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江口水战让日本六百年不敢觊觎中国,大唐是如何取得胜利的呢?

无根树花正孤


白江口海战,亦称白村江之战。

663年,倭军4.2万战船1000余艘,唐军1.3万战船170艘,在白江口展开了激烈海战。

唐将刘仁轨指挥舰队分左右两队,将倭舰团团围住,敌舰相互碰撞,兵将大乱,战船全部被焚毁,上千倭军被杀或溺亡。

此役,唐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兵力和舰船4倍于己的倭国水师打得大败,堪称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此战,是中日两军首次交锋,也是一次国际性的战役,以唐朝的完胜结束,奠定了此后上千年的东北亚地区格局。

白江口战役,日本之所以战败,主要原因是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日本的短甲是皮甲,防护能力很差;日本骑兵不会长矛冲锋,马上冲阵,近战突击能力极差;日本只会阵前对射和使用军刀小群战斗。军事技术的巨大差距,唐军以少胜多,给日本鬼子以“颜色”,使其1000余年不敢窥视东亚大陆。

$发光的金子


潮哥1495582530712


我是北派说书人,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汉唐王朝,在我国的历史上,是中国历史上,是最为强大时期的代表,因为在这两段时期,让北方的游牧民族俯首称臣,不敢造次。

当然在这里我们说到了大唐帝国的白江口战役,说到这段历史还是蛮有意思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这里一切的导火索还要说到同时期朝鲜半岛的另外三个国家,百济、高句丽、新罗。

在这三个国家中,以高句丽军力最为强大,对中原王朝时降时叛,那时候高句丽联合百济、大举进攻新罗,企图瓜分新罗,但是此时的新罗却是心向大唐,想大唐求助,隧大唐派兵从路上,海上分兵驰援新罗,此次大唐的指挥官为刘仁轨。

起初在朝鲜半岛的战役就是那么个,曾经的宗主国打那些不听话的附属国小PP,但是没想到诸如百济和高句丽背后有靠山,那就是当时的日本,也就是在当时被称呼为倭国的日本。

那时候的日本派来数万军队,战舰四百余艘,而大唐海军才数十艘,只不过大唐的战舰比日本的战船精良,而且还配备火箭,当然这里的火箭是机关火箭,第一波便是将倭军射死大片,整个海上一片赤色,但是那时候的倭军比较彪悍,纵然如此,还有不少爬上唐军的战舰,殊不知此时的唐军装备精良,还配备了唐横刀,比起倭军汉刀和布衣皮甲来强上不止几倍,结果被唐军一边倒的屠杀。

