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英语变成副科,为什么有的人极力反对?

君子玉言


反对把英语变成副科的,有两种人。一种是能高瞻远瞩,真正忧国忧民的。一种是既得利益者。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两种人的不同心态吧。

第一种人,真正忧国忧民的人。

由于他们能冷静的分析世界的潮流,看清事情的本质。所以他们要在乱哄哄的世界中呐喊,以便唤醒世人。

英语是我们睁眼看世界的工具。一百多年来我们的民族受尽了屈辱。现在好不容易站起来了,富起来了,强起来了。我们不能再自高自大,坐井观天。一切民族创造的优秀的科技文化财富,我们都必须采用“拿来主义”的政策。这是我们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采取的态度。尽管我们曾经很强大,我们的文化很灿烂辉煌,但是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别人的优点我们必须学习。英语就是我们用来学习别人的工具,也是我们用来了解和跟人交流沟通的工具。这种工具是世界性的。在目前,英语的优势超过其他所有的语言。

第二种人,既得利益者。

这些人之所以极力反对把英语作为副科,是因为把英语变为副科后,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利益。比如学英语的人少了,培训班办不下去了。英语现在成了很多人谋生的手段。

当然,对于这个问题,民间的争论很大。有相当部分的人极力主张把英语变成副科,也有很多人坚决不同意。我们理解有很多人对英语牢骚满腹,甚至必欲拉下主课的位置而后快。有争论是好事。事理越辨越明。当然最后这个事情得由教育部说了算。民间的争论只能说丰富了人们的谈资吧。


英语老师王帆


我那时候英语就不好,农村孩子,初一才学abcd挨了很多打。120的试卷只能考7,80分。中考语文一百零几,数学一百一,文综一百一,理综一百一,英语93,记得真真确切。高中后就更差了,慢慢的就没兴趣读了。我们那时候很多男生都是这个情况。


汽车工小唐


一个民族的崛起,从自信开始。。英语系国家,在最近一百二百年的确站在了高峰,中华民族可以学习,但不是一味的去模仿,去全面强制学习它们的语言,,有点太崇洋媚外了,也有点不伦不类了。。

有那个时间和精力,还不如强制孩子们学习基础科学,学会动手能力以及加强身体素质,来的实在。

英语不应该成为必修课,选修就好,更不应该成为高考必考,有那个必要吗?


我的青春永在


曾经,我也很反感英语,究其原因既有作为一名英语学渣的愤恨,也不乏“民族主义”的冲动。今天来谈这个问题,我认为首先要搞清楚目前英语对我们国家和个人来说到底重不重要。作为一名研究院所工作人员,工作让我认识到英语很重要,简单举几个事情:1、论文。搞研究,少不了研究别人的论文等,必须要承认当前很多方面还是西方领先,不学好英语怎么追赶乃至超越?评职称,免不了发论文,英语不好多半只能发国内核心期刊,英语好可以奋斗SCI、EI,哪样更牛不用说吧?2、出国。出国谈合作、谈判、作访问学者、留学,英语不好怎么搞?即便只是出国旅游,语言不通也是个麻烦事,甚至可能带来安全风险。3、设备。高端进口设备通常只有英文说明书,英语不好使用和维护都有不少难处。国家发展教育事业,是为了培养人才,如钱学森、邓稼先很多老一辈科学家都是留过学的,英语不好能行吗?现阶段海归中或许有一些混留学经历的,但多数都是精英,在各行各业中多处于高层,英语不好的人更难达到如此地位。说英语不重要的人,多是一些一辈子用不上英语的人,事业平台和生活局限于国内,难以走向世界。


cc152173924


说那么有什用,国内几个人天天用英语,把英语放在第一位置就是放弃了大多数人。不是人人都爱学英语的。能读能看就行,没必要像现在这样用力过度。我们自己的语言,文学都快没人管了,把大把资源用到一个百分之八十以上人都不怎么用的地方真的浪费。


