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舊書有沒有升值空間?值不值得收藏?

老巷閒談


收藏舊書升值是肯定的,但要看書的版本,品相,內容…。

古藉版本,官刻,私刻,坊刻等等。紅藍印本,初印本,價格高而稀少,印數不會太多品相最好。裝釘,紙張也很講究。孤本,手抄本,善本書更是收藏關注的重點。

古代對於經史類比較重視這類書存世量不少。而戲曲,小說類不被重視世上流傳較少。(二刻拍案警奇國內沒有一部完整版,現在所見為日本影印回明刻本)關注這類雜書收藏升值空間更大。四九年以前出版的圖書定為古書,關注線裝本,木刻本,石印本,珂羅版,解放區印刷本,是選擇方向,品相完整為上。(初印本,印數少,發行量小)四九年後出版圖書以發行量少的初印本為收藏首選,(包括內部發行)…如何選書最好買本版本學書看看,搞懂了再出手。收藏舊書升值空間是肯定的。是有收藏價值的。








風拂柳999


書,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階梯,書籍就像一盞神燈,它照亮人們最遙遠最黯淡的生活道路。收藏舊書,就是收藏曆史,收藏舊書,就是收藏傳統文化,收藏文化,就是收藏智慧。

什麼是的舊書?如何界定?1949年以前到中華民國發行出版的書叫舊書,民國以前出版的書叫古董書。如果是古董書了,那麼就更值得收藏了,升值空間就更大了。

哪些舊書籍值得收藏呢?如果按時間排序:第一是中華民國以前的舊書值得收藏,升值空間很大。第二是1949年到中華民國出版的舊書,第三是1949年以後出版的舊書,多以紅色文革系列的書籍升值最快漲價最高。曾經有過一套英文版的毛主席語錄拍賣成交十萬英鎊的記律。

舊書,如果按版本排序:首先木刻版舊書最珍貴,其次手抄本舊書,第三是鉛字印刷本舊書。

現在舊書攤上已經很少看到有鉛字版的舊書賣了,因為鉛字版舊書已經絕版了,可以收藏,將來應該有升值空間。而今書店銷售的書都是出版社用現代高科技電腦排版的。

文革書籍,個人文集,傳記,手抄本,歷史名人類的,醫學類,發行量少的舊書,值得收藏,升值空間大。

有的舊書收藏價值很高,年代久遠,比如宋代的木刻版舊書,品相好的,很多年前,宋刻版書是論頁賣的,上萬元一頁,相當珍貴,值得收藏。現在世面上很難收到宋代木刻版書了,偶爾見到也是破爛不堪了。

收藏明朝木刻版舊書也是不錯的,成套的明代木刻版舊書上萬,幾十萬了。清早中期的木刻版舊書,如果保存完整,品相好的,成套的木刻價格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了。單本品相好的,價格也是萬元了。清乾隆年間編編纂的木刻版《四庫全書》已經是國寶了。

《四庫全書》全稱《欽定四庫全書》。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紀昀(紀曉嵐)等360多位高官、學者徧撰,3800多人抄寫,耗時十三年編成的叢書,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共有79000卷,36000冊,約8億字。堪稱空前絕後。

1949年到民國時期的舊書仍然值得收藏,升值空間仍然巨大。比如在一場拍賣會上,1944年晉察冀《毛澤東選集》精裝珍稀版本以135萬元的高價成交。

所以,如果具備我以上分析條件的舊書,那麼才有收葳價值和升值空間。

歡迎點評加微信xfsyn700927,謝謝。



幸福在這裡出發


1.粉碎“四人幫”檔案實錄,共七卷;2.由日本人侵華時期籤閱的古籍《詩經》一套。











用戶9073939347402


我是舊書迷,喜歡舊書的簡潔裝禎風格




遙望江漢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書中自有千鍾慄,書中自有黃金屋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

這是古今讚美書藉的金句。收藏舊書肯定是有升值空間的,只要有舊書,就一定得收藏。因為書舊了,知識和書的價值不會變舊,反而因為時間的推移,舊書的價值會更高。收藏舊書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古籍圖書

