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跑步40分钟,燃脂跑只有2分钟?应怎样调整?

笑看落花花非花


从以上描述中,应该是跑步者跑的速度过快,这里跑的过快是相对于心率来说的。220-年龄在乘60%-70%,就是一个在平时跑步中的合适心率。跑40分钟只有2分钟处于燃脂状态,其余时间一定是心率过好了。建议带一款运动手表,在跑步中来计算自己心率与燃脂状态的匹配。




中国青岛何君


我跑了半年了吧,慢跑形式,我个人建议控制好心率和配速才能更好的控制燃脂及有氧运动。不过实际来说控制好心率好,全身运动在40分钟以上出一身汗对燃脂很有帮助的,我运动大概2个月瘦了15斤吧。不过运动真的是需要坚持。


明哥讲述


你好,很高兴来回答你的问题

下面我详细的阐述我的观点和看法

首先在跑步20分钟之前只能算是热身运动,20分钟之后一般刚开始跑的小伙伴会有心跳剧烈加速的状态,这个状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极点,过了这个极点,身体会慢慢适应这个过程,这个时候你需要慢跑来保持身体上的热量来保证脂肪持续燃烧,以此来达到减肥的效果。

理论上讲极点过后,极点过后都是进行脂肪燃烧的状态,如果觉得效果不满意,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加大运动量。

③健身之前一定要进行热身运动,跑完后要压腿,保证腿部韧性和预防腿抽筋。

④当一个人在进行剧烈运动后,我们的身体会向大脑发出抗议,吵吵着要休息,这个时候你需要有强大的意志力来抵抗想要休息的想法,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不要把支撑不下去的想法重复的想,越是想,你就越坚持不下去!

总结;可以视身体情况加大训练量,不要强行加大难度,对身体反而不好!

回答完毕,希望对你有帮助

祝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跑男左轮的日常


提问者跑步40分钟,燃脂跑的时间只有两分钟,最重要的原因是提问者跑步时配速过高,根本原因可能是缺乏锻炼经验,心脏有问题的可能性并不大,但也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

有氧运动时的心率可分为热身心率、减脂心率、耐力心率、极限心率,按照最大心率的不同比分比来划分。最大心率是220减去年龄。

热身心率指的是最大心率的50%-60%,一般用于热身。

减脂心率,不同的APP对这个心率的划分略有差别,我所用的APP使用的是最大心率的64%-76%,有的用的70%-80%,差别并不大,都可接受,考虑到不同APP的心率范围,可以用中值。这个心率锻炼时,减脂效率最高,对应的锻炼强度并不大,对于有经验的锻炼者来说,需要刻意降低运动强度,对于没有经验的锻炼者来说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就能适应。减脂时至少锻炼30分钟,一般45-60分钟,个别情况可以超过6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一般指的也是这个心率。

耐力心率同样有不同的设置,我所用的APP设置范围是最大心率的76%-96%,也有的APP设置成最大心率的80%-90%,这个心率适合提高有氧耐力、心肺功能和免疫力。在这个心率区间锻炼时也有一定的减脂作用,但效率要低于减脂心率。锻炼时间根据身体情况,锻炼目的决定锻炼时间,并没有严格时间限制。

极限心率区间是最大心率的96%-100%,也有的APP设置成最大心率的90%-100%,适合提高乳酸耐受力和运动成绩,这个心率区间心率较高,持续时间不宜过长,尤其是没有锻炼经验的人更不易过长。

锻炼时,运动强度越大,心率往往也越高。刚开始锻炼时心率较低,即使保持相同的配速,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心率也会逐步提高,所以要想把心率保持在某一心率区间,要随时调整配速。

提问者之所以燃脂心率时间只有2分钟,最大的可能性是跑步时速度过快,如果有锻炼经验,要刻意降低配速是比较痛苦的,随着配速的降低,跑步能力也会有所降低,如果没有锻炼经验或锻炼经验不是太多,提问者除了降低配速之外,还要继续坚持锻炼一段时间,减脂心率区间只是减脂心率稍高,耐力心率区间虽然更适合锻炼耐力、心肺功能和提高免疫力,但也有减脂效果,只是略逊于减脂心率。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心率会逐步降低。

