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投放?

莫燦


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一般是指央行在公開市場投放資金的行為,是央行控制市場上資金流動性的重要工具。

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定義

逆回購,指資金融出方將資金融給資金融入方,收取有價證券作為質押,並在未來收回本息,並解除有價證券質押的交易行為。

央行逆回購,指中國人民銀行向一級交易商購買有價證券,並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將有價證券賣給一級交易商的交易行為,逆回購為央行向市場上投放流動性的操作,正回購則為央行從市場收回流動性的操作。簡單解釋就是主動借出資金,獲取債券質押的交易就稱為逆回購交易,此時央行扮演投資者,是接受債券質押、借出資金的融出方。

投資者或金融機構也可以在證券交易所和銀行間債券市場進行逆回購交易。

央行公開市場逆回購的作用

逆回購對經濟和社會影響最大的肯定是央行逆回購,我們試著解釋央行公開市場逆回購起到的作用。

首先,由於央行公開市場逆回購主要是面向商業銀行,央行通過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釋放或收縮流動性到商業銀行,從而影響銀行間的隔夜拆借利率。

2月3日,央行發佈公告,在公開市場開展1.2萬億元的逆回購操作,其中7天逆回購釋放資金9000億元,中標利率為2.4%,較上次利率下降了10個基點;14天逆回購釋放資金3000億元,中標利率為2.44%,較上次利率下降了10個基點。

2月4日,央行發佈公告,在公開市場開展1.2萬億元的逆回購操作,其中7天逆回購釋放資金3800億元億元,中標利率為2.4%,14天逆回購釋放資金1200億元,中標利率為2.55%。

央行兩天在公開市場逆回購總共釋放資金1.7萬億元。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後,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無論是隔夜、7天期、14天期、1月、3月利率都隨之下降。大大緩解了銀行間資金流動性不足導致的Shibor利率的波動。

其次,央行通過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降低了Shibor利率,就會影響到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oan Prime Rate, LPR);因為LPR是18家商業銀行根據MLF等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和市場利率的走勢,報出LPR,然後各家商業銀行根據自身的客戶資質和資金成本,在LPR的基礎上,加點形成貸款利率。所以,無論央行MLF利率是否下調,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下降,等到20號商業銀行進行LPR報價時,LPR利率就一定會下降。這就會造成市場強烈的降息預期。

最後,央行通過各種不同期限的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精確控制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和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就可精準控制市場利率走勢。

總結

央行通過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釋放或收緊資金流動性,就可以達到控制市場利率的目的。一旦遇到突發事件,如本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央行就可以通過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釋放足夠的流動性,從而最大限度降低突發事件對市場情緒影響。


弘羊財經觀察


2月2日,央行宣佈,為維護疫情防控特殊時期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和貨幣市場平穩運行,央行將於2月3日開展1.2萬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確保流動性充足供應。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投放其實就是“逆回購”,那麼什麼是逆回購,為什麼要逆回購,有什麼作用呢?


1.定義:

逆回購,指資金融出方將資金融給資金融入方,收取有價證券作為質押,並在未來收回本息,並解除有價證券質押的交易行為。通俗的說,就是央行向市場投錢,也就是市場上錢多了,毫無疑問,對資產價格來說,有利於其上漲。更通俗的說,就是“放水”。


2.為什麼要逆回購呢?

大家都知道,今年的春節期間,外圍市場大跌,A50期指跌的也很多,預計我們A股也夠嗆,但是怎麼樣才能穩定市場信心呢?除了語言安撫之外,還要點實打實的東西,加上即將有貨幣到期,所以投入1.2萬億來穩定市場信心。對股市來說,毫無疑問是利好。


3.逆回購跟我們有什麼關係?

逆回購就是央行購買有價證券,那麼央行就要投錢進入市場;說到逆回購,那麼必須說說國債逆回購,所謂國債逆回購,本質就是一種短期貸款。也就是說,個人通過國債回購市場把自己的資金借出去,獲得固定的利息收益;而回購方,也就是借款人用自己的國債作為抵押獲得這筆借款,到期後還本付息。通俗來講,就是將資金通過國債回購市場拆出,其實就是一種短期貸款,即你把錢借給別人,獲得固定利息;而別人用國債作抵押,到期還本付息。逆回購的安全性超強,等同於國債。


綜上,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投放其實就是逆回購,本質就是向市場投放資金穩定市場預期,主要是為了應對春節期間的外圍股市大跌。具體國債逆回購的操作大家可以看本人其他文章。歡迎大家點贊加關注!


