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当年为何主动销毁所有的核武器?它现在的国力如何?

文史砖家


南非当年为何主动销毁所有的核武器?

现如今,谈核色变任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第一颗原子弹在日本爆炸后,志着各个国家已经被笼罩在了核武的阴影之下。哪个国家可以拥有核武,就表示该国拥有了一把可以不受核攻击的保护伞。于是,在战争结束后,许多国家纷纷开始研究这把“保护伞”。

到现在为止,核武已经不再是美国手里独有的一张王牌。目前,合法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共有五个,非法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有三个。还有,几个国家疑似有核武器。

核武作为一把保护伞,是许多无核国家做梦都想得到的武器。但是,有这么一个国家却恰恰相反,将自己生产出来的合核武器全部销毁了。并且,还表示:他们现在一点都不后悔。说到这里,许多朋友已经猜到了。没错,它就是南非。

曾经的南非无论是从哪方面来看,都是非洲地区最强大的国家。二战后,南非主要是由白人说了算。所以,该国家的种族歧视特别严重。这样的背景下,导致南非与周围各国相处并不融洽。

冷战期间,为了保护本国不被其他国家所袭扰。南非,凭借着自己拥有大量铀矿这一优势,开始自主研发起核武器。其他国家收到消息后,纷纷想办法阻止该国对核武器的继续研发。但是,始终未能成功。最终,南非还是研制出了自己的核武器。这时有朋友会问:既然费尽周折研制出了,为啥还要“自废武功”?

实际上,南非的核武可以研制成功主要在于白人。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当时的南非主要是由白人说了算。这就使得,南非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十分紧密。所以,在它提出制造核武器计划后,有好几个西方国家向它提供了帮助,南非核武器的销毁也在于白人。

有一个人在南非销毁核武器中,起到关键性作用,这个人就是曼德拉。在他的领导下,白人在南非的统治地位不断降低。在这样的形势下,白人认为,留下核武势必会给自己留下极大隐患。

于是,由白人领导的政府最终决定,销毁所有核弹。 到目前为止,南非是唯一将自己研制出来的核弹,全部销毁的国家。并且,其官方表示,对于当初所做的决定毫不后悔。

南非的核武器道路进展的十分顺利,从1977年一直到1982年,南非的核武器研制一路高歌猛进,到最后成功拥有了6枚核武器弹头。南非能在国际社会的一致封锁之下拥有如此成就,是当时国际上许多人没有想象到的。更让人没想通的是,一手缔造这个神话的南非居然销毁了所有的核武器。原因很简单,白人政府想要稳固刚平静不久的政权,自然不希望核武器落到其他人的手里,于是干脆放弃了核武器的研制。

南非的军事实力究竟如何?

著名军事网站Global Firepower近日公布了其2019年的全球军事实力排名,其中囊括了137个国家,排名前五的国家分别是:美国、俄罗斯、中国、印度和法国,南非排名第32位。

该排名利用超过55个不同的因素,来确定一个国家的军力指数。因此不仅仅取决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兵器总数,而是侧重于其武器的多样性,以提供更好的火力平衡。

此外,核武器不直接加分,但可获得间接分数奖励,而地理因素,后勤灵活性,自然资源和当地工业实力都会影响排名。

2019年的军力排名中,南非的军力在世界上排名第32位,在非洲国家中仅次于埃及(第12位)和阿尔及利亚(第27位)。

根据该排名显示,南非有66,300名现役人员和15,000名预备役人员。如果执行紧急征兵法,该国有大约14,175,119名公民适合服役。

报告中提到,值得注意的是,南非在陆军战力方面脱颖而出,但近年来在空中和海军力量方面,已经落后于其他国家。

空中力量:

南非的空军总兵力为206架战机。包括:

 17架战斗机

 17架攻击机

 23架运输机

 67架教练机

 92架直升机

 12架攻击直升机

陆军/陆地力量:

南非的陆战兵器数量为2,888。包括:

 195辆战斗坦克

 2,500辆装甲战车

 43辆自行火炮

 100台拖曳的火炮

 50台自行火箭炮

海军力量:

南非的海军拥有30艘舰艇。值得注意的是,该国目前没有航空母舰、驱逐舰级的舰船。包括有:

