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里“昔人已乘黄鹤去”的昔人为何和诸葛亮有关?

李总监达济天下


唐代诗人崔颢(hao)写下了千古名篇《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是江城武汉三大名胜之一,(三大名胜:黄鹤楼、晴川阁和古琴台),此楼位于武昌蛇山之巅。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的东吴黄武二年(223年)。即孙权继承哥哥孙策江东霸业的第二年,东吴为了瞭望敌情,在夏口城建了这个军事楼。

【孙权在黄鹄山(蛇山)建城,取名夏口城】

(黄鹤楼)

现在我们看到的黄鹤楼是1985年新建的。由于在1957年建武汉长江大桥时,占用了黄鹤楼的旧址,1981年10月重新选址,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修建,1985年6月竣工。

有关黄鹤楼的传说很多,相传有位姓辛的在此开酒肆,某天有个讨饭的上门乞讨,辛老板并没因此人穿得破烂而瞧不起他,热心肠为他端上好酒好菜。

接连几天皆如此。

某天,乞讨者对辛老板说:你看我总白吃白喝没钱给你酒菜钱,要不这样吧,说着他从口袋里摸出了一块桔皮,在酒肆墙上画了一只黄鹤。

画毕,乞讨者拍了拍手,那只鹤竟活了过来,随后黄鹤随着乞讨者的歌声翩翩起舞。

神奇的事情一下子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这些游客观赏是要付钱的,乞讨者把收入悉数交给了辛老板。

转眼10多年过去了,辛老板也积累了许多财富。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乞讨者告别了辛老板,吹着笛子骑上黄鹤飞走了。

这就是“桔皮画鹤”的传说。

后来辛老板用十年的积蓄修建了一座楼,取名黄鹤楼。此后这才有了“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诗句。

传说很美,唐代诗人崔颢《黄鹤楼》中的昔人指的就是乞讨者,而这个乞讨者正是升仙后的费祎。

为什么说的是费祎呢?明代大文豪王世贞、汪云鹏编撰的《列仙全传》上曾记载仙人费祎“桔皮画鹤”的故事,也就是上面的传说。

费祎是三国时期的蜀国名臣,与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他深得诸葛亮的器重,屡次出使东吴不辱使命,孙权十分钦佩费祎之才能,对其礼遇有加。

诸葛亮去世前遗命费祎压阵撤军,在撤军途中居中调解杨议和魏延之间的矛盾。

建兴十三年(235年),费祎为后军师,这时他和大将军姜维产生了矛盾,原来二人政治主张不同,他反对姜维进行徒劳无功的北伐,主张蜀国应该休养生息。

延熙十六年(253年),在过新年宴席上,费祎被魏国降将郭循持利刃一刀刺死。之后郭循没经审问就被处死了,惊天谋杀案被蜀国捂了起来。

(诸葛亮和费祎)

由此后人怀疑费祎是被姜维派人谋害的,姜维得势,随后进行了九伐中原的军事行动。

费祎死后被仙人收留,之后得道升天成了仙人。这就是《中国诗词大会》里,一提到昔人已乘黄鹤去的“昔人”,人们不由自主联想到了诸葛亮,毕竟费祎是诸葛亮钦点的接班人。


秉烛读春秋


这道题里提问到: 《中国诗词大会》里提到的“昔人已乘黄鹤去”和诸葛亮有关?思来想去怎么能和诸葛亮有关呢?

先来看唐代诗人“崔颢”所作的《黄鹤楼》原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是一首感叹诗,也是一首抒情诗,当时崔颢在游览“黄鹤楼”时,可能他的心中在事先就想见证某一位“先人”(这里指已故之人)的笔迹和遗物,因难觅其踪,心中不由感叹时过境迁,更感叹岁月如“白马过隙”!

第一句“昔人已乘黄鹤去”,这“昔人”是指已故之人;这句的“黄鹤”指驾鹤西归(死了),与后句“黄鹤楼”(景物)是两个意思。

第二句“黄鹤一去不复返”,这里的“黄鹤”与第一句“黄鹤”所指吻合,意思是: 死去的人是不能复生的,留下的悬疑是找不到答案的,心中的疑惑会随着日月的变更而渐渐淡忘。

根据题问,这“昔人”所指,要么是哪位“仙家”?或某位“诗人”?(因为崔颢是诗人,诗人与诗人之间是有共同情怀的)。

黄鹤楼是中国十大名楼,其名声影响力名人皆之,古往今来,登访的文人墨客不计其教。

诸葛亮生于三国(公元两百年时代),从诸葛亮生平上了解,卒年五十四岁,据记载,诸葛亮并无去黄鹤楼的足迹;再者,诸葛亮是后代“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给写红了,而在崔颢的唐代,可能心中还没有“诸葛亮”这个人的感觉;假若“黄鹤楼”建于“三国”后期,那诸葛亮与黄鹤楼的因果关系就格格不入了。

所以说: “昔人已乘黄鹤去”里的“昔人”与所指诸葛亮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过去的事,不能误导他人。


文都杨稼


为什么是诸葛亮?黄鹤楼跟诸葛亮有什么关系?相信不少人都是一头雾水。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崔颢这首诗。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是一首著名的咏古之作,首句用的是黄鹤楼的传说。根据崔颢诗意,传说中的昔人已经乘黄鹤而去,诗人来到这里时,这里只留下一座黄鹤楼。

这里的“昔人”指谁?此前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指仙人王子安,一是指费祎,都是传说——

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齐谐志》);又云费祎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引《图经》)。

到了宋代时,黄鹤楼的传说又与吕洞宾联系在了一起,也就是我们不少人听过的那个故事:道士在墙上用橘子皮画黄鹤,一拍手黄鹤便下来翩翩起舞,饭店由此生意兴隆。后来道士召下黄鹤,从此一去不返。这道士传说就是吕洞宾。

