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你见过最让人心酸的画面是什么?

生活资调


我姥爷今年白血病刚走,他住院的时候,我爸妈和舅舅轮流陪护,他一晚上喊了家里人几十次,一会要坐起来一会要尿尿一会要躺下,不是老人家故意要折磨小辈,而是身体实在太难受了,他心脏又不好又不能化疗更不能移植骨髓,只能挂水止疼,过一天算一天,后来他活的越来越累,医院里把他劝退让办出院了,他不想回家,就找了个厂里的医院继续挂水,后来开始绝食了怎么喂都不吃不喝,第二天就昏迷了,护士发现脚开始变紫人开始变冷知道不好就通知我家里赶紧赶过去,未到医院他已在昏迷中去了


蓝岛与鲸伴人心


这是一位医生的真实经历,他写下了3个故事,都是他真实经历的。


第一个故事


几年前,我曾经救治过一个中年患者,他是救火英雄,在火场被烧伤。患者先是被送到当地医院就诊,但治疗效果不理想,病情迅速恶化,患者用着呼吸机、输着升压药转到我们医院。领导点名让我负责救治。


这个患者情况非常糟糕,早期植的皮基本都没活,全身到处都是没有皮肤保护的裸露感染创面。患者入院时已经心脏衰竭、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痰液里、血液里、创面上均培养出两种对当时临床可获得的全部抗生素均耐药的超级细菌。


自从接手这个病人,我就基本住在了科里,只是偶尔回家换换衣服。我就这样守在患者床边,人盯人严防死守地抢救了整整31天。


你知道什么叫危重吗?危重的意思就是,你翻遍所有的文献和教材,最后发现大家只有一个共识:这种情况很严重。你知道怎么治疗危重病人吗?就是人盯人地严防死守,就是全副武装不眨眼地站在患者面前,用你全部的知识和智慧,不停地挡住死神不断伸出的镰刀。


我曾经距离成功很近很近,但最终失败了。31天时间,我使出了自己全部的力气,用尽我全部智慧,然而,我失败了。


直到今天,我依然记得他的每一个病情变化,记得他的每一个化验结果,记得我每一个处理措施。我依然记得,接近成功时却功亏一篑的挫败感和绝望感。


患者去世后,家属没有任何意见,患者的孩子跪在地上给我磕了3个响头对我表示感谢。


当他们把遗体接走后,我一个人呆呆地坐在监护室,望着那张空空荡荡的床,筋疲力尽,心力交瘁。31天,患者一直在昏迷中没有醒来,然而在冥冥中,我总觉得我们是亲密无间的战友,是同生共死的兄弟。


导师过来,拍拍我的肩膀,说:“不要难过,你做得很好。”

  

我低下头,双手掩面,泪如雨下。


第二个故事

  

某年,我接诊了一个从外地转来的危重患者。患者的身世很可怜,从小没有父亲,由母亲抚养长大,他长大后倒也争气,自己开了一家小工厂,不想工厂爆炸,他全身大面积烧伤。


患者情况非常严重,我得和患者的母亲做一次深入的谈话。结果我刚一开口,患者的母亲一摆手拦住了我:“医生你不要说了,你要说的那些话我已经听别的医生说了无数遍了。情况我了解,救不活我不怨你们。但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请你们尽最大努力。费用你不用担心,大不了我把房子卖了。我就这么一个儿子,他残废了,我养着他;他死了,我也不活了。”


我无言以对


不做手术,必死无疑。而患者在这种身体条件下做这么大的手术,手术过程会极为凶险,极有可能出现医生最怕碰到的局面:患者死在手术台上。就算患者勉强从手术台上活着下来,手术本身对患者会是一个极大的打击,手术后患者的病情会在已经极其危重的情况下进一步恶化。当然,最幸运的结果,是患者能在医生全力以赴的救治下,顽强地扛过手术的打击,在全身大部分坏死皮肤被去除并妥善覆盖后,在滑向死亡的深渊之前,达到那个病情的转折点,并最终得以存活。


  我问患者的母亲:“赌不赌?”

