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家譜《秦氏》

秦姓族徽

秦姓圖騰:上為“玄鳥殞卵”、

中為“雙手供奉”、下為“禾苗”,

是“燕子殞卵”

與嘉禾的複合圖騰。

秦姓族徽象徵

秦氏為帝王之族、崇鳳之族。


湖北家譜《秦氏》

湖北家譜《秦氏》

始祖:伯益

約公元前二十一世紀,

又稱伯翳、柏翳、柏益、伯鷖、大費,

顓頊後代大業之子,

東夷部落聯盟首領、九州牧。

領悟飛禽語言,尊為“百蟲將軍”,

發明益井、訓鳥術、訓獸術、治水術,

民間尊稱為“土地爺”。

伯益後裔非子封於秦,始建秦國。

子孫遂以國名為氏,

稱秦氏;

尊伯益為秦姓始祖。

湖北家譜《秦氏》

湖北家譜《秦氏》

秦氏家族習禮容 遇人於途相拱揖


在將軍縣紅安,縣城附近自古就有“秦半邊,耿半撮”之說,表明在紅安縣城及周邊,秦姓和耿姓人數眾多,家族龐大。那麼,作為佔據紅安縣城周邊近半邊天的秦氏家族在紅安經濟、社會、文化、教育發展中扮演怎樣的角色?它對紅安的歷史文明進程又有著怎樣的影響呢?筆者結合當前紅安正在開展的文化旅遊年活動,對在紅安民間有較強代表性的秦王秦氏族文化進行探析,以期達到以一域觀全域,由這一支姓氏的文化特點來窺測到明清時期整個紅安、乃至全黃州府的人文風貌、風土人情的目的,推動黃岡及紅安文化旅遊事業的發展。

一、秦王秦氏的來源。

紅安秦姓一共四支,一支寓海南,一支寓河南羅山,目前在紅安境內兩支,一支為六戶秦,一支為秦王秦。共同始祖系北宋著名詞人秦觀(即秦少游,江蘇高郵人)。秦觀的第五代孫,南宋武狀元秦通攜子秦執中宦居武昌,遊麻邑因愛其風水而喬遷至此。【麻邑後改麻城古為黃安今為紅安縣】後卜居九官店(紅安建縣後,劃歸紅安),秦執中即為紅安秦姓一世祖。傳至第七代時,一戶名叫秦子真的家庭有一兒兩女(唯一兒子戍遼東未歸)。時值元末紛擾,子真公避難至江西九江與當地儒學提舉王鼎一成莫逆之交。王鼎一為名門望族太原王氏喬遷至江西德安縣鍬溪王氏後裔。王鼎一兩子:長子道宏,次子道源【為王亮秦王始祖】。長子道宏【到秦家後改名允福】自幼聰慧乖巧為鄉人稱奇並深得子真公喜愛。秦子真後回紅安又遷至杏花鄉白果樹村白果樹灣,亦將兩個女兒秦淑婉、秦玉安同時嫁於王允福,然子隨母姓,由此誕生了秦王秦氏,王允福為秦王秦一世祖。故白果樹灣為秦王秦發源地。另六戶秦之由來是由舊時朝廷徵糧納稅以一灣立一戶首為單位,秦姓眾多便於管理統稱六戶秦,六戶秦並不是兄弟六份,有祖孫叔侄關係。因此,六戶秦為秦觀的嫡系後代。秦王秦則是太原王氏和秦觀的第14代孫女的後代,與六戶秦是老表關係。因秦王秦的秦氏先祖來自天水,王氏先祖來自太原,因此祠堂為秦王秦氏宗祠,譜為太原天族譜。

湖北家譜《秦氏》


Sunshine

湖北家譜《秦氏》

湖北家譜《秦氏》

湖北家譜《秦氏》

2011出版的

《太原天水族譜》

圖文合集

二、崇文尚武的氏族。

1、明朝紅安四大巨族之首。

明萬曆十二年出版的《黃安初乘》風俗篇記載:“所謂一鄉有一鄉之風益,如此又自裡中三五巨族觀之,秦氏之族習禮容,雖胼胝之耘,遇人於途亦釋手相拱揖也;方氏之族多負性使氣,骨肉少恩,有自矣,近二三賢者起而維之,冀可漸格也;王氏前輩篤於友誼,子姓象之交情,至今可觀;吳氏織勒治生力於耕織,奕世孝友餘風獨有存”。大意是,“要想了解黃安(紅安原稱黃安)的風土人情,可以從其境內的三、五個有名望、地位顯要的大家族的習性來觀察,秦氏家族注重禮儀,即使在路上碰見那些在田間辛勤勞作的農人,也會雙手抱拳向他們作揖致敬......”《黃安初乘》在談到當地風俗時,首先列舉秦氏家族之風,其次是方、王、吳氏,而根據紅安明清時期的多本《黃安縣誌》記載看,明朝時期方氏、王氏、吳氏同樣是人丁興旺、勢力龐大、科舉人才較多的氏族。由此可見,秦、方、王、吳為紅安明朝的四大高門巨族,並且以秦氏家族為首。

