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人性的恶?

林芳9079


你好,人性都有两面,善与恶,有的人总表现出善的一面多点,而有的人言行举止总让人不舒服,让人厌恶。

人生几十年,善恶之人我见过许许多多,人性的贪婪是无止境的,我们在生活中总是要遇上恶人的,怎样去面对他们还是需要一定技巧的。

我始终相信因果循环,善恶有报的。

所以我总是用我的善意去化解别人的恶意,我善不代表我懦弱,我善代表我宽容,大度。

遇见人恶,我可怜他,我用我大度去开解他。

有句名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要导人一心向善的。

结善因,得善果。

善,让我明白人生的真谛。

善,让我避免许多无妄之灾。

善,让我的生活多姿多彩,烦恼尽失。





深漂阿辉


首先要积极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和身体境界。交有本事的朋友,做有本事的人。如寝室里有四个人,有两个是你好朋友,剩下一个很讨厌,你可以联合二个人教育帮助那个人。当你身体好,思想高时,很多人都会识趣为你让路。当你没到高境界时,你要学会幽默一下自己,聪明人总会给傻瓜让路。


小太极猴刘永明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不能高估人性的善,低估人性的恶。善恶在一念之间。为了挣钱,不择手段。

我在一风景区对面农家乐吃饭,出来去玩。正好邪对面有一堆推出的土,一个老人张望。中间隔一条沟。看见老人往下走,摔倒了。我跑下沟,去扶,扶不起。要上医院,上面出现两小伙子,问我怎么回事?我立马明白,转身欲走,小伙子拦住我,叫送老人去医院。

突然农家乐老板的黑贝扑过来,跟我熟。老板也跟我来,大声骂到。

"老不死,起来,不起来我的黑虎吃你。"

又指着两小伙子骂到"这是我朋友,还不滚。"

老板掏出手机打电话"快过来,把你爸领走,又害人了。"

老板告诉我。这个老不死,退体工资有,钻了个小婊子,就这样骗钱。把小伙子也带坏了。

物欲扭曲了人性。恶无处不在。


陇右行思见闻录


人性的恶,去接受它,应付它。生活本就如此复杂,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曾经有段时间特别怀疑人生,好像走哪里做什么都不顺利,刚搬来一个城市城中村,住了没多久,半夜遭遇楼下一个变态骚扰,果断地找房子搬走;后来搬迁去了另外一个地方,莫名发现下雨天房子会漏水,不仅如此,还有奇怪的反锁事件发生然后又因为房东涨房租撤离了…以至于在广州过着蒙古包一样的生活,颠沛流离了…但是现在想想,都熬过去了,人也会变得沉默了,对人家没有多大期待,不过也同时也感激人家看到了你,生活没那么容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奇葩树


我就借此题目拿来与大家分享、我们也谈到现在的各大网络平台之上、基本上所有视频的善念传播者、一方面在讲什么因果报应、劝世人不要贪婪自私、不要行邪念之事、而另一方面又在做广告、并且大力推销各种产品、还鼓动大众、加他们微信、多多点赞他们、还自夸自吹、能帮别人算命、什么去病改命运……

我再此真诚地提醒世人、千万不要相信这些打着善念信仰的骗子、利用人们的善良、在变相变态作恶、为自己谋取金钱财富……

世间凡是总围绕金钱财富与精神享受!在所谓弘扬佛法及善念知识的人、等同在讽刺、嘲笑、污蔑、羞辱、各种善念信仰与正法的精神及宗旨!这些人所作所为、恶业很重、产生了严重的因果!

每个人的命运都随时掌控自己灵魂中、是去天堂或地狱、由自己来选择、你平时工作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意念与言行、随时在为自己、累积善果或恶报!你自己就是、自己的佛菩萨、也是万能的上帝……路在自己脚下、自己的命运走向、是自己的行为在控制一切!

命里有时一定有、命中无时、求不来、是福不祸、是祸逃不了、这指的是每个人、前世带来的各种恶业、以及今生的邪念产生的果报、都可以在今生、有过失及时悔改、并且用善念行动来证明、那么随时就在改善自己与家人的命运、如果一个人作恶无数!从不悔改、就算天天念经文、把泥塑像神牌捧在手上、并且让什么骗子、什么邪妖大师修改命运、那是无用之举、只会增加恶果报应!你就算把金山拿来买、什么妖邪大师的贪婪之念、不会起任何善报、逃避到任何角落也无用!

