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去世以後多少錢辦理後事為好,我家鄉在湖南常德是農村,一般都要四萬元,你覺得啊?

中華武哥


我是常德人,今年三月底我爺爺剛剛去世,一共大概花了10萬,常德農村一般放三天,我爺爺出車禍是中午出的事,第一天準備準備就到晚上了,我姑姑說不可能就放一白天吧,+一天,後面又到了七不出八不歸的日子,又+一天…你知道常德農村有請歌舞的習慣,白天早中晚三場的來也是錢。還好我爺爺侄子多,這裡面有侄子出的錢。然後抬的人是給煙,沒給錢…加上所有開支一共十萬。


00豆芽菜菜子


一個人去世以後多少錢辦理後事為好,我家鄉在湖南常德是農村,一般都要四萬元,你覺得啊?其實這個在湖南農村是很普遍的現象。


我不知道湖南其他喪葬習俗是怎麼樣的,我們湘潭這邊現在標準的一般都是2天半到3天左右的道場法事,比較有錢的,還要搭臺請花鼓戲班唱七天花鼓戲,這其間看戲的都可以領免費的礦泉水、點心吃,吃飯的時候還有免費的飯吃,總之只要你去看戲,吃喝的應有盡有。


去年我們這邊有一戶老頭死了,生前沒有聽見別人說他的幾個兒子有多孝順,倒是死後來了個風光大葬。據說,總共花費超過了四十萬,煙花都是用卡車拉,戲班唱了七天七夜,席間用的全是山珍海味。讓我們當地人驚噓不已,生前為什麼不對老頭子好一點,死後搞的這麼隆重是圖的啥。

個人倒是覺得,生前對老人好就可以了,死後沒有必要搞風光大葬來給自己臉上貼金。簡簡單單的辦個葬禮就好,勞民傷財、鋪張浪費的去搞,根本沒有意義。



總之,在喪葬問題上,我認為要憑自己的家庭情況來說,比如一般的做三天法事,如果自己家情況困難,做一天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去和別人比拼什麼,只要生前盡孝了,做到問心無愧就好。


壞男人說小龍蝦


一個人去世以後多少錢辦理後事為好?

我們廣西來賓農村,一個人去世應該最少要花兩萬塊錢左右辦理後事!

農村不像城市,有火葬場什麼的!在農村一口木棺材是必須要買的,一般的木棺2000左右,好的有到4000-5000千,出了木棺費,其次最大的支出就是白事酒席,普通每桌800左右,12個菜,貴多萬兩千往上,上不封頂!



白事一場酒席下來,基本上10桌子人,費用就到兩萬左右!如果在村子裡自己辦酒席,也是一樣的,省不來錢的,而且還要找很多的幫手,和辦事的人,事情還很繁多!所以現在流行到酒店去辦白事酒席了,省事!

如果白事酒席請的人多,比如30桌左右那麼費用自然就會更多,估計要四萬多。白事花錢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酒席宴請的人數,人數越多錢花的就越多!我們以30桌為例,基本費用就來到四萬左右!



其實白事宴請30桌人也是很正常的,一個家族基本上都會有這麼多的親戚朋友,甚至更多!再加上孃家人!所以一般的白事辦理後事,在農村應該要花費近4萬塊,如果辦的簡單一點,也要兩萬塊錢左右!

湖南跟廣西接壤,應該差得不多,所以我們廣西辦理白事一般會花2-4萬塊錢左右!這跟湖南有點相似!我們這農村經濟落後,所以很少有風光大葬的人家,一般都是簡單辦理!過得去就行了!



至於覺得要花多少錢財去辦理一個人的後事合適,我覺得要看你的經濟實力,你口袋有錢,多花個三兩萬我覺得也應該!我們普通人家的白事就2-4我覺得已經足夠了!所以,我覺得辦理一個人的後事花2-4萬塊是合理的,既不小氣也不浪費!

小菜說三農,分享農村事!如果幫助到您,點個贊!關注小菜說三農,瞭解更多農村、農民、農業趣事!


