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少钓友明知面饵上鱼多,还在使用蚯蚓钓鱼?

野钓鱼倌


我的感受,饵料比较聚鱼,但在野外,不太明显,反而很逗白条。上饵太频繁,太累,手上一直湿湿的,不舒服,上鱼小。蚯蚓,只要窝头有鱼,蚯蚓一样上鱼快,漂像好判断。什么鱼都能钓,鲤鱼吃的要少些。别的地方不知道,我们这我一般混合用,用一会料,用一会蚯蚓。而饵料全是餐条,偶尔会有小鲫鱼,大板鲫很少。蚯蚓会上黄辣丁,偶尔大板鲫,我钓的大板鲫百分之九十是蚯蚓钓上来的。当然,我是饵料新手,立漂新手。这只是看个人看法。去养鱼塘我喜欢用饵料,野钓我喜欢蚯蚓。


吃芒果不吐核


还有人是有针对性地用蚯蚓。比如夜钓的时候,我还是用面饵或者其他饵料,有的朋友则坚持用蚯蚓,由于晚上小鱼闹得不算厉害,所以标相相对稳定,扬竿频率也不高,很休闲,一旦有鱼上钩基本都是鲫鱼或者黄颡之类的,这些都是他的目标鱼。

由上面的两个例子可以看出,他们虽然都在坚持用蚯蚓,但心态和出发点不一样,我想别人坚持用蚯蚓也有自己的想法。总之,我觉得钓鱼就是玩,怎么高兴就怎么弄其实挺好的。


悦钓钓鱼


今天上午钓鱼,有个钓友来的比我早,但他还在打窝,我拌好面饵等2分钟就开钓,这个时候他用蚯蚓也开钓,没多久我就开始上鱼了,他晚了好多才上鱼,我10条他才上6条,后面我又连杆,他就坐不住了,找我要了点拉饵,但这个时候他开始发窝,上鱼也不错,就没用我的拉饵,我走的时候差不多有4斤多,他提了他的对比了一下,他差不多3斤多,其实我带了蚯蚓,但我没有窝料就没用,以前我也喜欢用蚯蚓,但后来觉得蚯蚓不好存储,特别是热天,而商品饵开多少用多少,其实更省钱,最重要的不用打窝,窝料其实比饵料还贵,我买8块钱一包配好的,可以用4-5次,蚯蚓一盒2块钱,小鱼闹窝的时候经常不够用。饵料最大的缺点是漂要调好,口特轻,不适合新手


FBI警告你


新手钓鱼,刚开始学的时候用的是面铒。因为那个时候常在池塘里钓鱼,饵料开的好粘性好。又有很明显的诱鱼效果。所以都是用面铒!今年开始由于换到野河去钓鱼。我今本上都是用蚯蚓。虽然面铒也用,但是基本上都是在前期,起个诱鱼,打窝的效果!后面绝对是我呢蚯蚓,第一不用一直换,第二面铒在有点走水的河里附钩时间大大减少,频繁提干换铒太累人。第三,蚯蚓是万能铒,要吃的鱼很多,在野河里钓能给你惊喜不断……一点不好,钓完鱼的时候两只手不忍直视! 今天野钓圣地和一个半小时的鱼货镇楼!





钓鱼学童


钓友你好,首先商品饵料和蚯蚓红虫这类天然饵料在实际运用中都是各有利弊的,脱离实际鱼情去谈论两者之间孰好孰坏是不合理的。

大部分的钓鱼爱好者野钓用饵都是经过这三个层次。刚开始一般都是使用蚯蚓这类纯天然饵料,接着慢慢的接触到了商品饵料,开始嫌弃蚯蚓,觉得逼格低,没有技术含量,开始迷恋上商品饵料。最后在长时间的商品饵料使用过程中,慢慢发现了商品饵料存在的一些不足。又回过头来时不时的开始使用蚯蚓这些纯天然饵料。一个有经验的野钓人,出去钓鱼的时候肯定会备上一包蚯蚓。

至于所说为什么有些人从来不用商品饵料呢?我觉得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其实这种情况绝大部分都体现在老年钓友身上,这些钓友经历了最为贫苦的岁月,可以说节俭贯穿了它们的一生。并且老年钓友很多不会玩手机,没有去学习使用商品饵的途径,再加上节俭的作风,所以很大一部分老年钓友不去选择商品饵,甚至蚯蚓都是泡的没有颜色才会更换。

二,对钓鱼热爱程度还并不高的钓友。这些钓友往往钓鱼时间不多,可能一年也玩不了两次,他们出来钓鱼更多的是放松自己,亲近自然。对鱼获不太看重。





牛城狙鲫手


蚯蚓“万能饵”的名号不是白叫的,不管是新手钓友还是资深钓友,垂钓时总会备上蚯蚓。在我们小时候还没有那么多五花八门的商品饵,蚯蚓是唯一的选择,那个时候,除了鲢鳙绝大多数淡水鱼都可以用蚯蚓来搞定,久而久之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固有思维,蚯蚓钓鱼就是好使。后来随着面饵的出现,人们对鱼饵的选择慢慢也在向面饵转移,但在很多情况下,蚯蚓具有不可替代性。

以下情况下,蚯蚓做鱼饵具有不可替代性

1、针对肉食性鱼类。这个很好理解,最典型的肉食性鱼像黑鱼、鲶鱼、黄辣丁(杂食偏肉食)等,对荤饵情有独钟,几乎不会吃面饵,如果我们以这些鱼作为目标鱼,用蚯蚓效果更好。

