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天下第一巡抚”田文镜,到了乾隆五年,却被河南巡抚汇报朝廷:“文镜在豫,百姓至今怨恨。”,是为什么?大家怎么看?

zhangbaozhi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一点在田文镜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田文镜,雍正皇帝的宠臣,与李卫、鄂尔泰并称为雍正朝时期的封疆大吏的标杆。雍正皇帝对于田文镜是非常的信任与器重,具体表现在了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田文镜原来隶籍于汉军正蓝旗,后来被雍正直接抬到了地位非常高的汉军正黄旗之中;

其二,田文镜最开始是河南总督,在雍正六年(1728年)的时候,被雍正委以河南山东总督,这是雍正为田文镜量身打造的职位;

其三,雍正十年(1732年)田文镜去世后,雍正让田文镜安葬在自己的泰陵旁,以示对于田文镜的恩宠。

田文镜之所以能够为雍正所信任与宠爱,一方面,是因为田文镜为官清廉,能力出众,符合雍正对于优秀官员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就是田文镜可谓是不遗余力的贯彻雍正的各项政策,换句话说,就是田文镜是绝对的眼中只有雍正,而不顾其他。雍正皇帝就曾评价他:

“忠诚体国,公正廉明。”
“老成历练,才守兼优,自简任督抚以来,府库不亏,仓储充足,察吏安民,惩贪除弊,殚竭心智,不辞劳苦,不避嫌怨,庶务俱举,四境肃然。”

尽管田文镜的能力为雍正所欣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田文镜的缺点和问题也是非常的突出。

在田文镜主政河南期间,由于待人处事有欠宽和,过于严苛,可以说田文镜是典型的“酷吏”。再加上雍正九年(1731年)的黄河灾患中,田文镜竟然“沽名钓誉,与手下官员刻意隐瞒了灾情,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尽管对于这些事情雍正皇帝并没有追究,但是在雍正去世,乾隆登基后,这件事情便成为了田文镜非常严重的“污点”。乾隆皇帝在继位后就曾对田文镜批判到:

“河南自从田文镜上任督抚以来,严格治理,他的下属官吏竟然剥削民众,致使河南人民深受其困。前年田文镜隐匿河南灾情不报,百姓流离失所,幸亏先帝爱民,派遣官员前去赈抚,才保证河南的安定,这件事天下人尽皆知。”

而这对于已经去世的田文镜来说,仅仅是清算和批判的开始。


乾隆朝初年对于田文镜的批判之声此起彼伏,实际上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乾隆皇帝对于田文镜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朝堂之上对于田文镜的翻案清算与批判的主流声音。

乾隆三年(1738年),乾隆皇帝祭扫泰陵的过程中,又阴错阳差的荡平了了田文静的陵寝,这件事情不仅仅是乾隆皇帝厌恶田文镜的表现,同时也向朝臣表明了自己对于田文镜的态度。

实际上,乾隆皇帝本就看不上田文镜,还是因为田文镜过于严苛的处事方式,再加上田文镜晚年出现的“谎报灾情”事情,是的田文镜一直为乾隆所厌恶,所以乾隆皇帝对于田文镜的评价远不如李卫和鄂尔泰:

鄂尔泰、李卫、田文镜皆皇考所最称许者,其实文镜不及卫,卫又不及鄂尔泰。

其次,还是因为田文镜自身的问题,有着其处事方式的问题,同时与其得罪了太多的官员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实际上从雍正朝开始,朝堂之上就已经开始有了对于田文镜的弹劾,但是都被雍正皇帝压了下来。但是到了乾隆朝,面对着并不喜欢乾隆皇帝的田文镜,特别是在乾隆皇帝将田文镜的坟墓拆毁之后,让朝臣看到了乾隆皇帝对于田文镜的而态度,因而开始了对田文镜的批判。

这其中,有着对于田文镜不满的发泄,也有着为了迎合乾隆皇帝的圣意而进行随声附和,但是不管怎样说,田文镜的一些行为,确实在河南当地造成了非常负面的影响,同时其性格也开罪了不少的官员同僚,这才有了朝堂之上对于田文镜的一致反对声音。


最终,在乾隆五年(1740年),河南巡抚雅尔图上奏

“文镜在豫,百姓至今怨恨。”

同时请求将田文镜撤出河南贤良祠。

在此之前,乾隆皇帝已经拆毁了田文镜的陵墓,并且对田文镜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因而对于这次的弹劾,乾隆皇帝以“不能翻出前案”为由,进行了驳回,没有将田文镜撤出河南贤良祠,而对于田文镜的评价也就此盖棺定论,之后便不再进行评价了。