古籍圖書留存於世的寥寥無幾,格外珍貴,遠古時代的紙裝書籍已成為藏家收藏的首選。

初版精印

初版圖書在印刷裝訂質量上相對較好,印刷數量不大,以第一版第一次印刷最為珍貴。精印本是指精裝印刷或特殊印刷,一般為限量版。

簽名圖書

有些名家出版的書,若在書的首頁或扉頁上留下名家親筆簽名,圖書的收藏價值會大大提高。當然不是所有名人簽名的圖書都有收藏價值,還要看其出版數量和其他因素。

特殊版本

特殊版本有很多種,精印、初印、孤本等,另外還有錯本、創刊號、外文版、盲文版、少數民族版本等,都是很好的收藏書藉。


藏海拾貝


收藏古籍書,一定要有歷史價值,學術價值,研究價值,十一朝東華錄,88冊線裝書,全品原裝



音樂與收藏


看一看,我這50.60.70年代的書











高保社


我藏書有幾年了大概幾類書

1、 精印本

有些書,除廉價的普通版本外,另有若干冊限定的精裝本或特精本。這些書由於在油墨及印刷方面特別精緻,開本較大,紙質較好,數量亦有限,便具有收藏價值。例如,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朱維之翻譯的《失樂園》,1984年首次印刷為46400冊,內含精裝本3400冊,就較為高雅。1989年齊魯版特精全本《新刻鏽像批評金瓶梅》,就受到海內外行家的高度讚揚,因為它在全本《金瓶梅》的印刷史上達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當然,精裝本中又有特精非賣品之書就更為珍貴了。如傅雷所譯《夏洛外傳》,1933年9月初版,其中非賣品精裝本僅印了50冊,為海內外藏書家所矚目。

2、簽名本

有些書本來就出於名家之手,加之名人簽名留言於扉頁之上,便更有意義,書價亦飛騰而上,甚至達數十倍之多,極為燙手。1992年4月楊絳女士的《洗澡》簽名本,在杭州竟賣到78元。簽名本中又有編號本。所謂編號本,是因其印量有限而按序編排,或贈人或出售。1991年4月巴金先生簽名的《隨想錄》編號特裝本,在上海竟賣到13000元,創下大陸40年來拍賣書的歷史新紀錄。

3、初版本

初版之書大都是由作者親自監督印刷和校對的,歷來被版本學家看重,並可以此查核出後來編輯者的疏忽。如著名詩人臧克家的第一本散文集《亂莠集》,上海良友復興圖書印刷公司印行,1939年5月10日初版;還有陳寅恪弟子劉開榮的《唐代小說研究》,1947年商務版。夏羅德·布倫忒著的《孤女飄零記》伍光建譯,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9月初版,都已成為收藏界的珍品。

4、未裁本

所謂未裁本是指書的邊緣從不曾為裝訂者的工具裁剪過的書籍,亦稱毛裝本或毛邊本。如:1931年5月15日上海聯合書店初版的《青春散記》(作者鄒枋),初版僅印了1500冊,且從未有過初版毛邊本的紀錄,故較為罕見,是海內的珍本。

5、孤本

實際上五四以來有不少書亦成為孤本。1948年4月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的黃裳先生的《錦帆集外》一書,作者曾雲:當時"又曾以宣紙印一本,裝兩冊。盜掠之餘,只存下半。是更有'孤本'資格矣。"

6、錯本

有時,某部書因印刷或裝訂錯誤得以問世,被稱為特殊版本。這正如集郵愛好者獲得錯票一樣,物以稀為貴。如:上海北新書局1933年11月初版的《現代小品文選》,由趙景深先生編選,分上下兩冊。其下冊即為錯本。開卷處有一枚藏書印:"結屋三間藏萬卷"。