2、野外滑鱼。在很多野外的钓点,因为经常被钓鱼人光顾,鱼已经对各种面饵的味道产生了抵抗性,闻到就会保持警惕,甚至是远离,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但是如果使用蚯蚓就不一样了,蚯蚓本身是一种天然的鱼饵,没有异常气味,用蚯蚓可以降低鱼的警惕性。

3、低温天气鱼的活性差时。大家都知道我们在冬季喜欢用蚯蚓或者红虫做钓,原因很简单,冬季气温低,鱼的活性差,动物饵的腥味在水中穿透力强,蚯蚓在水中摆动,能更快勾起鱼的食欲,并且,蚯蚓和红虫作为食物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可以支撑冬季鱼的体力消耗。

结束语

长期以来,不可否认蚯蚓具备一些优势是面饵不能比的,很多新手钓友开饵经验不足,无法让饵料具有很好的状态,这样根本无法发挥出面饵的优势,故认为还是蚯蚓方便,并且挂上去可以保持的时间长,不担心会空钩。对一些资深钓友来说呢,用蚯蚓主要去针对特定的鱼类,或者更高阶的钓法,例如逗钓,并且他们深知以上几种情况下蚯蚓的用法和优势。

我是工作之渔,一个用对待工作的态度对待钓鱼的钓鱼爱好者,欢迎添加关注,一起探讨好的钓技钓法,共同进步!


工作之渔


这个问题的前提条件是钓友明知面饵上鱼多,仍然用蚯蚓,我昨天中午钓鱼遇到的情况可以解释其中的一个原因:昨天钓鱼遇到一个老者,开着轮椅来的,人就在轮椅上伸竿,小米打窝蚯蚓钓,一上午钓了二十多条小鲫,我用螺鲤九一八开了一点拉饵,开杆不到半小时就中鱼数量就超过了老者,老者略微有一些羡慕的眼神,不易察觉,聊天中我问老者为什么不用拉饵多钓一些,老者的回答和我刚刚接触商品饵的困惑基本上一致:不会调配,饵水比掌握不好;不好组合,味型单一或过多,鱼不理会;雾化和附钩性难得平衡,不是死疙瘩就是入水就散;饵料价格高,损耗大,十几二十块钱的东西用不了几次就耗费的差不多了,还未必收获多少鱼,不经济不划算。


渔者精研


喜欢用蚯蚓做钓,有两大好处或叫优势。

其一,蚯蚓的价格很便宜,网上就有,一斤也就二十来块钱。对于老年人而言,节俭是必须的,也是美德,节省更是一种快乐。对于野钓来说,重要的是休闲,必须追求更高档次的商品饵,比如丸九系列。更何况……

其二,更何况蚯蚓是万能饵,不仅鲫鱼喜欢,鲤鱼同样喜欢,尤其是春季的早春。白条翘嘴,都很喜欢蚯蚓。

其三,就钓鲫鱼而言,挂蚯蚓就比挂面食中鱼大,有时候一截蚯蚓可以连续中鱼多条。面食就不同了,基本上一竿一换。

其四,蚯蚓郊外就有野生的,比商品蚯蚓有力道,结实,耐用。此外,蚯蚓基本上没有污染,面食很多都配有化学小药,诱食剂促食剂多说都有一定的“毒害”。

综上所述,不仅老年人喜欢用蚯蚓做钓,很多年轻人也钟情蚯蚓做钓。


高也飞


这是一个习惯的问题,同时也和使用的线组有关,这两种钓法各有优点:

面饵:就是我们常说的商品饵,通常适用于台钓,即悬坠钓法,他的优点是上饵快,诱鱼快,中鱼快,在作钓的同时窝子也会越做越好。缺点是太招小鱼,频率越快招来的各种杂鱼越多,白条、鳑鲏、小翘壳、马口、虾子等等,让人不堪其扰,不甚其烦。

蚯蚓:一般钓蚯蚓的用传统钓的居多,即使用七星漂铅坠到底的钓法,当然也有用台钓挂蚯蚓作钓的,那往往是在使用面饵无法到底或者鱼不开口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变通。这种钓法一般是先做窝再作钓,优点是能减少杂鱼闹窝,蚯蚓能顺利到底,且活饵在水虫蠕动更容易引起鱼的注意,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使用蚯蚓钓上来的鱼比面饵钓上来的鱼普遍要大一些。其缺点是诱鱼留鱼主要依赖窝料,只有等窝料的香味把鱼诱过来,鱼才会发现蚯蚓从而上钩。

这两种钓法应该说各有千秋,要根据具体的水情鱼情进行相应的调整,不能说哪种钓法更好哪种钓法更差,这里也有个人喜好的因素在里面,总之钓无定法,适时变通才是正道。


往后鱼生


个人认为,想要用蚯蚓,包括红虫其实都需要打窝的,在打窝的前提下,用蚯蚓钓一能够懒一点,不用在没口的时候打频率,二用蚯蚓钓得的鱼种不一样,鲶鱼黄辣丁等更容易上钩!我是钓黄浦江水域的,遇到过用蚯蚓的,他可以在半天下来钓十几条黄辣丁,还有鲶鱼,白鳝等,只是和别人用面饵钓上的鱼不同!蚯蚓是一年都通用的饵料,饵料能上蚯蚓也能上,我是不太喜欢蚯蚓红虫类,觉得有点脏手!但是看到别人打窝钓蚯蚓有时候效果也会更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