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對事情熱度不高,怎麼培養啊?

寶貝在成長


這是缺少體驗生活的表現,任性,沒有熱情,冷漠,不知道感恩,都是對生活沒有感覺,對事物不感興趣的體現,一個本該正在成長中的孩子,具有熱情、活潑、好奇、愛好、有活力的成長階段。但是,卻缺少熱情的心態,沒有熱情就不會有好奇和感恩,學習成績也不會好,這是一種不正常的心理反應,時間長了就是一種心理障礙,就會影響他本人的正常生活,而不是簡單的學習成績了!

我建議你:讓孩子學會體驗生活,學會付出,學會參與,不要怕孩子受苦受累,除了學習做作業,就不讓孩子接觸過體驗生活,這是在毀掉孩子,而不是疼愛!

家長多聽取或者徵求孩子的建議,讓孩子有自己的生活空間,不要干涉孩子空間自由,也就是說,不要讓孩子除了做作業,限制孩子其他的活動空間,這樣的話,孩子的學習成績根本就不會有進步,就是有進步,如果下降了,就很難再提升了。

家長不要為了掙錢養家為理由,缺少對孩子的陪伴和教育,把孩子成長的黃金階段錯過了。如果錯過了,多少金錢和愛心都無法挽回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家庭也不會安寧和幸福。



元之創客


作為父親的我,很想談談這個問題,我認為鼓勵的最好的辦法!舉例如下,我女兒小時候膽子很小,我就把她抱在一根狹狹的並不高的木板上讓她走過去,她開始很害怕怎麼也不敢去跑,哭著鬧著要下來。我先要求她在上面站幾分鐘後鼓勵她說,寶寶你是我見過的最勇敢的孩子,等孩子站住了不鬧了!我就說寶寶如果再跑幾步就更棒了,孩子在我鼓勵下結果就跑到了頭!一件很小的事,就是這樣的慢慢的每件事我都鼓勵她去做,結果她自理自立的能力遠超同齡的小朋友!

由此可見父母要會鼓勵孩子,一開始不要要求她跑到頭,跑出速度,跳到頂,只鼓勵她動一下就行了!友友們讀後有何想法,歡迎一起討論!


峰哥285246961


孩子由於年齡小,所以做事熱度不高,往往都是三分鐘的熱度。很多的時候給孩子買了畫畫的工具、書本、玩具,都是玩幾天就沒有興趣了。父母不用擔心孩子的這種毛病,只要對孩子有足夠的教育引導,就可以讓孩子改變對事情熱度不高的情況!

1、表揚的重要性很多的時候家長的一句表揚,可以讓孩子更加有動力去繼續完成自己的事情。可以讓孩子改掉三分鐘熱度,如果孩子做事情到一半不願繼續做了,家長們可以給孩子一些鼓勵表揚,讓孩子能夠有動力繼續做下去。

2、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孩子對於事情三分鐘熱度,可能只是一時的好奇心;好奇心得到滿足後,就會不在感興趣。家長們想要改掉三分鐘的熱度,要讓孩子持續對事物保持好奇心。激發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能夠有足夠的興趣,培養孩子的習慣。


3、孩子提出要求和規則孩子要改掉做事沒有耐心的習慣,家長們可以在孩子做事之前,可以對孩子提出一些要求和規則。在一些規則和要求的限制下,可以讓孩子按照要求完成,並且有著獎勵的誘惑,可以更好地讓孩子保持一定的耐心。



4、訓練孩子的注意力和耐心孩子的注意力訓練可以包括視覺訓練、聽覺、動作等,這些訓練方式可以讓孩子能夠加強孩子自身的素質。家長可以通過一些故事、舞蹈、看圖找差別等方式來鍛鍊孩子的各個方面,不過要注意針對孩子的自身情況來訓練,不要刻意的勉強孩子;最好家人們也能和孩子一塊進行玩耍,讓孩子更加有興趣參加訓練。