因为一切万物平等皆有、公平合理之缘!一份善念无私大爱的付出、才能为自己累积到一份善果、一切的一切、都在顺自然规律与生态系统而运转、凡是违背自然法则的意念与言行、都在不停地产生恶果现报、一切恶业之果、还会转化成苦难轮回!

万望世人尊重并善待一切、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同时也希望世人不要对、金钱财富与精神享受、太迷恋和执着、因为这些俗气会让人、丧失人性与尊严、什么毒辣凶恶之事、都会做出来……

人的生命短暂而且脆弱、能以人的身份来一次世间、非常不易!

人赤裸裸而来、也赤条条而去、唯一能带走的、是各自在今生累积的善恶因果……一切的一切、都是过眼烟云……


一朵盛开的水莲花


如何面对人性的恶!这个问题非常好!

“人性”什么是人性,贪噌痴佛家说一切的源头都来源与恶,而在圣经中,更为极端,要么邪恶,要么天使。在圣经中人出生就是一种出错误,就是有罪的,需要去赎罪从而,得到解脱!得到主的宽恕,我们也能从很多方面看出西方人思想,比如,烟盒中只有一支烟了,西方思想直接了当点燃抽烟,而中国中庸思想,取出烟,让后非常明显的告诉各位没有了哈!只有一只烟了,来兄弟你抽。尽然说跑题了。

人性:我想用佛家思想来回答人性最为合适,五欲,又名五妙欲、五妙色,即财、色、名、食、睡;系指染著色、声、香、味、触五境所引起的五种情欲,是人在世上都会有的五种欲望。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

从古至今,罪恶的人数不甚数!又是为何走上陌路,又是为何走上绝路。有的是历史的选择,有的是自生欲望,有的是穷途末路!而每一个犯罪的人,踏上不归路,就是一生的结束!要么生,要么去地狱!

好了,这世上关于人性的电影,拍的最好的,应该非韩国莫属了,不如,老男孩,不可饶恕,素媛,追击者等等…!非常多经典人性电影。

最后的最后,菩提本无树,何处惹尘埃。






啊凯


我们该如何去面对人性的善与恶?

一、善与恶的概念

1、什么是善?

善,是人性学和伦理学研究的中心议题。在汉语中,对“善”有多种解释,从伦理学的意义上,“善”指善良、善心、善行、慈善,是心地仁爱、品质醇厚,其反义词是“恶”。

在先秦时代,中国先贤就提出“可欲之谓善”即人的欲望得到满足,《论语·子路》中解释道:“不如乡人之有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只是普遍意义上理解的“善”。“善”经常与“良心”相联系,宋代的理学大家朱熹对其解释道:“良心者,本然之善心,即所谓仁义之心也。”“善”在双解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英语中解释为:good,符合道德的;正派的;高尚的。

在拉丁语和希腊语中,“善”由“勇敢”一词转化而来。亚里士多德一开始就将善定义为某人或某物活动的目标,意图或目的,称某物为善,就意味着它在一定条件被人追求的和人的目的之所在。《百度社科》善的定义为:在被动个体自我意识出于自愿或不拒绝的情况下,主动对被动个体实施精神、语言、行为的任何一项的介入,皆为善。善的哲学定义:善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具体事物的运动、行为和存在对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的生存发展的特殊性质和能力,是人们在与具体事务密切接触、受到具体事物的影响和作用的过程,判明具体事务的运动、行为和存在符合自己的意愿和意向,满足了自己生理和心理需要,产生了称心如意的美好感觉后,从具体事务中分解和抽象出来的有别于恶的相对抽象。

综合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各个学派、各个学科的观点和论述,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善是人们所颂扬、赞美、追求和肯定的,一种内在价值和固有价值,是人们都喜欢且乐于内化为己的一种人类自身的规范。

2、什么是恶?