不管用什么心率跑步,只要锻炼时不超过最大心率,极限心率时间不要过长,都有锻炼效果,关键在于坚持。提问者虽然心率稍高,感觉耐力可能也稍差,但是能坚持跑步40分钟,也是有一定能力的。建议先减吃跑步,等到跑步能力进一步提高后再用变速跑、法特莱克跑、hiit跑等不同方法提高减脂心率,但是平时还是要坚持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来减脂。上述跑步方法可以在手机里下载keep,搜索跑步或hiit,会有各种跑步锻炼课程。变速跑等方法需要提问者有一定锻炼基础,并且心脑血管非常健康,每周次数不宜过多。最好每周做1-3次增肌锻炼,重点锻炼臀腿、核心力量,再适当锻炼上肢力量。

任何心率设备都可能有误差,光电法心率设备的误差稍高于心电法设备,但是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对实际锻炼效果影响并不大,完全可接受。佩戴时也可能出现设备脱落或移动等现象导致心率出现一定误差,这种情况一般可忽略不计。从提问者第二张配图来看,提问者心率出现大幅下降后逐步提升,并高于前期锻炼时的心率,提问者可能是体力不足或其它情况导致配速降低,可能中途休息后再继续跑步。同样是由于体力不足,导致心率较高。如果心率正常,没有疾病,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心率会逐步降低,无需担心。

如果提问者只想减脂,在有氧运动前还可以做一些器械锻炼或徒手锻炼,先消耗掉体内一部分葡萄糖、肌糖原和肝糖原,再做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能提高减脂心率,也能提高肌肉力量,延长有氧运动时间。


行远健身


说跑的越慢越燃脂的,跑的越快心率增加越多越不燃脂的人简直就是一派胡言。

不否认现在大多是通过观察心率来找到更高效的燃脂强度,人体有三大能量系统,脂肪需要通过有氧氧化来参与供能,所以我们需要通过一定的强度来激活脂肪供能,强度增大的最容易观察的表现就是心率增加,所以并不是跑的越慢燃脂越有效,也不是跑的越快心率越大越不燃脂。

一,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才能激活更多的的脂肪参与供能

当然脂肪不能进行无氧供能,所以很多人以为跑的太快不燃脂。其实是大错特错,想要让脂肪功能在运动中参与的更多,就得让人体糖供能满足不了运动的需求,所以强度一定要增加,心率一定要加快。

这也是为什么HIIT(高强度间歇训练)会被认为最有效的燃脂利器就是这个原因,包括TABATA也是。就是因为强度上来了。

其次跑步时间也有影响,正常情况下,跑步初期三大能量系统都是参与供能的,只是一般跑步超过30分钟后脂肪的有氧氧化供能才会参与更多。所以我们在运动时一般都会练习跑步时间超过30分钟,强度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80%。

二,心脏是游离脂肪酸消耗最多的器官

心脏作为游离脂肪酸消耗最多的器官,心率越大理论上消耗的脂肪酸就越多,在运动时心率一定要达到基本的健身要求,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5%左右,但是人的最大心率是有局限的,我们要通过跑步时间,速度和距离的控制来把控强度,激活脂肪,让脂肪参与的更多。总结一句话就是想要减肥就的循序渐进的增加强度。长期有运动习惯和良好饮食习惯的人都没胖的,真的。

所以可以解释你的手表显示你的燃脂跑只有2分钟(其实每个人的燃脂强度区间都是不一样的,不可能通过手表来固定每个人的标准,所以手表这个也不十分准确,只有参考意义),因为你的时间只有40多分钟,平均心率不到140。

如何调整

可以减少跑步距离到五公里,增加配速,如果身体条件良好,可以进行变速跑,先进行热身跑10分钟左右,再进行慢跑90秒,加速跑两分钟的变速跑,慢跑可以慢慢的跑,加速跑一定要到力竭。如此,跑步的燃脂效果会更好。


纠正训练


跑步是一项有项有氧运动,一般来说,运动40分钟以上才能达到燃脂,但是跑步时间不到40分钟,也不代表不染指,因此已经消耗血糖,为下一步好脂肪奠定了基础,因此只要跑了,都是对身体有意义的

从开始慢跑脂肪就开始燃烧,只不过一开始在血糖浓度比较高的情况下,血糖是提高了大部分热量,脂肪提供的较少,等中等强度后,血糖燃烧殆尽,脂肪才开始参与燃烧,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跑步40分钟嗯,只相当于两分钟的燃烧脂肪,

