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強大時,為什麼不去海外擴張、侵略殖民?

九黎劫


古代中國強大時,為何不去搞海外殖民擴張?

之所以會有這個問題,在於西歐各國通過海外殖民擴張走向了強大,成為了一個個的西方列強,轉而在近代入侵我國。

這裡不談西歐各國為何要去進行殖民擴張,因為與問題無關,就說古代中國的問題。

古代中國,也就是1840年之前的中國,這段歷史就漫長了,因為1840年之前的中國基本上都是強大的,至少周邊沒有對手。

這是一個關於國家版圖擴張的問題。

國家即最大地聚集財富進行地理環境擴大的政治權力機構,國家的意志即全體國民求生存與發展意志的集合。

從這兩個定義看,一個國家要進行版圖擴張,要滿足四個需要:財富聚集的需要、地理環境擴大的需要、政治權力機構穩固的需要、國民求生產與發展的需要。

一:時代的不同決定需要的不同。

1840年之前的中國,可以分為三個時代九個階段。三個時代:森林遷徙時代,河流定居時代,大陸擴張時代。九個階段:逐獵遷徙階段、隨季遷徙階段、定點遷徙階段、大河定居階段、小河定居階段、運河定居階段、東西擴張階段、南北擴張階段、海外擴張階段。

森林遷徙時代,就是大禹治水之前的中國。河流定居時代,就是夏商周三朝。大陸擴張時代,就是秦始皇統一六國,一直到清朝末年。

東西擴張階段,就是秦漢兩朝。南北擴張階段,就是隋唐兩朝。海外擴張階段,就是元明清三朝。在大一統王朝之間的三國兩晉南北朝、五代十國遼宋夏金,分裂時都是兩個階段過渡的時期。

只有海外擴張階段,才會進行海外殖民擴張,問題中提到的古代中國,其實就是元明清三朝。

大陸擴張時代,一般都是將前一個階段的擴張進行到時代階段物質運輸能力所達到的極限後,才會進行新模式的擴張。

於是秦漢隋唐都進行擴張了,漢朝開西域,唐朝先開西域,然後將版圖擴張得比漢朝還遠,然後才將草原、東北納入版圖。

到了元明清三朝也是如此,一般都是先解決前兩個階段的擴張,然後再進行下一種模式的擴張。

蒙元在海外擴張之前,就是先將東西擴張,南北擴張進行到極致,然後才進行海外擴張,先後攻打了日本、爪哇、安南、占城等海外國家。

明朝下西洋,不要想得那麼美好,就是為了海外擴張做準備。只是前兩個階段的擴張還沒有搞定,所以遷都北京,先搞定蒙古,只是終明朝一代都沒有搞定,所以海外擴張也無從談起。

清朝,一直在擴張,到了乾隆時期,差不多前兩個階段的擴張完成,在進行海外擴張的時候,南下攻打東南亞諸國,比如緬甸,就遭到敗績,擴張失敗。

所以說,古代中國強大時,不是不去搞海外殖民擴張,而是搞了,沒搞成功。

二:元明清三朝海外擴張失敗的原因就是沒有滿足四個需要。

第一個需要:財富聚集的需要。這個需要沒有滿足,元明清三朝地大物博,海外有的,自己都有,海外沒有的,自己也有。進行海外殖民擴張,說得好聽,就是重商主義,搞海洋貿易,說得不好聽,無疑就是搶地盤搶錢。

元明清三朝有沒有去搶呢?搶了,沒搶到多少,划不來,還不夠出兵的費用。就說元朝,在攻佔日本、爪哇,都是先勝而後敗。島國的散亂的軍隊,根本無法抵抗元朝集方陣的衝擊,殺上島就跟玩差不多,沒有什麼難題。只是,搶不到東西,大軍無法就地補給,得依靠漫長的海路輸送,這很划不來。餓著肚子打仗,不管多厲害,肯定打不贏。

明朝呢?吸取元朝的教訓,我先看看,先搞好關係,摸清底細,結果摸了個透心涼。不搞了,禁海。禁海禁得莫名其妙,以致於派出去的軍隊就扔外面了。非洲,東南亞各地都扔了不少,所以現在才有所謂黑皮膚的中國人。

到了清朝,我就不從海上進攻了,從陸地進攻,結果乾隆皇帝花了九千萬兩銀子,還沒有搞定一個緬甸。中國與東南亞之間,陸地道路,全部都是山地丘陵,比海上運輸還難,兵力物資根本輸送不過去。

就算輸送過去了,其實也沒有用,要那個地方幹嘛?搶不到東西征不到稅,環境還不好,老百姓都認為那是蠻荒之地,不願過去。

搶不到錢,徵不了稅,養不了民,無法滿足財富聚集的需要,擴張條件不滿足。

第二個,地理環境擴大的需要。所謂地理環境擴大,對內就是進行開發,發展生產,對外就是擴張版圖。這個需要肯定有。

不然的話,元明清三朝也不會去攻打海外諸國。在明朝,通過和平商貿,鄭和下西洋,還是搞了一些地盤殖民的。

比如文萊,就是明朝後裔與當地土著的結合體。在文萊的明朝後裔,是被派到哪裡找金礦的,後來金礦找到了,明朝卻禁海了。

第三個,政治權力機構穩固的需要。這個需要沒有滿足。政治權力機構穩固,需要一個強大的文明中心。文明中心是一個國家政治經濟文化最為發達的地區,是首都所在地,是各個地區生產生活的唯一標準。