螞蟻聊股市


央行逆回購,指中國人民銀行向一級交易商購買有價證券,並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將有價證券賣給一級交易商的交易行為。

這個定義看起來很生澀,簡單講就是,銀行缺錢,拿證券質押給央行,央行就借錢給銀行,到期後央行把證券解押還給銀行,同時把錢和利息一起收回來。

可見,央行逆回購實際上是在給市場提供資金,保證市場上有充足的資金可供使用。

與逆回購相反的,是正回購。

當市場上的資金過於充裕的情況下,央行就會通過正回購回籠資金,減少市場的流動資金。

逆回購一般是作為特定時期的資金調節,一般都是短期的,比如7天、14天、28天。例如2020年2月3日,在新型肺炎疫情下,為了維護特殊時期銀行體系流動性和貨幣市場穩定,開展1.2萬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向市場投放資金,比去年同期多9000億。

根據統計2019年全年,央行合計開展100筆逆回購操作,規模合計為73950億元,全年逆回購到期規模為76350億元。


老萌有個存錢罐


什麼是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要了解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就需要了解另一個名詞,國債逆回購,什麼是國債逆回購?

所謂國債逆回購,本質就是一種短期貸款。也就是說,個人通過國債回購市場把自己的資金借出去,獲得固定的利息收益;而回購方,也就是借款人用自己的國債作為抵押獲得這筆借款,到期後還本付息。通俗來講,就是將資金通過國債回購市場拆出,其實就是一種短期貸款,即你把錢借給別人,獲得固定利息;而別人用國債作抵押,到期還本付息。逆回購的安全性超強,等同於國債。

國債回購交易是買賣雙方在成交的同時約定於未來某一時間以某一價格雙方再行反向成交。亦即債券持有者(融資方)與融券方在簽訂的合約中規定, 融資方在賣出該筆債券後須在雙方商定的時間,以商定的價格再買回該筆債券, 並支付原商定的利率利息。

國債逆回購是其中的融券方。對於融券方來說,該業務其實是一種短期貸款,即你把錢借給別人,獲得固定利息;別人用國債作抵押,到期還本付息。

看到國債逆回購的定義,其實他和,公開市場逆回購是一個概念,公開市場逆回購,就是通過國債逆回購投放的,它分一天期,兩天期,三天期,4天期,7天期,14天期,28天期,91天期和182天期的回顧操作,他還分為上海市場和深圳市場,同時他還是一個民眾,低風險理財的一個好的,去處,看下圖,這就是國債逆回購,他這個上海市場,10萬塊錢算一手,深圳市場1000塊錢算一手,大家可以看到今天的國債逆回購成交量有多少?上海市場三天期國債逆回購大概成交了1000個億人民幣,


老王財經視點


逆回購,指資金融出方將資金融給資金融入方,收取有價證券作為質押,並在未來收回本息,並解除有價證券質押的交易行為。
央行逆回購,指中國人民銀行向一級交易商購買有價證券,並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將有價證券賣給一級交易商的交易行為,逆回購為央行向市場上投放流動性的操作,正回購則為央行從市場收回流動性的操作。簡單解釋就是主動借出資金,獲取債券質押的交易就稱為逆回購交易,此時央行扮演投資者,是接受債券質押、借出資金的融出方。

投資者或金融機構也可以在證券交易所和銀行間債券市場進行逆回購交易。


央行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投放,本義是向市場借出資金,給市場參與者包括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提供資金,確保流動性充足供應。今天央行通知2月3日將開展1.2萬億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投放資金,是在春節期間疫情肆虐,境外資本市場動盪加劇,我國股票市場也面臨信心動盪的時候做出的非常之舉,歷史上中國央行從來沒有在一天時間進行過如此巨量的公開市場投放流動性,算是開了一個先河,可見管理層呵護市場的信心和決心,有助於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取得抗疫戰役的勝利!