这一张日军惨败,打的日本千年不敢造次,反手派遣使者来到大唐虚心学习大唐的知识,才造就了如今日本本地的汉唐文化。


北派说书人


白江口海战期间,大唐和日本的各方面实力都有很大差距。

甚至可以说,双方根本不是对等的敌人。

大唐打垮日本海军是寻常事,唐军也没觉得有什么自豪。

唐军的水军一向很强悍。

建立大唐,统一全国期间,消灭强悍的军阀萧铣等人,均是依靠强大的水军。

663年的白江口海战,是日本试图争夺朝鲜半岛的势力范围,援助百济,出动大量陆军和水军。

而大唐联合新罗,连续击败百济。之前百济其实已经被唐军灭国,只是后来残部又复国而已。

当时陆战中,日军和唐军都是劳师远征,关键看谁的海军能够胜利。

只要能够掌握制海权,就可以切断对方的海上运输线,迫使对方溃散。

多以,日军出动1000多艘军舰支援百济,准备和唐军海军决战。

唐军则是刘仁轨的170多艘军舰,数量要少得多。

双方在663年8月27日对碰,进行战略决战。

其实,此战胜负没有悬念,类似于打人打小孩。

日本当时国力落后,技术低劣,更没有见过大世面,不知道世界先进海军是什么样子。

他们的军舰虽然高达1000多艘,但都是中小船只,类似于大号渔船。

日本海军海战并不擅长远程攻击,而多采用跳上对付船只肉搏取胜的方式。

双方开战,日本海军发现唐军军舰水量很少,立即不知死活向唐军冲击。

谁知道,冲到唐军军舰附近,日本海军才傻了眼。

原来,唐军军舰虽少,但核心军舰非常高大,均是高大的大型军舰。

而唐军海战以远程武器为主,使用大量强弓硬弩,还有大型弩弓。

一时间,海上箭如雨下,日本海军根本无法抵抗。

甲板上的日军水兵,瞬间被射成刺猬,即便有衣甲保护的人也挡不住唐军的强弩。

日军不死心,试图靠近跳上甲板肉搏。

但唐军军舰很高大,船舷比日军军舰高的多,很难跳上去。

况且,对方军舰高大,上面水兵也众多,少量日本水兵跳上去肉搏也是寻死。

激战中,唐军海军肆无忌惮的撞击日本海军的小军舰。

日军全线溃败,先锋部队撤退本队。

此时日军已经没有退路,如果海军撤退,那么百济就一定灭亡,集结在百济的数万日本陆军甚至也要全部死掉。

所以,日本海军仍然败中求胜,连续3次猛攻。

然而,唐军轻松连胜2次。

见日本海军实力太弱,第4次唐军直接进行大包围,将日本海军主力军舰稀疏包围起来,然而大量发射火箭。

日军被围,舰只相互碰撞无法回旋,士兵大乱,纷纷跳水逃生。

日军大将朴市田来津虽然“仰天而誓,切齿而衅”,坚持作战,但最后还是被唐军弓弩射死。

最终日军大败,双方仅仅海战几个小时而已。

《新唐书》记载:此次海战“四战皆克,焚四百船,海水为丹。”

唐军白江口得胜消息传到周留城,9月7日守城的百济王子余忠、胜忠等率守军投降。日本陆军忙自周留城及其他地区撤离,百济境内日军集结于以礼城,于9月19日撤回日本。

百济灭亡,5年后唐朝有消灭宿敌高句丽,彻底控制朝鲜半岛。

日本被胖揍以后,开始派遣 遣唐使学习唐朝先进的技术。






唐城十八子


公元663年8月27日,在当时白江口水域,来自大唐与新罗的联军和日本,百济的联军在此汇集,中日海军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海军会战即将拉开序幕。

白江口之战

以刘仁轨为主帅的唐军13000余人,战船170多艘,新罗军5000人;另一面倭军42000余人,战船1000多艘,百济军5000人。在当时,日本,百济联军在兵力,战船数量上占尽了优势。

主帅 刘仁轨

但就是在此战役中,唐朝水军凭借自身优势,将兵力,战船远胜自己的日本一举击溃,从此奠定了此后一千多年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格局。

8月27日,双方交战第一天,由于双方对彼此的实力,因此第一天双方只是试探性进攻,在此期间,日军有少量损失,唐军也没有趁势追击,而是抓紧时间进行整顿。

在第一天交战之后,日军将领认为应该先发制人,利用数量优势对唐军战船进行分割包围,继而歼灭。

而唐军方面认为己方战船大而坚固,行动不便,应该摆开阵型将日军包围起来,围而攻之。

第二天,8月28日,日军率先发动进攻,各舰船争先恐后的攻向已经列好阵势的唐军舰队,想凭借数量上的优势一鼓作气拿下唐军。唐军主帅刘仁轨见状立刻下令让中部战船佯退,引诱日军进入已经排好的包围圈。同时,左右两部先头战船,凭借水域优势,顺流而行,快速向中部舰队靠拢,形成包围之势。

自此,日军舰队被唐军包围在阵中,由于日军战船数量过多,相互之间发生碰撞,刘仁轨见状,下令缩小包围圈,并用火箭攻击日本,同时利用战船大而坚固的优势,不断撞击日军战船。