可是,中國卻有兩個強大的文明中心,一個是燕薊地區的北京,一個是江南地區的南京。這兩個文明中心,雖然北京強一些,但是也強不了多少,兩個文明中心搶首都,一直搞得你死我活,內鬥不息,哪裡還有精力去搞海外殖民擴張。

元明清三朝,一直到民國,都是兩個文明中心在內鬥搶首都。在元朝,攻打海外諸國,搞殖民擴張,差點把元朝搞破產,於是就不搞了。這個時候,看到大都破產了,南京就蠢蠢欲動了,反撲了。亂了幾十年,元朝滅了,明朝在南京建立。

明朝時,一個靖難之役,一個東林黨。定都南京,燕薊搞靖難。遷都北京,江南地區的東林黨霸佔朝廷,不交商稅。

清朝時,清朝滅掉了南明,知道江南這個地方不好弄,於是就把江南省給一分為三,大部分地區是安徽省,少部分地區劃給了江浙兩個省。分掉了,清朝也沒省心,清朝平定準格爾叛亂時,朝廷窮得叮噹響,江南的鹽稅就是收不上來。

清朝末年,列強兩次打進北京城,第一次南京來了個太平天國,第二次,南京建立了中華民國,清朝完了。

民國時期,好不容易在南京建國了,北京就不服氣了,最後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首都遷往北京,北洋政府建立。不久,南京不服氣了,蔣介石北伐了,南京國民政府建立。

直到南北之間修了不少鐵路,將兩個文明中心的距離拉近了,關係才變好了,加上抗日戰爭時期,兩個文明中心都被日本人給佔了,吃苦頭了,被屠城了,才知道團結了。

第四個,國民求生存與發展的需要。這個需要滿足。所以,雖然元明清三朝禁海了,不搞海外殖民擴張了,但還是有不少的老百姓通過一兩個開放的口岸出去,下南洋求生存。只是,沒有了國家的保護,他們在海外日子過得好苦。明朝時期,西班牙殖民菲律賓時,就殺了不少當地的華人,後來東南亞各國沒少搞這樣那樣的運動,弄得當地華人死的死,破產的破產,好不淒涼。



文明有歷史


當人地矛盾突出時,人們為了尋求出路,必然會選擇向外擴張、殖民,這是順理成章的事。即便是中國這樣的大國,人地矛盾在歷史上也時常比較突出,為此也曾試圖在海外建立殖民地。不過,最終都因為各種原因,沒有能夠長期堅持下來。如今的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國的華人,甚至是非洲馬達加斯加那些據說是明朝人的後裔,都可看作是當時中國人海外擴張殖民的痕跡。

(中國所在為四塞之地)

中國的海外擴張、殖民,有幾個顯著的時間特點。在生產力不夠發達的遠古時代(先秦時期),中國只能在有限的區域殖民,無法到達海外;在中古時期,中國文明一枝獨秀,出去過海外,不過沒看上,就又回來了,畢竟天朝上國,地大物博,實在看不上那些貧瘠的化外之地;在近古時期,民族矛盾激烈,朝廷政策趨於保守維穩,逐漸放棄了原有的海外殖民地。

中國海外殖民的擴張之所以不如西方殖民者那般成功,真要細說起來,還是要歸因於歐洲的殖民者所面臨的是與世隔絕的新大陸文明,對歐洲人的瘟疫毫無抵抗力,短時間因為瘟疫的影響,不消殖民者毀滅,他們的文明就因此而滅絕了;而中國卻很早以來就與外界有大量的經貿往來,主要經營的東南亞一帶,並不存在美洲大陸土著居民面對瘟疫無法抵擋的情況。其次,中國自古即是“天朝上國”,沒有強烈的向海外開拓殖民地的政治訴求,所以,對於開拓海外殖民地也沒有堅決的意志。再者,因為地緣的因素,中國長期面臨著北方遊牧民族武力的侵襲,為此消耗了過多的國力,為數不多的幾次海外殖民活動,都因此被打斷。最終,中國在海外殖民的擴張,止步於南海。

當初周武王分封諸侯時,周人人數很少,諸侯王帶著幾百人、幾千人走馬上任,到了地方之後第一件事就是修築城池。為何?因為這幾百人馬要面對的,是那些在城外的被稱為野人的數萬土著。周王朝經過800年的殖民活動,最終通過軍事、文化等逐漸同化了土著,形成了民族共同體,華夏族才開始成型。所以上古時期的殖民活動,基本都是在陸地上進行,因為當時的土地足夠廣闊。

(西周分封都是殖民據點)

到了中古時期的三國年間,天下連年混戰,生民百不餘一,魏蜀吳三國都苦於兵源不夠,因此都絞盡腦汁到各處擄掠人口。魏國強徵了烏桓騎兵,蜀國則徵發了南中無當飛軍,東吳開進了吳越山中,將山越人編組入伍。各國都通過徵發僱傭兵建立起精兵部隊,這種傳統也被西晉繼承下來,最終造成了西晉王朝末年僱傭兵(匈奴劉漢王朝)作亂,中原淪陷,衣冠南渡的事件。

