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盛时期的唐军跟蒙古军打一仗,谁能赢?

装机帝


先看蒙古军吧,蒙古军的战术与突厥军的战术没有本质上的不同,都是以围绕发挥骑射技能优势为核心展开,十分注重骑兵的机动性,尤其是战场机动性,而且蒙古军在蒙古各部统一后出现了集团冲锋突破能力恐怖的披铁甲重骑兵,而轻骑兵的也普通装备了皮甲或轻质铁甲,使轻骑兵也具备了相当高的集团冲锋突破能力,在战场上轻骑先以高速游击向对手阵地抛射箭羽做覆盖式攻击,待敌阵稍松散时,重骑兵则在轻骑伴随两侧近距以精确射击掩护下集团冲阵,重骑突入后轻骑继续游走在敌阵外围以骑射攻击,造成敌阵多面受敌势态,重骑一旦冲破敌阵,轻骑马上跟进扩大战果,故在冷兵器时代鲜有军队面对蒙古铁骑时,能在适合骑兵作战的战场上坚持下来。

但蒙古军的缺点也十分明显:基本战术单一,没有诸兵种联合作战意识,既使是蒙元巅峰时编入了大量的汉儿军,也装备了弩和原始火器的步兵,但步兵的弓弩不成阵,火器不是远射主力,基本视步兵为消耗品,是用于消耗敌方兵力的,进攻时当先冲阵接敌,防御时要靠自己的力量扛住敌方,无论是攻击还是防御,其侧后游走的轻骑抛射与其说是掩护攻击敌人,不如说是在进行无差别射击,只是蒙元中后期蒙古骑兵退化,步卒才不再是战场消耗品。

再说鼎盛时代的唐军,它的特点是装备精良、平衡,讲究多兵种联合作战,它不以装备划分兵种,而是以机动方式来划分,分为骑军、车军和步军,多兵种联合作战思想使它拥有相当高的战役机动性和很不错的战场机动力!鼎盛时期唐人拥有对外族的心理优势,令唐军不惧一切强敌,既使大败也能让敌手胆寒,这也是高仙芝率两万唐军在怛罗斯惨败后,回到唐境的唐军依旧有成建制的四千之众,西域各部也未敢叛乱、阿拉伯帝国不敢进一步攻击大唐的原因。

此时的唐军不缺优良的战马和训练有素的骑兵,他们单兵技能高于突厥勇士,骑射技能不逊于突厥勇士,马上持槊冲锋或持刀对砍突厥兵无人能敌,得益于强盛的国力和先进的冶炼技术,唐军虽不是人人装备明光铠,但被甲率达百分之百!普通士卒也都全身被铁盔铁甲,虽无神臂弓,但弓弩成阵,床弩也广泛用于野战,在远程杀伤武器上,既使是对上颠峰时拥有原始火炮加成的蒙元军阵也稳占上风!

不计骑兵长槊冲锋时的优势,唐军手中的横刀战术性能也优于草原民族的弯刀,此外还有步槊、长矛、战锤和令敌闻风丧胆的陌刀!此外,唐军还拥有丰富的骑兵使用经验,知道骑兵的一切优缺点,也通晓如何收拾它。

更为可怖的是唐军作战从不依仗单一兵器、兵种,而是强调兵器、兵种的配合且灵活多变,加之训练有素、军纪严明、补给有力,步兵的战场机动性也相当高,甚至不逊于北宋骑兵!安史之乱时,李嗣业麾下的陌刀兵就多次在战场上快速机动,赶在敌骑兵之前抢占有地形结阵,或稳住战局或反败为胜。

唐军还会发扬战车兵的作用,虽然唐军的车兵不再担任冲阵任务,主要以运输为主,但战时会在本阵两侧结阵,防止敌骑从两侧冲击,还能削弱敌兵骑射能力,当敌骑冲阵与本阵相持阶段,唐军车兵会快速机动敌侧后,配合本阵夹击敌方,但不参与追击。

唐军的缺点是成军成本高,对后勤依赖性大,战略机动力相对较低,万幸的是唐朝对偏远且政令较难通行的羁縻地区采用设立以军事占领以保政令影响的都护府制度,较好地弥补了这些缺点,但对超出都护府控制范围以外仍是无能为力,高仙芝怛罗斯之败的根本原因即在于此。

综上,只要不超出唐军事力量控制范围之外,既使拥有回回炮和原始火器的蒙古军,也不是鼎盛时期唐军的对手!


guozhongren


人类在历史长河中总是在进步的,无论是材料科学、武器装备、战术意识、生产工具上都是如此;材料科学上蒙古弓完成了复合弓的一次升华,使用相同的力气,蒙古弓可以射的更远,侵彻力更强,马蹬的成熟使用,可以最大化的解决骑射效能;冷锻甲的防护比唐铠又高了很大的级别;攻城器具方面,回回炮的威力远远大于唐时的投石车,火药和原始火铳应用于作战,对唐时的军队有着巨大的心理冲击力;蒙古军队有了马蹬和高能弓箭的组合,除了无以伦比的高机动性和超低后勤依赖,战术也出现了流氓升级,对阵时,弓骑兵不冲阵,而是横向掠阵,射出箭雨,待对方阵型被射垮,再由重装骑兵冲阵。这样来看,唐军如何得胜?


