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执勤一线的程序员——记喀斯玛汇智防疫志愿者齐路伸

1 月 27 日,大年初三,正当喀斯玛汇智员工正在微信群里日常汇报各自的身体状况时,科技产业网技术开发主管齐路伸发来了一张身着白大褂、佩戴口罩、身处室外的自拍照,附言“进村登记”。

据了解,为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降低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齐路伸家所在的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马到固村自 1 月 26 日开始在重要的路口设置若干站点,排查进出村人员及车辆。

最初只有村干部少数几人工作,根本顾不过来所有路口的排查,于是村干部通过大喇叭宣传的方式,召集志愿者进行排查工作。齐路伸便是在这样的号召下,第一时间加入了志愿者队伍。

防疫执勤一线的程序员——记喀斯玛汇智防疫志愿者齐路伸

齐路伸的第一班岗从 1 月 26 日中午 12 点开始,他的任务是在执勤路口询问每一位进出村的人员和车辆一系列问题,例如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有没有去过武汉或其他疫情高发地、是否是必要出行,如非必要会直接劝返。

还要对每一位经过的人员进行体温测试,如果体温超过 37 度,要重新测量,因为有时体温高是由于车内开暖风、步行速度快等原因导致的,第二次测量如果还高于 37 度,除非有医生证明,就要向上级汇报了。以上的一系列信息,都要逐一登记在表格内,以便发生情况后可跟踪到一手信息。

1 月 26 日第一次执勤时,齐路伸无论是心理准备还是物质准备都不充分,本以为晚上七点就可以结束工作回家了,结果因人手不足一直工作到了到晚上十点,双腿冻得缓了两天多才好过来。

特殊时期,汇智绝大多数员工都响应号召足不出户,志愿执勤的齐路伸是每天接触外界人员最多的人了。我们注意到他第一次分享的自拍照只佩戴了一个口罩,没有其他防护措施,十分担心他的安全。

几天之后他再次分享照片,已经穿上了专业的防护服了。他说,执勤过程中他们会每 4 小时左右更换 1 次口罩,每天至少更换 2 幅手套,防护服每天消毒至少 1 次,执勤点每天消毒至少 2 次。

他们穿戴的防护用品由主要乡政府及乡卫生院统一发放,一小部分的口罩由工厂捐赠。而执勤点的方便面、矿泉水、火腿肠等供志愿者补充能量的食品主要由村里的经费购买,也有一部分是村民邻居们义务提供、捐赠而得的。

防疫执勤一线的程序员——记喀斯玛汇智防疫志愿者齐路伸

前后两次装备对比

从 1 月 26 日开始,齐路伸没有在家完整休息过一天,一直在自己分配到的执勤时段坚守寒冷的室外执勤岗位,要么从早上 8 点至中午 12 点,要么从中午 12 点至晚上 10 点。

防疫执勤一线的程序员——记喀斯玛汇智防疫志愿者齐路伸

齐路伸所在的执勤点环境

在被问到这半个月执勤的心得时,他说:“愿全村的父老乡亲,积极响应乡政府的‘科学防控远离冠状幸福安康’ 号召,要学会防治结合,科学防护,自觉做好个人和身边亲友的防护工作,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拒野味、不串门、不聚会。要保持信心,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上下万众一心、竭尽所能,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

这段话是齐路伸微信文字发给笔者的,我全文保留,未改一字。因为这几乎是我认识他以来,见他“说”的最长的一段话了。我想如果是当面问他这个问题,平日里总是闷头敲代码不善言辞的他可能只是笑笑,然后一低头,小声说一 句“要有信心”,如此而已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