這一年,孫權聽說海外有島國曰“夷洲”,土著甚多,因此派遣將軍衛溫帶領萬人船隊去擄掠人口,結果衛溫浮海一年有餘,帶回來的土著還抵不上損失的士兵,被孫權以違詔無功的罪名殺害。

過了幾年,東海外的倭國有個女王叫做卑彌呼的,派遣使者來到魏國。魏明帝曹睿聽說海外有方國,立刻起了周穆王西遊會王母的浪漫念想。可是一看到倭國使者和婢女,就興趣索然了,原來倭國人還處於奴隸制國家,女人身上佈滿紋身,粗鄙不堪,實在難以下手。

此後,中國人對海外的印象就基本固化——那都是化外之地,得其地不足用,得其民不足使,是個虧本買賣。

更為客觀的原因是自三國之後,中原王朝闇弱,長期面臨著北方遊牧政權的武力威脅,王朝不得不將主要兵力用於北方防禦。由於對遊牧民族的威脅深惡痛絕,一般中原王朝的不世之功基本上都是封狼居胥,要往北邊打,打到遊牧民族慫了一波,再來一波。王朝的主要精力,都被牽絆在北方,對於南方長江流域的經營長期以來乏善可陳,遑論海外殖民?

(衛溫的航海結果是虧了本)

中原王朝的文明處於高地,不斷讓四周輻射了文明影響力。隨著時間的推移,周邊的遊牧民族獲得了越來越強大的武力,中原王朝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以至於又出現了兩次南渡事件。大量的人口遷移到南方,這才帶動了南方經濟的發展。以宋代為節點,南方的經濟總量首次超過北方。這是自秦代以來中原漢人不斷開發的結果,時間長達1000年之久。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因為在封建社會早期,人類掌握的工具和改造自然的知識極為有限,開發自然的能力很弱,只能選擇在大河流域的衝擊平原附近開墾種植。因此衝擊平原土質鬆軟,利用石器、青銅、鐵器等工具,人力尚能開發。至於南方雨熱同期的叢林地帶,利用這些工具來開發就難以為繼了。

中國人在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開發都耗費了千年之久,何談去海外開拓?就好比自家土地還照看不過來,還要跨洋越海去佔領殖民地?況且,海外方國對中國的印象實在不好,就像乾隆皇帝所說的“天朝上國,無所不有”,那些化外之地,白送都沒要——這是真事,當年菲律賓國王哭求“天朝”收留,乾隆皇帝只一句,“心慕中華,其心可嘉”就敷衍過去了,要不然哪兒還有南海如今的風波?那都是內政。

(北方的威脅使得中原王朝無力海外拓殖)

歐洲人面臨的狀況與中國人完全不一樣。

他們也在捱餓受窮,可是他們的土地更貧瘠,政權更分散,不僅窮,而且打起仗來也是沒完沒了。中國好歹還有個王朝週期率,時常有個“盛世”來裝點門面,歐洲人幾乎就沒有盛世,日子過的苦哈哈的。難道苦會有盡頭嗎?不會。向來有自省精神的歐洲人很快就認識到了上帝之鞭的厲害。黑死病和其他瘟疫,使當時的歐洲幾乎成為了一座地獄。無處可逃的人們偶然聽說伊比利亞半島那裡沒有黑死病,於是不遠萬里都湧了過來。

西班牙和葡萄牙剛剛從摩爾人的統治中解放出來,經濟以畜牧業為主,土地物產不豐,突然湧來了這麼多人口,吃不飽飯,成了當時國王面臨的最大的政治問題。可是讓西葡兩國當政者痛苦的地方在於,他們四面環海,根本無地可墾。這麼多人,眼看就要發生大面積的饑荒。這時,有一個叫做哥倫布的人說,他能到找到印度,能夠通過貿易帶來財富。

(哥倫布航海)

歐洲的航海史就此開始,當時的歐洲人經過文藝復興,人的價值得到重視,連年的戰爭也使得火槍技術得到發展,當哥倫布僥倖發現新大陸之後,越來越多的歐洲人開始進入新大陸,利用自己與當地民眾存在代差的武器和經受過多次瘟疫折磨留下來的抗體,成功地擊敗了當地土著的反抗。他們佔據了當地肥沃的土地,採用了奴隸制度來剝削當地土著,獲得了財富。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成功,引起了英法的注意,因為歐洲的天氣開始變得糟糕起來,光照不足,使得即使擁有大片平整土地的英國和法國也遭受了大面積的饑荒,法國更是因此損失了15%的人口。英國人和法國人的殖民隊伍來到了北美洲沿岸,他們的目標是在紐芬蘭漁場打魚,然後販賣回歐洲,幫助歐洲人度過飢餓的冬天。著名的鯡魚罐頭即是那個時候的產物。

不管怎樣,當時的西方殖民者,已經對在歐洲解決本國的溫飽問題感到力不從心,而政權四分五裂又使得他們在歐洲多數時間進行戰爭,無力進行生產。如七年戰爭中,歐洲青壯年戰死90-140萬人,腓特烈二世甚至寫信給法國的伏爾泰說:如果仗還要打下去,我們都要變成野蠻人。在這個時候,誰能獲得穩定的殖民地的收入,就能夠在列國爭霸的環境中獲得勝機。英國能夠建成“日不落帝國”,即是英國的殖民地眾多,而他們又能控制海外貿易線路,最終通過砸錢讓歐陸形成了均勢。