2、紅安建縣的發起者和主要推動者。

談起黃安的由來,人們就會想到黃安的建縣鼻祖——明朝戶部尚書耿定向,耿作為當時的朝廷大員,在紅安建縣一事上,起了關鍵的作用。但是我們還應瞭解並記住另一位建縣功臣,他就是首個提出紅安建縣主張並多次上書朝廷,請求建縣的秦王秦氏監生秦鉞(音越),而建縣鼻祖耿定向亦是秦王秦氏的外甥,他的母親即為秦王秦氏姑娘,按輩分秦鉞還應是耿定向的舅舅。清初的康熙三十六年版《黃安縣誌》首頁年序中記載:“安之稱縣,也自有明嘉靖癸丑始未立縣,以前其地分黃岡、麻城、黃陂之三邑,以介居楚豫,山巒重複,青蔥蔚借,且去各邑遼遠,地僻而民難,裡中太學生秦鉞(音越)等伏闕上書請立縣以治.....”在《黃安初乘》等所有古代《黃安縣誌》和1992年出版的《紅安縣誌》中,均對秦鉞上書朝廷請求建縣一事有明確記載。1992年出版的《紅安縣誌》中記載,秦鉞自1542年(即明嘉靖二十一年)開始上書建縣,得到湖廣巡撫右副都御史陸檢和湖廣巡撫監察御史史褒善的贊同,但建縣主張受到部分人阻撓,臨場勘測多受阻難而中止。後在秦鉞的不懈努力和耿定向等官員的斡旋推動下,終於在首次上書21年後的1563年建縣。

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這位建縣功臣吧,古代《黃安縣誌》科舉志中記載:秦鉞,黃安太仙鄉人,明朝成化年間貢生,後擔任四川江津縣丞(地位僅次於縣令,相當於常務副縣長)。其父秦尚賢,明成化丁酉年舉人,任綿州州判。其兄秦鏜,明正德年間舉人,任肥鄉縣知縣,後擔任御史。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當年秦鉞這一偉大的建縣構想,並積極付諸實施,也就沒有四百年以後威鎮華夏的中國第一將軍縣紅安了。

3、惟楚有才,才亦在黃,黃亦在黃安。

明清科舉人才數量居全縣各姓氏第一位。根據《湖北通志》權威記載,整個清朝時期,紅安共產生進士39人,在湖北排第11位,科舉水平在湖北處於上游;產生舉人大約150人。清王朝延續近三百年,也就是說紅安每兩年才能產生一個舉人,可見其難度超過現在考取清華和北大;紅安每六年產生一個進士,難度之大就更不用說。那麼秦氏家族在科舉考試中表現怎樣呢?可以用下面的三個第一來回答。

一是明朝進士(文)人數並列紅安各姓氏第一位。

清康熙版、光緒版、同治版《黃安縣誌》選舉制中均對紅安明清時期的科舉情況有詳細記載,列出了全縣考中進士和舉人的詳細名單。根據記載,紅安在明末1563年建縣後和在建縣前有考的明代進士(文)共17人,其中秦姓、耿姓、方姓、周姓各2人,並列全縣各姓氏之首。在秦姓產生的二名進士中,六戶秦1人,名秦如容;秦王秦1人,名秦植。

二是明朝舉人(文)人數居全縣各姓氏第一位。

清康熙版《黃安縣誌》一共記載紅安明末的舉人(文)46人,其中秦姓8人,人數位居全縣各姓氏第一位。排在第二至五位的分別是:耿姓6人、彭姓4人、方姓3人、周姓3人。而在秦姓產生的8名舉人中,六戶秦1人,秦王秦7人。

