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如何理解?

寻情迷糊


做人要对别人恭敬真诚,对天地鬼神恭敬真诚,通过对他人外物的尊重和敬违,从而达到反观自我,审视自我的目的。借外修内,使自己内心平和正直,行为瑞正有礼,合乎自然,再由内而外,心物如一,言行一致。当我们以敬与义来立身处事时,人们就会回敬和响应自己,这样就能让美德广布。自己立德,众人立德,厚德载物,也能得到天地自然的回应,那么一切都会吉祥的。



南山明月


意思就是:才德出众的人做事严肃认真用正当的道理陶冶身心,这个符合正义又能当作常规用于做事。做事严肃认真符合正义的思想确定,这样有德行的人不会违背此原则。

注释:

“君子”才德出众的人。《论语·子路》:“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礼记•曲礼上》:“博闻疆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

“敬”做事严肃认真。《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诘朝将见。”

“内外”修身和行事。《韩非子·解老》:“所谓方者,内外相应也,言行相称也。”(修身:陶冶身心,涵养德性。行事:办事,做事。)

“义”谓符合正义或道德规范。《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方”常规,常法。《孟子·离娄下》:“汤执中,立贤无方。”

“立”确定;决定。《史记·陈涉世家》:“复立楚国之社稷。”

“德”指有德行的人。《孟子·离娄上》:“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

“孤”负。(违背,背弃。)《康熙字典》:“孤,负也。毛曰:凡孤负之孤当作孤。俗作辜,非。”汉·李陵《答苏武书》:“陵虽孤恩,汉亦负德。”

但是我理解为:阳卦一个阳爻为君王,两个阴爻为臣民,这就是君子之道。这也就是说,真正的君临天下,是天下只有君王一位领袖,天下百姓全服从一位君王的命令。一个君王如何有这么大的能力呢?其实,这便是君子以仁义治天下的结果。君子以仁义治理天下贤明而智慧,自然天下所有臣民都会听从他。否则,凭一人之武力,如何能让众人屈服呢!此外,天下只有一位君王,才能真正做到政令统一,百姓才能更好地执行君王的命令。所以说,君子之道,是理想的、完美的执政之道。


髙春超


原文】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

【译文】才德出众的人做事严肃认真用正当的道理陶冶身心,这个符合正义又能当作常规用于做事。做事严肃认真符合正义的思想确定,这样有德行的人不会违背此原则。

注释: “君子”才德出众的人。《论语·子路》:“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礼记•曲礼上》:“博闻疆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

“敬”做事严肃认真。《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诘朝将见。”

“内外”修身和行事。《韩非子·解老》:“所谓方者,内外相应也,言行相称也。”(修身:陶冶身心,涵养德性。行事:办事,做事。)

“义”谓符合正义或道德规范。《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方”常规,常法。《孟子·离娄下》:“汤执中,立贤无方。”

“立”确定;决定。《史记·陈涉世家》:“复立楚国之社稷。”

“德”指有德行的人。《孟子·离娄上》:“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

“孤”负。(违背,背弃。)《康熙字典》:“孤,负也。毛曰:凡孤负之孤当作孤。俗作辜,非。”汉·李陵《答苏武书》:“陵虽孤恩,汉亦负德。”


冯云六易国学讲堂


恕我直言,此悟空问答,与今日头条几乎所有的有关《易经》的文章、视频一样,错把《易传》当作《易经》念。

“,,,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乃摘抄附在《易经》“坤”卦的《易传.文言》的一段文字。

西汉之后,托名孔子《易传》与托名周文王《易经》合为一书,其中,《彖》篇与《象》篇附在《易经》每一卦之中。《文言》则专附于《易经》之“乾、坤”二卦之中,误导后世,《易传》当作《易经》念。

中国传统文化之悲哀!


赵日金141


君子敬以直内的意思是不打草稿的即兴发挥,体现的是表里如一的顺其自然和任意发挥。义以方外指的是哪些不受棱角的条条框框的约束,有聪明秀出为之英,胆气过人为之雄的壮举意思。敬义立而德不孤的意思可参照关云长的处世风格就足矣。


千百万年


对不起!对那些古弄玄虚的咬文嚼字不感兴趣。事实上与卦甚远!不是在解卦,是灌输一种思想理论。


古今336


敬为骨,义为肉,厚德载物,我只能提醒你这么多了


条子110


对待人,你内心的态度都要很恭敬诚恳。外在的行为要符合道义的准则。


福源8096


坤卦第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里面对你提问的直,方有解释


栓牛石


试想,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管理不好,能力担当重任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