 4艘护卫舰

 3艘潜艇

 31巡逻艇

 2艘水雷战舰


铁杆军迷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南非销毁核武器,是一个漫长的故事。

1959年,南非原子能委员会获议会批准进行原子能研究活动,并在距首都比勒陀利亚不远的佩林达巴建立了核研究中心。

由此,南非正式开战了核武器的研究工作。

作为非洲实力数一数二的强国,南非想要获得核武器的理由很简单,成为真正意义的世界大国。

南非的核计划和导弹计划曾得到美、法、德、以等国不同程度的援助。

然而,世界大国不愿意见到非洲有国家拥有核武器。

尤其是70年代,南非种族隔离制度越来越捉襟见肘。英美等国认为黑人执政只是时间问题,他们不愿意看到有黑人国家掌握核弹。

比如,60年代初,美国在南非援建了用于生产同位素的"萨法里-Ⅰ"研究用轻水反应堆,该反应堆于1965年投入使用。然而,这个核反应堆从从1967年起,就处于国际原子能机构监督之下,避免用于军事用途。

而南非由于核技术比较薄弱,研究工作长期停顿。

到了70年代,南非推行的种族隔离政策受到联合国大会谴责,英美法等国家也反对南非。

所以,1977年,联合国安理会决定对南非实施武器禁运。同年,南非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中的指定理事国席位被埃及所取代。从1979年起,南非政府失去了参加国际原子能机构大会年会的资格。

这种情况下,美国、法国等国,先后停止了和南非核技术合作。

而南非直到70年代末,核武器方面才有决定性突破。

然而1979年9月22日,美国用于监视大气层核试验的"船帆座"卫星在南非上空观察到两次强烈闪光,这引起了国际社会对南非核动向的关注。

美国认为,这是以色列援助南非进行了初期核试验。

由此,1985年,南非政府决定共制造7个枪型核爆炸装置,实际上制成6个,已经具备核爆炸的能力。

然而,1989年,南非宣布中止所有核武器研究,销毁现有的成果。

原因也不复杂:

第一,白人政权下台是必然。

当时白人政权已经无以为继。

因为南非白人数量太少,黑人人数占绝对优势。如果是一人一票选举,黑人掌权是必然。

南非的白人政府对于黑人是非常了解的,他们为一旦黑人掌权后必然会对南非白人进行打压,甚至驱赶。

这种情况下,白人政府研究核弹,等于转交给黑人用来对付自己,岂不是大傻瓜?

第二,国际社会的制裁严厉。

当时南非经济已经很不好了,而制裁却很多。

1985年7月26日,联合国安理会严厉谴责了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呼吁成员国对南非采取一系列强制措施,包括"禁止在核领域与南非签定任何新合同","禁止向南非出售任何可用于军队和警察部门的计算机设备"。

如果南非顶风研究核武器,必然会导致更严厉的封锁和制裁,这何苦来哉?


1990年2月26日,德·克勒克总统签署了终止核计划的最后命令。

实际上,南非并没有太多的军事威胁。他的邻国安哥拉、赞比亚、莫桑比克、纳米比亚不但没有核武器,国内经济、军事也是一坨屎,没什么威胁。


萨沙


核武器作为保障国家安全、展现国家实力、谋求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资本,是很多国家梦寐以求的目标。如今,除五大国合法拥有核武外,印度、巴基斯坦、朝鲜、以色列则非法拥有核武,尽管遭到国际社会的一再谴责,但始终拒绝放弃。不过凡事都有例外,比如南非一度拥有核武器,但最终却主动销毁,成为全球唯一主动弃核的大国。那么,南非为何要研制核武器?为何最后又主动放弃?



1948年,南非国民党上台执政后,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先后颁布了几百种法律和法令,以全面推行种族歧视和隔离制度。对此,由曼德拉等人领导的非国大发起大规模的抵抗活动,但无一例外均遭到残酷镇压,死伤人数屡创新高。1962年,曼德拉被捕入狱,开启他长达27年的监狱生涯。


南非国民党政权的暴行,引起国内外舆论的强烈谴责,联合国秉持着人道主义精神,呼吁各成员国对南非实行经济制裁。对于国际社会的压力,南非采取强硬的对抗措施,甚至不惜以退出英联邦的方式,以示跟西方国家决裂。不仅如此,为了威胁国际社会,增强同大国对抗的资本,南非在此时开始研制核武器。



其实,早在上世纪50年末,南非便利用为美国提供铀矿的机会,打着和平利用核能的幌子,与美国签订长达50年的合作协议,并利用对方提供的核反应堆和高浓度铀燃料,偷偷地进行研发核武器的工作。由于美国坚决反对南非发展核武,所以后者为了解决研发难题,便私下里与以色列、巴基斯坦进行利益交换,最终在1977年研制出枪式原子弹原型,并在1979年进行小当量核爆试验。