三是明清科舉人才總數高居全縣第一位。根據古《黃安縣誌》選舉制記載統計,紅安秦姓在明清兩朝共產生文武舉人23人,排全縣各姓氏首位。排在第二至並列第十位的分別是吳姓21人、張姓20人、盧姓19人、王姓18人、方姓13人、彭姓13人、劉姓13人、李姓10人、耿姓9人、韓姓9人。在秦姓產生的23名舉人中,屬秦王秦的15人,屬六戶秦的8人;秦姓由舉人考取進士的4人,其中屬秦王秦3人,屬六戶秦1人。文舉人19人,武舉人4人。因為紅安盧姓、方姓、彭姓、耿姓、韓姓等姓氏全縣只有一支,沒有分支,所以如果按照各姓氏分支派系來排,則排在前10位的分別是:紅安盧氏19人、秦王秦氏15人、毛張塢張氏14人、紅安方氏13人、祁家畈吳氏(又稱西吳或灄水吳氏)13人、紅安彭氏13人、紅安耿氏9人(又稱三角山耿氏)、紅安韓氏9人、六戶秦氏8人、高橋四房王氏7人。

4、產生紅安歷史上有記載的唯一一名武進士。

清康熙版、光緒版《黃安縣誌》有記載的明清兩代紅安武進士僅1人,為清順治壬辰科的秦王秦氏武進士秦文光。同時,上述兩本《黃安縣誌》記載,明代紅安武舉人一共19人,其中秦姓4人,人數位居全縣各姓氏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是胡姓3人。秦姓的4位武舉人中,秦王秦3人,六戶秦1人.

5、明朝仕宦人數全縣第一。

《黃安縣誌》記載,明朝紅安仕宦(即在朝廷和各州縣任職的官員)人數一共131人,其中秦姓23人(秦王秦22人,六戶秦1人),分別在全國各地擔任巡檢武職二品官、副將、參將、守備等武職,和地方御史、知府、知縣、教諭、訓導等文職。秦王秦氏各級官吏人數位居全縣各姓氏第一位。排在第二至六位的分別是:吳姓15人、王姓15人,耿姓8人、周姓8人、方姓6人。

6、養育出紅麻地區明清時期最傑出的三位外甥。麻城籍歷史上職務最高的官員系明朝嘉靖年間兵部尚書----順河鄉鎖口河劉氏劉天和,紅安明清時期職務最高的則是明朝戶部尚書耿定向及其弟兵部侍郎、贈尚書的耿定力。值得注意的是,明清時期紅麻地區產生的這三位最傑出人物的母親竟然都來自同一個氏族——紅安秦王秦家族,這不得不讓人感到驚奇。應該說,作為秦王秦氏的外甥,他們能學業有成,事業有成,直至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材,來自於親生母親的言傳身教和外公家族的影響都不容忽視。《秦王秦族譜》中記載:“秦王秦第四世傳人秦安,號邦泰,明成化甲午年舉人,任陝西西安府商州終南縣令,長女秦德宜配鎖口河劉遂,遂中會魁,任江西豐城縣令,甥天和至兵部尚書”。《秦王秦族譜》中還記載:“秦王秦氏第五世傳人秦尚樸,崇祀節孝祠,縣誌有傳,女二,長配打磨山趙,次配耿通議大夫金,長甥定向任戶部尚書,次甥定力任兵部侍郎,贈尚書”。此古縣誌中也有記載。

7、人數眾多、派號講究。

今天,紅安六戶秦的人數大約在3萬人以上,秦王秦人數則接近1萬人,兩支秦姓人數數量大約4萬餘人,排在王、劉、李、張、陳,胡、阮、吳、周之後,在紅安列第10位。秦王秦姓主要聚居地為縣境中東部城關、杏花、兩道和北部的七里坪鎮區、七里坪福德總支、檀樹、華河棗林、華河臺南等近60個自然灣,縣南較少。根據《秦王秦族譜》記載,秦王秦姓宗譜輩派為:一至五世允宗本邦尚,至六世始亂,五房各為一統,自十四世起,開始規範統延輩派號二十世,稱為舊派;後又新編派號二十世,稱為新派。秦王秦派號編制甚有考究,五字一組,容五行於其間,按“火土金水木”之序循環,意寓五行俱全、繁榮昌盛、循而有序、世代延綿。舊派十四世至三十三世分別為:光載鈞涵懋、輝基鉅澤乘;熙珍銓汝業、煥起錦添林。新派三十四世至五十三世分別為:勳緒鍬溪植、榮封鎮渭來;耀先鉗治柄、燮理煉鴻材。將祖先的居住地江西德安縣“鍬溪”編入輩派,意在昭示秦王秦族人飲水思源,永不忘本。