在很多的字典里都解释为与“善”相对,非“善”即“恶’。在中国的古语里有:凶、假、丑、坏、害、的含义,中国儒家的孟子用“义”作为善与恶的分界。中国伦理思想中,有关善恶的来源问题多有“义利之争”。先秦的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荀子等人为,行为的善恶在于人本性的善恶。西方哲学思想是中主要是将个人的善恶与灵魂与神的意志相联系起来。中西方论证理解的不同,这就从侧面论证了马克思伦理学中,善与恶反映在一定社会经济关系中的人们的利益和实践活动的要求。

2、善与恶的关系

善与恶是一对矛盾,二者具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没有善我们就不能说恶,反亦如此,二者互为彼此存在的合理性前提,善与恶就是一个对立的命题。

根据善的程度可以分为:至善(也叫纯粹善)和实践善(也可以说是形而上之善和形而下之善)罗斯认为,“善”主要在两种意义上使用:“作为手段的善”与“作为目的的善”或“自在之善”,就实践的观点来说,纯粹善是不存在的,更多的是实践善。就目的和最终的结果来说有下列几种情形:

(1)无私利他是至善;

(2)为己利他,是一种基本上的善;

(3)单纯利己,这是基本的善;

(4)纯粹害己,是最低的恶;

(5)损人利己,这是基本的恶;

(6)纯粹害他,这是至恶。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和实际,大家都能有自己的判断依据,并得出相关结论。

二、人性的概念

“人性”,顾名思义,由“人”和“性”构成,“人”就是人类,“性”就是属性,是不能脱离主体人而存在的东西。简而言之,“人性”就是人都具有的属性。如果按照人性的这个定义,也就意味着:人性是一个人生而固有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三字经》写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百度社科》这样定义人性:人性就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本性并非是一直停留在“人之初,性本善”的层面,而是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的。

这一论断却有着严重的逻辑错误,人的本性应是与身俱来的东西,在不受后天影响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人的自然特征,后天的社会影响只是对人的本性的激发和引导,却不能将这种激发和引导就理解为这就是人的本性,这是不科学的。

三、人性善、人性恶

关于人性善恶的话题在中国自孟子、荀子提出自己的观点后,国内外不同流派的不同学者持不同的观点。大体上在中国“人性善”是主流,而在西方“人性恶”占据主导地位,人得一生都要不断地做好事来赎罪,其提倡的原罪说与中国的性恶论有相似之处。性善论者认为“人之初,性本善”,持性恶论者认为“人之初,性本恶”,两派观点鲜明对立,谁也不能说服谁。德国著名的辩证法大师黑格尔认为性恶论比性善论伟大得多。国内是由张岱年提出来的性善论要比性恶论更伟大。

孟子和荀子同属于战国人,排除个人因素,他们有着同样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而荀子则说:“今之人性,生而好利焉,顺是,故争夺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而孟子却说道:“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荀子认为,人的好利本性发展成了恶,这是人性的必然;孟子,提倡性善与仁政结合,统治者就能统治好天下。他们各自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或是各自对人性的信仰。

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社会属性高于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每一个人在萌芽状态,每一的人的社会属性都得靠后天的锻炼和培养。如果片面的认为人性是“善”,我们就不需要圣王、礼义,老师仅“授业”就足矣,可是这显然是与我们现在提倡的教师职业观是相悖的。如果人性是“恶”我们一生下来就是丑恶贪婪的,其实是将人的趋利避害的自然属性混淆为了人性恶,而且从后天行为的恶为依据,推出先天恶的观点,这显然也是不合理得。中间派告子的:人无恶的观点也只是将人的自然属性高于了社会属性,认为人的社会属性是在自然属性之上的,这与我们传统的社会属性高于自然属性的观点是相悖的。我们公共政策和外交政策都是建立在理性地权衡利弊之上的,他们不可能为了善而放弃利益,国家间表现得尤其明显,这时好像人性恶要伟大一点;而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却产生于压迫剥削的资本主义社会,这时人性善好像又是更胜一筹,足见片面的认为人性善与人性恶都是不合理的。

四、我们该如何去面对人性的善与恶

善恶源于后天的培育。人类社会总是在善恶这对矛盾作用中不断向前发展的,善与恶,其实就是人的本质的两个方面,人的社会属性的最主要矛盾。人们的善恶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敬畏、特定的经济社会关系和实践。