愿为自由人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一切都是为了利益。英语做为一种国际主要语言,国家鼓励学习从本质上来说是没问题的,问题是地位如此之高有没有必要!中国每年的高考人数,大学毕业人数都是以百万计的,这些人大多不需要,也很难用到英语,可为什么又要如此强调英语的学习呢?难道真的是为了让这些人去与外国人交流吗?先说一个概念,门槛,门槛这东西最主要的功能是设置阻碍,对进入进行分流。大家都知道,学习英语最大的困难是缺乏语言环境!把一个一句英语都不会的孩子扔英国呆两年,学一口纯伦敦腔英语根本没有难度!那谁有这个能力或财力呢?最次,父母都大学毕业,所谓的中产,英语都四六级的,辅导孩子,或在家说英语对孩子也是很容易的!最难的是普通孩子和农村的孩子,一天顶天了一节英语课,你说谁考英语厉害?话就说到这里了,明白的自然明白,不明白的当我没说过!


踏雪


英语太浪费学生时间和精力,大部分人毕业后使用强度不大,作为副科是妥当的。语言是工具不是知识必须正确认识,语言专业和需要的人可以自修发展。我们数理化文地史能力全面碾压欧美,可是孩子们普遍近视,艺术体育大幅落后欧美,到了大学能力竟被欧美反超,崇拜欧美都是文化不自信,如果没有外语拖累何故如此,警醒!


你们可以0910


如果放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学好英语,就能走出国门,学到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

现在时代不同的,在很多领域,中国和美国都是各领风骚,在某些领域,还是领先世界的。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学英语带来的价值就大大降低了,如果有一天,中国超越了美国,估计就没人敢提英语的重要性了。英语铁定变成副科。

支撑一个国家真正发展的主要是工业生产力相关的科学。

在目前的中国,同声翻译软件越来越先进,语言当面的问题,完全可以交给翻译机器人。而不是所有人都去学习,要知道,研发翻译软件的人才最核心的技能是Ai算法,这个和英语考试得满分没有半毛钱关系。

而且可以确定的是,在现在的情况下,一个把中文写的好的人写软文赚钱,比起做英语翻译的价值要大的多。一篇几百字的软文可能带来广告收入几万到几十万不等。英语翻译,翻译几百字可能只有几十块钱。

而且翻译效率远远比不过翻译软件。翻译软件将来会越来越先进,翻译质量越来越高,翻译速度越来快。你拼命去学习一个机器马上就能替代的技能,能有什么前途可言。


神龙大师


看了各种评论,有支持的,有反对的。

我个人是支持的。总结了一下反对的观点,偷换概念或者干脆没理解这个问题的占了相当一部分,从他们的回答中,真的容易让人产生利益链条的遐想。

问题的主题是“将英语变成副科”

看清楚,是“将英语变成副科”

“将英语变成副科”

“将英语变成副科”

英语变成副科就无人问津了吗?不是。有需要或者未来有相关打算的依旧可以有正常学习。没人说英语以后不要学习。那些睁着眼睛说瞎话的到底是基于一个什么心态呢。

从利益链条来分析。如果英语变成副科,一块大蛋糕就会小了很多。这才是个别人盲目反对的原因吧。

英语有用吗,当然有用。

英语比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重要吗?

评论区开始你们的表演。。。


张昳昕


同意做为副课!很简单,随着ai技术的发展在不远的将来,我相信只要有手机,同声翻译绝对不是科幻。

现在很多翻译软件已经做的非常不错了,日常交流完全可以做到无障碍。实在是没有必要把有限的精力浪费在技术可以解决的领域。更何况,现在中小学校里学的这些英语真的有用么?

那些说语言是生产力的人,这个时代马上就要过去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优美的文学作品的确需要由专业的翻译家来呈现给我们。但技术不需要,技术文献只需要精确的表达,我认为在若干年内,一定会有趋于完美的解决方案。全民英语完全没有必要。

看了很多回答都在谈爱囯谈情怀,甚至责怪教学方法。首先我觉得应该看趋势,而不是情怀,情怀不能解决人的基本需求,以前英语重要是因为社会发展有这需求,将来这个痛点和需求可以用技术手段解决。至于教学方法,我不是教育专家,但我相信现在的方法也是前人无数次的探索和总结的结果,很难说能找到更好的路径去改变目前的状况。以我个人的经历来说,当时学校里学了十几年的英语确实感觉有些鸡肋,但一旦进入囯外的语言环境也是能帮到我很快的提高语言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