虽然日军人数,战船数量众多,但被唐军包围在阵中,加上日军战船多是舢板小舰,不能对唐军战船进行有效伤害,因此大量战船被毁,人员伤亡惨重。

后来,虽然日军又组织几次进攻,但都被唐军击退,船毁人亡。唐军乘胜追击,所过之处大活朝天,海水遍赤,日本舰队在两天之内被彻底击垮,惨部仓皇而逃,逃回日本。

在正常战役中,唐军以少胜多,奠定了后来唐朝在此区域的霸主地位。


不知道起什么好


白江口海战可以说是我国比较著名的战役了,也是中日双方历史上的第一次海战。

白江口海战也叫白村江之战,是公元663年8月27至28日,唐朝与新罗联合对抗倭国与百济的联军在今韩国锦江入海口发生的海战。这次战斗唐军以少胜多,也是比较早的国际性战斗,唐朝的胜利奠定了此后一千多年东亚地区的政治格局。

在这个时期,日本的军事包括冶炼技术非常落后,这个时候日本武士使用的刀还是汉朝时期的环首刀。

公元660年,苏定方消灭百济后,百济降将鬼室福信再次叛乱,并联系日本请求出兵。日本自认为改革之后可以打败大唐就派兵朝鲜半岛。661年8月,倭寇海军4万多人抵达白江口对唐军7000人和新罗军5000人发动进攻。

日本的船只技术实在低的可怜,几乎都是小船,而唐军皆是巨舰,居高临下朝倭寇船只射箭。倭寇本身装备就不好,在唐军箭雨下,倭寇死伤一片。同时唐军将领刘仁轨仿效火烧赤壁将400多艘木船顺风投火,一万多倭军全都沉在白江口。海战失败后陆军也被打的打败,5.6万人全军覆没。日本听后感忙在海岸修筑城墙,害怕唐军进攻日本,可惜唐朝根本对日本没兴趣,不然日本或许就成为大唐的行省了。


调侃历史


唐朝和日本之间爆发的白江口之战,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海战。这场海战共有四个国家参战,分别是唐朝和新罗联军、日本和百济联军。规模上日本和百济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反而是唐朝人数和船只都处于绝对的劣势。可是唐朝却以少胜多,将日本打成了乌龟。

当时朝鲜半岛共有三个国家挤在一起,分别是高句丽、百济、新罗。隋炀帝好大喜功,非要干翻高句丽,可是由于他的武功实在差劲,反而拖得隋朝陷入内乱,最终亡国。唐朝建立后也对高句丽用兵,正好新罗和百济也在打架,百济联合高句丽攻占新罗,新罗就找唐朝求援。于是公元644年,李世民派徐世绩为辽东道大总管,主持对百济的战争事宜。之后李世民更是亲率十万大军进攻朝鲜,但还是铩羽而归。

公元655年,百济又侵占新罗,新罗还是没办法呀,只能再次找唐朝求援。李世民这时已经撒手人寰了,在位的是李治。于是李治派苏定方为沈丘道行军大总管,带领十三万大军大举讨伐百济,并命新罗国王金春秋配合唐军作战。

在唐军和新罗的配合下,很顺利的就贡献了百济的首都扶余,并迫使百济国王义慈投降。仗打完了,苏定方就留下刘仁愿、王文度留守,自己率着主力部队返回。可是苏定方刚回去,这边新罗就开始招兵买马,并且围住了刘仁愿,并找日本帮忙,拉来了援军。正好王文度病逝,唐朝派刘仁轨率军来到百济,正好和日本水军撞上了,于是战争一触即发。

这是一场兵力悬殊的战斗,日本有4万2千人,战船1000余艘;唐军只有1万3000人,战船更是只有170艘。可是在刘仁轨的指挥下,成功的使用火攻烧毁了四百多艘日军兵船,其余日军狼狈逃窜,据说当时的鲜血足足染红了几十里海水。