宅人美食


你在0一7歲時給孩子聽故事了嗎?教給他感恩和責任了嗎?聽十萬個為什麼?了嗎?激發孩子對科學家的崇拜。告訴他家裡用的,吃的,都是聰明人發明創造出來的。寶寶也聰明,將來好好學習,也能發明一些東西造福人類。不能當寵物養,啥也不引導,不啟蒙。他就啥也不懂,光知道吃。一定要讓孩子知道責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動手能力,現在的父母一方面寵,一方面急,樣樣替他幹好。沒有讓孩子有動手,思考怎麼樣做好的過程,久而久之成為了懶習慣。養成無所謂,不感興趣。只要吃飽穿暖有的玩就好。從小養成早起早睡的習慣。讓他向解放軍叔叔學習。吃飯有規矩,2歲就讓他自己吃。三歲寶寶自己穿衣服。5歲時應該識字一千了。等到上一年級就不用父母陪讀做作業了。德智體全面發展,建議你看看頭條視頻李玫瑾心理教授的育兒知識。父母做好榜樣。不玩手機。暑假,寒假一定要留家務給孩子幹,洗碗,擦地板,打掃自己的小房間。勤快起來,人就充滿著朝氣。暑假,寒假,在家一天,就要佈置好一天的作業上午7點半到11點半4小時,語文40分鐘休息20分鐘下樓跳繩,數學40分鐘休息20分鐘,吃點蘋果酸奶上廁所聽音樂,英語40分鐘。下樓去跑步或扔排球去。其他興趣班作業象奧數,書法等40分鐘,休息20分鐘按排幹家務活,幫忙洗菜,拖地。只有這樣習慣養好,才能抓緊時間。下午可以按排興趣班的作業。朗誦課文。天天如此,節日少去走親戚,去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家,報一下到就可以了。別把孩子最好的年華浪費掉。


蕾蕾283831526


孩子對事情熱情不高,可能原因就在父母身上。許多父母急功近利,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上幼兒園起就給壓上很重的學習任務,這是違背客觀規律的。我親眼所見一個十分優秀的孩子,就是被媽媽“毀掉了”。這個孩子在某名校附中常常是年級前三名。然而一放假媽媽就給其報了許多課外班,久而久之孩子就厭學啦,上名牌大學的希望也泡湯了。

所以,童年時代不可以拔苗助長,要給他們玩耍的時間。合理安排他們的學業。要讓孩子喜歡讀書,父母首先要放下手機,拿起書本,在家裡創造一個濃濃的學習氛圍。父母“機不可失”對孩子要求一大堆,效果一定不會好的。

至於孩子的興趣愛好,要去發現、開發,循循善誘,而不是今天報個舞蹈班、明天報個鋼琴班、後天又報個繪畫班……。他沒有興趣,你報班再多也不行,甚至恰恰相反。如果能夠發現孩子的興趣,積極加以開發,效果會好的多。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為興趣會讓他高高興興的參與其中樂此不疲。這樣離成功就不遠啦



洛陽艾農


孩子其實本性是好奇的,他們會對很多事情有興趣,近乎本能地想要嘗試各種事情。可是,在現實中,太多孩子被大人粗暴地制止了:不要……,不能……,不許……。長期下來,孩子就生活在太多的束縛中,沒有自由。如果大人再給他一些他不喜歡的任務,他的熱度怎麼高得起來呢?

也就是說,想要孩子有熱情,先得給他自由。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讓他們自由發揮,只要沒有安全問題的事情,他們都應該可以去做,去嘗試。大人應該提供儘可能寬鬆的環境,讓孩子充分地體驗到自由的選擇,自主的行動。

其次,在孩子做某些事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給予反饋,這種反饋要及時。比如孩子學習彈琴,可以一開始很有興趣,這個時候多鼓勵。在孩子會彈一點最簡單的比如一句時,就給予及時的反饋,這個反饋可以從時間上來說,比如:這麼快就學會一句了啊。也可以從聽覺來說,或者從指法來說,總之要給予及時反饋。然後可以試著給孩子一些簡單任務,只要稍稍努力就可以達到的,孩子通過完成這些簡單任務,提升自信的同時也提升興趣。當他意識到自己可以做好某件事的時候,自然就有了熱情。