王王王者荣耀


这个没有可比性啊,毕竟两者至少相差了300年,不是一个时代的军队,就好比拿康熙时的清朝八旗军跟现在的PLA相比一个概念。

也就是说,虽然都是冷兵器时代的军队,但唐军和蒙古军队有很大的代差,这种代差主要表现在火器的军事应用水平上

唐朝末年,火药才刚开始应用于军事,但应用水平有限,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火炮(火药制成环状,把吊线点燃后用抛石机抛掷出去)、火箭(把火药球缚于箭镞之下,将引线点燃后用弓射出),从以上应用情况来看,唐朝时的火器与其说是“火器”,还不如说是“引火器”,杀伤范围有限。

而到了蒙古时,火药在军事上已经得到了很大范围应用。北宋政府建立了火药作坊,先后制造了火药箭,火炮等以燃烧性能为主的武器和霹雳炮、震天雷等爆炸性较强的武器,南宋造出了以巨竹为筒,内装火药的突火枪,到了元代又出现铜铸火铳。这些火药军事技术在蒙宋战争中被蒙古取得,大大增强了蒙古军队的阵地战和攻城的能力,要知道传统的游牧民族最大的短板就是攻城能力太弱,所以蒙古军队在获得了火药的黑科技以后,补足了自己的短板,配合骑兵原有的强大机动性,开始走向开挂的征服之旅。

而且成吉思汗虽然残暴,但对工匠却极为宽松,成吉思汗攻城之后,喜欢屠城。但有一类人他不屠,那就是工匠。成吉思汗的大军中随行无数工匠,促进了技术传播。

但不可否认的是,唐军和蒙古军队都是他们时代的最强者,两者都有一个强大的帝国为后盾,唐朝彻底击垮了北方的突厥,而蒙古则彻底成为了欧洲人的噩梦,他们的强大都离不开中原的先进的军事技术和军事指挥体系,都是东方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波妞霸霸


蒙古军赢面更大一些,下面来说下蒙古恐怖的战力。铁木真统一蒙古帝国后他拥有铁骑30万之众,这可抵上农耕民族百万步骑。而且蒙古人以及把骑战战术发挥到了极致,他们自小就长在马背上,骁勇擅射。他们打战一般不攻击城池,先靠机动快速穿插,他们一般作战是不考虑后勤的,在陆地上跟他们决战根本没胜算,除非你的兵力优势在他们8倍以上,他们就很难取胜了。

蒙古人很聪明打下后一般只要不是死命抵抗的他们不会乱杀,但是如果抵抗就会被屠城,给人造成恐怖。

而且,蒙古军队的战术也很厉害,经常是打了就跑,或者根本就绕过你打你后方粮草的地方,等你军心乱了再会过来打,或者利用步兵正面拖住,铁骑侧翼飞射,以及抛射火器,这在当时相当于用先进的武器打落后一代的武器,所以打出个大帝国。




文史红尘


唐军绝对胜,大唐军队有横刀和明光盔甲,鼎盛时期财力物力都不存在问题,并且民族自豪感深深的印在心中。而彼时蒙古对应的南宋无马所以才会胜利。


冷焱80


只许用冷兵器,排除粮草运输。

1.在草原上打,蒙古军胜。

蒙古军善于千里奔驰,包抄合围,弓箭是他们的长项。

蒙古军打败了俄罗斯和其他东欧的军队,打败了阿拉伯和波斯军队,打败了中亚的西辽和花剌子模,打败了西夏、金、宋、西藏。

蒙古人只会破坏,不懂建设,这注定了他们只能称霸一时,不能长久。

日本崇拜大唐。

2.在中原大地打,唐军胜。

唐军擅长打阵地战,擅长守城,也擅长攻城。

唐军打败了草原上的突厥人,打败了西域所有的小国,与吐蕃阿拉伯交战互有胜负。

大唐帝国无论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各个方面都是卓越的。

日本并不看好蒙古帝国,最多只是畏惧,而不佩服。

3.综上所述,打硬仗蒙古稍胜一筹,比综合实力大唐远超蒙古。

如果动用火器和考虑到粮草运输,大唐更加打不过蒙古铁骑。

​在这里补充一个话外音:

蒙古如果不动用火器,只是使用冷兵器,他们的疆域大约与匈奴、突厥、辽、金、清朝相仿。最多约等于清朝全盛时期,达不到古代亚历山大帝国的辽阔疆域。








庄生荒谷


估计都是开阔的野战蒙古军胜;狭路相逢的野战以及攻坚战的唐军胜。

且听我细细分析。

1、蒙古大军优势分析

(1)蒙古人是天生的战士-军人素质

蒙古就是马背上的民族,逐水草而居。如果你看过狼图腾,就可以知道,蒙古人自小便放牛牧羊,以射杀那些草原中的小动物锤炼箭法。所以蒙古军队就是牧民翻身上马便组成了一支军队。马上功夫了得,箭法惊人。

而在后面,蒙古人还在牧民中挑选一些15岁左右的年轻人作为兵员,边打边练,边练边打,迅速成为年轻力壮的精兵。

(2)战马以及后勤

蒙古的战马也是非常了得,是世界上忍耐力最强的马匹。严冬酷暑的野外生存都具备极强的忍耐力,这种马匹据说能够忍受零下40的严寒,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连行数天不需要进粮草,甚至能在相当短的时间在最险恶的地形上越过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距离。举个例子,当年的花刺子模因为砍杀了蒙古国的使者,成吉思汗气不过,带兵越过500多公司的沙漠,直接杀进花刺子模,吓得花刺子模国王目瞪口呆;这个国王甚至逃到海南岛都没有躲过追杀。

说起蒙古人的后勤,也是非常了不起的,蒙古人作战基本上没有任何的辎重的,他们带什么呢?风干的牛肉干羊肉干作为粮食,奶粉兑水作为饮用,而且一个人带三四匹马作为后备,这个马不仅仅是战马,还能作为饮用的饮料。马尿?不是,是马血。甚至作为肉食的来源。这也是蒙古骑兵纵横天下的本钱之一,因为机动性太强了,这些个骑兵甚至可以十来天不下马,太可怕了。

(3)纪律组织

成吉思汗曾说,在作战中如果一人后退杀十人,十人后退杀百人,百人后退杀千人,千人后退杀光蒙古人。个人认为,当有严明的纪律将这些天生的战士拧成一股绳的时候,这时候的蒙古军队才是可怕至极的军队。而且那时候的蒙古军队已经有纵队,连队以及班的划分了。一万人为一个纵队,一个纵队有100个连队,一个连队就是100人,然后一个连队有10个班,一个班就是10人。现在想一下和我们现代的组织差不了多少。


2 唐朝鼎盛时候军队

(1)军人质素

唐朝的军队的兵员来源一开始称之为府兵制,也就是上马就是战士,下马就是农民。后面唐玄宗的时候又推出了一个募兵制,就是征兵,要求这个男子18岁以上,身高五尺7寸以上,也就是起码都要一米七以上才能当兵,当兵也是有优惠政策的,那就是免税。

那么当时唐朝的军队也是以轻骑兵为主,有步兵为辅。

兵员素质个人认为不差蒙古骑兵,因为在唐初是李靖就曾经灭了东突厥。

(2)整备后勤

唐军的装备应该是比蒙古军占优,但是机动性远远不及蒙古军队。

唐军的甲胄精良,步兵骑兵皆是配有披甲;另外,唐军对弓箭也是极为看重的,按照太白阴经中的说法,唐军将领率领的一军大概是一万两千人左右,全军配有弓以及箭30,包括开唐太宗自己也是一个弓箭达人;唐刀,在唐军中也是人手一把,尤为精锐的是陌刀队,据说对骑兵,一刀下去可是人马都分为两半的;最最牛的是在唐军之中,还设有弩兵,这些个弩兵,据说可以在马上开弩。另外还有攻城的巨弩····


综合对比之下,个人的浅见就是上面的,当然就是胡吹一下。

估计都是开阔的野战蒙古军胜;狭路相逢的野战以及攻坚战的唐军胜。


谈天说地故事会


蒙古打一个烂透的大宋都这么艰难,还想打大唐?铁木真和李世民都是千年一遇的王者,论谋略难分伯仲,他们领导下的军队的战力都是无与伦比的极致的,但上天眷顾李世民,他统治的是肥得流油的中原,人杰地灵,人口众多的中原。唐军的后勤保障不是蒙古可以比拟的;大唐的战争持续能力不是蒙古可以比拟的。


化州大叔


农耕打不过游牧,这是性质决定的。蒙古的战术非常先进,通常是弓骑远程射箭,对面士气崩溃了再骑兵穿插冲击。他们不会轻易浪费一兵一卒。还有就是看作战的地形,根据作战地形的不同,各方占据的有时也不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蒙古兵比唐朝晚了几百年,在技术上占据优势;


历史文化闲聊


蒙古胜是肯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