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历史上的唐僧看了吴承恩《西游记》会有何感想?

动感超人


很感谢作者给予我唐僧的支持,给我了三个徒儿。特别是孙悟空,这也是我一路艰险时想到的,有人来帮我一下多好。不过也有不满意的地方,孙悟空太皮难管教,沙僧太老实,猪八戒又懒馋,文中的我又太迂腐,哈哈哈


温情的世界


前几天回老家整理东西,翻到了中学时写的日记,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看了后确实有点脸红啊!

历史上的唐僧如果真看到《西游记》的话一半是脸红,一半是气愤吧。

脸红是因为真实的玄奘没有那么帅,也没有那么多情。


玄奘小时家境贫寒,肯定买不起什么爽肤水之类的保养品的,当了和尚也见不到荤腥,营养总不是那么够,想帅基本不可能,脸虽不至于到老树皮的地步,但绝不会如书中所写白中透红吹弹可破。

多情?想我玄奘正是由于完全放下尘世,一心向佛才会西去取经,但凡我还有一丝贪念美色何不混迹于长安这花花世界?



气愤。

想我玄奘27岁离开长安,历经千辛万苦方达印度,43岁才返回,身心所受之苦实乃常人所难想像。

你吴大书生倒简单,给我安排三个会打会杀的徒弟,难事都是他们搞定,我却成了好事干不了,坏事掺一脚的废物点心?

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小说是小说,历史是历史。

小说里的美好您千万别当真,

历史中的残酷您也别害怕而躲避。


黄陂观察


我觉得是唐僧当时看见吴承恩写西游记是如此的刻画他本人无用又光靠几个徒弟去帮他去取经会气死的。他把有本事的徒弟孙悟空压制得好惨,又要用别人又要不信任别人,悟空的心里真是不好受,一万个心都不好受。但后来唐僧还是后悔自已的做法有些不对,但又不能跟徒弟悟空道歉,只有从经济上来补偿他内心才好过一点。因为师傅的尊严还是要要,只能让猴精自已去理会其中的道理。






牛才玉


打死你这个龟孙;首先唐僧是一位高僧,真正的得道高僧,并且绝对有很高的武力值,可不是原著里只会吃斋念经的文弱和尚可比,而且唐朝思想开明,兼容并蓄。绝对不会一味的讲慈悲食古不化,不然去天竺求法的过程中,跋山涉水,猛兽毒虫,强盗山贼,早就将我们的御弟哥哥吞的连渣都不剩。佛法佛法,渡己渡人,连性命讲慈悲没有强大的武功护持法身,命都丢了,还求什么佛,讲什么经,渡什么人。

我还是喜欢那句话形容玄奘法师:定住心猿则悟空,拴住意马便化龙,戒杀戒嗔是悟净,身心纯净朝佛祖, 心之所在即西天。

西游是一个人的西游,是唐僧的心路历程,得到历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