關鍵在於,一定要給孩子自主選擇權,不能什麼都由家長控制,從時間到任務,一切都由家長安排,孩子就不會有熱情。此外,不要給孩子達不到的要求,而給孩子跳一跳就可以達到的要求,讓他能從中逐漸體會到信心和快樂。慢慢地,孩子會對自己有興趣的事情有熱度的。


L樂見J


孩子對事情熱度不高!



a御銘鑫生鮮


現代社會,很多家長都會煩惱自家的孩子對事情熱度不高,缺乏專注力,而一個人做事專注力如何,與事情完成結果和成功幾率很有關糸,通俗的說,對孩子的未來一生影響重大,那麼怎樣去培養孩子對事情的熱度呢?

1培養興趣,增加熱情

培養孩子的做事專注力,就得先培養孩子的興趣,孩子喜歡什麼,就讓孩子專心去做什麼(負能量愛好除外)這樣可以提高孩子對做事的熱情度,比起整天叫孩子去做這做哪要省心省力很多,只有激發孩子的興趣,孩子做事情的態度才會轉變,熱情度和專注力自然也得到提高。

2表揚和鼓勵

孩子認真做好了事情,完成了任務,家長應該適當表揚孩子,多鼓勵孩子,孩子高興了做事也不缺乏動力了。

3規定和獎罰

對待孩子,要獎罰分明,不能慣著孩子,讓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適當的任務,而且設定獎罰內容,沒完成就必須接受懲罰,完成了就獎勵,這樣孩子才會更加專注努力的做好一件事情。


追夢人1534930



高悶生


為什麼孩子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

文 | 子倍優

孩子做事沒動力、沒興趣,到底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現在社會有這樣一個貌似很匪夷所思現象:一群群的孩子從小就參加各種興趣班,對社會接觸也多,另外媒體發達、資訊便捷,但是仍然有很多孩子考大學時完全不知道自己想學什麼專業,對於個人喜好、夢想完全說不出什麼,總是一副我在為別人活著的姿態,哪個環節出問題了呢?

(一) 興趣愛好與職業教育

我認識一位醫生朋友,他兒子上小學,翻西醫的書居然能看得津津有味,但是他非常不鼓勵孩子看,而是催他出去上鋼琴、美術各種興趣班,儘管那些孩子都不愛學。我說他真的很有天賦啊,他說,我堅決不讓他學醫,看我現在這麼累……

所以我想,孩子對未來缺乏激情和規劃,這跟應試教育有關係,跟接觸社會機會少、職業教育不足都有關係,但恐怕最主要的,還是家長的影響。家長是否熱愛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夢想,家長是否足夠尊重孩子的自主權和意願,是不是能順勢引導,這些決定了孩子有多大勁頭和膽量去追尋自己的興趣和目標。如果家長不用自己狹隘的標準去限制孩子;如果孩子相信每個興趣和職業都有價值,都值得追尋;如果孩子明白,要為做事本身的樂趣而做,不是為了那些附加利益;如果孩子知道自己不必匆忙,不必去搶位置,不必急著拿出成果給爸媽交待……那麼,我相信,孩子自然會尋找到自己的激情所在和一生的使命。

(二) 保護好孩子的“寶藏”

保護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創造力、獨立思考能力、對生活的熱情和做自己的勇氣。

這些過去的文章裡說過。怎樣做才能保護這些?我想,對我們最大的挑戰,就是在應試教育的環境裡保持清醒的頭腦。孩子學齡前,我們似乎很清醒;孩子上學後,我們就容易恍惚迷茫。要時刻記住輕重緩急,記住哪是主幹哪是枝葉,記住盯著指南針而不是秒錶——重要的不是分秒必爭,而是走對方向!

這些就是孩子生命中的寶藏,我們給看守住了,孩子的一生就會有持久動力的源泉,他的生命力就不會枯竭。如果這些被堵死了,那麼這個人就會心理早衰。

簡單地說,如果一個人不能保持旺盛的活力,不能做自己,他拿什麼擔得起責任使命?拿什麼去改變世界?

