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6分!人性之光照見畸形之愛,斯皮爾伯格作品科幻經典之一


也許人類會與機器人和平共處,也許機器人會發展出自我意識背叛甚至奴役人類……未來無人知曉,一切似乎皆有可能,儘管在當下,人類的技術遠沒有達到實現電影所展現出來的層面。

2001年的由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執導的科幻電影《人工智能》也為我們展現了一種可能。

豆瓣8.6分!人性之光照見畸形之愛,斯皮爾伯格作品科幻經典之一


21世紀中期,溫室效應造成海平面上漲,人類的環境和資源面臨困境,與此同時,機器人技術也有了長足發展,機器人應用到了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至於有科學家提出製造這樣一款機器人——機器人小孩,擁有“愛”的能力,可以為父母提供真摯的愛,永無止境的愛,以滿足人類父母的情感需求。

但當有人提出“當機器人能夠真心愛一個人,那麼人對機器人有什麼責任?”時,這位科學家卻不知如何回答,只能搬出“上帝創造人類,讓人類去愛上帝”那套宗教理論。

豆瓣8.6分!人性之光照見畸形之愛,斯皮爾伯格作品科幻經典之一

豆瓣8.6分!人性之光照見畸形之愛,斯皮爾伯格作品科幻經典之一


有人問你科學以及科學所衍生出的問題時,你卻用宗教來回應,這樣的態度本身就是一種荒謬,這也註定了接下來所發生的一切必然是一個悲劇。

在此背景之下,機器人小男孩大衛問世。

豆瓣8.6分!人性之光照見畸形之愛,斯皮爾伯格作品科幻經典之一


而有這麼一對夫妻,他們的孩子馬丁在意外中變成了植物人,昏迷不醒,丈夫亨利希望藉機器人小孩轉移妻子莫妮卡的情感注意力。於是乎,這對夫妻成了大衛的父母,莫妮卡暫時接納了他。

豆瓣8.6分!人性之光照見畸形之愛,斯皮爾伯格作品科幻經典之一


之後,馬丁甦醒回到家中,母親莫妮卡的注意力還是回到了馬丁身上,加之馬丁與大衛之間發了一些令人不安的事情。莫妮卡決定將大衛送回原廠,但她捨不得大衛被銷燬,又在半路將其拋棄。

大衛深信,只要自己可以從機器人變成真人就可以再次回到家得到母親莫妮卡的愛,受到童話故事的啟發,他決定找到藍仙女。

從機器人變成真人絕無可能,但機器人大衛還是踏上了旅程,他遇到了舞男喬,逃離了機器屠宰場,轉輾豔都,最後抵達被海水淹沒的曼哈頓。

豆瓣8.6分!人性之光照見畸形之愛,斯皮爾伯格作品科幻經典之一


不過他發現,這趟旅程不過是機器人廠商給他設置的實驗,失望之下大衛跳入海里。在水底的廢棄遊樂場裡見到了藍仙女雕像,他誤以為藍仙女是真,於是在雕像前一直祈求,一直祈求,一直祈求,希望自己成為真的人類……直到過去了兩千年,人類消失,外星人成為了地球的新主人。

豆瓣8.6分!人性之光照見畸形之愛,斯皮爾伯格作品科幻經典之一


豆瓣8.6分!人性之光照見畸形之愛,斯皮爾伯格作品科幻經典之一

黑暗童話

無論大衛是否是機器人,看著這樣一個小男孩被丟棄荒野,為一個永遠無法實現的夢想而努力,作為觀眾,大多數人想必都會跟著辛酸,難受。兩千年的祈禱與等候,依然無法從機器變成人類,但如此真摯的愛讓他成了獨一無二的存在。

豆瓣8.6分!人性之光照見畸形之愛,斯皮爾伯格作品科幻經典之一


我們也應該清楚一件事,無論這部電影有多的詩意,畫面、配樂有多麼感人,本作的主旨在於諷刺,諷刺人類自比造物主的傲慢與不可一世,諷刺人類的偏執與虛偽,諷刺人類自以為是的愛。

電影中反覆提到的童話故事是皮諾曹與藍仙女,藍仙女用法術將木偶人變成真人。但整個電影看起來就像是一部套上了科幻外衣的黑暗童話,而童話背後的締造者便是人類,企業,科學家,普通夫婦……所有的參與人統統有份。