(英國首相老皮特用英鎊換來了日不落帝國)

更為重要的是,當時的歐洲已經具備了開發美洲土地的生產力,不管是牛耕技術,還是犁鏵技術,歐洲殖民者在美洲的殖民活動是成功的。他們不僅頑強地生存了下來,還鳩佔鵲巢,成了新大陸的主人。

中國人有沒有面臨過歐洲人的困境呢?糧食不夠吃了,可是又沒有多餘的土地可以開墾了,沒辦法只能向海外求發展。

在唐代之後,隨著南下的中原人越來越多,閩粵之地人多地狹,他們也逐漸難以安身立命。故土難回,他們只好泛海求生。所以從唐代開始,中國人就不斷的下南洋,或做生意,或做屯墾。不過,這多數是民間的活動,政府很少出面組織。

這種風氣在明朝時達到鼎盛,以明朝在南洋的舊港宣慰司機構的設置為標誌,明朝在南洋的經營活動達到了頂峰,明朝也一度想將萬里石塘變成中國內海。為此,明成祖揮師南下,重收交趾故土,遠方來朝國家達到148個,所以康熙皇帝說明朝“治隆唐宋,遠邁漢唐”還真不是瞎說的。

可是明朝在海外經營的順風順水,卻還需要在北方防禦越來越躁動不安的蒙古人的侵襲。明朝在新佔領區還沒有完成歸化時,眾多的反抗讓明朝國力不堪重負,從而明朝縮短了戰線,放棄了海外領地。假如明朝像歐洲殖民者面臨的情形一樣,即海外殖民地不成功,就面臨邦國毀滅的前景,那麼明朝軍隊也不至於因為財政上的困難而退出。假如明朝也像歐洲殖民那般信仰一神教,對於不信教的土著以異教徒的態度將其處死,那麼明朝軍隊也不至於受限於仁義道德而長期無法剿滅土著叛亂。

(舊港:明朝最南邊的國土)

到了清朝之後,國家政策更趨保守。乾隆皇帝甚至認為那些海外求生的華人是脫籍叛民,到了海外就是另立乾坤,藐視朝廷,別說支援了,更是多方限制,必欲置之死地方休。至於菲律賓蘇祿王來京請求歸附,乾隆皇帝更是不願意承擔保護責任,任由西班牙人蠶食南洋,無動於衷。

可是,隨著這些下南洋的漢人逐漸增多,為了防止當地土著的侵奪,他們也開始形成社團,有了政治組織(也有可能是幫派性質)。以中國數千年的文明成果薰陶出來的結果,自然能夠在海外開宗立派,在東南亞一帶興建了很多個城邦小國,有些還一度非常興盛。只是他們始終得不到母國的支持,還時常擔心受到朝廷的攻擊,主動拜碼頭都不得行。後來,這些華人國家在西方殖民者的武力之下紛紛落敗,南洋自此之後也淪陷了。


而知而行的歷史


大家好,我是司馬。

提到與中國擦肩而過的海洋時代,很多人認為我們被儒家思想束縛,被重農抑商捆住了手腳,被封建制度剪掉了翅膀,能不能有點新想法?但是有些事兒並不是想象中那麼順理成章,今天司馬想和大家一起破除這些教條,我們不妨思考一下,看看事情到底是什麼樣的。

歐洲,在很多國人眼中就是現代科技的搖籃,是人類文明的第一道曙光,好像歐洲的文化是多麼不可思議,發展成先進文明是命中註定。這是真的嗎?

一、文藝為什麼復興?

在羅馬帝國後期,隨著帝國停止對外擴張的腳步,奴隸來源的減少,導致生產力下降,城市逐漸萎縮,很多有錢人退居農村,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開始發展。同時大量的破產者出於安全考慮紛紛依託這些勢力,封建性質的人身依附體系開始產生。

與社會經濟的變化相適應,人們的思想意識也發生變化,原來的羅馬古典文化開始讓位於普通人民群眾的大眾文化,這就是基督教文化。在危機時代,越來越多的人從崇奉奧林匹斯諸神轉奉能解脫個人罪惡,能使個人得到拯救的基督教。因為前者雖然氣勢磅礴,給人力量,但卻不能給人安慰;人是偉大的,但人不能總是顯示偉大,人還需要安慰,尤其是在危機時代,人們需要一種神秘主義的哲學體系,基督教就此統治了西方。

日耳曼人剛從原始社會走出,為陷如入絕境的西歐社會帶來了活力和生機,他們徹底摧毀了歐洲古典時代的社會秩序。羅馬人信奉的神靈是完美的人,他們遵守法律,但他們使用的是世俗的法律,也就是皇帝的意志,翻譯成中國話就是“聖人”說的話。

日耳曼人與羅馬法律相比有很大的區別,日耳曼法律是習慣法,粗獷、迷信、採用神裁法,但對日後西歐封建政治仍有重大影響。日耳曼法律產生於人類古老的習俗,而不是統治者的意志,所以法律是神的意志,它超越王權,沒有一個國王可絕對專制,所以西歐封建時代的特點是神權高於王權。