虽然唐朝兵船远少于日本,但脑子比日本人好使,战术更是高于日本人好几头,不像日本人抱着本三国演义当宝贝研读军事。这次白江口水战将日本的魂都打掉了,之后有将近九百年的时间日本人都不敢对外扩张。


邯郸醉


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八月,唐军商议先攻水陆要冲加林城,刘仁轨表示,“加林险固,急攻则伤士卒,缓之则旷日持久,周留城虏之巢穴,群凶所聚,除恶务本,宜先攻之,若克周留,诸城自下。”(很明显,唐军诸将就是来给刘仁轨加智慧光环的,哈哈哈)。


于是,孙仁师、刘仁愿外加新罗王法敏带陆军进逼周留城,而刘仁轨与别将杜爽、扶余隆帅水军自熊津入白村江(白村江真是人家宇宙国的,现在叫津江),朔流而上,夹攻周留,希望毕其功于一役。而当刘仁轨的水军到达白江口的时候,遭遇了日军大部队“倭船千艘,停在白沙,百济精骑,岸上守船”。唐军百七十艘战船在刘仁轨指挥下列出战斗队形,严阵以待。


八月二十七日上午,日军先耐不住,冲向唐军船阵。当时唐日两国的造船技术相差太大,两军现役战船那是有代差的,唐军战船高大坚固,日军小船根本不是对手,双方战船一接触,日军立刻处于劣势。日军将领虽然没脑子,但是勇气可嘉,争先恐后毫无次序地冲向早已列成阵势的唐军。


刘仁轨见日军军旅不整,蜂拥而至,便指挥船队变换阵形,分为左右两队,将日军围在阵中。日军被围,舰只相互碰撞无法回旋,士兵大乱。接下来就是一边倒地歼灭战了,《通鉴纪事本末》兴奋地写到:“(唐军)焚其舟四百艘,烟炎灼天,海水皆赤,百济王丰脱身奔高丽,王子忠胜、忠志等率众降”。《日本书纪》则写到:“日本水师舍身突入唐阵,唐军从容左右迎击,纵火焚日船。。。。。须臾,官军败绩,赴水溺死者甚众,舮舳不得回旋”。日本三万多大军算是彻底完蛋了,百济复国也化为泡影。  


白江口之战是短暂的,而其带来的影响却深刻改变了东北亚政治局势。朝鲜半岛方面,结束了新罗与百济间的长期纠纷,打破了半岛均势,新罗王国在大唐扶持下终于统一半岛,终结了连续数百年的前三国时代,建立起新罗王朝,定都庆州,效仿唐朝的国家制度进行统治。  


对大唐方面,联合新罗灭亡东北亚小霸王高句丽,将辽东地区纳入国家统治,维护了大唐在东方的霸权。  


对日本方面,日本国力大损,各地豪族怨声载道,天智天皇(即中大兄皇子)不得不分权给皇太弟大海人皇子,致使其死后爆发壬申之乱,大海人杀嗣天皇大友皇子,篡位登基,这就是一代明君天武天皇,天智朝及天武朝,大和朝廷大力推进律令制改革,并大量派遣遣唐使到大唐学习。唐风在日本生根发芽,日本终于迎来了“唐风文化时代”。


胖子杂谈


白江口之战指的是公元663年唐朝、新罗联军与倭国、百济联军于白江口(今韩国锦江入海口)发生的一次水战。

此战倭军有兵4万2千,战船1000余艘,唐军1万3000,战船170艘。唐军虽然数量占劣势,但均是楼船、艨艟,船壁高而坚,楼船高达三层,艨艟则包覆牛皮,对倭国战船有碾压性优势,倭国非但船小壁薄,指挥者还骄傲自满,没有采取任何战术,而是乱哄哄的向唐军的楼船、艨艟发起冲锋,千艘战船拥挤在狭窄的熊津江口,结果被唐军战舰迅速抓住战机,个个击破,倭国海军全军覆灭