南非的核爆试验虽然规模很小,但依旧被美国的侦察卫星侦察到,为此美国向南非提出严厉警告,但后者却矢口否认。核爆试验3年后(1982年),南非在核武研发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不仅制造出核爆炸装置,并且还成功地制作出6枚核弹,其中4枚成功实现了武器化。由此,南非成为真正具有核打击能力的国家,军事实力获得飞速提升。



然而,就在南非核武研发获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由于国际经济制裁引发的撤资狂潮,导致南非货币汇率急剧下跌,通胀率居高不下,给该国的经济带来毁灭性打击。糟糕的经济状况引发失业狂潮,导致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层出不穷,使得整个社会动荡不安。与此同时,非国大领导的抗议运动已发展为武装斗争,更是让南非国民党政权疲于应对。


面对愈发严峻的形势,1989年上台的德克勒克政府,决定选择妥协。在此后3年时间里,南非陆续推行一系列政治改革,最终以法律的形式废除种族隔离制,允许黑人平等参加选举,并释放曼德拉等黑人领袖。1994年5月,南非举行首次不分种族大选,曼德拉当选首任黑人总统,国民党政权就此丧失权力。同年6月,联合国恢复南非的合法席位,相应的国际制裁也陆续被解除。



在推动政治改革的同时,德克勒克为了向国际社会展现诚意,同时为防止核弹会因政局动荡而流失,所以在1991年宣布主动放弃核武,并于同年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93年,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下,南非销毁所有的核武器,就此退出核大国行列。弃核后的南非,无异于一只被拔掉牙齿的老虎,此后再无力展示自己的硬实力。


南非弃核的初衷是为了解除国际社会的封锁,然而这个目标达成后,该国的经济非但没有迎来“新生”,而且加速陷入泥淖之中。原来,南非政权实现更迭后,黑人的政治、经济地位在获得空前提升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白人及其他族裔则感觉被排挤或边缘化,再加上治安的日益混乱,从而导致大量的精英和资产选择出逃,对于南非的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如今,南非实现政权更迭已近30年时间,但经济却长期萎靡不振,已经由一个发达国家退变为发展中国家(2018年人均收入仅有6340美元,相当于中国的2/3),并且有进一步倒退的趋势。不仅如此,主动放弃核武器的南非,国力和影响力大不如昔,已经由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退变为三流国家,抚今追昔,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


资料来源:《列国志:南非》、《南非史》、《南非简史》


文史砖家


这个说法并不正确!南非从来没有拥有过核武器,他们只是放弃了研制核武废除核能研究而已。当然,主要是在那以后,他们也不具备这种能力了而已。

核武的生产原理实际上很简单,就是浓缩铀,只要能够搞到浓缩铀那么抓个小国出来都能造出原子弹,问题是难就难在浓缩铀技术,这玩意儿不是谁都搞得出来的,南非当时就是走在浓缩铀准备生产核武器的路上,但是距离生产武器级的铀还很远。

南非政府当时之所以会选择放弃继续研究核武实际上有点清政府海禁的意思。在康熙时期,由于满清八旗人都是旱鸭子,水师的主要官兵都是汉人,康熙政府担心汉人坐拥水师势力后威胁到他的统治便解散了海军,从此片板不得下海。而南非也一样,由于南非的高科技研发人员全部是白人,而南非政府又是黑人政权,这使得他们担心白人拥有核武之后又会趁机夺权,因此下令解散了核武研究团队。


优己


因为1989年11月柏林墙倒塌以及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国际紧张局势普遍缓和。

1988年12月22日,安哥拉,古巴和南非签署《三方协议》,南非和古巴军队从安哥拉撤离。古巴军队撤出后,为顺利执行联合国纳米比亚独立计划开辟了道路。南非也做出了关键性的让步,同意纳米比亚从南非独立,该地区的紧张局势得以缓解。

1989年11月柏林墙倒塌,接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时任南非总统弗雷德里克·威廉·德克勒克(Frederik Willem de Klerk)认为,来自共产主义阵营的威胁逐渐消失,安哥拉等国已经不能再指望得到苏联和古巴的支持,因此对南非基本构不成常规军事威胁。南非最头痛、最关切的核心问题之一得以解决。

德克勒克认为,南非面临的威胁其性质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在这种形势下,如果南非还保留核武器,实际上也没有任何意义了。即使有人支持要求保留,但找不到更好的理由了!既然这样,还不如先发制人,主动销毁核武器。这将有助于恢复南非在区域和国际政治事务中的信誉,并为区域和平稳定作出重大贡献。