在這個時期,西方人拋棄了曾經輝煌的世俗文明,神權統治的確立使所有的社會活動都不能超出基督教的範疇,人們被要求不能有慾望,但隨著歐洲經濟的復甦,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基督教的低慾望社會產生了衝突,直到奧斯曼帝國的崛起,很多希臘的學者來到意大利,他們帶來了大量的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文獻,歐洲人發現古羅馬人對人性的肯定正是他們所追求的,於是文藝復興開始了。

也就是說,西方的文化並不是有什麼特殊之處,只不過西方所處的環境讓羅馬文化得以與日耳曼文化、希臘文化、北非文化和西亞文化交流,從而產生了新思想;而中國是東亞各國的文化宗主國,擁有極大的文明向心力,由於文化的趨同性和東亞地緣環境的封閉性,中國接觸外來文明的機會不多,和羅馬人一樣,中國人走入了古典社會的死衚衕。

所以,我想說的是文明自身並不具備優劣,吐故納新才能使文明更有活力。而古典主義的東方帝國更注重國家統一,海外殖民地的半獨立性並不能讓東方皇帝安心,出於君主專制的立足點,東方不具備還在殖民地的理論基礎。

二、重商主義?

這是個很有迷惑性的原因,商人更具開放性,和殖民主義多麼的搭調。但很諷刺的是,開闢新航路的國家不是威尼斯、米蘭、那不勒斯這樣的商業國家,卻是封建專制的西班牙,這就是個值得琢磨的問題了。

究其原因,意大利的國家雖然商業發達但國家分裂,資產階級缺少強大的政府支持,海外殖民實力不足。反觀西班牙,卡斯提爾王朝光復伊比利亞南部以後,隨著宗教裁判所的建立,西班牙國家力量和思想統一得到空前加強,這為其殖民行動提供了有力保障,使西班牙可以擁有美洲的大片土地,這一切得益於西班牙統一的國家力量

由此可知,殖民主義與國家意識形態的關係不大,中國未能出現還在殖民地與重農抑商並沒有必然聯繫。

三、擴張的動力

國家的每一輪強大必然伴隨著新一輪的擴張,不存在沒有野心的國家,僅僅是擴張的方式不同而已。我們的思維經常會被限制,每當我們看見“殖民”這兩個字總會下意識的認為是隔著大海去擴張,其實這樣過於狹隘了。

中國擁有廣闊的陸地,有充分的空間給中國殖民,擴張殖民以陸地殖民地為主要形式,這樣的擴張伴隨著中國5000年的歷史。

無論東方還是西方,擴張的主要動力只有一個,那就是錢。

西方地小,爭霸空間小,幾個大國瓜分資源尚且不夠,再加上奧斯曼帝國對東方商貿的壟斷資源更顯捉襟見肘,大國尚且吃不飽,相對弱勢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只能鋌而走險去海上覓食。

在中國有一首詩很好的描繪了東方帝國的殖民之路——“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首詩指明瞭中國的擴張方向,那就是向西,兵鋒指向西域!

強大的中央王朝擴張的腳步幾乎沒有受到強大的阻力,而中國的主要財富來自於河西走廊以及西域諸國,這裡是東西方貿易的樞紐,掌握了西域就意味著擁有了無盡的財富。中國主要對手是來自北方草原的遊牧帝國和西方的高原帝國,三國爭霸貫穿了整個中國歷史,中原帝國在大多數情況下處於優勢,牢牢掌握著東方的黃金之地,何必走向東方的海洋?看看東方海洋資源——貧瘠的日本、盛產農產品個石油的東南亞、原始的東非、西亞和南亞完善的強力政權,中國顯然沒什麼好搶的,或者說搶劫成本太高,中國東出明顯不如西進有利可圖,而且中國並不是西班牙個葡萄牙那樣迫不得已的失敗者,為什麼非要拘泥出海呢?

資本這隻看不見的手無法給中國走向海洋的動力。

明朝,西域已經不是宋朝以前的西域,被納入伊斯蘭世界的西域自己不再是任人宰割的肥肉,中國也只好進入大海,但已經變異的傳統文化專注於內耗,中國擴張腳步停止,海洋帝國亡於黨爭!

綜上所述,中國並沒有進行海外殖民與儒家文化、重農抑商和擴張慾望都沒有必然關聯繫,歸根結底是投資回報的算計。


司馬武侯


沒有這個習性。都是自古守本土的。本土好,不用去別處。歐洲的日爾曼等民族,原本是中國的匈奴族,在本土沒立住,卻經過兩百年的遷移,在異國他鄉如願,償到了殖民的好處。後來,他們航海,是要從海上找到回到故鄉,那遍地黃金的中華大地,卻神使鬼差地找到美洲大陸。於是他們又去攻城掠地了,但宿命使他們劍沉中華。


從北方從日出之地飛來


導讀:中國歷史上,都對海外擴張沒有興趣,歷史上對於海外的記載屈指可數,大家比較熟悉的也就明朝鄭和七下西洋,除此之外歷史上沒有大規模、成建制、的“國家隊”出海遠洋!古人都缺少海權意識。導致對海權意識的淡漠輕視。沒有海權意識何來的海外擴張?導致古人輕海重陸的原因,我會嘗試從以下幾方面分析解讀。