正乃多事之秋


在讲白江口海战前,首先要要说明一点:虽然在许多国人的认知中,日本开始向唐朝学习文化和政治制度,是因为白江口海战的惨败。但实际上,这两者其实并没有直接什么关系,日本第一次向中国派遣带有学习形制的使团,还是在隋朝时期。当时日本圣德太子派遣以小野妹子为首的遣隋使。而日本的大化改新,也是在白江口海战爆发十多年前就已开始。而且,日本本身这些学习和改革的目的,只是在于加强日本天皇权力和打压权臣以及地方豪强势力。

▲日本向中国的学习,远早于白江口海战

至于对于白江口海战的本身记载,则带有中国史学加对战争记载的一贯风格——那就是相当的简陋。比如在《旧唐书·刘仁轨传》中记载:“仁轨乃别率杜爽、扶余隆率水军及粮船,自熊津江往白江,会陆军同趣周留城。仁轨遇倭兵于白江之口,四战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贼众大溃。”《新唐书》、《资治通鉴》,甚至高丽时代的《三国史记》,基本都是照抄了这一记载。地点、人物、战役结果有,时间、己方、作战过程啥的都没有……对后世研究者来说,真是太坑了。

▲刘仁轨

那么再来看日本方面的记载,在《日本书纪》中,对于白江口海战的记载相较而言更加的详实,“大唐军将率战船一百七十艘、阵烈于白村江。戊申、日本船师初至者与大唐船师合战、日本不利而退、大唐坚阵而守。己酉、日本诸将与百济王不观气象而相谓之曰、我等争先彼应自退。更率日本乱伍中军之卒、进打大唐坚阵之军、大唐便自左右夹船绕战。须臾之际官军败绩、赴水溺死者众、舻舳不得𢌞旋。”开个玩笑说,这两种记载也体现了唐朝人和当时日本人对此战的不同定位和重视程度。大唐:又教训了一个不听话的蛮夷,日常。日本:我靠!这次我们被一个巨巨教做人了,得好好记下,当作经验教训。

▲《日本书纪》相较而言更加详细

不过,即使有了《日本书纪》的记载来作为参照,想要仅从这些记载中,梳理出当时的战况,还是相当的麻烦。因为本身这些记载,只是史学而非军事范畴的。对于海战中最重要的双方船只种类,战法、海况等等都完全没有记载。因此,想要搞清楚在那一天白江口究竟发生了什么,那么就必须从通史文献之外的地方入手。

首先,要搞清楚当时日本和唐朝的战船究竟是什么样子?虽然对于当时日本战船的形象并没有相关的图画或者文字记录,但幸运的是,我们今天却依然可以找到一个重要的参照,那就是日本后来的遣唐使船。有关遣唐使船的船型,有人会认为其有唐朝影响。没错,局部造型可能的确会受到唐朝影响,但由于古代技术传播的患慢性,遣唐使船在结构和大小上,和白江口海战中的日本舰船,应该相差不大。

▲日本遣唐使船

从现代日本学者对于遣唐使船的研究来看,其实日本船只发展,在这一时期,算得上在东亚都是比较独特。日本船体结构较矮,但同时,却吃水较深。这一奇怪结构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日本遣唐使船船底较平,因此抗浪效果极差。其在航行时,还往往“超载”航行,因此不得不降低船体,以此降低侧翻的风险。从很多资料记载来看,遣唐使船甚至能够载员120人左右,长度更是达到30米。这一大小放在那个时代,绝对算得上巨舰了。

▲遣唐使船算得上是那个时代的巨舰

从遣唐使船中,能够找到的历史线索并不只有这些。遣唐使船的船头,有两个意义不明的板装结构。虽然作为使船,这种结构只能作为装饰,但如果是作为战船,这一结构的意图就很容易理解,那就是充当撞角,对敌舰进行撞击。在接舷战中,其也可以用来钩住敌船,以此方便士兵登船。