  她说:“我赌,我相信你。”

  我说:“那我陪你赌。”


手术结束了,患者历经千难万险终于从手术室活着回到了病房。但是,和预料的一样,此后患者的病情快速恶化,心肺肾都已经衰竭,完全靠机器和药物在生死线上挣扎。


那一段时间,我像红了眼的赌徒一样,24小时守在患者身边,操纵着最尖端的各种抢救仪器,和死神进行疯狂的搏斗,一次次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但是,患者的情况依然无法阻挡地不断恶化。我坐在监护室的椅子上,一遍遍反复检讨我的治疗方案,最后我确信:我已经没有办法了。


我默默地拿出一张死亡证明书,将患者信息填写完毕,只留下死亡时间一项空白。


当我放下这张死亡证明书的时候,突然听到护士喊:“宁医生,患者的血氧开始回升了。”


我抬起头,看到监护仪上的数字缓慢却趋势明显地在上升,87、90、92……


患者血压开始稳定,尿量开始增加。


我苦苦等待的转折点,到来了。在距离死亡无限近的地方,死神的镰刀已经碰到了患者的咽喉,但最终擦着咽喉而过。


我们赌赢了。


患者终于脱离危险,转到了普通病房。母子相聚,抱头痛哭。


我悄悄地到一个无人的角落,擦掉了眼中的泪水。


第三个故事


这个故事中的患者,是一个私企的员工。这个员工跟着现在的老板打拼二十几年,据说跟老板感情很深,也深得老板信任。在一次工伤事故中,他全身大面积烧伤,烧伤面积超过体表总面积的90%。


患者被送到医院后,老板和家属流着泪求我一定全力抢救,不惜一切代价。我在保证患者会得到最好的救治的同时,也向他们详细讲解了病情:这种程度的烧伤,死亡率很高,即使在这样高水平的烧伤治疗中心,依然可能抢救失败。而且,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抢救,是个很漫长的过程,花费也非常高。


某种程度上,大面积烧伤的抢救就是抢时间,一方面我们要想方设法维持患者脏器功能,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快地修复创面。如果修复的速度赶不上恶化的速度,那患者就会死亡。


在老板和家属表示充分理解后,我们投入到紧张的抢救工作中。


在我们全力抢救的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花费的不断增加,患者老板和家属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对治疗的态度由积极到消极,渐渐开始拖欠治疗费用,态度也越来越差。


当最初的慌乱过去,随着抢救费用的不断攀升和成功的遥遥无期,早先决心积极抢救的老板心态会逐渐发生变化。


从经济的角度看,其实患者活下来对老板是一个最糟糕的结果,大面积烧伤患者往往会有严重残疾。患者活下来,不仅意味着老板要支付巨额的抢救费用,还意味着老板要负担患者后期整形以及生活的费用。对老板来说,最经济的结果其实是患者早点死掉,把省下来的钱补偿给家属,了结这件事


老板的这种心态完全可以理解,但只要家属强烈要求积极救治,老板一般也不敢不配合。但是,如果家属也有了同样的心思,就很麻烦了。对某些家属来说,用后半生时间照顾一个残疾的亲人,还不如放弃治疗获得巨额赔偿。


当老板不想继续花钱,而家属也态度暧昧的时候,医患双方的沟通就会变得异常艰难。



曾有几位蹲在办公室里为“医改”献计献策的专家坚定地认为:公立医院出现纠纷完全是因为服务意识差,和家属沟通不够。


多时候,不是沟通不够充分,而是人性经不起考验。


患者欠费数额不断增加,在被迫进行的一次约谈中,老板和家属终于撕破脸皮。患者的老板对我大声斥责和辱骂,而家属则坐在一边沉默不语,丝毫没有阻止的意思,只是偶尔伸手去抹一下那根本不存在的眼泪。