一、中華文明的農耕屬性

從秦孝公時期,商鞅變法圖強以來,封建統治者都實行重農抑商的發展戰略。國家財政收入主要靠徵收土地賦稅,農耕政策,農民也是士兵,農民也是戰時的士兵。朝廷從自身利益出發,必將農民約束在土地上,限制農民的自由,以保證財政、兵源的充足。農民階層沒有文化知識。淳樸本分的性格特徵有利於朝廷的治理,這樣才能保障國家政治的穩定。

各時期的封建統治階層,始終對商人存在著偏見,他們認為商賈通過經商獲利,會引起農民效仿而棄農行商,國家必然失去立國之本。沒有建立起商品經濟社會形態,因此不存在尋求海外市場,發展海外貿易的需求。制約了向海洋經濟的發展。同時基本放棄了國家海權。

二、中華文明歷史上的國防戰略

自先秦時期以來,中華民族的農耕文明便不斷受到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歷史上各朝代與北方遊牧民族的戰爭幾乎貫穿整個中國古代歷史。遊牧民族艱苦、惡劣的草原生活造就了其強悍、精於騎射的特點,也具有很強的戰鬥力。每次異族的入侵都給中原王朝帶來了極大破壞,對中原王朝的存亡造成了巨大危害。面對遊牧民族的威脅,中原王朝不得不採取抵禦北方強敵的國防戰略,國家的軍費開支大都用於防禦遊牧民族的襲擾、修長城、秦直道、建城防、消耗掉太多軍費及人力物力。。

三、中華文明的優越感及侷限性

“天朝上國,萬邦來朝”一直是中華民族傳統的優越感心理之一,漢唐盛世、康乾盛世,。加上中國在東亞文明圈裡,長期在科技、文化、經濟等領域領先於其他國家,這就導致了文化優越感的產生。這種優越感在明清時期逐步發展成為夜郎自大、固步自封的文化心理。在這種心理的支配下,國人無視世界其他國家的發展,自認全世界最優秀,認為海外諸國都是落後野蠻的,看不起任何海外國家以及其他文化。

另一方面華夏大地自古以來農民主要依靠土地生存,農民對土地懷有特殊的深厚的依戀之情,如果不出現重大的自然災害、戰爭或沉重的賦稅,就不會離開居住的土地向外遷徙。儘管沿海的閩粵人,因為生活環境的比較惡劣,及靠海生活的經濟形態,具有較強的進取性、探索性,能夠積極地向外移民。當然移民的只是很小一部分而已,無法影響絕大多數中國人的習性,整體上古代國人還是非常保守的。因此,古代中國人所存在的心理侷限性或多或少地影響了對海外世界的興趣。

四、中華文明的地理環境

中國的地理環境是屬於大陸—海洋型國家,中國有漫長的海岸線和很多天然良港,但地理構造是東臨西太平洋,西部、北部及南部的大部分地區都未與海洋相連。與歐洲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海陸犬牙交錯的地理構造形成了鮮明對比。

另一方面,在清康乾時代人口大爆炸前(康乾時期中國人口達到3億),中國的人均土地面積比較寬裕,內陸的活動發展的空間足夠,沒有向外發展的迫切需要

海洋在古代人的心目中,除了虛無縹緲的仙山神話的遐想外,再無可供發展的地區。這就使中國自古便形成了以陸地為主的農耕文化,影響了向海外探索的積極性。

結論:中國歷史上無法建立海權的原因,是由於民族屬性、國防戰略、文明侷限性、地理環境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因此雖然有鄭和的遠航,卻無法從根本上扭轉古代中國海權的完全喪失。


貪戀長安韻


中國如果按海權國家和陸權國家劃分,中國屬於陸權強國,海洋對於農業立國的封建王朝,沒有土地的吸引力大!

第一古代王朝擁有土地是第一位的,我國古代是農業立國,重農抑商。這些歷史上大一統的王朝面積很多都在1000萬平方公里以上,向西的擴張甚至過了喜馬拉雅山,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華文明發展高於其他文明,中國是別人學習的對象,自稱天朝上國。蘇祿蘇丹要求併入中國時甚至被乾隆拒絕,英國要求通商時甚至還要賜封英國女王,當時皇帝不把外夷放在眼裡,看不起別人,怎麼談向海外擴張。

西方國家殖民者有個共同特點就是都是海權國家,土地狹小,重視商業,整個歐洲沒有中國面積大,急需發展的土地和人口都不足,歐洲小國林立戰爭頻發,倒逼歐洲人走出去開發新的天地,西班牙無敵艦隊那是持劍經商,荷蘭被稱為海上馬車伕,英國海軍上將德雷克那是海盜頭子。西方國家商業貿易地位遠大於農業!

西方的擴張有他的地理因素,生存的需要,也是商業民族貿易擴張的必然!