小菜說三農


在農村我們在遇到喪事的時候都是全村出動,村裡的老老少少能幫忙的都在那幾天相互幫忙。一般在我的家鄉,老人去世,身邊的身邊的親戚好友都會前來。在去世的那一天晚上作為家中的家屬都要進行“守夜”,晚上要保證香火、紙錢不斷,那或許是對去世老人的一種緬懷。



對於我國不同的地方而言,在辦理喪事的時候一部分人在家做後勤。一天要煮很多的飯菜招待前來參加喪事的親朋好友,其實在整個辦理喪事過程中,整個開支並不大,一般也是在4~5萬元左右。而且前來參加喪事的親人好友都要上禮,在整個喪事舉辦下來,上禮的禮金往往都會比辦喪事的花銷要多。

以自己家前段時間一個去世的爺爺為例,整個喪事在沒有出殯前主要是兩天左右。各種開支加起來在4.5萬元左右,但是這兩天受到各個親朋好友的禮金一起卻有10多萬,真正上來說,自己並不需要掏什麼錢,反而還有結餘不少,這就是農村人情往來,你來我往,互幫互助形成的一種習俗。



老人已經去世,其實花再多的錢來舉報喪事也沒有多大意義。主要是把整個後事處理好,讓去世的老人安心,這就已經足夠。在我們農村不論誰家有喪事,大家都會按照規定的時間前來,特別是現在我們地區依然是實行土葬,很多時候是需要人力抬棺材的,這麼村民團結就顯得尤為重要。去世的人已經離開了人事,活著的人就要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雖然有時候充滿了無奈,但是也不得不感嘆生命無常。



基本上對於喪事,在農村沒有太多的人就行大操大辦了,更多的人願意低調的進行,這個是跟平時辦喜事不一樣。總之,現在農村大部分依然實行的是土葬,更多的人認為入土為安才是對於死者最大的尊重。我們應該花更多的精力用在身邊活著的親人和朋友,珍惜好眼前的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

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歡迎下方留言,一起交流。


鄉村波比


喪事包括葬禮和酒席,在刺楸家鄉花不了多少錢,有時還有結餘。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刺楸】,瞭解更多農村趣聞趣事。

不知其他喪葬怎樣,刺楸所在的四川宜賓這邊現在辦一場喪事真花不了多少錢。請道士做法事叫做「開路」,沒有那些鬼五六七唱著《今天是個好日子》的喪事音樂會、畫大花臉的戲班子唱戲、扭著腰跳著舞的么妹兒們表演,喪事一切都中規中矩地按照傳統習俗來保持。



人去世後要停喪直至第三天早晨發喪出殯,出殯抬棺到墳地金井下葬稱為「上山」。根據晚上十二點來劃分,從去世到第三天早晨上山,正常情況下長的有兩天半,而短的則有一天半。當然,有些翻看了黃曆而發現第三天忌破土或下葬的,則會在靈堂裡停喪更久時間,免不了租用冰棺。

一、葬禮花費

在刺楸這邊,從第二天起道士就要上門做法事開路,道士總共有四五個,帶上鑼鼓法器,誦經過程中如同唱川劇一樣敲鑼打鼓,直至辭靈、出殯、下葬方結束。在下葬的第二天,還會有一兩個道士前來做復山的儀式。此外,在去世一百天後(焚)化靈(房)時還要請道士來做法事。

如此算下來,光是請道士做法事就要花三四千塊錢。而葬禮中買的香蠟錢紙、祭品和鞭炮等一干冥具更是要花費不下兩千塊。最貴的還是棺材,一口上好的上漆實木棺材運送到家起碼要五千塊。

抬棺材的人數也不定,一般是十六人,我們當地的禮節是要給抬棺材的人每人一個兩百元的「大吉大利」紅包。

如果途中不換人的話,算下來至少也要三千二,而如果途中再換幾個人,五千塊的紅包少不了。

再加上七七八八的花錢,刺楸粗略地算了算,葬禮就要花一兩萬。還好,不像城裡到殯儀館或喪葬服務點那樣還要算場地費。


二、喪事酒席

喪事不像過壽那樣可辦也可,不辦也可,人都有這麼一次,兒女也會為了面子而絕不會辦得很寒酸,特別是在酒席方面。刺楸這裡,在出殯前一天下午晚飯前,會來吃「死人酒」的都會來上禮趕人情錢,所以也就便於估算酒席桌數。