回到监护病房,我望着躺在床上尚在昏迷中的患者,两眼含泪。


患者就那么静静地躺在床上,身边的监护仪上闪烁着一排排的数据,所有这些数据,都在我的意料之中。


当你抢救一个患者很长时间,你就会和他有很深的感情,你会不由自主地把他当成与你并肩作战的战友和兄弟。


兄弟,我知道,你现在很艰难。我知道,你在全力以赴地和病魔斗争。我知道,外面发生的这一切,你毫不知情。


你鞍前马后追随了几十年的老板,现在要放弃你;你相濡以沫几十年的妻子,现在要放弃你。现在最想让你活下去的,却是与你素昧平生的医生。而你,甚至还不知道我是谁,不知道我长什么模样。


我知道,他们这么做,其实是在等我的一句话,等我告诉他们:患者生存希望渺茫,建议放弃治疗。然后,他们就可以结束这一切,只等在你的葬礼上流几滴眼泪,了却你们这辈子的情分。


但是,这话我偏偏不能说,因为,你真的还有希望。16岁那年,在我迈进医学院的第一天,我就和一群与我一样满怀憧憬和热血的少年,举起右手,许下了自己一生的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后面发生的事情,请原谅我不想再记叙了,因为我实在不想回忆。不想回忆一次次的屈辱和伤心,不想回忆人性的丑陋和阴暗。多少次,被家属气得躲在无人的地方掉泪,接到护士的电话,又赶紧擦干眼泪去继续抢救。


好在,一切终于结束了。当患者终于被宣布脱离危险后,老板,又变成了感情深厚的老板;妻子,又变成了结发情深的妻子。


根据我的意见,患者脱离危险后直接转回当地医院进行后期康复治疗。对方同意了,大家都不愿意再忍受这种尴尬的气氛。


患者被接走那天,他的老板和妻子来到我的办公室,给我带来些土特产,向我表示歉意和谢意。我礼貌而坚决地拒绝了:“救死扶伤是我的本职工作,支付费用是你们的义务。我救活了病人,你们结清了费用。咱们两不相欠,你们不用谢我。”


在战场上,你最痛恨的是什么人?不是敌人,而是叛徒。我无权惩罚你们,但我有权不原谅。


病人走后,我脱下白衣,走出科室,走出医院,走到医院后门外的西海边,坐在岸上,万种委屈涌上心头,泪如雨下。


全哥说


凌晨四点,被一阵剧烈劈劈巴巴声,床都在晃动。

~猛然惊醒,隔壁病床女病人大声喊:我要起来拉尿。

她老公用双手死命照着女病人的脸扇,一巴掌去,一巴掌回...

我吓一身冷汗,以为做梦,掐一下大腿,疼!

老妈住院,护工有事,我顶班。

租张病床,上半夜睡不着,刚睡着,又吓醒。

一间病房三张床,我妈,我。

隔壁床女病人五十多岁,老公骑摩托车带她,一下车就胯骨骨折,更换人工关节,做完手术,不能下床,插了尿管,大便用坐便器接。

有儿子媳妇孙子。

招呼她的,是老公和她老公的酒友,男的,他俩换班;中午碰面就在病床隔板上,推杯换盏。

女病人没结婚前,做过颅骨修补手术,坐公交摔倒,脑袋里有块钛合金钢板。她老公没有嫌弃,还是一如既往的娶了她。

久病床前。

半夜三更,她吵吵下床尿尿,老公终于忍不住了...

看到女病人,雪白被单映衬着红肿的脸颊,再没吭一声。

我转过身,背对他们,被言情小说中毒的我,

……省略。




桔红苹果


那是一个夏天的午后,一声哭喊“医生,救命啊”打破了医院的宁静。医生护士一溜小跑地从诊疗室内跑到门诊大厅。

只见一辆拖拉机停在大厅门口,拖拉机的后车厢内,一位老奶奶正在嚎啕大哭。一边哭一边喊着:“求求你们,快救救我的乖乖!”

