的安全,同时不断出动战略轰炸机在波罗的海巡航,巡航密度远超其他方向。从这些年俄罗斯和北约对抗的区域来看,北方地区始终是俄罗斯的一个短板。

今年是爱沙尼亚建国30周年纪念日,又迎来了这么多北约国家军队演习,爱沙尼亚当然有心思猖狂一下。本身北约这次代号“捍卫者2020”的联合军演的目的用美国人的话说“将证明美国军队有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快速部署,并与伙伴共同面对挑战。”这个所谓的“挑战”者对象毫无疑问就是俄罗斯!

有北约老大美国的撑腰,爱沙尼亚这个小弟狐假虎威一番,就不足为虑了。

不过俄罗斯也不是好惹的,普京曾经放话称一旦北约和俄罗斯开战,俄罗斯将在一周之内拿下8个北约成员国的首都。普京这话绝不是信口开河,北约国家内除了美国,剩下的国家就算捏在一起也不是俄罗斯的对手。地处东欧平原上的那些国家在70年前尚且挡不住纳粹德军的铁蹄,更不用说今天军事实力位居全球第二的俄罗斯!


大将军威武K


爱沙尼亚曾经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苏联解体后爱沙尼亚独立,并被联合国接纳。按理说曾经和俄罗斯都是大家庭的一员,但是实际上爱沙尼亚是最仇视俄罗斯的国家之一,这里面当然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爱沙尼亚和俄罗斯的爱恨情仇有着300多年的历史。

爱沙尼亚和沙俄、苏联的爱恨情仇

被沙俄统治二百多年

爱沙尼亚这个国家历史并不悠久,不过爱沙尼亚民族倒是在12-13世就存在了,但是由于人口稀少,所以古爱沙尼亚现在的地盘先后被普鲁士、丹麦、瑞典、波兰、德国等占领和统治。

后来沙俄强大不断扩张领土,从1710年开始,爱沙尼亚这块土地被沙俄占领,受俄国统治长达200多年。

一战后独立

一战后期的1918年3月3日,苏俄与德意志帝国签订的《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简称布列斯特合约),苏俄将芬兰、爱沙尼亚斯特兰(爱沙尼亚)、里夫兰(拉脱维亚)、立陶宛和乌克兰地区割让给德国。

后德国战败,爱沙尼亚于1918年11月28日宣布独立,国内的德裔居民组建了志愿军团,和新组建的爱沙尼亚军队一道抵抗苏俄红军和赤卫队的进攻。

1920年2月,苏维埃俄国承认爱沙尼亚独立。

再次被苏联吞并

1939年8月,苏德签订秘密条约,将爱沙尼亚划入苏势力范围。1940年6月16日,苏联向爱沙尼亚提出所谓“保证实施互助条约和防止反苏挑衅行为”的要求,随后出兵占领了爱沙尼亚全境,同年7月成立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同年8月1日,爱沙尼亚经过“公民投票”被并入苏联,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

再次独立

1991年8月20日,爱沙尼亚脱离苏联,宣布恢复独立。9月17日,联合国宣布接纳爱沙尼亚为成员国。

爱沙尼亚敢于叫板俄罗斯的原因

波罗的海三国都非常的仇俄,因为这三国在二战前本来都是独立的国家,而且经济也还不错人口也不多资源也可以,小日子都过的不错,结果被苏联强行吞并。苏联解体这三国独立后经济发展的都还不错,人均GDP远远甩开了俄罗斯。比如爱沙尼亚独立后经济飞速发展,在1994年加入北约,2004年加入欧盟,2011年加入欧元区。由于其高速增长的经济,资讯科技发达,而被称作”波罗的海之虎“,世界银行将爱沙尼亚列为高收入国家。爱沙尼亚也是全世界空气质量最优最舒适的国家,首都塔林被誉为“洗肺圣地”。

爱沙尼亚多次叫板俄罗斯,声称俄罗斯拥有爱沙尼亚5.2%的领土,两国关系很差,爱沙尼亚敢于叫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历史恩怨让包括爱沙尼亚在内的波罗的海三国对俄罗斯很是提防害怕历史重演,三国现在都有动员机制。

二、爱沙尼亚虽然军事弱小,但是背靠大树,爱沙尼亚是北约的成员国之一,和美国也有防卫条约,美军在爱沙尼亚驻军,还有北约集团这个后盾,有恃无恐。

三、爱沙尼亚独立后经济飞速发展,是高度发达的国家,还是欧盟成员国之一,是欧元区国家,国家向心力高,领导层通过向俄方叫板也是拉拢人心的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