農村辦酒席會專門買毛豬來請殺豬匠旋殺豬,人數不多的酒席買一頭三百來斤的毛豬就可以了,而熱鬧的酒席就要買兩頭毛豬。買毛豬就要花三千到六七千,而其他各種食材再怎麼也要花四五千。



在村裡請相幫弟兄來做酒席可以不花工錢,而若是請一條龍做包桌,工錢差不多也要五六千。此外,香菸、白酒、啤酒、零食、飲料等也要花個七八千。

刺楸再估算了一下,六七十桌的酒席要花兩三萬。


三、辦喪事,四萬拿得下來嗎?

從前面計算的葬禮和酒席花費來看,刺楸這邊辦場喪事大概花四五萬,四萬元差不了多少。但是這只是花出去的,還應把收的人情錢拿出來計算才知自己要掏多少。按十人一桌來算,七八十桌賓客一般有一百三四家賓客。

有給一百的、兩百的,也有給上千的,按照兩百的行情算下來有兩三萬收入。

這樣來看,出一萬來塊錢就可以把喪事辦下來了。當然,有些人辦喪事除去開銷後還有結餘的人情錢。



以上就是刺楸對農村辦喪事所花費用的介紹,如果覺得回答得還行就點個贊,並順便關注一下吧,謝謝。

刺楸


大家好我是小魚。

一個人去世以後多少錢辦理後事為好,我家鄉在湖南常德是農村,一般都要四萬元,你覺得啊?

人無常態,是人都有生老病死。在中國的民俗中,在人的一生結束時,他的後人會為他辦一場葬禮,來總結他的一生。那麼這場葬禮花多少錢合適呢?

其實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有錢就多花、沒錢就少花,我國法律可沒有規定葬禮超過多少錢就會把人抓起來什麼的。這個問題的答案只能根據地區的差異來簡單說一下。

在小魚老家這裡,一個人去世之後的後事是 有很多規矩的。首先在他的彌留之際他的子侄會給他們家的親人打電話來讓他們看老人最後一眼,等老人去世了親朋好友會來燒倒頭紙,意思就是人已去世。然後以閉眼的那天為基準往後查五天,定於那天下葬。在下葬的前一天親朋好友需要在來一次,為的是要來演禮,其實就是走個過場。在下葬的那天所有人都要來,女兒侄女需要辦三牲供一張。在下葬前需要去十字路口送盤纏,就是少些紙紮的車馬和紙錢。為的就是讓去世之人在另一個世界路上有錢花。然後就可以回家抬棺下葬了。

至於期間會花費多少錢呢? 在我們這裡在白事方面近十年來是非常反對鋪張浪費的,所以酒席從簡。都是4個菜+大鍋菜,一桌的花費就算加上菸酒一般也不會超過100元。棺木需要3000-5000元,酒席需要不超過5000元,紙紮的社火+響器班1500-2000元。煙用的比較多,一般需要一箱花費3000-4000元,酒水很少有人喝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一場葬禮的花費一般不會超過2萬元。 一般的家庭辦理後事的花費都差不多能和收的禮金相持平,可以說幾乎花不到自己原有的錢。 像題主說的要花費4W元錢,在我們這這種情況是非常少的。



小魚遊三農


對於一個人去世以後,需要大操大辦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有的地方把喪事場面辦的特別的紅火,有的還聘請了歌舞團,而且熱歌勁舞,非常的多,讓人感覺到有一點不可理解的想象,特別對於農村那些老人看到這種現象更是想不通。



現在有錢人確實多了,而且在農村要出現了喪事大操大辦的現象,花錢是非常多的,有些地方一個去世的人的喪事能發十幾萬元錢,這的確是一個不小的數字,給子女增加了極大的經濟負擔,但是又是當地的一些風俗習慣,也不得不隨大流。當然大部分地區的喪事的費用普遍在四五萬元,這也是不低的一個費用。