三、重禮義講孝廉的氏族。

秦王秦氏家族為什麼能在明清時期成為紅安的高門巨族?為什麼能在古代科舉考場上和紅安的政治、文化、教育發展上有所作為?究其原因,我認為主要是這個氏族在明清時期有著三大特點:

1、習孔孟詩書。

明朝初年,秦王秦氏族第二世傳 人秦宗貴(王允福的二子)在名下八子成年分家之時,留給他們一句祖訓,“後代兒孫勤讀史,何愁金榜不題名”,這句祖訓後來為秦氏所有後代銘記,對秦王秦後代子孫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秦王秦後代牢記祖訓,深刻踐行,寒窗苦讀,終使秦王秦家族成為明清時期遠近聞名、崇文尚武的氏族,並且在紅安歷史上創造了多個第一,其中尤以宗貴的後人最為發達。

2、講民族大義。

國家利益高於一切,在民族大義面前,秦王秦族人前仆後繼,不惜犧牲個人生命。族譜中記載:秦王秦八世孫秦德英,明崇禎十年,在烏龍潭帶兵與闖賊惡戰,此次戰役記入明史;九世孫秦文焰、秦文運、秦文彰、秦文佳四兄弟值明亂死節,知縣獎其節立匾在秦氏祠以志不朽。近代如秦王秦氏第二十世族人,原中央政治局委員、國防部長秦基偉上將早年帶領全灣幾十個秦王秦族人一起投身革命,解放後僅剩他一人,其餘秦姓兄弟全部為國捐軀,獻出自己年輕寶貴的生命,而秦基偉上將則在抗日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將民族大義展現得淋漓盡致,同15軍官兵一起同仇敵愾,抵禦外侮,死也不下上甘嶺,終將上甘嶺變成美軍的傷心嶺。

3、重禮節廉恥。明萬曆十二年出版的《黃安初乘》風俗篇記載:“秦氏之族習禮容,雖胼胝之耘,遇人於途亦釋手相拱揖也”。表明秦氏家族自古注重禮儀,即使在路上碰見那些在田間辛勤勞作的農人,也會雙手抱拳向他們作揖致敬......紅安籍開國大校秦王秦氏十八世族人秦忠在回憶錄《走過峰火銷煙》中寫道:“秦基偉,這位比我年長三歲的小連長,是我秦氏宗祠的本家血脈。按宗派輩分排行,“基”字輩比我“懋”字輩要低兩輩,也就是說我是秦基偉的長輩了。秦基偉比我年長,可他見了我,照規矩還得叫“爺”。”在秦王秦氏家族經常出現“鬍子孫、娃娃爹”的現象,但族人都絕不逾規矩一步,秦氏家族重禮節廉恥可見一斑。還有,如明清志書記載:“廉官秦人藩,任湖南龍山縣令,修學宮,拔單寒,築堤防,興水利,調苗疆,尤以修文化俗,養士愛民為急。案或株連,反覆申理,不惜捎俸以生之。孝子秦中理,字大輿,稟生。少孤,事母陶氏以孝聞。年九歲,母患心胃痛,醫稱不治,私刲左股以進”等等秦王秦氏清廉為官,忠孝為人的事蹟都入選了黃州府志或黃安縣誌的傳記。

秦氏家族的這三個重要特點,引領明清時期紅安風氣之先,也深深影響了紅安其他氏族,給明清時期紅安文化、教育的發展注入一潭活水,提供了強大的正能量,為日後紅安成為禮儀之邦、文化大縣和威鎮華夏的全國將軍第一縣打下了基礎。

時值今日,崇文尚武一直秦王秦家族還在演繹著,將門虎子一門三司令。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國防部長秦基偉上將,上甘嶺戰役震驚中外。他一生善打,好學,會玩各種新式武器,戰爭年代不忘寫日記以此來鍛鍊自己文化水平,連周總理都說他是‘沒文化的文化人’。他長子秦衛江現為東部戰區副司令員,可他卻是新中國以來第一個拿國防大學碩士學位的軍長。次子秦天現為武警副司令員,曾今參與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實戰將領。可他卻是電影‘驚沙’和電視劇‘鐵血紅安’的指導顧問。由此可見他們父子三人都是能文能武。

今後願秦王秦氏秉承先輩遺訓,發揚光榮傳統,為祖國及家鄉經濟、文化、教育、科技、國防事業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文稿來源:湖北省家譜收藏中心主任、研究員範志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