所以我的建议就是如果有能力的情况下,先慢跑慢跑20分钟,然后等血糖已经即将待尽的时候,拉一个长距离,尽量让身体的脂肪参与到运动之中




幸福老李的生活


不需要特别调整什么,坚持跑下去就行。这种所谓的燃脂心率参考意义不大,人体供能不会是到了某个心率就碳水化合物供能,到另外一个心率就燃脂供能。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基本同时都供能,以碳水为主。一段时间内消耗热量大于摄入热量就会减脂,保证蛋白质摄入增加抗阻训练可以减少肌肉的消耗。


减肥医生刘博士


先来给你一个结论:想要脂肪燃烧,你只要躺着就可以了。结论看上去可能是很扯,不要急,下面来告诉你为什么。

首先,你要知道在人体内有三大供能系统,它们分别是:磷酸原供能系统、糖酵解供能系统和有氧氧化供能系统。它们运作起来就是下面这个样子:

(1) ATP在肌肉中的含量低,当肌肉进行剧烈运动时,供能时间仅能维持约1~3秒。

(2) 之后的能量供应就要依靠ATP的再生。这时,细胞内的高能化合物磷酸肌酸的高能磷酸键水解将能量转移至ADP,生成ATP。磷酸肌酸在体内的含量也很少,只能维持几秒的能量供应。人在剧烈运动时,首先是ATP-磷酸肌酸供能系统供能,通过这个系统供能大约维持6~8秒左右的时间。

(3) 这两项之后的供能,主要依靠葡萄糖和糖元的无氧酵解所释放的能量合成ATP。无氧酵解约能维持2~3分钟时间。

(4) 由于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易导致肌肉疲劳,所以长时间的耐力运动需要靠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来合成ATP。

我知道,当你看到上面这段话的时候,内心其实是崩溃的。

下面举个例子:

短时间大强度的运动,例如100米短跑,主要依靠ATP-磷酸肌酸供能。博尔特跑完100米所需的时间是9秒58。

介于二者之间的较短时间的中强度运动,例如如400米跑,则主要由无氧呼吸提供能量。

长时间低强度的运动,例如20分钟以上的跑步、骑单车、快走等,主要靠有氧氧化提供能量。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运动中基本不存在一种能量物质单独供能的情况,肌肉可以利用所有能量物质,只是时间、顺序和相对比率随运动状况而异,不是同步利用。所以说,跑步可不是三个供能系统站在一列,一个一个的上,也不存在所谓的先消耗糖原,然后才消耗脂肪这种说法。

按照最大功率输出的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磷酸原系统>糖酵解系统>糖有氧氧化>脂肪酸有氧氧化,且分别以近50%的速率依次递减。

当以最大输出功率运动时,各系统能维持的运动时间是:磷酸原系统供极量强度运动6—8秒;糖酵解系统供最大强度运动30—90秒,可维持2分钟以内;3分钟主要依赖有氧代谢途径。

运动时间愈长强度愈小,脂肪氧化供能的比例愈大。脂肪酸是长时间运动的基本燃料。但是真的是跑的时间越长越好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跑步这件事时间越长,效率其实越低。一般建议跑超过20分钟就好,在20分钟左右,脂肪可以充分的燃烧,因为此时有氧氧化占比最高。

再来说说我们平时的活动,日常的非运动活动,实际上提供的大部分能量都是来自与脂肪,因此即便你是躺着的,也是脂肪提供你大部分的能量,但是效率上就会有问题了。日常的消耗并不多,更何况脂肪就像聚能环一样,提供的能量一节更比三节强。

看到这,你可能点点头表示懂了,但是问题来了,这和你的减脂有毛线关系?下面就有关系了,1分钟让你秒懂。

假如王小兽打算开始通过运动健康减脂,有如下几种选择:

①每天练习冲刺100米,每次都能奇迹般的跑进10秒。

原理:短时间激烈运动(10秒以内)基本上依赖ATP储备供能。

效果:跟消耗脂肪没多大关系。

②每天慢跑20分钟-50分钟,连续跑了几个月好像越跑越轻松。

原理:长时间低、中强度运动的有氧运动时,以糖和脂肪酸有氧代谢供能为主,但是消耗脂肪的效果在超过20分钟之后是越来越递减的。

效果:有减脂效果,但是每天需要花费的时间比较长,性价比比较低,且越来越低。并且身体会在一定时间之后适应这种健身方式。

③每周跑一个马拉松,身体骨骼都磨损废了。

原理:人在剧烈运动呼吸底物主要是糖。但在长时间剧烈运动时,比如马拉松式的长跑运动,人体内贮存的糖是不够用的,在消耗完贮存的糖类物质后,就动用体内贮存脂肪和脂肪酸。

效果:效果很明显,保准瘦到皮包骨头,但我相信没有几个人能做到。

④自助或者在指导下进行HIIT(高强度间歇训练)3-5组,每组花5-8分钟。

原理:运动时间在10秒—10分内执行全力运动时,所有的能源储备都被动用,只是动用的燃料随时间变化而异:运动开始时,ATP被动用,然后糖酵解供能,最后糖原、脂肪酸、蛋白质有氧代谢也参与供能。运动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骨骼肌等组织细胞内有氧代谢速率仍高于安静时水平,它产生的能量用于运动时消耗的能源物质的恢复,如磷酸原、糖原等。

效果:进行HIIT训练,虽然训练当中脂肪消耗效果略低于长时间的有氧运动,但是在运动结束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24小时-48小时,身体仍然会持续消耗脂肪。

以上4种方式中,后3种方法都能有减脂的效果,从效果和性价比的角度来考虑,4的方式优于其他,且适合生活工作繁忙,寻找有意思不枯燥的运动方式的朋友。

总结:

1.其实不管你运动多长时间,都会消耗脂肪,只是效率上存在差异。

2.有氧运动和HIIT各有优缺点,最好是结合起来进行。如果单单去捧一种训练方式,而且去贬低另一种,那么就有点片面了。

3.三种供能的方式是并排存在的,而不是一个结束另一个才开始。

4.想要更好的消耗,需要时常变换运动的种类。


why是什么


记得看过一个答主在关于跑步减肥里的回答,里面谈到,高强度间歇可以使人快速进入燃脂状态,热身后即进行高强度间歇跑,然后慢跑,这样整个过程都在持续燃脂。

也因此,他认为没必要按照通常所说的“先慢跑半小时,再进入燃脂时间”的方式来减脂减重,这样还可以节省将近半小时的时间。

市面上也确实有很多“一天练4分钟,持续燃脂72小时”为主张的减脂训练方式和书籍,这显然都是在满足一个需求:花更少的时间就能减更多的脂肪。

01 快速燃脂你真的会吗

这些说法科学吗?训练几分钟,燃脂两三天是骗人的吗?并没有。它的确很有效果,并且有科学依据——运动后的过量耗氧(EPOC)。

>>>>什么是过量耗氧?

简言之就是还氧债,即指高强度运动后,人体在恢复期内为了偿还运动中的氧亏,以及在运动后使处于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水平时消耗的氧量,称为运动后过量氧耗。  

人体负荷氧债的能力与无氧耐力有密切关系,所以氧债是一般人从事剧烈运动时,其负氧债的量约为10升左右,受过良好训练的运动员可高达15——20升。在剧烈运动中,机体的需氧量超过最大摄氧量,能量供应靠无氧分解代谢所造成的氧亏,氧亏需要在恢复期来偿还。

>>>>HIIT让你快速燃脂

而高强度间歇性训练(HIIT),可以产生过量耗氧。HIIT是一种让你在短时间内进行全力、快速、爆发式锻炼的一种训练技术,可以让你在短期内心率提高。

这种将高强度与间歇性相结合的HIIT训练可以导致运动后过量耗氧,这可以加速你的代谢速率。在做完一整套HIIT锻炼后你的代谢率可以在48小时内获得提升。这表示即使你已经停止锻炼,但你依然在燃烧脂肪。

这种在静止状态下仍不断运转的燃脂情况,所以我们可称它为静态燃脂,而市面上那些强调花很少时间做高强度间歇训练就能减很多脂肪的方法,多半是在教人怎样才能让静态燃脂的效率最大化。

训练强度越高,之后的EPOC现象会越明显(一般是30~200米的高强度短程间歇训练)。如此看来,HIIT训练的减脂效果和效率都非常好。这对于繁忙的工作族无疑有极大的吸引力。