現在中國學校也很講究畢業典禮,連幼兒園孩子的畢業典禮都搞得像模像樣了。大家演節目、穿寬大的服裝戴博士帽、手持畢業證向眾人鞠躬、拍照錄像鮮花音樂擁抱淚水……這些儀式都很好。不過我非常希望,在儀式強化我們心底美好願望的同時,我們能更多地記住這些時刻所蘊含的真正意義。

我曾在微博上連著轉發了幾個最近的國外大學畢業典禮上的名人演講。這些名人來自不同領域,身份各異:電影明星、商界精英、學者等等。他們的演講素材、風格都很不同,但他們以不同方式在說著同一件事:責任與使命。

從技術的角度說起,說你們這一代人,早晨醒來就用手機用電腦跟世界連接起來,你們比過去任何一代人都更懂得如何跟世界連接,你們掌握的這種技術不是壞事,世界是連接在一起的,這不是壞事是好事,這可以讓我們解決很多問題,因此,伴隨著這種技術優勢的,是責任。

——Google總裁埃裡克·施密特(EricgSchmidt)2012在波士頓大學的演講

最終,我們誰也不能帶走任何東西,所以,好好想一想,你怎樣去利用你所擁有的,你擁有的可能是某種專業知識、錢、耐心、善心、愛、或是長期艱難困苦所賜予你的財富,不論它是什麼,想想你打算怎樣去利用它。世界需要你們。

——好萊塢影星丹素·華盛頓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畢業典禮的演講

無論是棒球比賽、還是華爾街投資,成功者的背後除了各種因素之外,還有運氣的因素,所以,這些成功者、這些少數的幸運者,在某種程度上,對剩下的那些多數人負有債務、義務和責任,要意識到自己的幸運,為國家服務、為世界服務。

——作家、學者Michael Lewis在普林斯頓大學12年的畢業典禮的演講

如果繼續去搜索,我們還可以找到無數這樣的演講,聽到更多關於責任和使命的忠告。

每年中高考結束後,很多人為不同城市高校錄取分數線的不一致而感慨,感慨其中的不平等。

現實的制度我們無力左右,但作為家長,其實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如果你來自那些比較“幸運”的城市,那麼你要意識到自己的幸運,要明白,伴隨著這些更優惠的入學條件的,是責任——跟其他省份的孩子相比,你負有更大的責任。

其實,我們多數人的孩子,跟那些上不了學的農村孩子、家境貧困的孩子、留守孩子等很多孩子相比,都負有更大的責任。我們要跟孩子說,如果你很聰明很有天賦、如果你的生活條件好、如果爸媽能給你找到好學校或者能讓你出國學習、如果你有幸遇到了好老師、如果你取得了一些成績、如果你找到了一份好工作……記住,所有這些上天或他人賜予你的恩惠,都是為了讓你去做更多的事、承擔更大的責任,而不是讓你享受優越感沾沾自喜安於享樂。

知恩圖報。對於這些偏得和恩惠,不回報就是虧欠;回報,事實上就是在用我們自己的方式,給不平等糾偏。

也希望我們這些大人,我們這些已經畢業了N年的人,每天早晨起床後,想想這些畢業演講,看看自己有沒有偏離了很遠。

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曾子認為知識分子要有寬闊的胸懷和剛強的毅力,因為他們任重而道遠,有責任有使命。反過來,我們教育孩子有責任有使命,就可以給孩子更強勁持久的動力,讓他們擁有胸懷和毅力,這樣,他們才可以學得更好、做得更好!

要知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未來的傳奇,關鍵是如何培養。

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可以藉助子倍優三元理論來培養未來的精英。子倍優三元理論是通過認識孩子天生的興趣,去針對性地把其發展成未來的職業能力,讓孩子對自我有清晰的定位和奮鬥的方向;然後通過認識孩子的溝通風格,來針對性地改善日常的親子關係和溝通能力,進而培養孩子對外界的影響力;再通過在日常的生活中養成良好的能量恢復習慣,來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去實現孩子的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