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分寸,凡事不宜做得太絕

《道德經》第四十五章說:“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

最完滿的東西,好像有殘缺一樣,但它的功用永遠不會衰竭;最充盈的東西,好像是空虛一樣,但它的作用永遠不會窮盡。

人生在世,每天要面對和處理很多事,難免會有失誤。

面對他人的過錯,不要逼得太緊,做得太絕,要為他人留有餘地,適當包容他人的過錯。

把事情做絕,確實充分展現了自己的聰明機巧。


懂分寸,凡事不宜做得太絕


但會讓人覺得不厚道,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和敬服,贏得人心。

可能會聰明反被聰明誤,陷入孤立無援的窘境。

凡事不做絕,包容他人的過錯,也是為自己留有後路。

塵世是一張網,每一根線都牽連著不同的人。

這些線,也從來不是單向伸展,每個人都可能掌握主動權。

若把事情做絕,當後來想要挽回時,為時已晚,已無轉圜的餘地。當自己犯錯時,又有多少底氣希求他人的包容?


懂分寸,凡事不宜做得太絕


正如曾國藩所說:“凡事留餘地,雅量能容人”。

《紅樓夢》五十六回中探春、李紈、寶釵協理大觀園,探春心繫家族,展現出改革家的精神與魄力,一心想著儉省。

寶釵則更高一層,她深諳人情人心,懂得為下人考慮。雖要儉省,也要有分寸,不能讓儉省成了吝嗇刻薄,也要讓下人多得些好處。

懂分寸,是良好教養的體現;懂分寸,是一個人成熟的重要標誌。分寸,是很微妙的,很難掌控。

“治大國若烹小鮮”,與人相處中的分寸感,也像掌握火候一樣,並非易事。

分寸感的把握難以言傳,只有在為人處世中慢慢揣摩,在生活中慢慢積澱經驗。


懂分寸,凡事不宜做得太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