02 快速燃脂你真的会吗

我们知道,低强度有氧跑也是一种有效燃脂的方式。那么问题来了,从减脂这个目的来看,既然几分钟就可以搞定,干嘛要花1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慢跑呢?我们来对比下这两种燃脂方式各自的特点:

>>>>高强度间歇(静态燃脂法)

优点:高效省时

从时间成本上来看,燃脂效率高,几分钟就可以达到慢跑1小时的燃脂量(燃脂主要发生在间歇训练以后)。

缺点:易反弹,有受伤风险,不能享受慢跑乐趣

不容易改变体质,不会增加身体里的燃脂酶浓度,因此脂肪去的快,反弹得也快。如果没有良好的有氧体能和肌力做基础,跑姿不正确,加之关节代偿发力,很容易受伤,不容易坚持。无法享受运动过程的乐趣(高强度间歇过程很痛苦),因为才4~6分钟,内啡肽还没来得及分泌就结束了,无法体会像慢跑30分钟后的美妙。

>>>>有氧耐力跑(动态燃脂法)

优点:可以根本上改造体质,有助塑造纤长体型

长跑像文火慢炖,一开始燃脂比较少,燃脂率会随着慢跑的时间逐渐上升,而且唯有在慢跑的刺激下,肌肉里的毛细血管才会越来越密,燃脂酶的浓度也才会提升。毛细血管越密,脂肪酸和氧气运输到肌肉的速度越快,燃脂酶越浓,脂肪代谢的速率也会越快。长期坚持慢跑,可以从根本上改造体质,让自己成为不容易复胖的燃脂机器。这是以慢为快的方式。

常年进行长跑锻炼,可以让肌肉纤维变得纤长,体型呈流线型,对于塑型有帮助。

缺点:过程比较慢,花费时间多

这两种方式都有助于提高心血管功能,提高心肺能力。并且从健康和长寿的角度,这两种锻炼方式都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03 如何安排你的减脂训练

那么,咱们说重点:如何着手训练呢?

我的建议如下:时间资源充足的朋友,可以有氧、间歇、力量三者并行;时间资源一般的朋友,可以进行有氧训练+间歇训练;时间特紧张的朋友,只进行间歇训练,具体训练方式如下:

>>>>有氧耐力训练

1.每周慢跑至少3次,每次45分钟左右(不含热身和冷身时间)

2.强度按E心率(可理解为身体发热出汗,但可以顺畅聊天的强度)

3.E心率的范围,按静息心率+(最大心率-静息心率)×59%~74%确定

4.根据个人情况不同,选择快走、游泳等方式也可以,注意强度控制在E心率

>>>>高强度间歇训练

1.每周至少3次,每次4~20分钟

2.快跑30~200米,慢跑2分钟,走2分钟,共重复4组。大量出汗、大口喘气的强度;也可快速跳绳1分钟,休息2分钟,重复4~6组

3.快跑时,最高心率控制在I心率范围:静息心率+(最大心率-静息心率)×95%~100%;

4.身体基础欠佳的朋友,可以快走2分钟,慢走5分钟,重复4组,不要追求极限;

5.跳绳、拳击、动感单车等方式也可以,操作方法是短时高强度,然后恢复,时间1:3~1:5。


跟韩国小姐姐学瑜伽


首先,不知道题主是否在跑步前进行过无氧训练,也就是所谓的力量训练

正常来说,如果想通过跑步达到塑形减脂的效果,最好是搭配一定强度的力量训练

我自身是健身教练,其实现在的智能手表越来越多,不可否认,智能的东西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我觉得这并不是我们应该依赖的理由。

我可以给题主一个“简单粗暴”的方式,有两点,第一,学会用变速跑,举个例子,就是慢跑爬坡五分钟,然后正常稍快的速度跑五分钟,交替进行,第二,不要去看手表上的心率,明明感觉也不是很累,但是看着手表上的数字,害怕跑的心脏都飞出来,其实你可以通过喘气,呼吸来感受自己身体反馈的状态,如果你喘气很轻微,说明你体力还很充沛,反之,气喘吁吁说话都上不来气,那一定是超过自身的负荷了,该把速度调慢点了!

题主不妨尝试一下,然后呢跑的过程也可以给自己有一分钟喘气的时间,用于调整状态,喝一小口去补充一下水分

全是手打,望采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