玉麒麟20190000000000


儘管前有宋元時期的繁榮海上貿易,後又明代的鄭和七下西洋,但是古代的中國始終未能重視海權、發展海外殖民主義。

這一點讓不少當世之人喟嘆不已,認為中國因此錯過了超越西方文明的機會。其實我們不應當從上帝視角,以現在的觀念去批評古人,西方文明的變革並不是人們主觀意識的推進,而是各種客觀條件作用下的自然演變。

那麼中國古代,究竟是哪些客觀條件制約了海權主義的誕生呢,我覺得主要有兩條。

其一,儒家思想

之所以說儒家思想是客觀條件而非主觀因素,是因為儒家思想對中國發展路線的影響,不在於個人,而在於整個社會群體。

儒家思想首先影響的是上層建築,即皇帝和官員階層,他們是國家政策的抉擇者。在儒家思想的作用下,中華上邦泱泱大國,需要以理服人、以德治天下,本身過分的對外征伐就不是儒家所倡導的。

歷朝歷代對北疆、南疆的征戰,大多數都是因為這些地區少數民族的主動尋隙,是遊牧民族和農耕文明的衝突所致。而且基本每個朝代的征戰策略都是“點到為止”,只要對方臣服並宣佈歸屬即可。因此招攬的一大堆僕從國,只需要每年納貢上表即可,實際上並沒有太大經濟利益,反而需要中華出兵護佑。

基於這種思想,古代的君主們從來沒有想過跨海去征服遙遠的異族,更不用提在那裡割佔土地、進行殖民,鄭和下西洋偌大的聲勢最終變成了龐大的朝貢。

其次,儒家思想作用下的普通百姓,也不會接受殖民政策。中國人最注重家和根,很難遠離故土。試想,連國內的遷徙和移民都會招致很多不滿,怎麼能派遣大量移民遠涉重洋去往未知的海外世界。

其二,自然條件

西方文明起源於地中海文明,天然就具備海洋文明的天賦,很早就在地中海沿岸通過海洋航路不斷進行征戰和貿易。再到後來的英國、荷蘭等海洋強國,都是屬於本土狹小逼仄,人口眾多但食物、原料供應不足,不得不大力發展海上貿易和海洋擴張,這都是海權誕生的自然條件。

而我華夏文明,起源於黃河流域,天然的河流文明。自古就倚重農耕為生,河流既灌溉土地、滋養禾苗,又往往殘暴肆虐。古代的中國,一直處在以中原為核心的天災和戰亂中,而統治者和老百姓的眼光也一直都在富裕肥沃的中原地區,後來也只是慢慢在江南地區形成富庶之地。至於嶺南、塞北這些地域,歷來都不受重視,因為在古人眼裡這些地方生存不易。

至於海外之地,大部分人都不敢想象,不知道能否耕種糧食,所以農耕文明的古代中國很難誕生強烈的海洋擴張慾望。


霄林天


其實跟西方為什麼要海外擴張、殖民侵略對比一下,答案就會出來了。

西方的殖民傳統開始自希臘時代,大約公元前8世紀開始,希臘各個城邦的公民就開始對海外進行殖民了。不過希臘人受限於海上技術,其殖民範圍只有同屬地中海地區的馬格里布地區(北非)、伊比利亞沿海、亞平寧半島和安納托利亞(即小亞細亞)。在這個時代,西方人殖民的主要原因有兩點:1、城邦政治鬥爭失敗的派系自動退出城邦政治界,去海外拓展,2、城邦人口太多,去海外求生。

古代中國的政治結構並非希臘的城邦制,政治鬥爭往往意味著一個幅員遼闊的大國的穩定,因此對待失敗者不會那麼溫和。當然,流放失敗者在中國亦不少見,比如韓愈被貶到潮州、蘇軾被貶到海南等。這種懲罰與殖民根本不是一個意思,方向也不是海外。而遇到人口壓力而移民的現象也存在,中國邊疆地區往往有很多在內地生活不下去的人去開墾,不過由於中國陸地邊疆的面積已經足夠,所以去海外移民的人很少。

到了近代歐洲,殖民方式就是我們所熟悉的那一套了。從16世紀末大航海時代開啟,各大歐洲國家利用先進的航海技術與令人稱奇的探知慾,不斷對海外進行殖民侵略,到了19世紀,整個世界幾乎每一個地方都已經被歐洲人所染指。

近代殖民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幾點:1、也是最重要的目的:開闢通往亞洲的新商路。由於奧斯曼在14世紀的快速擴張,以前由歐洲通往亞洲的商路已經被威尼斯、奧斯曼、熱那亞等地中海商業強國所控制,西歐人難以獲利,所以希望開闢一條新的商路出來。

而中國的商路一直非常通常。不管是與蒙古、女真人的邊疆貿易,還是通往中亞的絲綢之路,亦或是東亞三國之間的貿易或是印度洋貿易,都沒有出現被阻擋的情況,因此,中國人不需要用殖民來開闢商路。

2、尋找黃金。歐洲一直流傳著一個關於“黃金城”的傳說。這個傳說是在歐洲人接觸到南美洲的印第安人後,從印第安人那裡道聽途說過來的。在這個傳說中,有一個美洲大陸上的部落,擁有著數量極為龐大的黃金儲備,國王會在自己的全身塗滿金粉,併到山中的聖湖中洗淨,而祭司和貴族會將珍貴的黃金和綠寶石投入湖中獻給神。