走到近处才看到,拖拉机的后车厢内,躺着一个小男孩,大约7、8岁的样子,只见小男孩全身青紫,鼻子和嘴巴里有血性液体向外流。

医生护士赶紧帮忙把小男孩抱到地上,就地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尽管医生和护士全力给他进行心脏按压,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可是终究因为孩子溺水时间过久,只能遗憾地告诉老奶奶,孩子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

老奶奶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哭得是撕心裂肺,让我们这些旁观者都跟着流泪。老奶奶一边哭一边说:“我这个小乖乖捞上来了,可我的大乖乖还在河里没有捞上来呢。我这日子没法活了!”

大家听得有点莫名其妙,细问之后才知道,原来这个男孩是她孙子,叫小辉今年9岁。中午吃完饭之后,小辉和他的表弟小凡,偷偷跑到河边玩水。一不小心,小辉掉进了河里。小凡吓坏了,哭着跑回来喊舅舅,也就是小辉的爸爸。

小辉的爸爸一路跑一路哭喊着小辉的名字,可能是急火攻心,下河后没游多远就沉下了水面。他的哭喊声惊动了村里的人,大家纷纷朝着河边跑去。半小时之后,小辉被人打捞了上来。村民用拖拉机将他送到医院,希望通过医生抢救,能够让他起死回生。另外的人仍然在河里,继续打捞小辉的爸爸。

在场的人听到这里,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真心同情这个伤心欲绝的老奶奶,她要怎样才能挺过去?世上最伤心的事,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而这个老奶奶竟然要同时,送走自己的儿子和孙子。这样的打击谁能承受得了?

一直到晩上,小辉爸爸的遗体,才被人从河里打捞上岸。

大家都为这个瞬间破碎的家庭感到惋惜,更加同情这个老奶奶,心疼她终日以泪洗面的日子,要怎么才能过下去?

为了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我们一定要看管好自己的孩子,平时注重对他们进行安全,告诫他们千万不要一个人去河边玩耍,尤其是不能偷偷下河游泳。对于监管孩子玩水,你有哪些好的妙招?





火凤凰1971


植物人丈夫在医院一住就是二十多年,这是我见过最心酸的画面。

我的老部队有位副连职干部,姓杨,二十多年前,当时老杨也就二十多岁的样子吧,据他妻子讲,有一段时间一直觉得身体各种不适,到团卫生队、师医院都检查了,但查不出病因,后来到地方某医院就医,论断为神经性损伤(具体医学术语我记得不太清楚)。妻子听到这个消息晴天霹雳,带着丈夫到上海、北京、武汉等多家医院四处问医,但都无济于事。

一段时间后他的肌肉开始慢慢地萎缩,身体各项机能也开始退化,最后发展到卧床不起,成了植物人。

这对于这样一个家庭来说,打击是致使性的。20多岁的青年军官,正是家中的顶梁柱却突然倒下了,妻子没有稳定的工作,女儿才三四岁需要人照料。他的妻子告诉我,当时想死的心都有了。

再苦再难日子总得过,孩子还需要爸爸,需要妈妈,需要家庭的温暖。一番痛苦的心理挣扎后,妻子选择了坚强。部队为副连长办理了住院的相关手术,安排入住了解放军八二医院。这一住就没有了尽头。

我在政治部干部科的时候,每年都要跟着首长慰问家庭困难干部。2006年的一天下午,我们来到八二医院副连长的病房。病房在住院部一个楼层的最西边,环境倒是比较清净。进入房间就闻到一股浓浓的药水味。房间面积不大,大概二十多平方,有独立的卫生间。正中间放着一张病床,副连长躺在病床上,喉咙已被切开,插入了呼吸管。床头挂满了各种医疗器械,边上还有一部吸痰机,一个氧气瓶。房间的最里摆了一张小床,还有一张医院折叠床。电饭煲和榨汁机放在紧挨在床的小桌子上。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一家三口生活了这么多年。因为慰问副连长一家我们特意安排在了最后,所以,我们跟他妻子也聊的最多。