7、藏書票本

所謂藏書票本,是指在版權頁上貼有藏書票之書。而藏書票在我國的興起,當是本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事。葉靈鳳曾說:"丟開書籍本身,僅僅對於這東西的收集,已經和郵票一樣,是茫無止境的事。"藏書票在海外的售價,已極為昂貴,據董橋雲,Eric Gill為其妻雕畫的一枚藏書票,80年代已標價90英鎊!具體內容詳見《藏書票》一文。

8、私印本

有些非正式出版的私印之本,由於作者日後成名或其本身的價值,亦值得收藏。例如,臺灣詩人鄭愁予1949年在湖南以青蘆為筆名出版的石印處女詩集《草鞋與筏子》,就頗為珍貴。

9、古籍版本

隨著時間的推移,年代越久的圖書越有收藏價值,民國時期,宋本書價被炒到五六十塊銀元一頁。這在1942年趙汝珍《古玩指南》一書中是有記載的。50年代初期,宋元本古籍的行情一度低落,明本書有過論斤售賣的時候。這種不正常的行情自然是社會變革時期的短暫一瞬。很快局面就發生了變化。到了50年代末,宋元本書幾乎退出了公開的古舊圖書市場。不過明代古籍還不鮮見。當時的售書目錄標價表明,普通的明本,每冊的價格僅在五元左右。這一價位當與那裡的社會購買力相適應?quot;文革"期間,社會藏書大量損毀,藏書活動陷入極度的萎縮,古籍已無行市。70年代後,古籍從內部售賣逐漸走向公開,樂於收藏者寥寥。只是在改革開放的年代,人們在生活富足之餘,才恢復了鑑賞與收藏的雅興。古籍的價格也如眾星捧月,逐年攀升。如今人們如能在千元以下買到一部真正的明版書,已是十分幸運的了。

 近年來,古籍善本在收藏品中,繼學畫、古玩等脫穎而出。撇開古籍善本的文獻價值,就其鑑賞價值而言,一部品相上好的古籍善本,本身就是一件高雅藝術品。線裝古籍那典雅的封皮設計,精巧的書腦、書脊和恰到好處的籤條等,這些華夏獨有的裝幀形式令人傾心。打開書卷,清新雋永的字體還不時散溢出古墨遺香。

一拍賣公司的古籍善本秋季拍賣專場,成交總價高達375萬元,成交率76%。古籍善本拍賣,成交價如此之高,如今已不再令人咋舌。

10、文革版本

由於"文革"在世界歷史上佔有重要一頁,文革圖書印量之多,印刷之精美,堪稱一絕,博得海內外收藏家的好評。如"紅寶書"和"小人書"都已成為搶手的圖書,有的每本標價數百元以上。現在國內一些大中城市的收藏市場,"紅寶書"交易十分紅火,一本上等品相的初版《毛主席語錄》交易價達350元,一本法文版的語錄本價位高達480元,一些稀有版本(如少數民族版、盲文版等)更是價格不菲,含金量頗高,成為藏家投資的"熱點"。

11、港臺原版本

港臺文史類的原版本由於印製精美而深受大陸藏家喜愛。近年來,隨著海峽兩岸探親和文化交流的深入,雖然有一些臺灣版的圖書流入大陸,其數量及種類仍十分有限,特別是一些純文學作品,在大陸仍是難尋,被行家以珍本相待。因為截至1992年底,臺灣郵寄大陸的圖書仍十分不暢,須轉道香港才能抵達。臺灣早期絕版的一些文史類圖書更使大陸藏家聞而難睹其容。沙葉新有次過境香港,跑了幾家舊書攤,才淘得余光中第一本散文集《左手的繆思》(1963年初版)而大喜過望。