▲现代复原的遣唐使船

遣唐使船还透露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日本战船有一个非常巨大的软肋。从遣唐使船的绘画中,可以明显发现日本船只将调节方向的舵手,以及划船的桨夫都置于甲板上。这些人员在战争中并不负责作战,决定着船只的航行。从之后源平合战时期,日本战船依然将舵手和桨夫安置在甲板上来看,很有可能在白江口海战中,日本当时的军舰就是这样的布置。这样的布置,只能说,当时的日本人还没意识到“箭如雨下”是一种什么可怕的情景。

▲后来的坛之浦海战中,平家就吃了舵手缺乏保护的亏

梳理完了日本海军可能的情况,那么再来梳理唐朝海军。相较于日本,唐朝海军的情况,就更加模糊不清。对于唐朝海船,仅在《通典》中,记载了一种可以江海两用的“海鹘船”。结合《旧唐书》中,说唐朝海军“自熊津江往白江,会陆军同趣周留城”,因此很有可能,当时唐军使用的正是这种船。

▲敦煌壁画中的唐朝海船

从《通典》中,对海鹘船“头低尾高,前大后小,如鹘之状,舷下左右置浮版,形如鹘翅翼,以助其船,虽风涛涨天,免有倾侧”的记载来看,海鹘船本身船体可能和日本的遣唐使船一样,都有船底较平的问题,因此不得不通过增加浮板,以此来提高船体行驶的稳定性。同时,海鹘船“覆背上,左右張生牛皮為城,牙旗、金鼓如常法”,因此很有可能主要的作战方式,也是采用接舷近战。虽然海鹘船到底多大,这个已经无从考证,但是使用浮板提高稳定和浮力的海鹘船,可以肯定的是,要比体型庞大,且人员较多的日本船只,海鹘船吃水要浅。

▲唐代海鹘船

对比了双方可能的船只类型,再回到白江口海战。所谓白江口,其实就是今天韩国的锦江河口。在河口地区,由于水况复杂,大型船舶在不了解水文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因为潮汐,或者水流走向而出现搁浅的情况。这正好也印证了《日本书纪》中,所记载的“日本诸将与百济王不观气象”,最后导致舰队“舻舳不得𢌞旋”

▲今天的韩国锦江河口

而作为江海通用船只,海鹘船往往体型都不会太大,加之本身吃水较浅,因此唐军可以非常迅速且灵活的去对可能处于搁浅状态的日本战船,进行“左右夹船绕战”,并通过火攻的手法,彻底击败日本海军。要注意的是,白江口海战,其实是进行了四处冲突。结合《日本书纪》的记载,以及以上对船只的对比,这场海战真正的情况,应该是唐朝海军由于兵力和船只大小的劣势,因而固守河口。而日本一方进行多次进攻,但是因为大型海船不适合河口作战,因而无功而返,最后由于没有很好的关察水文变化,在最后一次进攻中,遇到潮汐,而陷入混乱与搁浅。唐军趁势出击,最终战胜了日本舰队。

▲唐军的胜利,更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刘仁轨对于水文和自身船只特点的利用,从而以弱胜强

总的来说,白江口海战的结局,对于整个东亚,都有着极大的影响。百济和高句丽的灭亡,就此不可避免。这两个国家所期盼的外援日本,也因为这一战,在之后一千年的时间里,再没有机会染指朝鲜半岛。

有理有据,使人信服。“日本诸将与百济王不观气象,而相谓之曰:我等争先,彼应自退。” 这段引文说明:第一,指挥专业度不高;第二,误以为己方有优势。外行和自大导致冒进,冒进导致失败。这个表面上的优势,可能就如作者说,是船比较大(另外四百对一百七,数量也比较多)。


齐建波


公元前 1 世纪起,朝鲜半岛上陆续兴起了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个国家。三国自建立以来相互攻伐,混战不断。到 7 世纪中期,新罗已经全面倒向唐朝,百济则北连高句丽、南结日本,两大阵营的决战一触即发。