而大衛兩千年的等待換回了什麼呢?換回了與母親莫妮卡相處的一天。

豆瓣8.6分!人性之光照見畸形之愛,斯皮爾伯格作品科幻經典之一


外星人將莫妮卡復活,但莫妮卡只能存活一天,這一天則成了小男孩大衛一生中最快樂的一天。他給她泡咖啡講故事,獲得了她的全部關注,對於愛的渴望終於在這一天得到了回應,儘管也僅有這一天。

豆瓣8.6分!人性之光照見畸形之愛,斯皮爾伯格作品科幻經典之一


兩千年換一天,這是何等的悲劇,大衛卻為這一天而感到開心快樂。因此,我們都願意相信大衛擁有純粹的人類靈魂,而不是程序設定。


豆瓣8.6分!人性之光照見畸形之愛,斯皮爾伯格作品科幻經典之一

畸形之愛

給機器人愛的渴望與能力,當然可以,但卻沒有給他完整的常識和認知能力,本質上這是一種不平等,和奴役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豆瓣8.6分!人性之光照見畸形之愛,斯皮爾伯格作品科幻經典之一


人工智能渴望親情之愛,沒有問題,可分不清童話和現實,怎麼看都好像有點說不過去。也就是說機器人小男孩大衛的心智永遠停留在了某個特定的年紀,他永遠不會獲得成長。

通過電影,我們也知道,小男孩大衛的人類原型就是科學家已故的兒子。

一個機器人研發者,將兒子的形象按在機器人身上,並不停的複製生產、改進,這本身就是近似於不可理喻的執念。

因為大衛的機器人身份,因為莫妮卡自己的孩子馬丁,因為大衛在家中的一系列行為,莫妮卡永遠無法給予大衛來自於一個母親的真正的母愛。

豆瓣8.6分!人性之光照見畸形之愛,斯皮爾伯格作品科幻經典之一


一方面是莫妮卡愛的無法給予,另一面是大衛對於愛的強烈渴求,這樣的畸形與不對等造成了大衛的行為和情緒失控,他失望,憤怒,墜海,這些行為也讓他比任何機器人都更像人類。


但他又無法獲得真正的人類肉身,於是對於愛的渴望成為了詛咒,成為了枷鎖,成為了牢籠,他會永遠的被困在這種對愛的感覺中,永遠無法得到滿足,最終形成另一段近似不可理喻的執念。

畸形之愛所衍生的出來最終只能是畸形之愛。

LOVE一詞起源於拉丁語中的一句話,“愛是對他人生命的持久關注”,所以在電影前段部分,大衛問了莫妮卡一個問題,“你會死嗎?”這個問題可能會讓人一開始摸不著頭腦,但如果你知道這個詞的起源,那麼你會意識到,機器男孩大衛的愛已經覺醒了。

豆瓣8.6分!人性之光照見畸形之愛,斯皮爾伯格作品科幻經典之一

豆瓣8.6分!人性之光照見畸形之愛,斯皮爾伯格作品科幻經典之一


但“愛”絕非空中閣樓,“愛”是人類所擁有的高級意識反應,這種反應中包含著諸多內容,思想觀念、行為狀態、潛意識……或者說“愛”就是建立在這些內容基礎之上的,僅僅擁有對愛的渴望是不夠的。

所以,在觀看電影時我也產生了這樣的困惑,如果機器人研發者對愛的理解存在誤差,那麼這樣的誤差勢必也會留在機器人男孩大衛身上,那麼,他的愛到底來自於哪裡?他的自我來自於哪裡?

豆瓣8.6分!人性之光照見畸形之愛,斯皮爾伯格作品科幻經典之一


好的電影不僅給人以故事以感受,更激發人的思考,我們也能在電影中從不同的角度解讀出不同的內容。


作為科幻電影中的經典作品之一,斯皮爾伯格的《人工智能》無疑是一部溫柔動人的作品,電影長達145分鐘,考慮到這是2001年的作品,如今看來有些部分可能會令人產生拖沓冗長之感,但絕對是科幻電影中不可錯過的一部。

關於人性,關於愛,關於人與機器人的存在,及其種種思考與可能,我們都能從這部電影中一窺一二。


豆瓣8.6分!人性之光照見畸形之愛,斯皮爾伯格作品科幻經典之一


-END-


豆瓣8.6分!人性之光照見畸形之愛,斯皮爾伯格作品科幻經典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