1、善恶源于敬畏

苏联学者谢苗诺夫,通过对大量民族学和人类学的研究认为:“原始人最初的规范是禁忌,了解了禁忌的实质,我们就了解了人与动物的界限”。人的敬畏来源于后天社会生活的培养,人刚刚处于萌芽状态时是无所谓敬畏的。人的社会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尝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被伤害、为自然界各种自然现象所惊奇,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长辈的经验的传授和外界诱导。这种敬畏来自于人个体自身的经验和长辈们的经验,很显然这种敬畏不是简单的自发形成的 , 而是与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文化息息相关。

(1)敬畏自然

在原始社会,在私有制出现之前,人类没有剥削和压迫,人类处于原始的状态。人们对于自然和自然规律的敬畏,使得人们聚集起来群居生活,依靠大家的力量来维持着自生的生存和延续,人们怀着敬畏研究自然和自然规律,但又不能完全解释自然,就使得神话、宗教、封建迷信、自然科学和哲学应运而生,人们懂得单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与自然抗争的,原始人就懂得群居生活,大家群策群力,一起共享食物,那时没有恶的市场。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极大地增强,人类与自然逐渐分离,自然对人们的影响逐渐削弱,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提出来“人定胜天”、“人类是自然界的主宰”、“人是最伟大的动物”等口号,“人类中心主义”思潮开始泛滥,便开始随意的毁坏自然、污染环境,这是对自然敬畏严重缺失的必然。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不得不为自己的恶行买单,大气污染、各种疾病、生态失衡、酸雨等问题频频发生,我们人类又不得不开始审视自身,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张的口号也随之出现。

(2)敬畏社会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严重削弱,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也就退居其次,对人类自身影响最大的是人类社会。到了现代人们越是感觉到人类社会力量的巨大,不同的民族文化孕育了不同的敬畏,中国和美洲不同的图腾崇拜不同的天神,西方的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的佛教等其实质都是对文化的一种敬畏。

文化和道德对人们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就像自由、平等、博爱对全世界的影响,出于对这种力量的敬畏,这与当下一国即使出兵占领了他国,也不敢宣布这是他的领土或是殖民地是一样的。许多人不敢犯法,是出于对国家强制力的一种敬畏;人类要穿衣服才能出门是对于社会舆论和传统道德的敬畏等等。但是对于一些甘当“钱”、“权”奴隶的人来说,他们的敬畏让渡给了人类欲望,所以拜物教主义就大行其道,人们的善就损失殆尽。从这个意义上说敬畏的缺失是罪之首、恶之源。

2、经济关系和实践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善与恶反映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中的人们的利益和实践活动的要求。善恶观念是人们在社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评价善恶必须是与是否符合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为标准。善和恶是人类历史的两个方面,对金钱和财富的追求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真善美的追求促进了人类精神文明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善与恶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只是其作用的方向不同而已。所以脱离了特定的经济社会关系关系和实践来谈善恶,是没有科学依据和标准的,就像我们今天不能要求原始人懂得真善美,亚里士多德懂得使用电脑,牛顿知道爱因斯坦相对论一样。

(1)不同的阶级不同人群对善恶标准不一样。文化、政治都是为阶级服务的工具,善与恶的标准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是不一样的,有这鲜明的时代色彩。封建社会,地主利用土地压迫剥削人们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善,农民看来是一种恶;资本主义社会,追逐金钱压迫无产阶级和农民,在资产阶级看来是一种善,而在无产阶级和农民看来那就是一种恶;有的人为了自己的贪欲残杀犀牛,偷猎者认为这是一种善,而对于犀牛和环保主义者那就是一种恶等等,这些我们都不难理解,人们总是在为自己采取的行动寻求合理理由,只是大家的理由不同而已。

(2)不同的实践对善恶标准不同。人们总是生活在不同的时代环境中,就是同一时代的人也有不同的生活环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善恶标准,如同封建社会提倡男尊女卑、三纲五常,而今天却猛烈抨击。

五、全文总结

人生而如白纸,出于自身生理的需要适当的索取不能称为恶,善和恶是人们基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评判,以行为的善和恶来反推人本性的善和恶的逻辑是极不合理的。面对近年国际、国内的“恶性案件”等社会事件和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冲突、种族歧视、信仰危机等问题,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对人们进行教育,充分发挥其向善的本性和愿望,外界制定的一整套社会规则、法律规范、行为规范去正确引导和激励,从而实现善的行为和结果。

【亲爱的朋友,这里期待你的精彩评价......欢迎你留言、互动、点赞、关注、收藏、转发,更多精彩分享给你】


思维技术


如何面对人性的恶?

