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人心目中,相声界里郭德纲的地位高还是少马爷的地位更高,为什么?

独孤宽粉hi


马志明活好,人好,不炒作,不抬谁不贬谁,不问江湖事,不拿自己的身份换钱。

这是德高望重。大家作风。

郭德刚不被天津同行认可,百般排挤,他不懈努力,平地扣饼,让相声跟上了时代,陪养了一众青年,他功不可没!

这是两代人,一个德高望众,业界泰斗,一个冲锋陷阵浴血前行,不是一层面没法这样比!

没有郭德纲仨字小编的文有人看吗?没有少马爷保住高风亮节天津曲艺还有灵魂吗?

这个话题就不对!


老张130422730


我是天津人,70后。做为天津的一个资深相声迷,我认为,解放后只有三位相声大师,张寿臣,马三立,马志明。尤其是少马爷,说学逗唱样样精通。爱少马爷相声的人,最小也得四十岁了。少马爷在天津的演出也是满坑满谷,一票难求。有人说候宝林是相声大师,我不理解,我听侯的相声从来没笑过,从来没听侯宝林说过一段贯口和绕口令,四门功课缺两门。郭德纲也是很有相声功底的,早期的相声作品还是很好的,尤其是单口。现在老郭的相声有点像脱口秀。后起之秀里,天津有个叫裘英俊的小伙子说的不错,以前高峰给他捧哏,现在给他捧哏的叫于丹,捧哏水平也很高。至于德云社一些年轻演员,他们的观众基本都是一些年轻的女孩,虽然粉丝多,但是不代表艺术水平高,就像拿小鲜肉和老戏骨比,小鲜肉的粉丝千万,片酬过亿,但是演技比老戏骨差了十万八千里,这只能说疯狂的时代造就疯狂的粉丝。


东方红3437


此前看过类似问题,有几位天津观众回答很有意思,也比较客观,没有刻意抹黑和褒扬谁。总体而言,抛开全国相声市场,就天津相声界而言,不管是从艺演员还是本地观众的心目中,显然马派相声具有独一无二的江湖地位和威望。

郭德纲及德云社的名气在于全国观众,搁在天津显然还难以企及马派的光芒,至少目前尚且如此。“少马爷”马志明不论相声艺术造诣还是业内人缘,虽然早已隐退多年,但凭借祖上余晖及自身多年积攒口碑,在天津相声界可以一呼百应,郭德纲则未必了。

郭德纲每年都会回到天津老家举办一场“省亲专场”演出,每次都能做到座无虚席,这点天津本地相声艺术家们应该没几个能达到这个“境界”。这种现象与其说是郭德纲受到天津本地观众欢迎,不如说是郭德纲在国内相声影响力投射到天津的一个缩影,或者说许多天津观众看腻了本土演员,换换口味品尝下同样是天津相声名角的艺术风格。况且,这“满坑满谷”的观众中,有不少是附近城市的“纲丝”们赶场来的。

究其原因,其实不复杂。马派相声在天津相声界具有较久的历史、名家辈出。任何“名门望族”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几代人的巨大付出才慢慢积累起来的。

马家相声从“相声八德”之一马德禄时起,已经饮誉京津相声界,到了马三立大师时,马派相声已然达到了出神入化、登峰造极、甚至被神化了的境界。少马爷虽然师承不是自己的父亲马三立,但其实是衣钵相传了马派艺术精华,造诣和水准没得说,但也显然难以超越父辈的光辉了。

而郭德纲呢,父亲是警察,祖上也没有曲艺基因遗传给他,唯一优势就是生在“相声窝子”天津,加上父母亲工作忙、从小就被丢在曲艺茶馆,耳濡目染又极具天赋,又有后天对相声的执着和坚持,终成大器。如果说天津相声界多了个“郭派相声”,也得从他开始算起。

同时,郭德纲是一位颇具争议的艺人,同行——包括天津部分相声艺人——对他颇有微词、甚至恶言相向。当然了,郭德纲也不是那种“被打断了牙齿往肚子里吞”的人,睚眦必报、嫉恶如仇,这些年没少骂同行。

这是有情可原的事,不在夹缝中爆发、就只能在夹缝中成为肉饼。郭德纲如果像马三立大师那样遇事忍辱负重,还有没有今天的德云社都很难说。攻城略地者免不了背上“荼毒生灵”的身后骂名,“贤德”之美誉就留给后辈吧,这也就是郭德纲经常说:郭麒麟成名与否、今后红到什么程度,跟自己半毛钱关系也没有。

这种“切割”,其实就是对郭麒麟最好的保护,也是给后辈留下获得业界认可和接纳的余地。这点也很有意思,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把所有得罪人的事都揽到自己手里了,而给子孙留下了明君的美名,是不是有点酷似?哈哈哈,一点小小臆想而已!