她说,老杨不能自主呼吸,全靠呼吸机维持着生命。每次进食都是她把煮熟的肉、蔬菜、米饭等用榨汁机打成糊状,通过吸管用注射器打进胃里。

说话间,老杨发出“呼噜噜”的声音,嫂子起身娴熟地把吸痰机的管子从喉咙切口处插进气管吸痰。她说,每个把小时要吸一次痰,还要不时地为老杨擦身子,为防止肌肉萎缩还要进行全身按摩,夜里也是如此。可想而知,嫂子的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这么多年,没睡过一次囫囵觉。

更加让我们感到惊讶的是,嫂子竟然能跟老杨交流。她把二十六个汉语字母排成四排,通过眨眼睛的次数来确定老杨想表达的意思。嫂子当着我们的面现场跟老杨交流,说:“老杨,部队首长来看你来了”。老杨眼睛不停地眨着,嫂子告诉我们,“老杨说,感谢部队和首长的关心,给你们添麻烦了”。听到这话,让我的鼻子一酸,眼泪流了下来。老杨是在工作岗位上病倒的,关心他是部队应该做的事,他却说出感谢、添麻烦之类的话语,真的是让人心酸。

闲聊间,老杨的女儿由外婆从学校接了回来,孩子很懂事,见到我们主动向我们问好。放下书包跑到爸爸的床前,跟老杨说:“爸爸,我放学回来了。”然后,就掏出书包在床头的小桌子上做起了作业。

据嫂子讲,女儿很懂事,平时也帮着照顾爸爸,按摩手脚,擦洗身子都会做。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在班级是学习尖子。这句话让我们感到十分地欣慰。

我们临走时,嫂子跟我们说:“请首长放心,有我在就会照顾好老杨。对于孩子来说,爸爸在家就在。”

嫂子无微不至关心照料丈夫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广泛关注,被集团军评为感动军营人物。对于一个军人来说,这样的妻子是伟大的,是无私的,也是最值得我们去尊敬的。


半知舍


那是2013年的时候,我爸爸病重,我在医院照顾爸爸,住在隔壁病床有一对老夫妻,看得出这是一对相敬如宾互敬互爱不离不弃的老夫妻。男的是位大概70多岁的老大爷,女的是位60多岁老奶奶!老奶奶由于肾有问题住进了医院。70多岁的老爷爷就跟着来医院陪护。


在闲聊中,得知俩老有一儿一女,儿子带着老婆孙子都在外地打工,女儿远嫁外地。平时都是老俩口自己在家里生活,也就是所谓的留守老人!为了不让子女担心,为了让子女在外面安心的工作,更为不给子女增加麻烦,俩位老人商量好,生病的事情不告诉子女,自己悄悄的来到医院办理了住院手续。

老大爷虽然已经是70多岁,精气神还是不错!腿脚也利索!老奶奶手术期间,全靠老爷爷无微不至的照顾着。


每天早上,早早起床帮老奶奶擦洗身体,端茶倒水。由于是使用导尿管,还得倒尿罐!然后去买早餐回来,一边一勺一勺的喂给老奶奶吃,一边给老奶奶讲笑话听,有时逗得老奶奶格格发笑。

老奶奶一天要打4瓶点滴,中午打点滴的时候,老奶奶就会不知不觉的睡觉了,老爷爷不敢半点马虎,眼睛一直盯着点滴瓶,生怕药水打完不知道,时刻守在老奶奶的身旁,直到打完点滴才稍微休息一下。

到了傍晚时分,总会看到老爷爷推着轮椅上的老奶奶去散步,边走边聊,边走边看,走走停停,时而俩老对视而笑,时而老爷爷会轻轻拍拍老奶奶的肩膀。那画面简直温馨极了!虽然没有后人在身边 照顾,但是老奶奶和老爷爷乐观的生活态度,是我在医院见过的最让人心酸而感动的画面!