蔣生的投資筆記


公開市場操作是央行貨幣政策中調節貨幣供應量的重要法寶之一。

逆回購為中國人民銀行向一級交易商購買有價證券,並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將有價證券賣還給一級交易商的交易行為。是一種向市場提供流動性的行為。

貨幣市場的主要三大法寶有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再貼現業務,還有的就是公開市場操作。當然除了這些最重要的外,還有一些一些道義勸告等措施。

公開市場操作是央行最有效貨幣政策的調控手段,央行可以通過在市場上買賣證券來主動的調控市場上的貨幣供應量。當市場上貨幣供應量過多時,央行通過回購工具,向市場上賣出有價證券,收回貨幣資金,降低市場上的貨幣供應量。當市場上貨幣供應量不足時,央行通過逆回購工具,在市場上買入有價證券,釋放流動性。


問津管理


央行逆回購,指中國人民銀行向一級交易商購買有價證券,並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將有價證券賣給一級交易商的交易行為。

這個定義看起來很生澀,簡單講就是,銀行缺錢,拿證券質押給央行,央行就借錢給銀行,到期後央行把證券解押還給銀行,同時把錢和利息一起收回來。

可見,央行逆回購實際上是在給市場提供資金,保證市場上有充足的資金可供使用。


股海刺客


逆回購,指資金融出方將資金融給資金融入方,收取有價證券作為質押,並在未來收回本息,並解除有價證券質押的交易行為。

央行逆回購,指中國人民銀行向一級交易商購買有價證券,並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將有價證券賣給一級交易商的交易行為,逆回購為央行向市場上投放流動性的操作,正回購則為央行從市場收回流動性的操作。簡單解釋就是主動借出資金,獲取債券質押的交易就稱為逆回購交易,此時央行扮演投資者,是接受債券質押、借出資金的融出方。

投資者或金融機構也可以在證券交易所和銀行間債券市場進行逆回購交易。


牛散千神


逆回購什麼意思呢?

就是主動借出資金,獲取債券質押的交易就稱為逆回購交易,此時央行扮演投資者,是接受債券質押、借出資金的融出方。

說白了,就是央行主動借錢給市場,給市場補充一種資金流動性的行為。

當下,疫情肆虐!

央行給市場吃下一顆定心丸,史上最大規模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將於明日展開。

央行網站2日消息,為維護疫情防控特殊時期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和貨幣市場平穩運行,2020年2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將開展1.2萬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投放資金,確保流動性充足供應,銀行體系整體流動性比去年同期多9000億元。

為什麼央行要執行逆回購呢?

1、我們可以看到此次春節的疫情是比較嚴重的,並且全球都受到了疫情的影響,導致了金融市場大幅度的下跌,所以此時選擇在2月2日公佈2月3日施行逆回購,無疑就是放出一個利好,可以減緩開盤利空的影響效應;

2、目前的A股好不容易從熊市走了出來,如果國家不再這個時候釋放利好,釋放資金,無疑就是讓前期的努力再次白費;、

3、中小企業在此次的疫情之中損失是比較大的,就好比餐飲;文化娛樂類的,比如影院、遊樂場、酒吧等;線下消費實體類的;旅遊;5、航空;等等....

所以,想要扶持這些中小企業度過難關,就必須給市場足夠的流動性和資金,讓更多的資金能夠進入中小企業,解決它們“錢荒”的燃眉之急。

總結:

可以說,此次開展1.2萬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投放資金是有目的性的,為的就是對抗此次疫情所造成的損失,以及短期對於投資者造成的恐慌情緒。

至於效果有多少?我覺得走一步看一步吧,有總比沒有強,也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利好出現!讓我們一起度過難關!!


關注張大仙,投資不迷路,感謝你的點贊和支持。


琅琊榜首張大仙


2月3日,A股將迎來春節假期後的首個交易日。

開市前一天,監管穩定市場意圖明顯。央行傳來重磅消息,將於2月3日開展1.2萬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同時,證監會也通過人民日報專訪,詳細回應市場關切問題。

滬深交易所開市前部署已展開,券商則嚴陣以待,做好開市準備。投資者也迎來最關心的問題,開市後,A股怎麼走?調整幅度如何?採取何種板塊配置策略?

