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電影《流感》

今天看了兩部電影,都是評分比較高的。

一部是黎巴嫩的電影《何以為家》,是一部以戰爭帶來的難民為主題的影片,影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劇情很感人催淚,看完後情不自禁的兩眼溼潤;另外一部是韓國的災難片《流感》,講述的在韓國一個46萬人的城市發生傳染性極強的傳染病疫情的故事,這個故事似乎烏當前很應景,在這個時候看有一種很特別的感覺。

今天重點想說的也就是《流感》這部電影。電影劇情很緊湊,結局也比較符合觀眾期望。這部電影給我感觸最深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關於民族自信。電影現實的批判性很強,這種電影在韓國能過審上映,在我們看來很是難得。有時候我們必須得正視一些問題,相比於逃避問題來說,正視問題並勇於尋求解決之道才是真正的自信。

二是關於生死。在生死麵前一些社會的醜陋面會真實的顯露出來,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我們能看到真正能夠超越生死的是什麼。很多時候我們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當然1000個群眾眼裡有1000個哈姆雷特。但與這個問題絕大部分人的答案我想是血濃於水的親情之愛。任何時候,不管多麼忙碌,我們都不要忽略了親情,忽略了家庭。

三是關於人性。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發生的災難不計其數,很多都是在重複上演。人類總是習慣於健忘,只有下一次災難到來時才會審視。這次疫情過後,估計在一段時間內有很多人再也不吃野生動物了,這次疫情勝過了N多公益的宣傳教育,勝過了N多明星的保護呼籲。人性的自私即是毀滅我們生存環境的罪惡之源,但同時也是推動彼此和諧相處的動力之源。

但願這次我們不要健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