岑詮


我是天津人。

我们认为,在相声水平方面,目前少马爷无人能比。郭德纲根本贴不上边儿。要说名气和人气方面,郭德纲无人能比,少马爷差的很远很远。

我这样说,肯定有很多很多的人反对,甚至被骂。

因为很多人分不清“幽默与滑稽”,分不清“相声与地摊杂耍”,分不清“相声水平与网红程度”……


山地狐狸


我是天津人,我喜欢相声,这是门能让人开心的艺术。

现在回答你的问题,没有可比性!!!用这两人做比较不太现实,郭德纲总是和体制内相声做抗衡,因为他曾经受到过抨击。但是现在郭德纲和他的德云社又让相声火起来了,我们要感谢他对相声做出的贡献。

少马爷在天津人民心中的地位那是毋庸置疑的,无论谁都无法撼动,他未得奖的作品却得到了大众的认可,为什么?没上供呗!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看得到抨击丑恶,弘扬正气,为什么就收了一个徒弟?他辈分太大,其他人各种阻挠,无论经历了什么,他始终也没站出来说谁的不是,更没有自我炒作,对于这样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你觉得
谁的地位高?


yavkejay


先问问郭德纲为什么不在天津搞德云分社?这个问题怎么回答?一个三俗相声大师。超过了他的祖宗,为什么天津混不下去?

郭德纲和少马爷比?少马爷卫生间拉了一泡屎。


Dj调加一针见血


首先啊,天津观众和全国观众审美上没太大差异。要说比较大的区别,就是我们天津的氛围要浓很多。这个氛围不是说我们从小在茶馆里泡大的,我快30了,也就去过一次茶馆,还是去年。

我说的这个氛围是电台广播。我小时候只要出门,无论是打车还是公交车里播的都是相声,什么“压我脚了”“逗你玩”“万能胶”都不用背,他是一遍一遍砸在你耳朵里的,那些宗师的相声确实引人入胜,我觉得每个我这么大的都应该有因为听相声坐过站的。

所以相声对于我们来说就跟电视剧一样,你打开电视是为了看电视剧,我们打开收音机就是为了听相声。

大家都说郭德纲对大伙有陪睡之恩,但其实对我们天津孩子来说,马三立,刘宝瑞,候宝林,高英培等一众泰山北斗陪睡的时间可比郭老师早多了。在宿舍你睡觉前放歌大多数还是有人阻拦的,但是要说放相声,那就一起吧,而且别管多老的活,准有听着听着就精神的。但是小时候不动就是傻乐,觉得好玩。

0506的时候郭德纲火速窜红,那个时候用和全国人民一样,天天听老郭的相声,西征梦、梦中婚、我这一辈子、白事会。那个时候的郭德纲是真牛逼,老中有新,新中有老。而且虽然曹云金、何云伟一众后来走了,但是这些蹉跎中走出来的演员确实是真瓷实,总是乐的我前仰后合的,一个活听好几次还能乐出来。

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发现老郭的相声新段子少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一个爱情演义40多分钟,用了很多次商演了,没记错的话好像都是撺底的活。其中不乏有新东西,但40分钟的活新东西也就5分钟左右吧。曹云金离开之后各种综艺商演,活这也是越来越不瓷实了。

像老郭自己说的,可能是他把我们弄的品味高了,现在他满足不了我们了,他只去满足其他能满足的。当时我听到的时候感觉好像一个商人的口吻,而不是我心中当下相声领军人的感觉了。

但是话说回来,虽然我觉得德云社不如0506年巅峰时期的人员了,但是他们依然是行业标杆。比如我看相声有新人的时候就觉得好多人说相声的节奏不对,似乎都太快了。而

孟鹤堂,谢金等人的相声至少听着是舒服的。

最近一个偶然的情况下看了少马爷的近几年的一个晚会视频,说了个老活,居然又在我知道所有内容的情况下给我逗乐了。我忽然发现这才是大师啊,他不是用包袱逗乐我,而是用他的表演,他的节奏,他的技巧。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这样的人是宗师。

在我看来这这是当下老郭所欠缺的,谁也不是圣人,都有巅峰期,0506的郭德纲不可能回来了,但是与其执着于爱情演义这种新活,为什么不试试重新在封箱撺底的时候来一个老活呢?毕竟那是几代宗师共同创造调整出来的。这可能就是少马爷最近参加那次晚会不用他之前创造的新活而用老活的原因吧。

在我看来当下郭德纲还不如少马爷,但是也很正常,毕竟郭德纲没有家庭熏陶,和泰山北斗的教导,而且也比少马爷年轻。在这个节奏越来越快的社会中老郭是不是也该沉下心来,好好钻一钻,争取早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郭氏相声。


NBegin


老天津人,主要是和曲艺搭边的天津人,不就是那样吗?!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在他们眼里,郭德纲算个屁?自己都不服他,说辈分,可能你郭德纲比我高,但是你和少马爷怎么比?!说人缘,我们天津这边曲艺窝子里谁服你?!