飘飘爱生活


2018-10月,国庆节,我的孩子十一个月三天,因血小板只有三个,身上已经有紫癜了,被120送到华为附二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当时并不知道病因,后来确证的),输液打针的时候一哭,耳朵后面的血管就破了,起了很大一个包,我现在都不敢复述医生告知我当时我孩子的病会有多严重的后果,我只记得我只想一直抱着他,看着他,当时夜里十二点,正值医生换夜班,我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跟医生说我孩子的症状的,第二天一早抽血,他哭,我哭的更凶,不敢看他受苦,但是还是要坚持抱着他,按着他,当时最坏的打算都想好了,就算是要我卖房卖车我也要治好我的孩子,后来输液两天,病因确诊了以后放心下来,幸好幸好,幸好我的孩子完全恢复了,我们算是幸运的,当时在医院输液,没有床位,第一个晚上是在门诊输液的,只有一个很1米乘以0.4米的位置给我们,孩子那么小睡上去,只能勉强坐一个人在上面,为了不挤着孩子,我们就蹲在旁边,或者站起来靠一下,特别可怜~


陌上人


这里每天都有新生命的出生,还有和亲人之间不得已的告别。

都会给了我重新审视这个世界和生命的感悟。

之前的我,总是忙于工作,想要挣很多很多的钱,来满足自己的,家人的虚荣心。

让家人在外人面前有炫耀的资本。你知道的,越缺少什么,才会越炫耀什么。虽然很忙,但才月入万+。

几乎很少有时间管家,管孩子。

孩子爸爸也很马虎,从小被他妈妈惯坏了,家务,孩子,他样样管的都不好。

每天家里都充满了争吵。他嫌我不顾家,我嫌他太懒太笨,照顾不好家。

小孩有次生病,39°8高烧,怎么也降不下来。

烧了三天,打了三天针,第四天晚上打了针吃了退烧药如何也降不下去了。

凌晨打车去了儿童医院,那会正好是甲流爆发期,就算是凌晨去的,前面也挂了300人的号,等的话,最快也要中午了。

怕孩子烧坏了,我们赶紧换了家医院,才把液输上了。

那会新闻还爆出有孩子感染死亡的新闻,都是高烧不退,心里吓得够呛。

孩子生病的时候,什么都不想了,什么钱啊,工作啊,统统不想管了。

只要孩子能好,也不要求他比别人多优秀,多出色,只要他能健健康康长大,只要这一点就足够了。不敢再有别的奢望。

自那之后,我不再是一个“工作狂”了,也不追求挣那么多了,一方面是不想再透支自己的身体,一方面是想更好的照顾自己的家人,陪伴自己的家人。

我辞职了。

过一阵子打算从市里回县城去,在外人看来,或许是越活越倒退,没有能力过更好的生活。

但,我宁愿在小县城月入3000,也不想在高物价城市忙碌但享受到的和县城一样的生活了。





带你乘风带你飞



夏天29785


在医院,你见过最让人心酸的画面是什么?

曾经同病房的一个大姐对我说,她得的那个病如果到大医院去看的话,接受保守治疗完全有可能康复。可是却因为之前没有托熟人去打听,在这个没有名气的医院,诊断结果一下来,就被动员开刀,她也接受了医生的建议。可是,这样的结果,是她以后都不能干重体力话也不能过度劳累。而且手术后很多天,她不能自理,家里的姐妹嫌脏,都不愿意去照料她,最后,还是她那在外地工作的儿子留下来尽心照顾的。

当时,我听完后,虽然不耻她那两个借钱的时候就百般讨好,要她们帮忙就唯恐避之不及的姐妹,但也觉得她有个懂事孝顺的儿子,还是值得欣慰的。

虽然事隔多年,但每次想起健壮的大姐,原本可以免去不必要的手术,却又遭受了手术之痛,浪费钱财的同时又感受到有些家人的丑陋,真的很让人心酸,心情无比沉重。

什么时候才能让病人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好的治疗,应该是医疗单位眼下的重中之重吧?希望不要让类似的情形再这样重复上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