人性有善的一面,就有恶的一面,善的人,说善话,做善事,积善德;同样恶的人,说恶话,做恶事,积恶德。

我们村子里有一个人,那时他的老公是拿国家工资的,他有3个小孩,2个女儿,一个儿子,她在我们村子里算是富裕的家庭了,但是她的性格很不好,天天动不动就跟乡邻吵架,每一次吵架都要在人家屋前骂半天,骂的很难听,什么恶毒的话都能骂出口,直到骂到自己不想

骂为止,村子里的人都很怕她,十家有九家不和她们家说话,在我们家也骂过,她拿个破盆,坐在我家大门前,边敲边骂,骂了一大半天,我们全家都没有理她。后来她的恶报来了,40多岁,她老公就得了重病死了,现在儿子离了2次婚了,小女儿也离了婚,村子里的人基本上都盖了新房子,只有她还住在原来的老土砖房里,比不上村子里任何哪一家。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人性的恶,你不要去理它,交给上天吧,把你自己的善延续下去。


华南HUANAN


这个问题思考了很久,其实我的生活很平淡,上学,工作,结婚生子。然后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收入不是很多,但是足够维持生活。愿意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在努力的过程中也收获很多。因为生活的状态和工作的关系。我认为很多时候所谓的好与不好,没有那么绝对。甚至在我的心里面觉得没有坏人。

但本着对这个问题负责任的态度,我思考了很久。虽然有人说人性本善,有人说人性本恶。我无法拿出一个确切的结论。但是我想说的一点是坏人确实是存在的。很多年平淡地生活让我很少去思考这个问题。让我有这个想法是因为王宝强的离婚事件,那一刻让我忽然间感觉到。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坏人的!因为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去做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也许他有其他的原因,有他充分的理由,但是我们必须看见一些行为背后,确实给其他人带来了伤害。

我不好说人性的恶到底是什么?人性恶,也许是索求无度。也许是见不得别人好,也许是自己痛苦,就不允许别人快乐。但是不管怎么样一个人以任何理由去伤害另外一个人都是不能接受的。

至于怎么去对付人性的恶?也许有人会说用善良温暖他,用阳光照耀他,但是这个效果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有效。也有人说走法律的途径,当然这种伤害如果触碰到法律的话,法律是我们可以倚仗的一个武器来保护自己。

但是如果这些行为还没有触碰到法律的时候。我想有力量的拒绝不允许他伤害自己,并且和他保持适当的距离。

我很遗憾关于人性善恶的问题是太大的一个哲学问题。没有具体的事件很难去探讨如此恢宏的一个话题。

无论怎样我能够给出的结论就是:有力量的拒绝和远离,保护好自己和自己爱的人才是我们每个微小的生命很重要的事情。

♥杨喆,北京市大兴区精神病医院心理科主任,国家二级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应用心理学本科毕业、医学心理学与心理治疗专业研究生,北京市心理专家讲师团成员,北京市沐林教育矫治所特聘专家,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特聘教师,阅心成长儿童沙盘小组创始人,工作十余年,临床治疗1000余小时。擅长:青少年心理治疗、抑郁症心理治疗、夫妻关系心理治疗、沙盘治疗。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


人性恶是与生俱来的秉性,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说明人大多都是自私的,对付人性的恶,首先让其明白:嗜欲深者天机浅,嗜欲浅者天机深,万事万物,自然社会都有规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是做人的规律。对付人性的恶就要使其逐步减少欲望,去除恶念,去其心魔,完善自己,顺应自然规律,使其能够充分发挥人性善的一面。其次,就是用制度,法律,刑罚来约束,管制人性的恶,惩恶扬善,使恶人,恶事就象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再有就是:敬而远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