長江樓主人


一樣書,不一樣的版本,就是自己喜歡,升不升值的沒多想







大法盲


        書不僅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也是人類開啟智慧知識之門的鑰匙,也是探索宇宙生命,瞭解自然最便捷的途徑。書籍還能夠陶冶人們的情操,提升自身修養,是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標誌。隨著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作為文化傳播的工具~書的出現,就成為一種必然。而我國的四大發明之造紙術和印刷術,正是為書的產生奠定了基礎。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中國的造紙術和印刷術,促進了世界文化的傳播,為人類文明發展作出重大貢獻。但令人感到可悲和遺憾的,如今的國人並不大喜歡書,也就是說並不喜歡閱讀。而中國國民無論從人均閱讀量還是閱讀能力方面,均處在世界末端,當然並不能把非洲等,極度貧窮落後的國家算在內。據悉,以色列一年人均閱讀量在64本,排名世界第一,象芬蘭等歐洲國家的閱讀能力也非常強,而亞洲的日本也非常喜歡閱讀。大家猜猜看,中國的一年人均閱讀量多少呢?答案是4~5本。您說這樣的一個數據能與中國14億人口的經濟強國相匹配嗎?如此現狀,有多方面的原因,我們這裡就不做探討了。要改變如此現狀,不僅要靠政府的努力,還要靠全民的覺悟。如今的年輕人,或外出花天酒地,或宅在家裡沉迷電玩,或寧願無所事事,也絕不捧書閱讀。這不僅讓我想起了中國歷史上的許多有名的”書痴”,如司馬光,董仲舒等。以及那些熱愛讀書的成語典故,如“懸樑刺股”、“囊螢映雪”和“鑿壁偷光”等。算了這裡就不扯太遠了。

       這裡我們就來談談,有關舊書的收藏。其實舊書是泛指一切老舊的書籍,並沒有時間上的規範。而我們現在通常還有一種說法,舊書指的是1949年以前到清末的老書,而將清朝以前未採用現代印刷技術印刷的線裝古書稱為古籍。舊書是否有收藏價值?答案當然是肯定的,而且是非常有收場價值。大家都知道,一頁宋版一兩金,但就在之前的一場拍賣會上,僅僅只有一頁宋版書《文選》,拍出了62萬元的天價,再一次刷新了宋版書單頁的成交記錄。這可比一兩黃金貴多了。要是成套的宋版書,那更是高達數億元。古籍除了宋本外,同時代的遼金本也非常稀有,有的價值甚至還高過宋本。還有就是元本也相對較少見,明朝帶版圖的精刻本價位也非常高。現在就連清代的一些成套的精刻本的價格也開始漲起來了。與古籍相比近代的(1949年以前)某些舊書的收藏價值也非常的高。就拿中國共產黨早期蘇維埃政權時期的書籍,由於存世量稀少,對研究我黨我軍早期的政策法令等,具有極其重要史料價值,基本上都被評為一到三級文物。如果在拍賣會上都能拍出不俗的成績。其實中華民國在中國的歷史特別是近代史上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歷史時期,因為它推翻了滿清專制建立民國,同時各地軍閥混戰武裝割據,再加上日寇侵華八年抗戰,以及後期的解放戰爭。在這樣複雜的背景下,導致民國時期出版的各種書報刊物,花樣繁多,異彩紛呈。毫不誇張的說民國時期是中國出版業最發達,最繁榮,書籍種類最多,五花八門,無所不包,無所不有。因此這樣的現象,只有在那個特殊的歷史背景下才會出現。這也為人們有選擇的收藏舊書提供了一個廣闊的收藏空間。在這樣一個存在量巨大,浩如煙海的民國舊書寶庫中,不乏有大量的珍本,罕本,孤本的存在,這樣一種極具誘惑力的想法,吸引著大批的藏書家趨之若鶩。當然,這些書籍除了價格因素能夠升值外,書籍自身所蘊含的史料價值以及各種專業知識 被人們所珍視。當然,除開這些珍貴的書籍外,大部分的書籍價格並不太高,這也為那些囊中羞澀的工薪階層收藏舊書提供了可能性。

         不聊了,總之書籍是人類的好朋友,藏書家我們就不說了。作為不喜歡收藏的普通人,我們平時可以省下一些錢,買幾本自己喜歡的書,閒暇之餘靜一靜,翻翻書,也不失為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最後衷心的希望大家都能擁有一本屬於自己喜歡的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