現在國家提倡移風易俗,對於老人實行厚養薄葬,也就是說人活著的時候要多孝順,多給吃一些好東西,多享一天的福,然後在埋葬的時候,簡簡單單的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大操大辦的浪費。畢竟“只見活人受罪,沒見使人享福”,也只是那些所謂的子女,在人去世以後,開始大操大辦,似乎得要臉面,弄得整個村莊風風雨雨。



我們這邊的喪事已經開始推廣移風易俗,花錢相對來說是比較少的了。首先是在屍體火化方面不用花或話費,全部是免費火化如果是貧困戶的話,還給予600元的喪葬費的補助。對於喪事期間不得聘用那些吹鼓手,只能用音響來放哀樂,不得是用大棺材埋葬。

對於來弔孝的人員直接實行鞠躬的方式,人多的情況下可以集體鞠躬,然後吃飯全部用流水席大鍋菜方式,引用的酒不能超過15元一瓶不能超過十元一盒。在這期間有鄉鎮和縣民政部門的相關人員全程監督,當然村裡也有紅白理事會做監督,並全程參與服務。



總之,對於我們這邊情況屬於個別的情況吧。只是為了順利的推行殯葬改革,推出了這些優惠的政策,一般一個喪事的費用在1萬到2萬元之間,如果是親戚朋友不是太多的情況下,費用也不會超過5000元。像題主所說的那裡的農村一個去世的人的喪事費用需要花高達4萬元,這個費用對於沿海地區的農民收入高一些還是可以的,但對於西部比較貧窮的地方就有點高了。對於喪事的場面只不過是為了紀念去世的人的一種儀式,喪失簡辦的確是一個非常好的惠農政策,特別對於那些低收入的農村家庭而言,必須響應我國的厚養薄葬的措施,這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三農一姐


對於我們傳統的喪葬文化,每個地區風俗不同,但是總歸來說,都是根據自己的家庭具體情況來辦,超過自己經濟承受範圍,這樣的“面子”不要也罷!“驢屎疙瘩外表光”,有意義嗎?

歡迎點擊關注按鈕,關注我的頭條號【三農的高度】,一起探討更多關於鄉村的事兒。


我們當地按照風俗,老人去世,一般“停放”弔唁三到五天。主要是為了等一些外地的親人迴歸,“見”最後一次面。畢竟都是親人,生前都有感情和情分在,去世了不讓“見”一面,在感情生說不過去。其實主家也不願意“停放”這麼長時間,天天忙碌相關事宜,也想讓去世的親人早日入土為安才好。

當然,有些地方個別人是比較講“排面”的。只怕外人不知道他家後代孝敬老人,舉辦的喪葬形式“盛大”……。會帶動一些“歪風邪氣”――做道場,超度等等;這些其實都是攀比之風在農村地區作怪,他家做了,他家不做會被人說三道四,不孝不懂人情世故了等等!好多人情不情願也要做,有些人只能“打腫臉充胖子,死要面子活受罪”,被動的不做不行!

我認為對於喪葬的這種地方風俗,大家根據自身經濟條件做好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別人咋辦我咋辦”,花的錢越多越好嗎?沒有太大意思!難道能圖個心安嗎?生前一碗粥,勝過墓地萬次掃!


三農的高度


現在喪事是提倡越簡單越好。

畢竟盡孝還是需要生前盡心照顧。

當然了,我們農村還是按照當地風俗辦理喪事,我認為就按照本村的風俗安葬。

致於錢的多少,就按照一般的就可以。

一切從簡不是,畢竟喪事辦的在隆重,也只是鋪張浪費而已。國家也不提倡。

最後呢!我的意見是跟著本村的風俗一般錢財走,別人也不會說什麼。


和尚學寫作


簡單的說,人死我等於什麼都沒了,有必要花那麼多錢去搞七搞八嗎?我覺得老人生前後代有孝順就可以了,生前後代沒孝,死了搞再隆重都是騙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