這個傳說激起了無數歐洲人為此趨之若鶩。而且,由於南美洲的黃金確實多,歐洲人在一開始的探索中還真的發現不少金礦,這就讓歐洲人更加相信黃金國的傳說了。可以說,歐洲人在早期對對南美和北美大陸的殖民,都是在黃金國傳說的推動下進行的。

對於中國來說,從海外獲得重金屬的方法有很多,不一定非要殖民。日本有不少金礦和銀礦,中國完全可以通過以強大的經濟實力為後盾的國際貿易從日本手中獲得重金屬。新航路開闢後,歐洲人在美洲發現了大量的金礦和銀礦,但在近代早期,這些重金屬大都流向中國,因為歐洲人拿不出多少有吸引力的商品來從中國手中賺錢,反倒是中國的茶葉與瓷器讓歐洲人願意把新開採的重金屬付給中國。

3、傳教熱情。歐洲人信奉的基督教是一種“外向型宗教”,外向型宗教講究不僅信徒自己要信仰宗教,而且還要讓別人也信奉宗教。外向型宗教的信徒們往往有一種普世主義熱精神,他們覺得既然自己信奉的是好宗教,那就應該讓其他人也來感受自己宗教的好處。在這種普世精神之下,歐洲人以極大的熱情對外傳教,很多殖民地的開拓都是由教徒進行的。

而且,基督教內部還有一個“約翰王傳說”。在這個傳說中,在遙遠的東方大陸,有一個基督教國王“約翰王”,他一直率領著自己的國家,孤身與異教徒血戰。歐洲的基督徒一直想找到這個約翰王,與他合作,連接東西方的基督徒。於是,這個傳說也激發歐洲人向東方殖民。

中國則沒有多少傳教需求。古代的中國人確實也信教,比如道教、佛教等。但這些宗教並非外向型宗教,這些宗教講求信徒自己的“悟性”,主張從思想內部領悟宗教信條。對於傳教,教徒們並沒有多大熱情,因此,中國也不會為了傳教而殖民。

4、資本主義發展的內在需求。資本主義自身擁有一種擴大的傾向,資本家們需要不斷尋找市場、原材料、資本輸出地,以此擴大自己的企業規模。19世紀開始,為了擴大資本主義規模而進行殖民成為殖民侵略的主流。這個時代的歐洲歐洲列強並不拘泥於佔領地盤,而是採取開闢通商口岸、允許外資進入、建立自由貿易協議等方式進行侵略,以此為資本找到海外輸出地。

中國發展出資本主義則是將近20世紀的事了。在那時候,中國已經無力對外進行資本輸出了,因為與外國資本比起來,中國國內資本相當薄弱,連在國內的外國企業都競爭不過,市場上充斥著西洋、東洋產品。因此,中國資本的主要工作是先將國內的外國資本競爭出去,而不是對外擴張。

以上便是中國不進行海外殖民的原因


啟蒙時代的餘孽


只有實行重商主義才有海外擴張和殖民的動力。而中國自漢代以來大部分時間都採取" 重農抑商"政策。實行重農抑商的結果只能帶來"一頭牛兩畝地,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小農經濟。自給自足小康即安,人就失去了對外開拓的動力。而重商主義在資本逐利的本性驅動下,人對財富的追逐沒有止境 ,大大激發了人的開拓進取精神。西方全世界殖民和擴張恰恰是實行重商主義的結果。資本逐利追求利潤最大化,催生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需求,因此重商主義為科技進步提供了強大動力。採用新技術使得社會生產率大大提高,就需要更廣闊的市場來販賣他們的商品獲取更多的利潤,同時對原材料和能源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這就促使資本進行海外殖民和擴張。而新科技帶來的堅船利炮又為海外殖民擴張提供了有效手段。


無藏南即951W


歷史以來,中華民族對海洋就不感冒,一直到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被列強從海上打痛了,被欺負了,中國人才開始逐漸重視海洋,這片一直被我們忽視的汪洋!

中華民族強大時,非但沒有進行海外擴張,反而是從明朝開始,進行閉關鎖國的海禁政策。西方世界是擁抱海洋,走向開放;而古老的東方卻是在用封閉來實現統治的穩固!

那麼,對於海洋的態度,東西方為何會截然相反呢?

歸根結底,還是經濟基礎的差別問題。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西方世界,從古希臘文明開始,就是典型的海洋文明,這種文明海洋貿易發達,貿易佔社會生產,社會經濟的絕大部分!

這種經濟基礎上產生的文明,十分開放,具有冒險精神,開拓精神,這也間接的促進了後來的地理大發現。

西方社會商業發達,因此,需要廣大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傾銷地,這也是為什麼在地理大發現後,列強不斷瓜分世界的原因所在!

而古老的中國,則是以小農經濟為基礎的農業文明。從商鞅變法開始,重農抑商就成為歷代封建王朝的經濟政策!

商業發展收到限制,發展緩慢,社會活力不夠,人們都比較滿足於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沒有太多冒險和探索精神。

中國封建社會,自給自足,因此,並不太需要與外界的交流往來。跟外界接觸越多,老百姓的想法就越多,這是統治者不喜歡看到的。

他們需要的是老老實實種地的良民,不需要思想活躍的思想家。因此,閉關鎖國,就是維護自身社會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