雍亲王府


再厉害的人也抵不过光阴,田文镜就是一典型的例子。

田文镜属于大器晚成的那种,虽然21岁就开始踏入仕途,但他却在基层担任县官长达二十多年之久,他勤勤恳恳工作,终于被康熙帝所注意到,康熙帝在他对于“征收商人税收”这一看法上觉得说的很在理,立马升他做了内阁侍读学士。

田文镜估计心里也憋屈,在基层工作那么久还不如一个观点,但倒霉归倒霉,终究还是升了,还不算太晚,四十多岁,真是发光发热之时。

但他在升内阁侍读学士后,又没了动静,好像又被遗忘了那般,直到康熙帝驾崩,雍正帝继位,他才正式开始被重用,但这个时候他也已经61岁了。

雍正帝对田文镜是真爱,他深知田文镜能力,知道他在基层呆了很久,懂民心疾苦,有真才实干,于是一上台就对年迈的田文镜委以重任,升他为山西布政使,让他去当时灾情相当严重的山西赈灾,安抚灾民。

田文镜不负雍正所望,到了山西之后不仅是赈了灾,还厘清了山西多年积累的公务,剔除了原有的官吏腐败,使得山西吏治清廉,百姓安乐。

雍正被田文镜这一表现彻底折服,从此将他作为心腹大臣。

之后雍正帝又将他调任河南,命他暂掌河南巡抚之职。当时河南相当难治理,盗贼层出不说,官吏更是结党营私成风,田文镜拿出了自己的铁腕,严格治理,只要触碰法律,直接掉脑袋,并且命令在定期内开辟荒田。河南在田文镜的严格治理下,几无盗贼,也彻底清算了赋税亏空。

他多次治理地方有方,被雍正帝称之为“模范疆吏”,被天下人称为“第一巡抚”。

田文镜因为立功无数,加上受雍正宠爱,在后来几乎是光速般步步高升,接着是河南总督,不久又升河南山东总督,再是兼任北河总督。雍正帝甚至还赏赐他“抬旗”,将他从汉正蓝旗抬入正黄旗,足以见得雍正帝对他的器重。

但岁月不饶人,他在兼任北河总督时,也已经68岁了。这时的他百病缠身,已经镇不住场子了,无法像以前一样雷厉风行处理政务,有效治理安抚地方了,多数都是靠下面官吏处理。

而刚好这个时候河南又发生了水患,田文镜被下面官吏所蒙蔽,认为不是多大的水患,已经被解决了,导致河南地区没有及时得到朝廷的救助赈灾,多数河南州县竟然还出现了卖儿女的现象。过了很久,雍正才得知灾情严重,派出大臣前去赈灾。但河南很多州县因为这次疏忽,饿死的不计其数。

田文镜自知犯下大错,已德不配位,以病乞休,后更是请求退休,被雍正恩准,没过多久就因病去世了,享年72岁。他在他辉煌的政治生涯中,留下了一个不可磨灭的污点。

虽然他是受下面官员所蒙蔽,但他是上司,是处理这一切的总指挥,手下没干好,是他没管理好,错误得他来承担,当时河南受灾百姓的怨气自然会发在他身上,久久不能释怀,毕竟很多人因救济不利,失去了自己的亲人。所以才会有后来的文镜在豫(河南),百姓至今怨恨。

原来的“天下第一巡抚”就这样变成了后来百姓怨恨的一个人。


夏目历史君


田文镜 (1662年—1733年),清朝康熙、雍正时大臣。雍正帝即位后,深受宠待。雍正元年(1723年),署山西布政使,次年调任河南布政使,擢升巡抚。田文镜凭借多年担任地方官的经验,大力推行雍正帝的改革方针,以整饬弊政。主要成就:整顿吏治,清查亏空,推行火耗归公,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个摊丁入亩。因此,得罪了士绅,引起了一些官员的不满,但是减轻百姓的负担。



田文镜政事干练,以铁腕闻名,这一点正符合雍正的用人标准,因而深得雍正的赏识。是雍正最欣赏的督抚大臣之一。雍正曾称田文镜为“巡抚中之第一人”,“若各省督抚皆能如田文镜、则天下允称大治矣。”可见评价之高。



同时,田文镜又为官刻薄,雷厉风行,结合清官与酷吏于一身。因触犯了一些官员的利益,遭到他们的记恨,先后受到直隶总督李绂、监察御史谢济世的参劾。因为雍正撑腰,才得平安无事。

历史上的田文镜是病死的。雍正晚年,雍正皇帝已经属意传位给弘历,害怕新主子不容旧臣子,于是劝退了田文镜。田于雍正十年(1732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病死,享年七十二岁,善终。