證監會回應七大幹貨

為何2月3日開市?能否保障證券交易通暢?如何應對股票質押、融資融券業務風險?如何應對股票質押、融資融券業務風險?資本市場改革步伐會否受到影響?針對這些各界關注的問題,開市前夕,證監會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逐一做了回應。

乾貨一:2月3日開市是權衡利弊的結果。

證監會表示,不論是2月3日開市還是繼續延遲,均有利有弊,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股市是經濟社會的晴雨表,同時也具有自我修復和調節功能,對此要一分為二看待。

乾貨二:出臺和研究對沖工具,應對開市後可能出現的異動。

證監會進一步透露,對於開市後股市出現的異動,有關部門將保持高度警惕,堅持底線思維,出臺和研究對沖工具,緩解市場恐慌情緒。

與此同時,央行等五部委近日提出30條務實舉措,釋放出積極的政策信號。

乾貨三:藉助非現場交易等方式,保障節後交易正常進行。

證監會表示,通過網絡終端、手機APP等方式進行證券交易的比例已超過95%,加之早期的電話委託仍在使用,投資者以非現場方式進行證券交易的需求均可得到滿足。

從全行業情況來看,各證券公司原則上暫停了證券營業部的現場交易服務,引導投資者通過網絡終端、手機APP等非現場方式進行證券交易。對於少數不熟悉網上交易的客戶,繼續提供電話委託等方式予以支持,確保滿足投資者交易需求。極少數客戶確有需要在現場辦理業務的,證券公司也已提供了事前預約安排,根據客戶申請,分期分批安排投資者臨櫃辦理。

乾貨四:分類採取措施,應對股質、兩融業務風險。

證監會表示,股票質押、融資融券業務有一定的安全邊際,風險總體可控。

股票質押協議在疫情防控期間到期,客戶由於還款困難申請展期的,如是湖北地區客戶,可申請展期6個月,由證券公司協助辦理展期事宜;如是其他地區客戶,可與證券公司協商展期3至6個月。

融資融券業務方面,對於湖北地區融資融券客戶,以及因疫情實施隔離或者接受救治的其他地區融資融券客戶,證券公司不主動實施強制平倉;對於其他客戶,證券公司應按約定主動加強與客戶的溝通,適當延長客戶補充擔保品的時間。

乾貨五:兩大措施防範相關企業違約風險。

疫情防控期間,針對緩解受影響較大企業到期公司債券的還本付息壓力,證監會表示,會採取兩大措施防範企業違約風險。

一是對疫情防控期間到期的公司債券,發行人生產經營正常的,證監會通過設立綠色通道等措施,支持發新還舊;二是證監會和證券交易所積極引導證券公司等中介機構做好相關風險監測和市場服務,督促受託管理人積極履職,加強與投資者的溝通協調,積極引導投資者對疫情防控期間到期的公司債券,通過與發行人達成展期安排、調整還本付息週期等方式,幫助發行人度過困難期。

乾貨六:資本市場改革等方向和決心不會改變。

就“資本市場可能出現較大波動”這一核心問題,證監會表示,境內外市場已經對新型肺炎疫情有所反應。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上下共同努力,一定能夠戰勝這場疫情。疫情對市場的影響是短期的,不會改變中長期走勢。證監會推進改革的方向和決心不會因為疫情帶來的暫時困難而改變。

乾貨七:2月3日當晚起暫停期貨夜盤交易。

證監會決定,自2020年2月3日當晚起暫停期貨夜盤交易,具體的恢復時間另行通知。

交易所、券商嚴陣以待

開市前夕,交易所和券商積極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2月2日,上交所發佈《關於全力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相關監管業務安排的通知》(下稱《通知》),保障科創板發行上市審核、股票發行承銷和上市服務、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債券(含資產支持證券)業務服務等各項業務穩妥有序開展。

上交所表示,免收註冊地在湖北省上市公司2020年上市年費,免收2020年註冊地在湖北省新上市公司的上市初費和上市年費。

日前,深交所也表示,將積極做好市場支持服務,對湖北上市公司免收2020年上市初費、上市年費、網絡投票服務費,及時指導上市公司做好信息披露工作,市場服務和一線監管有彈性、有溫度,與市場各方一道,守望相助、共克時艱。

中證協同日表示,證券行業五大舉措紮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強化疫情防控組織保障,維護公司安全運營;重點加強檢測維護,確保信息系統平穩運行;積極改進服務方式,切實保護投資者權益;發揮專業優勢,加大對疫情防控相關領域的融資支持力度;做出周密部署,努力保護員工健康安全。

