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集邮的那些事,有些习惯从开始就是错的


关于集邮的那些事,有些习惯从开始就是错的

  邮票的收藏由来已久,作为一种平民化的投资方式,集邮已经成为很多人经济规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可在生活中,却不断见到有人花了大价钱却得不到更高回报的情况出现。除了他们对邮票本身没有正确的认识外,更多的是他们没有掌握正确的收藏方式。

  一些错误的行为导致原本值钱的邮票不断贬值,有时甚至会沦为无人问津的“废纸”,造成收藏价值的丧失。那我们在收藏邮票中应该注意些什么事情呢,哪些情况会让邮票更具有价值呢?

  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邮票收藏中的一些故事。

关于集邮的那些事,有些习惯从开始就是错的

  邮票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喜爱,除了拥有很大升值空间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印刷精美,方寸之间充满了艺术气息。每一张邮票就像艺术品一样,诠释着一个国家的文化、经济、历史等诸多的一切。

  而作为邮票的基础功能寄信,也已经成为很多人与邮票的第一次“邂逅”。不过在寄信时,什么样的行为会让具有收藏价值的珍品变成分文不值的弃品呢,这又是为什么呢?

关于集邮的那些事,有些习惯从开始就是错的

  很多人第一次见到喜欢的邮票,往往是居民寄信中的邮票。作为收藏者,很大一部分人会征得所有者的同意,然后撕下邮票进行保存。讲究点的会将邮票泡在温水里,让邮票的胶水软化脱落,再夹在厚书中风干保存。不过其中有一类人,会不经所有者同意,直接将邮票偷偷撕下,有时甚至会撕坏信封中的个人信件,实在是一种缺乏道德修养的表现。

  除了在道德上需要谴责外,对于以上三种收藏方式,其实都是大错特错的。

  邮票除了新票以外,能让他成为收藏品就要具备几个特征。

关于集邮的那些事,有些习惯从开始就是错的

1980年-T46-庚申年  市场参考价:11000元

首先是稀有性。

  大家都知道无论什么,越是稀有越是珍贵。而考古工作者发掘出来的很多国宝级文物都是金银制品,这些金银制品如果融化成金砖银砖能卖多少钱呢?那为什么同样是金银,文物的价值会更高呢?

  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因为文化赋予了这些金银器物拥有了那个时代的印记。他的工艺、他的历史、他的故事就是他成为国宝的重要因素。

  而以上三种对待邮票的方式,都不同程度上毁掉了邮票上附带的其他信息。所以这样的邮票就像被融化的金银文物,没有了内涵,也没有了底蕴。

其次,信封和邮票是需要一起保存的。

  信封上不光拥有一个邮件的所有信息,还包含寄送过程中所经历的一切,邮戳、时间、地名、收发地信息,这些饱含着过程的印记,正是它所拥有的文化价值

,这些信息也是很多研究者所关注的方向。

2003年非典时期,从小汤山医院发出的一枚贴有抗击非典邮票的邮件跨越半个中国来到一名集邮者的手中,到了今天,这枚完整的信封因拥有小汤山医院的临时邮戳以及相关题材的非典邮票,被炒到9000多元的价格,而邮票的面值也仅仅只有9.6元,这就是一枚首日原地实寄封的真正价值。

关于集邮的那些事,有些习惯从开始就是错的

  除了这样的实寄封,脑洞比较开的朋友还可以制作一些趣味封。

2004年是农历猴年,生在山西侯马市的我忽然想到一个成语——猴年马月,于是我用了一张猴邮票和一张马邮票,在2004年的7月制作了一枚“猴年马月”实寄封,上边还盖着侯马的邮戳,取谐音“猴马”。这样既有趣味性,又有很好的收藏价值。这才是集邮的真正含义。

关于集邮的那些事,有些习惯从开始就是错的

  而作为新邮票,很多人都在定“年册”,就是一种包含全年邮票的的册子。可若是说投资,里面仅仅是单一的邮票,你有的同时,别人也有,那价值又从何体现呢?

  其实对于新邮,有个很简单的道理告诉大家,那就是“集大不集小”,能连起来的,绝不拆开,能带边纸的绝不撕掉,能整版的绝不破版越是“原封不动”的,越是有更大的价值

关于集邮的那些事,有些习惯从开始就是错的

试想一枚邮票的发行量是2000万枚,一版如果拥有20枚邮票,那么你这张整版票的发行量就变成了100万张。若是版票的号码比较特殊,比如00001,或是几个整版都是相同的号码,那就更加珍贵了。

  集邮,在乎一个乐趣,在乎一个态度。也许爱好并不能成为一个发家致富的手段,但爱好是陪伴我们一生的行为习惯。相信对于爱好,只要有心,就总会有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