乾隆五年,河南巡抚上表说河南的百姓都怨恨田文镜,请求将田文镜撤出河南贤良祠,被乾隆帝驳回,他认为田文镜是先帝的重臣,不过乾隆本人也直接对田文镜进行过批评,说“自田文镜为巡抚总督以来,苛刻搜求”,所谓”文镜在豫,百姓至今怨恨”,其实真正怨恨的是河南的地方官对田文镜的改革政策的不满。借乾隆的态度,迎合上意,假借民意请求废除田文镜的新政。


东海龙王


田文镜并不是进士出身,而是国子监监生,明清时代是很重是不是进士出身,甚至进士三榜排名都很重要,有点像现在看是985,还是211,还是本一,本二。

田文镜生于公元1662年,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田文镜出任福建长乐县丞,后来担任山西宁乡知县,在康熙四十四年,担任易州知州,第二年入京担任吏部员外郎,仅仅从五品,可见不是进士出身的田文镜仕途还是比较慢的。

而这一年,田文镜就已四十五岁了,不过,田文镜的州县基层工作经验还是十分丰富的。在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去世,雍正继位的时候,田文镜仅仅是一个从四品的内阁侍读学士,而这一年,田文镜已是六十一岁了。

雍正继位,田文镜的机会就来了,雍正元年,田文镜被任命山西布政使,从二品,田文镜将山西治理得很好,解决了很多积留的问题,雍正对田文镜十分满意,田文镜此时成为雍正的重臣。

雍正二年,田文镜担任河南巡抚,正二品,田文镜同样将河南治理得很好,尤其在清查亏空与开荒田方面,做得特别出色,田文镜还弹劾了很多人。

雍正四年,李绂由广西巡抚升任直隶总督,经过田文镜的地方,田文镜出城相迎,但是李绂指责田文镜是在故意为难读书人(田文镜不是进士出身),田文镜密奏雍正,认为之前被他弹劾的黄振国跟李绂是同榜进士,李绂有私心。

御史谢济臣也弹劾田文镜,但是雍正认为田文镜没有错,最终,谢济臣被罢官,黄振国被处死。

田文镜向雍正提议“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而之前的官绅是不用纳粮,雍正采纳了田文镜的建议,这个可以大大的提高国库收入,但是这个显然得罪了很多地方官绅。田文镜被提为河南总督加兵部尚书,从一品,并且被抬上汉军正黄旗。

雍正六年,雍正封田文镜为河南山东总督,这个是单独为田文镜设立的。田文镜又清查了山东的亏空。

雍正十年,田文镜因病去世,终年七十二岁,入河南贤良祠。

乾隆五年,河南巡抚弹劾田文镜,说河南百姓十分痛恨田文镜,请求将田文镜撤出河南贤良祠。乾隆说,田文镜,李卫,鄂尔泰都是先帝的重臣,所以不准。

可以看出,田文镜做的事情,得罪了很多人。


历史简单说


这一点,二月河老师的书中早己点明。历朝变法本质上说,社会金字塔的顶层和底层联合,将社会中层打压,甚至消灭。康熙晚年,吏治腐败等各种原因,导致王权旁落,康熙清楚,但出于身体因素,无法亲手整顿,暗中培养雍正接班。雍正上台后,推行新政,加强王权的同时,严重损害了文官集团的利益。这也是雍正在民间名声一直不好的原因,这个民不是老百姓,是读书人。他们不遗余力的抹黑,才使民间多了很多关于雍正夺位等各种传闻。田文镜做为雍正得力干将,名声有些非议很正常的。


浩哥魔方


这个问题很简单.

一张雍正王朝截图就能说明一切.



MrBooky470


就二月河老师小说来分析田文镜是一个为百姓做实事的清官,在雍正朝改革的大旗下,百姓得到了很多的实惠,但是试行的官绅一体当差触犯了士大夫的利益,因此在乾隆,乾隆帝废除了新政的改革,因此田文镜受到挤兑也是理所应当的,田文镜虽是酷吏,但却是为民的好官!


我为你守护你的明天


田文镜力推雍正帝实施的“摊丁入地、"士绅一体当差纳粮“等改革措施,被雍正帝称为“模范疆吏",但利益受损的河南乡绅却对其非常怨恨。


跪射俑


问题是田文镜没有参加科举就获得高位,和李卫,年羹尧一样成为雍正的重臣,这破坏了文人门最敏感的神经也是他们最赖以生存的神祖牌。这也直接导致他们背后严重诋毁雍正。


日常刷下线


裹挟民意 这很正常,就像明末东林党官商抗税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