開市前夕,為保障各項工作順利運行,身處疫區的券商發起了動員令和請戰書。天風證券董事長餘磊於2月2日發佈一封全員家書,“春節後、疫情危機解除前,公司將全力推行遠程非現場辦公,按照各地方政府指導意見,有序調整復工時間。”

餘磊提到:“春節期間,公司緊急摸排了各項工作開展情況,制定出臺節後疫情防控與運營保障工作方案,為開市後的交易等各項業務平穩運營做好準備。天風證券雖然總部位於武漢,但業務覆蓋全國,境外亦有分支機構,公司已全面做好各項應急運營準備。”

此外,證券公司以短信、終端提示等多種方式持續向投資者做好開市解釋說明和交易引導工作,及時解答投資者疑問。截至2月2日,據記者不完全統計,至少已有60餘家券商向客戶發送了通過非現場辦理業務的指南。

國泰君安負責人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為滿足2月3日開市的需要,在公司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公司各部門、各單位、各業務和管理條線結合疫情防控需要,已制訂了各自的應急預案。

光大證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及時組織各單位排摸員工行程,重點針對春節期間進出湖北疫區的員工,做好安全提醒和節後工作安排。積極聯繫兄弟企業和相關醫療生產單位,集中採購體溫計、消毒液等防疫物資,妥善做好員工防護。”

中泰證券相關負責人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為保證公司的正常工作和經營秩序,公司著力抓好組織保障、技術保障、人員保障、制度保障,堅決築牢疫情防控防線,確保節後按時順利復工,平穩正常運營。

A股復市行情怎麼走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全國人民的心。春節期間,全球股市劇烈波動,富時中國A50期指跌幅達7.4%。讓人關心的是,A股2月3日復市,行情會怎麼走?

K圖 CN00Y_0

2003年非典(SARS)疫情或許具有參考性。

自2002年12月第一例SARS感染至2003年4月,上證指數並未受到疫情影響,反而走出一波春季躁動行情,年初至4月15日上證指數累計上漲20%。

隨著2003年4月疫情全面爆發,市場恐慌情緒觸發。2003年4月15日後的8個交易日中,上證指數大幅下跌8.8%,其後行情整體處於波動階段,直到2003年6月中旬疫情基本穩定,大跌並未再次出現。

綜合多家券商觀點來看,中短期A股市場會受到負面情緒相對集中的影響,預期開市第一週市場會有明顯的下跌,震盪幅度也會比較大。但是疫情對於市場情緒面和信心面的影響是可控的。

國泰君安策略分析師李少君在綜合歷史大型流感走勢、政策對沖、股權風險溢價以及富時A50走勢等因素後認為,指數調整空間在5%,會較快完成,並進入築底階段。

此外,招商策略給出本輪疫情的應對思路:

2月3日A股開市後,仍處在疫情尚未緩解階段,醫藥板塊以及前期景氣度較高而受疫情影響相對有限的電子、新能源汽車、傳媒、計算機成為避險板塊。

當疫情緩和,投資者會思考經濟受到負面影響後,政策會不會放鬆,最初抄底的板塊可能是金融地產汽車。

隨著疫情進一步緩解,市場開始反彈,則前期景氣高電子、新能源汽車、傳媒、計算機將會繼續成為主戰場。

最後,疫情的影響開始出現消退,前期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航空、景點、餐飲旅遊、食品飲料等行業會重新受到關注。

疫情衝擊或有限

那麼,疫情衝擊帶來的市場調整要如何應對?展望後市,機構怎麼看?

海通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姜超認為,新型肺炎作為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其持續時間是有限的,因而對經濟的影響也是短暫的。由於新型肺炎疫情的衝擊,2020年一季度中國GDP增速或將降至6%以下,但在二季度以後,如果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加上災後重建的需求增加,GDP增速有望重新回升到6%左右。

“疫情不會對股票市場有根本性的影響。”景林投資表示,疫情大概率在元宵節之後會有緩解,很可能會提供一個非常難得的時間窗口給聰明的投資人增加權益投資機會。

廣發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郭磊表示,後續需要依次關注三個關鍵時點:一是疫情拐點(疑似和醫學觀察人數顯著下降);二是政策穩增長出手點(財政和貨幣政策信號出來);三是經濟數據下行脈衝後的企穩點。

中信建投策略團隊認為,當前電子、計算機、通信為代表的科技行業是經濟轉型升級的方向,也是市場的主導行業,建議投資者擇機加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