南非外交大臣皮克·博塔(Pik Botha)敦促德克勒克首先要改善南非与国际社会的关系,着手采取两个步骤:一是释放纳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二是拆除南非的核武器并加入《核不扩散条约》。

德克勒克下决心要从根本上进行宪法改革,就必须释放曼德拉开始举行多党制宪谈判。拆除南非的核武器并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对德克勒克本人的政治意义也相当大。

1989年,南非结束了核武器发展计划,并拆除了所有六枚核弹(其中一枚正在建造)。

1991年7月,南非签署《核不扩散条约》,并于9月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缔结了保障协定。

德克勒克谈到:“1989年之前,我们面临的核心威胁不是军事,而是由于种族隔离造成的、南非黑人和南非白人之间不断升级的紧张关系。解决的办法不是通过发展核武器来增强军事力量,而是取消种族隔离和制定非种族宪法。”

现今南非的具体国力(数据来自全球最大国际贸易信用保险网络-科法斯集团)

实力

  • 区域/大陆经济和政治强国
  • 丰富的自然资源(金,铂,煤,铬)
  • 先进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业)
  • 立法环境保护投资者

弱点

  • 贫穷和不平等是社会风险的源头(犯罪,罢工和示威游行)
  • 高失业率(超过27%)和技术工人短缺
  • 基础设施老化(运输,能源)
  • 取决于外国资本的波动

全球最大国际贸易信用保险网络科法斯集团对南非风险评估如下:

1、增长缺乏活力

预计2019年的增长将减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公用事业公司Eskom(该国90%以上的电力供应)于今年第一季度进行选择性的电力削减。这些削减明显地影响了制造业和采矿业。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农业部门的扩展活动也将受到限制。

由于这些部门的疲软,对外贸易对增长的贡献(也可能受到外部环境,尤其是英国退欧和贸易紧张局势的影响)可能仍将为负。

在2019年5月大选前,私人投资的增长在下半年仍受到限制,特别是由于与土地改革有关的不确定性,使没收土地而无需补偿。与公共消费一样,公共投资的贡献将受到该国财政活动空间有限的制约。此外,特别受到上市公司反复出现困难影响的建筑业,不太可能出现大幅反弹。

预计私人消费将相对活跃,尤其是通过实行最低工资,降低中央银行的主要政策利率,刺激家庭需求和扩大信贷等。服务业有望成为这一趋势的主要受益者。但是,结构性限制,例如高失业率和熟练劳动力的短缺,将给家庭消费带来压力。

尽管放松了货币政策,并提高了燃料和电力价格,但较低的国内需求压力预计将维持适度的通胀压力。

2、经济面临双赤字

预计2019/20财年预算赤字仍将很高。预计收入增长将与GDP增长保持一致,并保持较低水平,而预计不会增加税收。在2018年增值税增加之后,美国财政部表示打算避免增加收入和公司税。偿还债务的成本几乎占收入的14%,这将进一步加重支出。随着大选,预算削减变得更加有限。然而,预计支出增长也将受到控制,而2018年9月提出的经济刺激和恢复计划将通过修订预算准则提供资金。

2019年,经常账户将保持赤字,主要是由于外国公司的利润汇回国内,这对收入账户造成压力。向南部非洲关税同盟伙伴国家付款将使转移余额保持赤字。特别是由于兰特贬值,贸易顺差的增加将使经常账户赤字略有收窄。赤字的融资仍将主要取决于证券投资流量。然而,由于国内政治不确定性,疲软的增长,双重赤字以及信用评级被下调的威胁,这些因素仍将动荡。资本流动的波动将给兰特和外汇储备(涵盖大约4.5个月的进口)带来压力。


血色黄昏的黄昏


好不容易攒下家底,1980年代以前还是个发达国家,有了核武器也能在世界竞争丛林中挺直腰板做人。被忽悠得自己放下武器,再放出个头脑简单的民主精英,把国家自我保护的制度屏障给拆了。现在又变回了个头脑简单的大猩猩王国,想挺直腰板做人都没机会了。现在成了发展中国家,而且还在继续堕落。很多所谓民主精英大概也就那点智商水平了。


导游郎


那还用说。没了话语权谁还拿你当回事儿。当年销毁核武器是为了坐上美国这条船。可惜呀,核武器没有了,船票大哥收回去了,叫你干啥你干啥。不然哼哼哼,全世界都懂得


春哥160673151


因为黑人即将掌权,所以德克勒克总统命令销毁核武器及一切资料。


四川達州


现在的国力已经比在以前弱了,在一段时间里,南非的经济增速曾高于日本。销毁核武器可能能减少军费输出,但毫无疑问对于成为一个强国来说是不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