都是那个玩意!中国有句老话,不服高人有罪!同行们都不懂。看了很多评论,有很多人讨论相声,都会提好多名人,从祖师爷到解放前,再到解放后,再到现在,但是就是要完美的避开郭德纲!哈哈,想起一句话,特形象,就习惯看你们讨厌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老郭说的!!

06年真正第一次听老郭的相声!那时候我最出版工作的,本质上特别讨厌相声了。很长时间的自从冯巩牛群分开了,就没有好相声了!都是歌功颂德,假大空的口号,完全没有了幽默讽刺,针砭时弊。没意思。

05年左右吧,看过,听过一些郭德纲的新闻碎片,有印象的就是,举头望明月,我叫郭德纲。等等。那时候,感觉他太狂傲了,很讨厌,所以一直拒绝接触关于他的新闻,作品。后来一次放假,我休息睡懒觉,弟弟用电脑玩游戏,同时放着郭德纲流传最广的那些相声,我是黑社会,我这一辈子等,我半睡半醒中听了几个片段,然后居然闭着眼睛就笑出来了……从此以后,十几年来,手机里不放着郭德纲的相声,我心里不踏实,晚上睡觉不放着,就睡不着!

我是一个很挑剔的人。对喜剧挑剔,对喜剧艺术尤为挑剔。电影,有的时候我会因为一句台词的不恰当,演员的一个表情,动作不到位而感觉特别失望!周星驰的西游降魔之后,再也没有我认为好的喜剧电影了。

但是郭德纲的相声,对口,单口,我都听了太多太多了,但现在我还在懊悔,有一部济公传没有留下音频资料!

说郭德纲这个人,从草根,到傲视群雄,从被人排挤,到众星捧月,从半个文盲,到博古通今,所有的过程,完整的自己走过一遍了,而且还经历过逆徒叛变等一般人不会经历的事。对世俗,对人生,对人性,他的理解肯定比我们一般人要深刻的多!!!

你们看不起郭德纲的人,只能默默地酸吧。我们这样敬佩郭德纲的人,每天都开心的看着你们酸又毫无办法,看着郭德纲每天走在辉煌的路上!

如果,有一天郭老师被欺负了,落魄了,我愿意拜他为师,只求听其声音!


曾经有一份真1


我也是天津人,80后的,对相声肯定不如回答的很多前辈懂,但是我也想从普通观众角度说说自己的想法,我认为相声的核心是幽默搞笑,那些不哏的,不能让人爆笑的不算好演员、好段子。从这点看侯宝林真不知道怎么就成了大师了,在天津人眼里跟马老真不是一个档次的。郭德纲我也没少听,早期一些自己创作的段子,比如《我》系列和《济公传》那种还是水准很高的。而现在的段子就只剩一些网络脱口秀包袱七拼八凑,碎片化了。不知道是江郎才尽了,还是光顾捞钱没精力创作了。至于跟天津那些神级的老先生相比,我觉得现在的段子普遍在讽刺性上有所欠缺,更多的是走荒诞无厘头路线,这可能是时代特点吧。总觉得不如当年少马爷《纠纷》、《大保镖》那种段子有嚼头,时隔多少年再听到还是爆笑。讽刺这方面我觉得天津还有一位高英陪先生,也是神级的存在,《不正之风》、《教训》都是不世出的好作品。后来冯巩(天津人)牛群也说过不少讽刺性强的相声,如《小偷公司》、《事与愿违》等。此外我觉得奇志大兵是相声界的一对后起之秀,他们的一些段子是现在极少数的幽默性和讽刺性兼备的相声。至于基本功这种反倒是我们这代听众不太在意的,少马爷世家基本功自不必说,郭德纲经常标榜自然也不会差,另外那几位就不知道了,奇志大兵大概基本功不行吧,但是丝毫不影响我对他们的喜爱,总之上述这些演员在我心目中都是曾经带给我欢乐的好的相声演员。


不知周


相声门里有句话,叫学我者生像我者死,马志明得天独厚得三爷耳提面命一辈子,举止言谈酷似三爷,加上血胤相连,声音不用模仿,一摸一样。所以说他是优秀演员,但他永远达不到三爷的高度,当然,三爷天赋异禀,身材相貌自带买卖,别人也学不来。至于郭某,纯鸡贼。聪明,懂得什么是最大的危险,从来不碰;知道老百姓喜欢什么,搞点伦理裤裆不犯歹,没人管;有庞大的团队雄厚的资金收买媒体炒作宣传,其势汹汹;他得益于此也必将失意于此,最终衰败于他的膨胀和身边人的捧抬,所谓其成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现在看他还没从本山身上学到教训,也远不如他表现出来的那么聪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