显庆五年(660 年)七月,唐朝正式出兵百济,点燃了两大阵营决战的导火索。唐朝大军十万,船只千艘,在苏定方率领下自山东半岛的成山地区渡海,仅仅三日就攻陷了百济的国都泗沘城。不久,义慈王带着太子扶余隆向唐罗联军投降。至此,享国六百余年的百济灭亡了。

随后,唐朝在百济故地建立起熊津、马韩、东明等五大都督府,开始了羁縻统治。然而,唐朝的统治并不顺利,百济故地盛传着“大唐与新罗约誓,百济无问老少,一切杀之,然后以国付新罗”的流言,又因唐兵肆意掠夺,百济遗民纷纷反抗,很快聚合成以鬼室福信为中心的复国力量。当年九月,鬼室福信遣使向传统盟友倭国求援,请求将在倭国作人质的百济王子扶余丰迎回国内。为鼓动倭国出师相助,一个月后福信又派人赴倭献上了唐军俘虏一百余人。

面对百济复国军的求救,倭国统治者决意出兵相助。齐明天皇七年(661 年),年近七旬的齐明女皇亲自赶赴九州前线,终因旅途劳顿,当年七月病死在朝仓宫中。其子中大兄皇子素服称制,是为天智天皇,继续对百济战事采取一连串的行动。八月,遣将“救于百济,仍送兵杖五谷”;九月将当时倭国最高等级的织冠授予扶余丰,嫁以臣下之女,并派遣前将军阿云比罗夫等,率领五千名士兵护送扶余丰回国继承王位。

天智天皇二年(663 年)三月,又遣前将军上毛野君稚子等人“率二万七千人打新罗”,夺取了沙鼻岐、奴江二城。此时,百济复国军发生内乱,扶余丰为夺取权力将鬼室福信“斩而醢首”。倭国援军似乎也受其影响,直到当年八月才派遣“救将庐原君臣率健儿万余,正当越海而至”,数万倭国水军进逼白江口。

正当此时,唐罗联军在带方刺史刘仁轨的指挥下,准备对百济复国运动的核心地区发动猛攻。经过一番精心策划,刘仁轨决定率军从锦江上游的熊津城出发,绕过水路要冲加林城,攻打复国运动的中心周留城。行至加林城附近的白江口时,唐朝水军与倭国水军狭路相逢,大战不可避免。

当时,唐军的兵力仅七千余人,面临数倍于己的对手,刘仁轨沉着应战,迅速命令在江口摆下阵势,只等倭军前来进犯。唐军虽在兵力上处于劣势,但船只皆是艨艟巨舰,体大而坚固,利于坚阵防守。倭船则多为舢板小舰,船小且脆弱,无法用于攻坚。双方战船一经接触,倭国水军立刻处在了下风。

根据《日本书纪》记载,战争分两次进行:八月二十七日,倭国水军先头部队到达,不等主力到来即投入战斗,结果很快“不利而退,大唐坚阵而守”。到了第二天,倭国诸将面对唐朝的坚固防御,慌乱之中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我等争先,彼应自退。”于是,倭国将士开始争先恐后地猛攻唐军的舰阵。

刘仁轨镇定自若,充分发挥船只的机动性,下令把倭国船只引入阵中,然后左右合围,把倭国水军牢牢困死在坚阵之中。在敌军的奋力突围下,唐军因势利导,又以火攻冲烧敌阵,将四百多艘倭国船只全部烧毁。一时间,只见“烟焰涨天,海水皆赤”。倭国水军往往是由地方豪族临时拼凑,缺乏统一的指挥和训练。在训练有素的唐朝军队前,倭国军队瞬间全部崩溃,战死和溺亡者不计其数。扶余丰侥幸脱身,乘船逃往了高句丽。

这一战不仅改变了朝鲜半岛的战略态势,更对整个东亚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