但崔颢这首诗跟吕洞宾应当没有关系,为什么?我们来理一下时间线。

首先,崔颢诗中说昔人乘着黄鹤一去而不复返,到现在已经有千载的时光。诗中“千载”虽是虚指,但也当是比较久远的岁月,所以这里的“昔人”一定是在崔颢之前,并且这个传说已经流传已久。

再看吕洞宾,那可是唐代的道士啊,其可考的出生年代是在796年。尽管后世关于吕洞宾的传说颇多,但都应建立在这个人物出现之后的。崔颢这首诗尽管创作年代不可考,但崔颢也是唐朝时的人,他的生卒年在704-754年。根据时间来看,吕洞宾在崔颢之后,不会成为崔颢诗中的“昔人”,更谈不上“千载”岁月悠悠。

所以昔人若指的是费祎,那费祎就跟诸葛亮大大的相关了。毕竟费祎深得诸葛亮器重,自然与他相关。而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时间上也合适。


浏阳曾曾老师


一般的说法是黄鹤楼的昔人是指代费祎,这个在任何的关于这首诗的释义里都有,所以因费袆想到的自然就是诸葛亮了。毕竟是上过出师表的人物啊。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费祎驾鹤之传说,可能因为《述异记》仙人驾鹤的故事转化而来。文中的仙人荀環字叔伟,而费祎字文伟,在习惯上以表字相称的年代,人们对“费叔伟”十分陌生,而对“费文伟”却比较熟悉,加上费祎的名气较大,又是江夏人,于是就一讹传讹,渐渐将两个人的名字混同起来。但是,我觉得这道悟空问答题出得不大严谨,也有过于牵强之嫌疑。因为黄鹤楼除了费文伟之外,还有吕仙洞,这两个地方是挨在一起的。我要硬说和吕洞宾有关系,好像也能说得过去吧,毕竟它们是邻居。


请问填写什么龙飞凤舞


正常来说黄鹤楼里的昔人是指代费祎,这个在任何的关于这首诗的释义里都有。所以因费祎想到的自然就是诸葛亮。毕竟是上过出师表的人物啊:郭攸之、费祎、董允等,费祎驾鹤之传说,可能因为《述异记》仙人驾鹤故事转化而来,但是,这题实际上不太严谨,因为黄鹤楼除了费祎祠外,还有吕仙洞,这两个地方是挨在一起的,我要硬说和吕洞宾有关系,好像也说得过去,毕竟是邻居。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笑乐杂趣汇


“昔人己乘黄鹤去”中的“昔人”,说与诸葛亮有关。是因为有人传说其中一人骑鹤而去的叫费祎,而费祎确与诸葛亮关系密切,但同为凡人骑鹤而去的不应为费袆,更不应是诸葛亮。因为他们只是有智慧有知识的谋士,能骑鹤飞天只是民间的传说。

又有人传说是吕洞宾,细究也不靠谱。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吕洞宾虽出于唐代。但比作者崔颢要晚。诗中言有“千年”一说,此“千年”应还在崔颢之前。所以,时代有误。吕洞宾虽为仙人,但骑鹤而去的也不应是他(也许后来又骑过一次,也莫可知)。

最后一位是仙人王子安,出于南朝萧子显《南齐书》中的故事。写王子安骑鹤于此,后骑鹤而去。后人便于此建楼以记之,取名“黄鹤楼”(最早名鹄,古人将鹤与鹄弄混,所以称鹤)。

因此“昔人己乘黄鹤去”中的“昔人”,理应为“仙人王子安”。


眸子8552


这其实并与诸葛亮一点关联没有,但众说纷芸,无从验真,有说王子安的,《南齐书.州郡志下》里说有个仙人名叫王子安,曾骑着黄鹤在此小甜,也有说费祎,说费祎成仙后曾骑黄鹤在此休息。有说吕洞宾的,一位姓辛的妇人在此卖酒,吕洞宾天天赊酒喝,欠了不少钱。后吕洞宾无法还债,就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跟妇人说只要招手,黄鹤就会下来跳舞吸引顾客,然后吕洞宾就飘然而去。十年后,吕洞宾回来,说十年了应该还完了酒债,就招手让黄鹤下来自已坐着黄鹤飞走了。后来妇人在此盖了一座楼,取名黄鹤楼。虽无从考证是谁,但绝与诸葛亮无半点关联。





天马行空128039981


一般的说法黄鹤楼里的昔人是指代费祎,这个在任何的关于这首诗的释义里都有。

所以因费祎想到的自然就是葛公了。毕竟是上过出师表的人物啊: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费祎驾鹤之传说,可能因为《述异记》仙人驾鹤故事转化而来。文中的仙人荀瓌字叔伟,而费祎字文伟,在习惯以表字相称的年代,人们对“荀叔伟”十分陌生,而对“费文伟”却比较熟悉,加上费祎的名气较大,又是江夏人,于是以讹传讹,渐将两个人名混同起来。

但是,这题实际上不太严谨,因为黄鹤楼除了费祎祠外,还有吕仙洞,这两个地方是挨在一起的,我要硬说和吕洞宾有关系,好像也说得过去,毕竟是邻居


欢笑大集结


首句说昔人乘黄鹤而去,所以昔人是指仙人!奈何扯上诸葛亮,躺着也中枪?附庸风雅可以,但是不能附的风马牛不相及啊?诸葛亮名垂宇宙,也不见得啥事都能往他身上凑啊?就好像网上那么多鲁迅说过的话,还好鲁迅先生早已驾鹤西去,否则文坛岂不又增八千吨TNT?浑身是嘴也说不清,道不明?



楚襄蛮


昔人,过去的人。只是个泛指,与诸葛亮何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